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铁甲飞鹰

[转贴] 坦克战

[复制链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9: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斯陷落
  十一月八日夜,第20军向梅斯发起进攻。美军第90师的部队乘突击艇在蒂翁维尔以北强渡莫泽尔河,使德守军完全出乎意外。 [ 注:美军第90师由范弗里特将军指挥,他后来曾在朝鲜享有盛名。 ] 九日傍晚,该师的8个营都过了河,并建立起坚固的登陆场。在这一地域我们有两个师,第416步兵师和第19国民掷弹兵师,抵抗是微弱的。他们的战斗力不强,而且他们的展开正面也太宽。 [ 注:第416师当时从丹麦调来,该师士兵的平均年龄38岁,没有一个参加过战斗。师里没有突击炮,炮兵编有一些过了时的要塞炮和缴获俄国的122毫米炮。 ]
  我们身在“G”集团军群指挥部,对蒂翁维尔登陆场的迅速扩大深感不安。第1集团军当时没有预备队,我们只得向伦斯德再要一个装甲师。但是这位西线德军司令官却无权决定此事,他把这个问题提请希特勒解决 [ 注:伦斯德曾经说过,战争进行到了这一步,他所能调动的部队只剩下他司令部门前的卫兵了。 ] 。与最高统帅部的商谈持续了一天多,最后把第25装甲步兵师调给我们。该师这时在特里夫斯以东,等待补充,由于没有汽油,直到十一月十二日以后才参加战斗。贻误战机是顶糟糕的事。由于莫泽尔河水流急湍,再加上德军炮兵的精确射击,使得美军第90师直到十一日傍晚才架了一座桥,而且三天当中,美军步兵都没有坦克和重型反坦克火炮支援。尽管如此,他们的抵抗是顽强的,打退了我们步兵(我们没有一辆坦克)的反击,并于十一日下午以强攻夺得麦特里赫和柯尼斯马赫两要塞。
  十一月十二日拂晓,第25装甲步兵师以10辆坦克和两个装甲步兵营实施反击。当他们与头天夜里渡过莫泽尔河的美军坦克和步兵遭遇时,打得还不错。这时,位于河西岸的美军炮兵进行了猛烈的射击,我反击部队遭受很大损失,停止了反击。十一月十二日下午和十三日一整天,都在进行艰苦的战斗,有些居民地曾多次易手。
  十一月十四日下午,美军第10装甲师渡过莫泽尔河,它的“B”战斗群指挥部向萨尔河畔的麦尔吉格实施突击,而“A”战斗群指挥部则向保宗维尔进攻,以期切断通往梅斯的公路和铁路。梅斯城受到了美军第95师和第5师的直接威胁。第95师正在莫泽尔河以西前进;第5师正从南面接近该城,遇到了党卫军第17装甲步兵师的强烈抵抗。我们已经意识到,梅斯城很快就会被合围。
  伦斯德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他在十月间就曾建议放弃梅斯突出部。巴尔克的看法是,只好让美军来攻打梅斯,而守军则及时放弃该城。十一月七日,希特勒强调梅斯是座要塞,必须坚守,直战斗到最后一人。我们的作法是,尽量使这道命令造成最小的损失,于是,我们只把二流部队留在梅斯,而且没有给他们一辆坦克和一门突击火炮。
  十一月十六日傍晚,巴尔克和我讨论了“G”集团军群当面的形势。我们决定,不能让第1集团军为防守梅斯而作出更多的牺牲,要准备一直退到尼德河一线。我们的决定受到了我第19集团军危急情况的影响,该集团军从十一月十一日起就受到巴卡拉地域内美军第7集团军的重压,并且还要对付法军第1集团军于十四日向贝尔弗特山口发起的进攻。

图58 “G”集团军群(1944年11月)
  梅斯是一座古城堡,大部份的防御工事还都是一九一四年以前修建的。要塞中大部份炮兵都移到了“大西洋壁垒”,只有30门火炮还留在要塞炮台上。我们让第462国民掷弹兵师留守梅斯,兵力约有1万人,多半都是上了年纪的士兵,根本不能适应这样艰苦的现代战斗。他们没有一辆坦克,只有一个反坦克炮营和一个高射炮兵营,弹药也很少,但粮食倒充足,可以用四个星期。德国居民已于十一月十一日撤离梅斯。
  十一月十七日夜,第1集团军把守军留在要塞,退到尼德河一线。这一行动伪装较好,高度保守了秘密,封锁梅斯的美军第20军没有能够干扰撤退。十一月十九日,美军部队多路突入梅斯城,十一月二十一日占领了要塞指挥部 [ 注:要塞司令部凯特尔将军亲临第一线作战,负了重伤。作为梅斯的守卫者,比他的前任巴扎尼元帅作出了更好的榜样。 ] 。守军大部退入内堡,坚持抵抗。
  美军的目的就是封锁住整个要塞,等待守军弹尽粮绝自动投降。十二月十三日,最后的金尼阿克堡守军投降,从而结束了对梅斯的围攻。
  梅斯守军兵力虽弱,但他们抵抗非常顽强,牵制了美军的大股兵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9: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施特拉斯堡的陷落
