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达武元帅

外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5 16: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仙外青龙 于 2007-6-5 11:57 发表
落后就挨打呀!!!!

先进也并不意味着不挨打,否则元朝和清朝就不会建立起来了。

我认为,挨打的最主要原因是精神上的堕落和组织上的涣散,即使文明人也不能抵抗野蛮人的团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8 19: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坠落也是落后的一种表现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4: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印度,鸦片的销售价格是鸦片种植和生产花费的四倍。1773年,鸦片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带来了39000英镑的利润。20年后,每年向中国出售鸦片所获利润已经激增到25万英镑。这种流害深广的毒品已经开始扭转中英贸易不平衡的状态。在1806至1809年间,中国为鸦片支付了700万两白银。——(美)《鸦片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7: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则徐1839年致英国女王的禁烟信片段

有一些可恶的外国人制造鸦片并出售,诱惑一些傻瓜上当来毁灭自己,目的不外乎牟取暴利。以前吸食鸦片的人还少,现在这种罪行已经大大扩散,毒品渗透越来越深。有人告诉我,你们在自己的国家中禁止吸食鸦片,违者会处以严厉的惩罚。由此可以看到鸦片毒害之深。你们自己不吸食,但却不断制造鸦片,引诱中国人购买,这表明你们对自己的性命格外小心,却不管他人死活......
      我肯定地说,我们决心永远铲除鸦片烟毒。此处禁止吸食,你的属国(印度)必须禁止生产,对已生产的,女王陛下必须立即搜缴,投入大海......
      灾难不会从天而降,行事从善,上天保佑......
      中国的禁烟法律非常严厉,如果继续制造烟片,将找不到买主,中国发现的所有鸦片都被投入火油中烧毁。未来任何外国船只携带的鸦片都将被烧毁。
      不要说我们没有及时警告你们。接到此信后,女王陛下当立即向我禀告,你们在各港口都采取了何种措施。

                                                                          ——(美)《鸦片战争》

       据说该信件采取了一种颇为现代的方式递送——交由美国邮局,搭乘一艘英国船上寄送,结果在长达8000英里的路途上消失了,维多利亚女王没有看到这封信,不过,《伦敦时报》却刊登了信件的内容。

