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毛瑟

[求助] 求教野战工事技术细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1 12: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如果阵地有可以利用的河流、山丘,那就非常理想了。一般很难突破,当然,皇帝麾下的法军与奥地利军队的差距过大,结果就一边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9: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tyzob 于 2007-3-21 10:25 发表
著名的中世纪四边形要塞区中四座要塞是:佩斯基耶腊、维罗纳、莱尼亚戈和曼图亚。皇帝正是在曼图亚成就了他的威名! 当然也要博利厄和维尔姆则配合得好!


为什么都在北意大利?

个人觉得中世纪城堡和17世纪发展起来的要塞系统其实也是有区别的。就两者的典型来说,中世纪城堡需要考虑领主和贵族的居住条件,与周边的农业生产也密切相关,因此要仔细考虑和教堂和磨坊的相对位置,受武器和战术的影响,是一个被动的防御点。路易十四的王权使战争成为国家事务,军队和要塞都只为战争所用,功能上更单一更突出,而沃邦创立的棱堡要塞体系由于火炮技术的发展,更像一个主动的防御系统,它的火力需要能覆盖周边的交通要道。敌人来范时,不再是进驻城墙以内以求自保,而是能以城墙和火炮向对方发起进攻。
以上是不成体系的想法,希望专家来批

关于拿破仑在曼图亚的围城打援,的确是漂亮的一仗,可算西方军事艺术的经典一战,二战论坛的菲特烈写过一篇论述此战的文章,说的很详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20: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恩全集第14卷里有一章是讲棱堡的,不知和博罗迪诺的有什么区别。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PDF/Marx-Engels-collected-works/14.pdf
这卷里有不少宝,恩格斯写巴克莱的一章也很精彩。强烈要求蓝色将其OC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20: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tyzob 于 2007-3-21 11:47 发表
野战工事( 堑壕、土墙等) ,称为营垒,军队有时在此进行防御,它的修筑方法其实就是简单的一个城堡,不过是城墙不是石砌而是土垒的或是木栅栏或者两者兼有,同时不是封闭的而一般是2面或3面对着敌军的方向修建,而壕沟是必须的,主要是看兵力多少,一般是一到二条面对敌军在土墙外,由步兵据守,中间一般留有通道,用于出击和反击。 土墙内一般会构筑炮兵阵地,覆盖整个前沿。如果有骑兵,一般部署在后方或侧翼,准备随时出击。如果可能的话,一般还会有阻止骑兵的陷马坑或堑壕,防止敌军骑兵突击。

看来博罗蒂诺的俄军完全遵循了这种打法

少数特殊情况下,部分炮兵会突前,前面有步兵和骑兵掩护,但不多见。印象中皇帝战争期间有过战例,(记不太清)具体要VV,铁兄等大佬来举证了。

我一下没想到。 不过我觉得到了散兵线普遍被人接受的时代,在第一线部署大量散兵,少量炮兵,俄军还有哥萨克,这应该不算什么少见的事情吧。。。

攻城术又称围攻法,即围攻要塞和城堡的方法。在欧洲很早就出现了攻城术,到十七世纪形成了一套正规的围攻法。攻城时先挖掘与要塞外廓平行的壕沟( 所以叫平行壕) ,攻城炮兵在这里构筑炮台以压制要塞的炮火。然后向要塞挖掘锯齿形的接近壕,逐渐向要塞接近,并挖掘第二道和第三道平行壕,最后挖掘坑道进行爆破,然后向要塞内部发起强攻。守备部队为了阻止攻城部队向要塞接近,针对接近壕挖的壕沟则称为反接近壕。

欧洲整个17世纪都流行这种围城战,而靠不停地行军机动来避免会战。这套战术的发明使沃邦这样的工程师出了名,但到17世纪末的时候已经把战争局面搞的非常沉闷。一直到七年战争,还能在加拿大找到这种标准的围城战实例。不过我了解很少,不知道身在加拿大的朔风对此有没有了解
不过好像他很久没出现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20: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tyzob 于 2007-3-21 11:47 发表
少数特殊情况下,部分炮兵会突前,前面有步兵和骑兵掩护,但不多见。印象中皇帝战争期间有过战例,(记不太清)具体要VV,铁兄等大佬来举证了

塞纳蒙在弗里德兰的炮兵冲锋可算一例,那是规模较大一次。
少数炮前突想到滑铁卢内伊拿下圣拉埃后,曾令炮连开上高地,其中一个2门炮组前突用霰弹射击。不过这次比较不幸,前面的是英第95来福枪团1营,火炮只打出一组霰弹就被来福枪的准确射击打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20: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3-21 20:04 发表
马恩全集第14卷里有一章是讲棱堡的,不知和博罗迪诺的有什么区别。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 ... lected-works/14.pdf
这卷里有不少宝,恩格斯写巴克莱的一章也很精彩。强烈要求蓝色将 ...




准备找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2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usterlitz 于 2007-3-21 20:15 发表

看来博罗蒂诺的俄军完全遵循了这种打法


我一下没想到。 不过我觉得到了散兵线普遍被人接受的时代,在第一线部署大量散兵,少量炮兵,俄军还有哥萨克,这应该不算什么少见的事情吧。。。


欧洲整个 ...

关于野战工事,我是靠记忆写的,因为手头一时之间找不到比较论述完整的书! 在单位偷偷上网就够不错的了!
关于围城战,我是抄的《战争论》,手头有电子版,可惜不能拷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2 17: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ytyzob 于 2007-3-21 22:07 发表

关于野战工事,我是靠记忆写的,因为手头一时之间找不到比较论述完整的书! 在单位偷偷上网就够不错的了!
关于围城战,我是抄的《战争论》,手头有电子版,可惜不能拷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抄!




战争论有可以拷贝的.看看战争研究网,专门OCR军事著作的网站.还有泉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3-25 10: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道城市包围战,北美比较著名的应该是在约克城,当时在法国工程师的指导下挖了7圈战壕。
美国一直鼓吹堑壕体系,因为美国一直采用志愿军,和平时期人数很少,战时招募大量民兵,让这种不对冲锋说轻了是浪费人力,说重了就是自杀。堑壕战是美军唯一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4-19 21:23 , Processed in 0.0506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