  十一月十一日,美军第7集团的第15军在马恩-莱茵运河以南的巴卡拉地域发起进攻。这一新攻势的目标是北孚日山脉的萨维恩山口。这个山口是通向施特拉斯堡的大门。这次打击的对象是第553和第708国民掷弹兵师,前者进行了激烈的抵抗,而后者还没有打过仗,刚调到前线来。况且,美军是向第1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的接合部实施突击的。根据我们吃过的苦头,我们懂得,在两个集团军的接合部实施突击,这对防者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十一月十三日,我们把第553师调归第19集团军指挥,形势仍然是很紧张的。第15军继续向布拉蒙实施猛烈进攻;与此同时,法军第1集团军于十一月十四日发起的进攻,大有突破贝尔弗特山口打进阿尔萨斯南部之势。
  十一月十四日,我们令第19集团军的右翼撤进北孚日山区;撤退工作组织得很周密,美军的追击显得犹豫不决而且过于谨慎。十一月十六日夜,集团军的左翼部队也同样进行撤退。不幸的是,第338师师长在贝尔弗特山口阵亡,因而对退却部队的指挥有些紊乱。后卫的兵力过于薄弱,法军机动部队几乎与第338师主力同时抵达新的地区。法军坦克进行了非常勇猛的冲击,这正反映了他们的集团军司令官塔西格尼将军的暴躁性格。十一月十九日,法军坦克共前进25英里,突入上阿尔萨斯,在巴塞尔以北进至莱茵河一线。
  十一月二十一日,经一场激战后,贝尔弗特被攻占;同一天,法军坦克开进了默卢兹。第19集团军已经没有机动预备队,在阿尔萨斯南部的第53军则把各种闲杂部队收拢在一起,其中也包括党卫军第30师的俄国人,在莱茵河和孚日山之间临时组织了一道防线。以突击火炮加强的第198步兵师,奉命由阿尔吉尔赫实施反击,进抵瑞士边境的德列,从而分割默卢兹的法军。与此同时,第106装甲旅则由洛林前往加强第53军。十一月二十日,我们在“G”集团军群指挥部判明,敌人正在发动大规模的钳形攻势,目的是歼灭第19集团军。正当法军第1集团军由南面突入阿尔萨斯的时候,美军第7集团军则准备强行攻占萨维恩山口,并由北面进攻施特拉斯堡。
  由于洛林方面情况的恶化,我们的处境愈加困难了。美军第3集团军右翼的第12军于十一月十八日重新发起进攻,第7集团军的第15军继续向萨维恩山口方向施加重压。这时天气转睛,美国空军加强活动。尽管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第553国民掷弹兵师还是被一步一步地赶回到萨尔堡。十一月二十日,100多辆坦克突破了进来,包围了这个久经考验的师。看来这个师已陷于绝境,但在十一月二十日夜里,布隆将军趁夜暗和大雨,率领他的部下穿过美军封锁线,占领了一道新防线,截断敌人去萨维恩的道路。然而,美军占领萨尔堡后,继续向我第1和第19集团军之间楔入。这样,“G”集团军群就有被一分为二的危险。
  我们认为,敌人进攻萨维恩是最危险的。十一月二十日,我们向伦斯德建议,第19集团军应集中在默卢兹以北,并放弃一切在莱茵河上游合围法军的打算。这就是说,第198师和第106装甲旅北调,加强萨维恩山口的防御。这一计划提交给了希特勒,他断然否定了这个计划。他命令,萨维恩方面“寸步不让”,并要求以第198师的兵力由阿尔吉尔赫向瑞士边境实施反击。我们别无他法,只得按这个精神下达命令。
  作为一种安慰,伦斯德让我们以一个装甲教练师由北面向萨尔堡实施反击,但这只能到十一月二十三日才能开始行动。无论怎么说,想恢复萨维恩地域的态势已为时过晚,因为十一月二十一日法军第2装甲师(属美军第7集团军,师长是莱克拉克将军)突破了我萨维恩南北兵力薄弱的掩护部队阵地。十一月二十二日,第15军的法军和美军部队包围了萨维恩。他们突入该地后合围了第553师和第89军军部。然而,我守军士兵没有丧失信心。十一月二十二日夜,他们以小群突围,并在比特什地域集结起来。
  这时,第11装甲师猛烈抗击了第12军由莫兰什向萨盖明的进攻。该师扼守15英里宽的防御正面,掩护部队很薄弱。在掩护阵地以后,配置有集群坦克和装甲步兵,准备从侧后抗击前进的美军。美军的第35和第26步兵师在中路进攻,左翼为第6装甲师,右翼为第4装甲师。在这样优势兵力面前,第11装甲师挡住了敌人的突破,并使敌遭到很大损失。第4装甲师向萨尔运河开进,只遇到第361国民掷弹兵师微弱的抵抗,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强渡了运河。第4装甲师受领的命令是,渡过运河后向北推进,但是由于这里没有能通行的道路,地形也不利于坦克行动,师长伍德将军便决定继续东进,强渡萨尔河,尔后调头向北,继续前进。十一月二十四日,该师在费涅特兰什渡过该河。
  法军第2装甲师在萨维恩毫无耽搁,继续发展胜利,并直向施特拉斯堡开进。我方只有第256国民掷弹兵师的一些部队还能抵挡一阵。这些部队刚从荷兰调来阿尔萨斯北部;施特拉斯堡城防司令官所属的一些高炮分队和混编部队也参加抗击法军。但是要进行象样的城防准备,既无时间,也无兵力。法军坦克于十一月二十四日晨进入施特拉斯堡。