      信的内容经过反复翻译,已经失去了原貌。现摘录林的相关文告作为参考。

     《 示谕夷人速缴鸦片烟土四条稿》  己亥二月十二日

  一,论天理应速缴也!查尔等数十年来,以害人之鸦片驱人银钱,前后所得不知几万万矣。尔则图私而专利,人则破产以戕生。天道好还,能无报应乎?及今缴出,或可忏悔消殃,否则恶愈深而孽愈重。姑尔等离家数万里,一船来去,大海茫茫,如雷霆风暴之灾,蛟?噩鲸鲵之厄,刻刻危机,天谴可畏!我大皇帝威德同天,今圣意要绝鸦片,是即天意要绝鸦片也。天之所厌,谁能违之!即如英国之犯内地禁令者,前在大班喇?弗图占澳门,随即在澳身死;道光十四年,律劳卑闯进虎门,旋即忧惧而死;吗哩臣暗中播弄,是年亦死;而惯卖鸦片之曼益死于自刎。此外,凡有不循法度者,或回国而遭重谴,或未回而伏冥诛,各国新闻纸中皆有记载。天朝之不可违如是,尔等可不懔惧乎?
  一,论国法应速缴也!闻尔国禁入吸食鸦片,食者处死,是明知鸦片之害人也。若禁食而不禁卖,殊非恕道;若禁卖而仍偷卖,是为玩法。况天朝贩卖之禁,本比吸食为尤重。尔等虽生于外国,而身家养活全靠天朝,且住内地之日多,住尔国之日少,凡日用饮食以及积蓄家财,无非天朝恩典,比之内地百姓更为优待,岂尔等于天朝之法,转不知凛畏耶?从前鸦片虽禁尚不加以严刑,这是天朝宽大之政,故于尔等私下贩卖,亦不十分穷究。今则大皇帝深恶而痛绝之,嗣后内地民人不特卖鸦片者要死,吸鸦片者也要死。试思尔等若不带鸦片来,内地民人何由而吸?是内地民人之死,都是尔等害之,岂内地民人该死,而尔等独不该死乎?今仰体大皇帝柔远之心,姑饶尔等之死,只要尔等缴清烟土,出具以后永不夹带甘结,如敢再带,人即正法,货尽没官。这是宽既往而儆将来,何等包含浑厚!且无论尔历年所卖鸦片不计其数,就论上年带来鸦片偷卖去的,谅亦不少了。仅将趸船之现存者,尽数呈缴,已极便宜,那有再让尔等多赚银钱,更诱内地民人买食以陷死罪之理!恭查大清律例,内载“化外人有犯并依律拟断”等语,从前办过夷人死罪如打死人偿命之类,都有成案,试思打死一命,不过衅起一时,尚当依律抵死,若贩卖鸦片,直是谋财害命,况所谋所害何止一人一家。此罪该死乎?不该死乎?尔等细思之!
  一,论人情应速缴也!尔等来广东通商,利市三倍。凡尔等带来货物,不论粗细整碎,无一不可销售;而内地出产不论可吃可穿可用可卖者,无不听尔搬运。不但以尔国之货,赚内地之财,并以内地之货赚各国之财。即断了鸦片一物,而别项买卖正多,则其三倍之利自在,尔等仍可致富。既不犯法,又不造孽,何等快活!若必要做鸦片生意,必至断尔等贸易。试问普天之下,岂能更有如此之好码头乎?且无论大黄、茶叶不得即无以为生,各种丝斤不得即无以为织,即如食物中之白糖冰糖桂皮桂子,用物中之银?朱?黄白矾樟脑等类,岂尔各国所能无者?而中原百产充盈,尽可不需外洋货物。若因鸦片而闭市,尔等全无生计,岂非由于自取乎?况现在鸦片无人敢买,尔等寄在趸船,按月有租赁之价,日夜有防范之工,岂非多此枉费?一遇风狂火炽,浪卷潮翻,沈没烧毁,皆意中事也。何如呈缴而得优赏乎!
  一,论事势应速缴也!尔等远涉大洋来此经营贸易,全赖与人和睦,安分保身乃可避害得利。尔等售卖鸦片,贻害民生,正人君子,无不痛心疾首,甚至兴贩吸食之人罗于死罪者,皆由尔等卖烟而起,即里闾小民,亦多抱不平之气,众怒难犯,甚可虑也!出外之人,所恃者信义耳。现在各官皆示尔等以信义,而尔等转毫无信义,于心安乎?于势顺乎?况以本不应卖之物,当此断不许卖之时,尔等有何为难!有何靳惜!且尔国不食,势难带回,若不缴官,留之何用?至既缴之后,贸易愈旺,礼貌加优,岂非尔等之福!本大臣与督抚两院,皆有不忍人之心,故不惮如此苦口劝谕。祸福荣辱,皆由自取,毋谓言之不早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7: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从两封外交书信看鸦片战争的必然结局

