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8692|回复: 18

[求助] 求教野战工事技术细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0 12: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朋友们对保罗即诺战役讨论兴趣正浓,令我受益很多.本人对此次大血战也十分感兴趣,但当年读<战争与和平>中相关描写时疑问却不少:一是托氏小说中常常讲到"飞来的炮弹与榴弹",当时却不解两者有何区别?--现在明了是实心弹与爆炸弹之别;二是所提到的多角堡眼镜堡凸角堡乃至堡篮等专有名词令人费解.当时的工事体系仍以沃邦体系为主,但野战筑城究竟如何构建,其防卫战术又是如何?兵力火力在野战工事中如何组织与分配?这些问题还有待铁公爵月公爵朔风等大侠赐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0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问题。关于防御工事我也了解不多,但我的理解是,博罗蒂诺那几个例子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棱堡,不以驻扎为目的,只是简易的加强工事,炮兵掩体而已。最后法军能用骑兵拿下拉耶夫斯基堡,这在沃邦时代面对封闭式的防御体系是不可想像的。这些工事都只有两边或三边设防,称其为棱堡大概是因为整体形状像传统多面堡的那些尖角而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3-18 09: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usterlitz 于 2007-3-10 19:15 发表
好问题。关于防御工事我也了解不多,但我的理解是,博罗蒂诺那几个例子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棱堡,不以驻扎为目的,只是简易的加强工事,炮兵掩体而已。最后法军能用骑兵拿下拉耶夫斯基堡,这在沃邦时代面对封闭式 ...

所谓的Bagration fleche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9 03: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星逐日 于 2007-3-18 09:35 发表

所谓的Bagration fleches:


你在图里看到的是进攻的法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9 22: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城堡多面堡棱堡的源头都是来自斯卡莫奇的理想模式,就是8个尖角的圆形或8角形城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火力,和中国的4方形城池有所不同,中国的城池有马面,瓮城,月城,翼城,内外城,角楼,箭楼,炮楼,窝铺,藏兵洞,闸门等设置,而斯卡莫奇模式就是城墙加壕沟,更多的是靠发挥人的机动性和火力来进行防御。它的棱堡的作用相当于中国的马面,便于组织侧射交叉火力进行防御,多面堡的作用相当于中国的堡城,就是左云右玉那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5: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tyzob 于 2007-3-19 22:52 发表
西方城堡多面堡棱堡的源头都是来自斯卡莫奇的理想模式,就是8个尖角的圆形或8角形城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火力,和中国的4方形城池有所不同,中国的城池有马面,瓮城,月城,翼城,内外城,角楼,箭楼,炮楼, ...



你应该算是工程专业户,专门研究各种城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6: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小有研究而已,专还称不上!
补充一点:斯卡莫奇模式的城堡道路是不对着城门的,而是从城门进入后,先向侧拐弯,城堡的道路是接近迷宫一样的同心圆的,这样即使敌军冲进城门,也会在城内的拐角处形成局部拥堵,便于防守方组织反扑和逆袭。而中国的城池多为方格路网,各个城门是通过道路东西南北基本对齐的,所以一旦城门被攻破,容易被敌人长驱直入,直捣黄龙,所以会出现瓮城等一系列的辅助设施,但效果不如斯卡莫奇模式。
但中国的城池很多是都会,不是专门的军事堡垒,而且造城的思想也不一样,中国讲的是造廓以守民!所以西方有中世纪4大要塞,但中国除了几个重要关卡,基本没有纯军事意义的城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02: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个观点很同意。城防体系和要塞系统的区别很大,中国的这种模式在欧洲的实践大概只有君士坦丁堡和奥尔良这两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0: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的中世纪四边形要塞区中四座要塞是:佩斯基耶腊、维罗纳、莱尼亚戈和曼图亚。皇帝正是在曼图亚成就了他的威名! 当然也要博利厄和维尔姆则配合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1: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野战工事( 堑壕、土墙等) ,称为营垒,军队有时在此进行防御,它的修筑方法其实就是简单的一个城堡,不过是城墙不是石砌而是土垒的或是木栅栏或者两者兼有,同时不是封闭的而一般是2面或3面对着敌军的方向修建,而壕沟是必须的,主要是看兵力多少,一般是一到二条面对敌军在土墙外,由步兵据守,中间一般留有通道,用于出击和反击。 土墙内一般会构筑炮兵阵地,覆盖整个前沿。如果有骑兵,一般部署在后方或侧翼,准备随时出击。如果可能的话,一般还会有阻止骑兵的陷马坑或堑壕,防止敌军骑兵突击。

少数特殊情况下,部分炮兵会突前,前面有步兵和骑兵掩护,但不多见。印象中皇帝战争期间有过战例,(记不太清)具体要VV,铁兄等大佬来举证了。

攻城术又称围攻法,即围攻要塞和城堡的方法。在欧洲很早就出现了攻城术,到十七世纪形成了一套正规的围攻法。攻城时先挖掘与要塞外廓平行的壕沟( 所以叫平行壕) ,攻城炮兵在这里构筑炮台以压制要塞的炮火。然后向要塞挖掘锯齿形的接近壕,逐渐向要塞接近,并挖掘第二道和第三道平行壕,最后挖掘坑道进行爆破,然后向要塞内部发起强攻。守备部队为了阻止攻城部队向要塞接近,针对接近壕挖的壕沟则称为反接近壕。

其实野战工事在PLA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都大量应用,不过是PLA又把它发扬光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4-19 05:38 , Processed in 0.0269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