图59 施特拉斯堡的失陷(1944年11月)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决定撤销计划之中的以装甲教练师向萨尔堡实施的反击,令该师通过法尔斯堡直取萨维恩山口。如此举成功,我们就能够分割法军的第2装甲师。我们这个装甲教练师经诺曼底一战已有很大削弱,十一月初曾进行整编,准备参加阿登地区的进攻。全师尚有30辆T-IV型坦克和35辆“豹”式坦克,还有两个兵力不足的装甲步兵团。当我们发现这个师如此之弱,认为必须得到新的加强,才能取得反击的胜利。第25装甲步兵师的一个战斗群奉命由第1集团军的右翼转移到萨尔茵昂,但直到十一月二十五日才到达。
  装甲教练师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在萨尔茵昂集结。该师由拜尔林将军指挥。他在西沙漠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尽管还有两个营的步兵和两个连的突击火炮没有到达,该师于当天下午十六时开始进攻。十一月二十四日晨,装甲教练师在萨尔堡东北对第15军的翼侧掩护部队实施突击。这支掩护部队由侦察部队和美军第44师之一部组成。拜尔林本可以插向萨尔堡-萨维恩公路,但遗憾的是,它的翼侧遭到美军第4装甲师的攻击。我已经说过,该师在费涅特兰什渡过了萨尔河。十一月二十四至二十五日展开激战。艾森豪威尔将军正好在十一月二十四日视察前线部队,他同意了巴顿的建议,即令第15军停止向东开进,调头向北,支援萨尔河一线巴顿部队的行动。这就是说,拜尔林左翼的美军部队得到很大的加强,实际上,装甲教练师受到了两翼包围的威胁。
  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我亲自到拜尔林的指挥所,我亲眼看到他的处境危急到何等地步。美军第44师集中的炮兵射击,使我们遭受很大损失,第4装甲师的“B”战斗群指挥部猛烈攻打贝兰道夫村。拜尔林建议停止进攻,我完全赞同这一建议。但最高统帅部则坚持要装甲教练师继续执行没有获胜希望的任务。不管怎样,拜尔林于十一月二十六日也只能转入防御,所幸他有第25装甲步兵师的战斗群来保障他的东翼。十一月二十七日,美军把装甲教练师击退到萨尔茵昂以东的出发线。这时,最高统帅部又令该师去参加阿登战役。二十七日夜,由第25装甲步兵师把它替换下来。
  这样,我们在阿尔萨斯北部恢复原态势的一线之机也不存在了。很明显,我们面对在炮兵、坦克、飞机方面都占有压倒优势的美军,已没有什么获胜的希望。但正在这时,艾森豪威尔却下令,让第15军调头向北,去支援巴顿,这使阿尔萨斯南部的我军减轻了负担,使得我第19集团军能够在科尔马突出部巩固下来。艾森豪威尔在他的报告中说,这个登陆场将对他的尔后行动产生“意义深远的、不利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壁垒”的防御
   “G”集团军群整个防线不断地受到敌军的攻击。敌军已经取得重大战果,但是我军的主力还总算保全了下来,并缓慢地向“西部壁垒”退却。必须强调指出,我们整个行动的目的是争取时间,以使最高统帅部能够集结预备队,在比利时大举反攻。我认为,如果巴顿能把第4和第6装甲师编在一个军里,并以法军第2装甲师予以加强,结果会更好些。这些师都是富有战斗经验的部队,它们的指挥官也很有才能。第4装甲师师长伍德将军是坦克战术专家;法军第2装甲师师长莱克拉克将军在向施特拉斯堡进军中表现非常勇敢。我想,美军的一个大错误,是过于把坦克和步兵拴在一起。如果把3个装甲师编在一个集团军里,统一由一个指挥官指挥,他们可以更有把握地突破我们的防御。
  当一场大战正在洛林中部激烈展开的时候,第20军则由蒂翁维尔向萨尔河下游开进,后在“奥肖尔兹屏障”一带受阻,这个“屏障”是由反坦克壕和混凝土工事构成的坚固防御阵地。美军侦察机构对此屏障几乎一无所知,因此他们企图突破我军防御实施的首次冲击,被轻而易举地击退了。担任快速预备队的第21装甲师成功地实施了反击。十一月二十五日,第20军停止向“奥肖尔兹屏障”进攻,令其第10装甲师在麦尔吉格进至萨尔河一线。美军将该师分割使用,在军的整个正面上分头出击,这是很错误的,后来又令他们集中起来,攻打麦尔吉格已为时过晚,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
  十一月二十八日,我们向伦斯德建议,“G”集团军群应得到大力加强,以便由第1和第19集团军向萨维恩山口实施兵力集中的反击,夺回施特拉斯堡,消除敌在这一地域的突出部。如果我们能有3个装甲师和两个步兵师,上述行动看来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最高统帅部驳回了这个建议,这是因为每一个行动都要从属于阿登这场大战。
  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一日,在萨尔隆以西展开激战。美军第95师正竭力向前推进,前进中不断抗击我第21装甲师的反击。十二月一日,第95师的部队由西面突入萨尔隆,第21装甲师主力向萨尔河东岸退去,我们的一些步兵在西岸只占有一块小登陆场,还有一座桥梁完整地保留下来,已作好了炸桥的准备,一有信号,工兵立刻就可以把桥炸掉。