远去的历史回声  
——从两封外交书信看鸦片战争的必然结局
  张义奇
  
  如果世界上真有物理学家所谓的时间隧道,不知现代中国人倒退回160多年去,是否能够找到避免鸦片战争或者能够打赢这场战争的途径;假若没有发生或者中国打赢了这场战争,历史又会把中国推向何方?
  166年前,由英国依仗船坚炮利发动的、旨在强行叩开中国大门的那场战争,至今是中国人心头的痛。盎格鲁·撒克逊海盗的后代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敲碎了中华帝国已沉睡数千年的美梦,也把中国人民推进了苦难的深渊。当这场战争的硝烟早已熔进历史后的今天,我们再理性地回头审视这场战争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傻冒”出这样的问题: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必然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避免或者打赢这场战争?
  关于鸦片战争,我们的教科书和“正统”的历史著作都是这样描述的:鸦片战争是英国商人从事罪恶的鸦片贸易所引发的。由于鸦片走私,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人民严重体质下降,从而引起了清朝廷的担忧,才派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英国政府为了保护鸦片商人的利益而发动了鸦片战争。这种描述当然没有错。但似乎只是仅仅谈到了战争发生的客观原因,而没有从大清帝国的主观深层面去检讨。相对于此,台湾的历史书写得似乎还要客观全面些。陈致平的《中华通史》就明确指出鸦片战争的起因有二:“一是中英通商的纠纷;一是禁止鸦片的纠纷。”这两个纠纷是怎样形成的书中便有较详细的描述。
  我不是历史学家,无力也无意要驳斥什么观点,但近日读到两封当年的外交书信,却分明让我听到了来自历史深处已远去的另一种回声。这两封书信分别是《林则徐致英国女王书》和《英国外务大臣巴麦尊子爵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
  林则徐的信写于道光十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即1839年8月2日,时值虎门虎门销烟刚刚完成,中国人还处在胜利的兴奋中,所以完全是居高临下的口吻。该信全文连标点在内不到两千字,其中重复使用的词汇很多,笔者统计,自称本国皇帝(即道光帝)为“大皇帝”4处,自称本国为“天朝”9处,蔑称外国人为“夷人”、“夷商”则达11处。在一封给他国国王的外交书信中频繁地使用这些傲慢不敬的词汇,所透露出来的只有一个信息,那就是:我是上邦大国,可以对尔等尚待教化的小国颐指气使。难怪林则徐开头第一句话便是“洪唯我大皇帝抚绥中外……”而称英国女王则是“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观历次进贡……”把人家的礼貌视为“恭顺”,将别人的馈赠叫着“进贡”,一个夜郎国的心态已活脱脱跃然纸上。正是这种妄自尊大的无知,致使林则徐在面对坚船利炮的时候,还能自欺欺人地写道:“我天朝君临万国,仅有不测神威”。今天看来,这简直就是胡话、昏话!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林则徐的这封信是很有说服力的,尤其在谈到中英贸易时,他举例论证了中国从来都是“以中国之利利外夷”,没有祸害过别国;相反,英国人却把在本国都遭严禁的鸦片运到中国来害人,这不是伤天害理吗?这种强有利的对比论证,的确可以使对方理屈词穷,也足见林则徐乃是文章高手。然而,在谈到西方商品时,林则徐却表现出了惊人的无知:“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何难闭关绝市。”这就非常可悲了!其语气竟然和他的“先帝”乾隆如出一辙。1793年,乾隆在拒绝英国女王伊利莎白请求通商的信中就说过:“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当然更没有把孤悬海外的“英夷”放在眼里了,连书信的标题都叫《乾隆皇帝赐英吉利国王敕书》。可见,能给你女王回信以是天大的恩赐了。所以,林则徐的书信不过是秉承先皇和大清帝国的一贯方针而已。殊不知,时代进入到十九世纪中叶,西方的科学技术早已遥遥领先于中国,而中国人却浑然不知,还在延续自己已做了千年的美梦,以为天下只有自己是最文明的。其实并不是外来之物对中国可有可无,而是中国人原本就不想有,也不愿有,非得要等到人家把坚船利炮开到家门口并且轰了一阵子,中国人似乎才猛然惊醒:原来世界已经变成这样了!由此可见,妄自尊大导致的必然是盲目排外,而盲目排外的结果又必然是拒绝一切先进的东西。像林则徐这样的人在清朝统治集团内已算是有学识、有眼光的官僚,可是在面对西洋文明时尚且显得如此无知,就遑论其他了,这是不能不令人深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7: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转贴:从两封外交书信看鸦片战争的必然结局