  十二月二日下午,美军的一架侦察机报称,萨尔河上的这座桥梁仍完整无损。这时第95师便准备以突然袭击夺占该桥。三日凌晨,美军步兵和工程兵乘坐突击船,在雾和雨的掩护下,开始强渡该河。我们的守军与敌兵力悬殊,这座没来得及炸毁的桥梁被敌人夺占。敌人立即利用了这一战果。美军第379团利用这座桥渡了河,当晚,夺得了“西部壁垒”的第一批地堡。
  这件事对高层人士触动很大。希特勒盛怒之下,要求给他一个全面的报告。他弄不明白,他十分重视的“西部壁垒”怎么会让敌人吃掉一块。最高统帅部已经完全忘记,“西部壁垒”并不比倒霉的“大西洋壁垒”好多少,它的工事已经过时了。反坦克障碍是紧靠主要防御阵地前面设置的,那些炮台对于新式的重型反坦克火炮来说显得太小了。没有铁丝网,有线通信也不顺畅,而且复杂的火力计划并没有什么用场,因为大部分的部队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元首要求人们作出牺牲,很有才能的第1集团军司令官诺贝尔斯道夫当了牺牲品。我个人深感悲痛,因为我很尊敬这位果敢而卓越的指挥官。在俄国作战时,我们曾共同经受了许多艰苦考验。
  这时,我的“G”集团军群参谋长的职位已经当到了头。十二月五日,我奉命把这个职务交给斯泰德克少将。让我离开长期愉快相处的巴尔克将军,对我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当我得知他对我的调动无能为力时,就越发地痛苦。事实上,到了战争的这一阶段,希特勒及其亲信们在实行真正的政治迫害,他们在为最高统帅部铸成大错的人们寻找替罪羊。
  我非常悲伤地离开了“G”集团军群。但当我听说,我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在几个月的过程中,一直牵制了敌人向“西部壁垒”进攻的兵力,我又心安理得了。十二月初,我们许多师的处境都是很悲惨的,但美军也遭到重大损失,没有取得什么重大胜利。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战役预备队保全了下来,如果运用得当,仍能对整个作战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巴尔克将军在“G”集团军群也没有比我多呆很久。先是元首下令,把第19集团军调归希姆莱直接指挥,随后就是一系列令人生厌的阴谋,最后到十二月中旬把巴尔克革了职。所幸的是,古德里安插手了这件事,把巴尔克重新作了安排,担任驻匈牙利的第6集团军的司令官;但是,十分明显,希特勒认为,洛林战役在指挥上是很糟糕的,为此他撤了所有高级军官的职,以发泄他的不满。希特勒的非难并无损于巴尔克的威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9: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章 最后的战斗
冯·梅林津 [德国]
[出自《坦克战》]
阿登地区的进攻
东线的灾难
莱茵河之战
鲁尔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9: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登地区的进攻
  我不想详述我离开“G”集团军群参谋长职位以后,紧跟着发生的一些情况。我不但失去了参谋长的职务,而且也被正式免除了在总参谋部的职务。这一事件是一九四四年末处于黑暗而不讲法治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我回到居住在瓦塔岗的家里,跟家里人度过了圣诞节,但是一点也没有心思取乐。我对东线的形势十分担忧,因为情况已明,俄军已集结了压倒优势的兵力,以便进行一次歼灭性的打击。我把家留在德国东部简直放心不下,于是便利用这次休假之机,安排家里人到柏林以北的朋友家暂时躲避一下。其实,我的去职是因祸得福,因为不出三个星期,一场风暴冲过了维斯瓦河,俄军潮涌般地拥入西里西亚,他们所到之处,数不清的恐怖接踵而来。
  虽然,古德里安将军未能正式恢复我在总参谋部的职务,但终于获准重新起用我。圣诞节后的一天,我接到命令,让我到阿登地区的第9装甲师去,并立即到驻在科隆以西的“B”集团军群司令部报到。我到达那里是十二月二十八日,当时去见了莫德尔元帅的参谋长科列布斯将军 [ 注:科列布斯是德军最后一任陆军总长,在柏林最后一战中失踪。一九四一年曾任驻莫斯科武官。 ] 。当我想到,经过多年参谋工作,又要指挥战斗部队了,心情十分激动。但是,当我听到科列布斯讲到阿登地区发生的真实情况时,我的热情顿时消失了。
  几个月以前,我就知道在准备阿登战役。我们在阿尔萨斯-洛林的一切行动,目的是为阿登地区的进攻争取时间。当时在“G”集团军群只有巴尔克和我两个人知道这一行动企图。根据希特勒的命令,每个知道内情的军官都要签署一个文件,保证如稍有泄漏机密,甘受严厉惩处。这一严格的措施确实产生了效果,当十二月十六日我们发起进攻时,使敌人完全出乎意外。德军所达成的突然性,同1940年5月在同一地域的行动,几乎是一样的,而在一般的条件下,在兵力大致相等时,我们会取得很大的胜利。从战术上讲,在阿登地区的突破是德军总部最后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发扬格内森瑙、毛奇和施里芬优良传统的一次突击。
  当然,从战略眼光看,这次进攻是孤注一掷,结果证明是一次严重的错误。战后,我在俘虏营的时候,维斯特佛尔将军对我说,伦斯德和莫德尔都强烈反对希特勒的宏伟计划:强渡缪斯河并大举进攻安特卫普。他们提醒希特勒,我们的现有力量实在不足以完成这样的行动,并提出了一个所谓“有限决心”的计划,目的是消除美军在亚琛的突出部。这样的进攻行动,可以把敌人15个师包围起来,从而我们可以把强有力的预备队转移到东线,希特勒把这个解决办法称为“胆小鬼的作法”,不管我们怎样谴责希特勒这位战略家,但是也必须承认,他的意志力和决断是根据他的宏伟设想产生出来的。 [ 注:站在希特勒一边看问题,可以说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是孤注一掷,而且单纯的防御永远不会赢得战争。到了一九四四年末,德国已经没有希望赢得战争,唯一明智的办法是集中兵力,使俄军不能突入我们东部各省,在这最后的时刻,还要寄希望于美俄之间的分裂。 ]

图60 阿登的进攻
  希特勒把现有的师都收拢起来,让它们作最后一次的强大突击,以突破由美军第1集团军防守的、从艾弗尔山到蒙绍的纵深不大的防御阵地。党卫军第6坦克集团军在右翼,第5坦克集团军在左翼实施这次突击,第7集团军则进军卢森堡,以掩护南翼。希特勒的企图,不仅是占领安特卫普,而且要歼灭四个集团军——加拿大第1集团军、英国第2集团军、美军第1和第9集团军。
  十二月十六日,浓雾掩护了进攻行动,而且使盟军的强大的航空兵不能出动。曼提费尔的第5坦克集团军进行了非常周密的进攻准备,各级指挥官都很精干,部队士气高涨。先头部队迅猛地穿过不知所措的美军的阵地,沿阿登地区的难行道路前进,十二月二十日占领豪法莱兹,尔后向缪斯河渡口挺进,并于迪南强渡该河。如果曼提费尔由北面得到有力的支援,那就很难说,美军将会处于什么状态。然而,党卫军第6坦克集团军并没有取得什么重大胜利。党卫军第1装甲师进展较快,头两天突破纵深达20英里,但提特利赫集团军的各师都进展缓慢。十分遗憾的是,希特勒让党卫军第6坦克集团军担任了主攻。这个集团军的司令官是一个非常英勇的军人,但是对坦克战的特点却一无所知。而且,美军第101空降师和第10装甲师的“B”战斗指挥部在巴斯托尼附近抵抗顽强,使曼提费尔的部队无法前进。
  当我来到“B”集团军群报到时,克列布斯将军说,尽管我们开头取得很大胜利,但是伦斯德元帅早就预料到,甚至到不了十二月二十二日进攻就要失败,莫德尔同意他的看法。巴顿的第3集团军在南翼投入战斗,该集团军强有力的攻击,迫使曼提费尔转移兵力,去支援我第7集团军。这样就削弱了对迪南的主要突击。在冰冻而狭窄的山间道路上,挤满了运输车辆。美军第9集团军的部队在北翼实施了反击。 [ 注:十二月二十日,艾森豪威尔把所有的兵力配置在突出部的北翼,由蒙哥马利指挥。这一英明决定曾引起许多美国人的不满。 ]
  十二月二十二日,伦斯德向希特勒建议停止进攻,因为不久就要把重兵集团由该防线撤下来,调去对付东线的俄军。希特勒对这类建议根本听不进去。因此,猛烈的进攻又持续了好几天。到了十二月二十六日,巴顿进占了巴斯托尼,这时阿登地区天气转睛,盟军空军开始大显身手。十二月二十八日,正是我向克列布斯报到的这一天,希特勒同意暂停进攻,但是他不许撤退。
  十二月二十九日,我到了第9装甲师。该师配置在豪法莱兹西北的山林区。冰封的道路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我亲眼看到敌人的飞机对我交通线和补给站是怎样地进行不断的袭击。空中没有德国一架飞机。许多车辆被击毁,其残骸乱堆了一路。当我到了师司令部,才知道我们这个师防守着第5坦克集团军防御地带内最前边的阵地。我看了作战情况图以后,得知美军在两翼实施进攻,突出部端部我装甲师所受威胁最大。但是我们接到的命令,是让我们原地不动。我们按命令行事,同时注意在防御中采取机动战术。
  我的士兵多数是奥地利人,尽管损失惨重,但士气尚高。师的装甲团还剩下20辆坦克;两个装甲步兵团,每团约有400人。唯有炮兵团实力很强,且素质较好。我们一直在抗击美军的进攻,直到一月五日才接到了命令,要我们撤出这些没有价值的阵地,并向东撤退。我奉命指挥第5坦克集团军的后卫,我在俄国作战取得的经验对我很有好处,在冰雪地如何行动,我知道得一清二楚,但这对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新课题。白天,我们的坦克群依托选择好的阵地进行抵抗;一切活动都在夜间进行,以防战斗轰炸机的袭扰。即使如此,由于敌人集中炮火攻击我们的翼侧,也使我们遭到很大损失。一月中旬,第9装甲师已抵达奥尔河一线,德军曾在这里发起阿登地区的进攻。