林则徐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的爆发当然不是他所能左右得了的,这毫无异议。作为后人,我绝对无意苛求古代先贤。但是从《林则徐致英国女王书》中,又的确没有让人看到一个睿智、理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形象,恰恰相反,它给人留下的是一个既妄自尊大又浅薄无知的印象。这个十分可笑的形象,当然不是林则徐,而是整个僵化死板的大清王朝!
  再来看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给清政府的信。此信发表于1840年2月20日,即中英开战前夕,英国海陆军远征舰队即将抵达广州,故而巴麦尊中气十足。与其说这是封书信,毋宁说是一份“强盗的战书”。这封译成中文洋洋洒洒4000余字的书信,可分为两个部分看。前半部分阐述中英贸易的矛盾,后半部分则是在武力恫吓之后提出一系列苛刻的要求:诸如偿还货款;赔偿军费;两国国交用平等礼;割一岛屿与英国作商人永久贸易之地等等。这些要求除部分正当以外,许多是无理的,但巴麦尊仗恃武力作后盾,行文中明确提到“英国政府已经派海陆军队前往中国沿海”,毫无商量的余地。所以这封信应该视为英国政府对大清帝国的“最后通牒”。
  然而尽管这是一封“海盗的战书”,但它的前半部分依然是耐人寻味的。巴麦尊并不否认“某些”英国商人进行了违禁的鸦片贸易,申明英国商人理应遵守中国法律,而英国也不愿袒护包庇违法商人。随即巴麦尊把笔锋一转,便强烈抗议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不分青红皂白,将广州的守法英侨乃至于“赋有英王代表身份的英国监督”(即指义律等外交人员)一律“横施强暴和凌辱”;而对于鸦片贸易,巴麦尊指责林则徐只看到外国人犯罪,没有看到本国官员犯罪,进口的鸦片都受到了自总督以下官员的包庇和纵容。官员们每每收受外国人的钱财后,用官船装运鸦片上岸。因此巴麦尊认为,中国即使要禁烟,也应该从本国官员入手才对。
  巴麦尊表达的固然是一种的强盗逻辑,但这个强盗毕竟穿了一身“英国绅士的外套”,他指责的问题不能说是空穴来风。我们自己的历史书也写得明明白白,林则徐当年在收缴鸦片过程中,的确没有给予英国外交人员“应有的礼遇”,围困鸦片商人时则将义律等外交人员也一并封锁在商馆里,从而给英国制造了挑衅的借口。狡猾的义律固然是鸦片商人的后台,可他又毕竟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任命的在华英商的最高官吏,如果林则徐能够以国家之间平等交往的态度理智地对待这些人,那么事情可能就是另一种样子了。这不能不说是由于外交无知所导致的一次严重的外交失误。至于巴麦尊说到的中国官员走私鸦片问题,那也的确是不争的史实,林则徐也追究过某些官员,但受到惩处的终究只是少数“苍蝇”,而绝非“老虎”。这是腐朽的专制政府的必然!
  与林则徐的书信相比较,巴麦尊虽然语气咄咄逼人,却不妄自尊大,更没有使用蔑视、羞辱对方的词汇。相反,始终保持了外交书信应有的礼节,比如,开头一句便是“巴麦尊敬此照会中国皇帝钦命宰相”,相对于林则徐称英王“恭顺”、“进贡”等用语来,巴麦尊显然更具有绅士风度;通观书信全文,尽管有武力威慑的成分,但至少在叙述事件和遣词造句方面,显得有理有节,这不能不让人叹服巴麦尊的外交手段。
  书信是最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外交书信则同样能够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内心世界和方针政策。从林则徐和巴麦尊各自的外交书信中,我们明显看到了两个国家、两个政府完全迥异的心态:一个保守,一个进取;一个声色俱厉,藐视一切,一个彬彬有礼,充满自信;一个盲目自大实则虚弱无力,一个表面谦恭实则暗含杀机。这就是当时中英两国的现状!中国的妄自尊大,导致它藐视一切,不能以理智的外交手段处理国家之间的事务;而目空一切的直接结果就是闭关自守,丝毫不能以包容的态度去吸纳西方先进的东西。所谓“师夷技之长以制夷”的道理,那要等到人家用重炮将国门轰开的时候,中国人才会明白,可为时已晚矣!
  国门被打开已是必然的,但战争的发生是不是必然,这好象可以存疑。假若当时的中国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落伍,也许会采取韬光养晦的办法,避免与英帝国发生正面军事冲突,以争取时间加速发展自己。果真如此的话,那么中国的今天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了。然而,历史终究是不能“假如”的,偶然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两封书信的字里行间其实已经激荡着战争风云,特别是林则徐的书信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愚昧的大清帝国不可能以广阔的胸怀去拥抱世界。中华帝国古老的大门必须以战争手段才能打开。遗憾的是早已习惯于封闭性专制生活的中国人还浑然不知,而西方却从中看到了大清帝国软弱无力的纸老虎本质,于是一场瓜分中国的列强盛宴就此拉开了序幕。
  回眸166年前的鸦片战争,它既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伤痛,又是促使我们惊醒的警钟。我们真得感谢历史,它没有安排避免战争,也没有安排中国打赢这场战争,否则,中华帝国数千年的美梦还不知道要做到何时才能醒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7: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穿鼻海战