  阿登进攻的结果是很令人扫兴的,我们在兵力兵器方面损失都很大,只是争得了几个星期的喘息时机。 [ 编者注:关于德军在阿登进攻中的损失情况没有准确材料。维尔莫特没有提供数字。艾森豪威尔总部当时的估计,德军人员伤亡为22万人,而伦斯德的参谋长维斯特佛尔估计为2万5千人(参见维斯特佛尔著《西线的德军》一书)。美军损失7万7千人,其中俘虏2万余人。参见约翰·诺兹著的《1944-1945年的西北欧:第21集团军的战绩》一书。 ] 的确,美军部队由洛林调出,从而减轻了对“G”集团军群的压力 [ 注:一月初,“G”集团军群实力很强,足以发动一次进攻,并有收复施特拉斯堡的希望。 ] ,但是这种减轻压力只是暂时的。如果以小得多的兵力对亚琛实施进攻,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尔后就可以把我们的战役预备队转移到波兰去。阿登之战再一次证明一条原则,即在敌人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集中坦克实施大规模进攻,是无成功之望的。我们的这些宝贵的预备队给消耗掉了,要想消除面临东线的灾难,早已无能为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9: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线的灾难
  一月十二日,等待已久的俄军的进攻终于开始了。科涅夫的军队由巴拉奴夫登陆场发起进攻。42个步兵师、6个坦克军、4个机械化旅攻入波兰南部,矛头指向上西里西亚的重要工业区。我对俄军的这个登陆场记忆犹新,因为巴尔克在一九四四年八月指挥第4坦克集团军的时候,曾竭尽全力压缩这块登陆场,连续不断地对俄军这个最危险的立脚点进行了反击。巴尔克预见到,如果敌人在这里突破,将摧垮我们在波兰南部的整个防线,而在我们把兵调到西线以后,俄军即可渡过维斯瓦河,并巩固这里的阵地。
  一月九日,古德里安提醒希特勒说,“东线就象用纸牌搭成的房子” [ 注:见《坦克指挥官》原文第387页。 ] ,但元首却一味地认为,俄军行动不过是虚张声势,他硬要扼守既占阵地,并把坦克预备队由波兰调到匈牙利,妄图支援布达佩斯地域的军队 [ 注:一月十六日,当整个波兰防线崩溃以后,希特勒同意将第6坦克集团军调离西线,但是没有把它调到波兰,他坚持把这个集团军调到匈牙利。在他的许多战略性错误中,这要算是最厉害的一个。 ] 。其结果是,维斯瓦河防线在几天之内就被分割成若干段;一月十七日华沙陷落,十八日,俄军占领罗兹和克拉科夫,二十日,朱可夫的前进纵队越过西里西亚边界。已经上冻了的地面,使俄军能够快速前进,其进攻的兵力和猛烈程度都是战争中所没有过的。显然,俄军最高统帅部完全掌握了指挥强大机械化兵团的方法,而且斯大林已经下了决心,要首先攻入柏林。一月二十五日,俄军已进至我的家乡布雷斯劳一线。二月五日,朱可夫已进至凯斯特林附近奥得河一线,距德国首都只有50英里了。朱可夫在这里被亨利斯将军巧妙部署的部队阻住了一段时间。在东普鲁士,罗科索夫斯基方面军直冲到波罗的海沿岸,切断了德军25个师的后路,于是,西里西亚和匈牙利的我军即处在俄军的重压之下。
  象许多人一样,我也以十分焦虑的心情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大家都看出了我们居住在东部地区的眷属岌岌可危的处境。过了几个星期,我听说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已经逃离苏军的魔掌,他们总算比别人走运,但是他们除了一条命和背上的衣服包以外已一无所有。一九四五年冬天,这冰冷的二、三月间,千百万的德国人死于非命,真是无与伦比的一场悲剧,在东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那些德国的旧有省份里,俄军对待居民象野兽一样残酷无情。一九四五年头几个月,在维斯瓦河和奥得河之间发生的事情是难以尽数的。自从罗马帝国崩溃以后,在欧洲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9: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莱茵河之战
  二月八日,西线盟军最后一次进攻开始时,首先由加拿大第1集团军向莱茵河和荷兰边境之间三角地带的雷赫斯瓦德森林发起攻击。这是艾森豪威尔全面进攻计划的第一阶段,按他们计划要以英、美军各集团军实施一系列的突击,沿莱茵河一直打到施特拉斯堡。在加拿大第1集团军编成内行动的英军第30军,在西线从未见过的猛烈炮火掩护下向雷赫斯瓦德迅猛突击。我们的第1伞兵集团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敌人在这森林沼泽地带花了两周的时间,进展不大。这场战斗使人们回忆起一九一六、一九一七年的西线战斗,正象松姆河战斗和帕斯申达列战斗,英军的猛烈炮击破坏了德军防御地带内的所有道路和后方设施,从而妨碍了英军自己部队的前进。
  二月二十三日,美军辛普逊第9集团军(当时归蒙哥马利指挥)强渡鲁尔河向迪塞尔多夫和克列费尔德方向实施突击。当时我是曼提费尔第5坦克集团军的参谋长,我们正去接收第15集团军由都兰至鲁尔蒙特的防地。在这样的紧急时刻换防,是莫德尔元帅的拿手好戏,他常常要求把他最得力的将领用在关键的地点。然而,这样作却是很大的错误。一个集团军司令部,特别是通信部门,要想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必须有一段时间了解情况。

图61 莱茵之战(1945年2-3月)
  美军第9集团军达成了初战的突然性,在它进攻的头两天,在鲁尔河岸夺得了好几个登陆场。二月二十五日,由林尼赫登陆场实施的强大坦克突击,切断了我们右翼的党卫军第12军和中路第81军之间的一切联系。党卫军第12军遭受巨大损失;第338步兵师试图封闭缺口,遭到美军坦克的迎击,并被击退到莱茵河一线。第1伞兵集团军的装甲教练师被调到格拉德巴赫城。三月一日,美军以强大兵力攻击该地。当晚该城即失守,三月二日曾试图由翼侧攻击美军的突出部,但未获成功。三月三日,美军坦克继续向前挺进,抵达迪塞尔多夫以南莱茵河一线。
  党卫军第12军被迫退到第1伞兵集团军地带内,该军即归伞兵集团军指挥。这时,在第5坦克集团军的中央和左翼展开激战。起初,美军打算由朱里西和都兰之间的登陆场攻打科隆,但未得逞。美军第1集团军在霍杰斯将军指挥下,继续在这一地域内以强大兵力施加压力,我军实在没有力量,抵挡不住连续的冲击,而拜尔林坦克群(第9和第11装甲师、第3装甲步兵师)也只能用于掩护退却。三月一日,我第81军的大部和第58坦克军被击退到艾弗特河一线。
  三月的第一周内,莱茵河全线的形势显著恶化。三月四日,美军第1集团军渡过文弗特河,并向科隆开进。显然,第5坦克集团军已无力在莱茵河以西进行猛烈的抵抗,如果它在那里停留过久,很有被歼的危险。然而,三月五日,最高统帅部却令我们就地固守,并不许我们的任何重装备或司令机关渡河。这时我们所能办到的,就是令第81军进入科隆,并让它尽力而为。拜尔林的坦克群被隔绝在科隆以北大约12英里处的多马根这块不大的登陆场上,它获准在三月五日夜晚渡河。
  正在科隆进行逐屋争夺战的时候,第58坦克军徒劳地想守住该城以南的登陆场。三月八日,我军在莱茵河以西的抵抗彻底被粉碎,我们两个军的余部逃过了河,希特勒这一道愚蠢的命令,使我们损失了许多火炮和坦克,由于属下指挥官的机断行事,才使大部步兵和一些重装备得救。我集团军在迪塞尔多夫和齐格河之间尽一切努力调整了部署。所幸的是,美国空军在这期间没有进行积极活动。
  与此同时,我们两翼的集团军也在撤退,第1伞兵集团军被迫撤退到杜伊斯堡地域莱茵河一线,而我们左翼的第15集团军则非常不幸,于三月九日放弃了雷马根桥。这件事的重要性曾被过分地夸大。美军最高统帅部没有立即下令在这里扩大战果,起初只是让4个师进占并固守登陆场。其实,这对美军第9集团军在迪塞尔多夫以北强渡该河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蒙哥马利却不让这样干,而且艾森豪威尔也支持他 [ 注:见维尔莫特《为欧洲而战》原文第677页。 ] 。毫无疑问,盟军在战争这一阶段的战略水平是不高的。他们的作战方法是缺乏灵活性,受着预先拟定的计划的束缚。德军在莱茵河下游的整个防线已经瓦解,但盟军指挥部却不让他们的部属去发展胜利,一直要等到蒙哥马利精心策划的进攻准备停当,并根据计划作好渡河的准备以后,才能开始行动。这样就给了莫德尔元帅的“B”集团军群一个喘息时机,从而也就使西线的苦难日子又拖延了几个星期。
  然而,莱茵河中游的情况可大不一样。由于布莱德雷和巴顿将军的机断行事,盟军的进展要快得多。美军这个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对艾森豪威尔严格的控制十分恼火,便授权巴顿可以机断行事。三月五日,美军第3集团军在艾弗尔山区发起进攻,首战告捷,取得辉煌的胜利。三月七日,巴顿抵达科布伦茨附近的莱茵河一线。一星期后,他渡过莫塞尔河,并越过洪斯吕克山进入帕拉廷内特地域。巴顿的进攻正好与帕特奇的美军第7集团军在莫塞尔河和莱茵河之间对“西部壁垒”的进攻在时间上是互相呼应的。这两个美军集团军将我们的第1集团军击溃在美因茨以南的开阔地上,只有少数部队幸免于难,渡过了莱茵河。三月二十二日夜,巴顿在美因茨以南,河的右岸夺占了第一块登陆场。
  在此期间,第5坦克集团军已在准备还击敌人即将向鲁尔实施的进攻。我们预料敌人可能发动一次钳形攻势,以强大兵力在杜伊斯堡和迪塞尔多夫之间渡过莱茵河,同时由雷马根登陆场实施突击。我集团军在迪塞尔多夫(含)至齐格堡一线进行防御,党卫军第12军居右,第81军居中,第58坦克军居左。这些军都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党卫军第12军几乎把所有的重装备都丢在河那边了。这时,竭尽全力来弥补步兵的损失,兵员由已经打散的民防队来补充,武器由高炮团和炮兵团来补充。我们在兵力上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补偿,但是新补进来的兵员不愿意当步兵,而且一般都没有受过名副其实的训练。阿登地区进攻的失败和俄军侵入德国东部,对我军士气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大部分人尚能继续忠于职守,而且直到最后投降,纪律也不涣散。