穿鼻海战是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之间在虎门南面穿鼻洋海面上的战斗。 清道光十九年五月林维喜事件发生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既抗拒交出林案正凶,又阻止英船自愿具结。清钦差大臣林则徐于九月十七日下令,严索林案正凶,限令英国商船3日内,或具结入口,或开回本国,不得滞泊伶仃洋面。此前九月初九英国商船“担麻士葛”号,不听义律乱令,前来具结,保证“永不夹带鸦片”,随即被引入黄埔,进口贸易。林则徐本着“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保护其安全,并传见船主弯喇,面加奖励。这为正当贸易的英国商人开一先例。九月二十八日,又一英国商船“撒克逊”号(船主当啷)也遵令前来具结。义律恼羞成怒,即派“士密”号(又称“窝拉疑”号)和“华伦”号两兵船于中午赶至穿鼻洋,阻止正报关入口的“撒克逊”号。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正欲向前查究,“士密”号竟先开炮,前来攻击,衅端遂开。关天培遂令本船兵弁开炮还击,并挥令后船协力进攻。英国侵略者挑起的穿鼻洋海战爆发。战斗的过程中外记叙不尽相同,中方记载大约是这样:

      关天培亲自挺立水师船桅杆前,拔腰刀督战,厉声喝称:“敢后退者斩。”适有英船炮弹飞过桅边,剥落桅木一片,从关天培手面擦过,皮破见红。关天培奋不顾身,仍复持刀屹立,又取银锭先置案上,有击中敌船一炮者,立刻赏银两锭。其本船所载3个铜炮最称得力,关天培督令弁兵对准“士密”号连轰数炮,将其船头(粤人呼为头鼻)打断,船头数十人纷纷滚跌入海。水师提标左营游击麦廷章,督率兵弁,连轰两炮,击破“士密”号后楼,英兵亦随炮落海,左右舱口,间有打穿。“华伦”号畏不向前,未致受伤。激战约一个时辰之久(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士密”号帆斜旗落,且御且逃,“华伦”号亦随同遁去。清军水师3只兵船受击进水,兵丁死15名,伤数十。这次战争,清军由于遭到突然袭击,英军武器又占优势,所以损失较大。尽管如此,仍奋勇抗击。林则徐在十月十六日向道光帝的奏折中说,关天培奋勇督战,士兵英勇抗击。“收军之后,经附近渔艇捞获夷帽二十一顶,内两顶据通事认系夷官所戴,并获夷履等件,其随潮漂淌者尚不可以数计。”道光帝阅后朱批:“可嘉之至。”  (转自“百度知道”网页)
      美国人则是这么说的:

      1839年11月3日......英国船只靠近了中国战船,并且从侧面向其开炮。中国船只上面固定的大炮无法很好地瞄准,炮弹都从英国船的桅杆上面飞走。一阵齐射,炮弹正好击中一艘中国船的弹药库,这艘船在爆炸后下沉。“窝拉疑号”记叙在近距离发动攻击,中国人开始害怕了。之后又有3艘中国战船被击沉,其他船上的船员纷纷跳船。全部中国船队都离开,只有关天培的旗舰留下,继续向英国船只开火。这简直就是自杀。关天培这一条船只能造成微乎其微的威胁,然而义律对于这位老人的勇气感到非常震惊,命令史密斯不要再开炮,允许这艘破损不堪的旗舰开走。现在通往广州的路已经畅通了。
     这场海战后来被称为穿鼻战役。但是这次小摩擦并没有让中国人再未来的海战中吸取教训,26艘中国船是中国所能聚集的最大船队,却被两艘英国小战船打得落花流水。英国方面没有出现任何重大的伤亡(只有一名士兵受伤)。中世纪再次与现代冲突,结果看来是上天注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9 19: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叶也使中国赚足了利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0 17: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最高统帅”道光帝腐败无能,由于长期闭关锁国,造成大清王朝的落后,人数占绝对优势的清军在英军大炮的面前,死伤累累,真是耻辱呀。
     落后就要挨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2 05: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达武元帅 于 2007-6-9 17:40 发表
穿鼻海战是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之间在虎门南面穿鼻洋海面上的战斗。 清道光十九年五月林维喜事件发生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既抗拒交出林案正凶,又阻止英船自愿具结。清钦差大臣林则徐于九月十七日下 ...
九月二十八日,又一英国商船“撒克逊”号(船主当啷)也遵令前来具结。义律恼羞成怒,即派“士密”号(又称“窝拉疑”号)和“华伦”号两兵船于中午赶至穿鼻洋,阻止正报关入口的“撒克逊”号。

应该不是“华伦”号吧。William Warren是Hyacinth号舰长的名字。
Volage是艘28门炮6等舰,Hyacinth是艘18门炮舰(2门9磅加农,16门32磅卡伦)。
清军的船,“其本船所载3个铜炮最称得力”,不知总共几门炮,估计6-8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6:49 , Processed in 0.02301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