  曼提费尔奉命到东线去指挥一个集团军,由哈普上将接替他的职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来利用这两周的战斗间歇期。除了补充兵员以外,所有的后勤单位、司令部和高炮部队都补充了武器。司令部门只剩下了几支手枪。我们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加强右翼的防御,因为我们判断,敌人可能要在迪塞尔多夫地域渡河。党卫军第12军各师的防御都尽量压缩在狭窄的正面内,装甲教练师的余部则控制在各师的后方作为预备队。我们也注意到了左翼的西格堡,因为我们预料,敌人可能由雷马根登陆场对我实施突击。在这一翼,第3装甲步兵师作为机动的预备队,但是该师于三月十五日调出。在组织防御时,我们没有作纵深梯次配置,以便能把所有武器都配置在莱茵河岸边。人人皆知,这个江河障碍,可以最后再为我们发挥一次作用。我们防线的主要地段都有轻、中型高射炮掩护,这些火炮是由鲁尔区撤下来的,用来执行地面作战任务。这些高射炮都配有英勇的炮手和充足的弹药,成了我们火力计划的主要力量。
  第二防御地带沿迪塞尔多夫-科隆公路建立。我们为了解莱茵河彼岸敌人的情况,派出了侦察群。侦察得知,美军正由科隆向波恩和雷马根登陆场转移兵力。第15集团军打算清除雷马根登陆场,但未获成功,美军却在不断地扩大这块登陆场。还发现,敌人在迪塞尔多夫地域集结了重兵集团。三月八日至二十三日,我们失掉了4个师和装甲教练师的一个战斗群,这就使我们每个师的正面加宽了,我们的全部计划都要重新考虑。实际上,我们几乎把全部的快速部队都调给了第15集团军,因为该集团军正好需要这些部队来对付雷马根登陆场的敌军。这时战场上总的说是平静的,只是有一些零星的炮声。
  在这令人心碎的时期,我为第5坦克集团军所作的努力而感到自豪。尽管东线作战已告失败,从战略形势上看已无取胜希望,而且正常的运输补给系统也遭到了破坏,各级司令部和参谋人员仍在冷静而有效地履行职责,这与在这些艰苦的日子里德军统帅部的情形可完全不一样。我们确信,我们能守住防线,但是两翼的形势却十分令人担忧。第5坦克集团军属下已经没有几辆坦克,掩护翼侧的预备队实际上已经没有了。
  三月十日,凯塞林元帅接替了伦斯德西线总司令这一名义职位,他在会见他的参谋人员时说,“好了,先生们,我成了新的V-3。” [ 译者注:当时德国已有V-1、V-2导弹,“新的V-3”似指更新的武器。凯塞林在这里说了一句俏皮话。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9: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尔区
  三月二十三日晚,敌人对第1伞兵集团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航空兵和炮兵突击。英国第2集团军在维塞尔打开了一条通路,美军第9集团军在维塞尔和杜伊斯堡之间渡河。架桥速度很快,两个集团军都顺利地渡过了莱茵河。他们的前进的确没有什么阻挡,只是他们自己火力轰击的破坏对他们有些妨碍。
  在第5坦克集团军当面,敌人没有发起进攻。三月二十三日,美军霍吉斯将军的第1集团军由雷马根发起攻击,并于齐格堡两侧抵达齐格河一线。二十四日,美军没有继续北进,而调头向东攻打阿尔腾吉尔辛。我们奉命由第12国民掷弹兵师派出一个步兵团去援助第15集团军,而在兵力上占优势的美军第1集团军则稳步向东挺进。与此同时,巴顿的第3集团军在霍吉斯的右翼向前挺进。艾森豪威尔充分估计到了这一地域的重要性,二十八日,第1集团军转向东北攻打卡塞尔和帕德博恩,以便将鲁尔区与德国中部分割开来。当日,蒙哥马利的装甲部队突入了威斯特伐利亚平原。
  敌人在杜伊斯堡和齐格之间还没有采取什么行动,但是十分清楚,他们很希望第5坦克集团军和第1伞兵集团军的左翼部队能留在这一地域。据此,我们向莫德尔元帅建议,只需要把一些掩护部队留在莱茵河一线,主力部队应尽快撤退,以恢复齐格河河谷一带的阵地。莫德尔同意,令第5坦克集团军派出一部兵力加强当时在齐格河南岸艾托弗地域的第53军,同时,令我们去援救在杜伊斯堡以南一线的第1伞兵集团军,但此举并未见成效。美军第1集团军的各装甲师,在指挥上非常果断而自信,一天之内前进55英里,于四月一日占领帕德博恩。当日下午,第1和第9集团军会合起来,从而对鲁尔区完成了合围。包括了“B”集团军群大部的30万余人被团团围住。
  我们向莫德尔指出,我们只有不到三个星期的补给品,并建议以全力向东南突围。但是元帅受着希特勒命令的束缚,元首吩咐他要把鲁尔看成要塞。在四月份的第一周内,我们调整了部署。党卫军第12军与第3伞兵师和宪兵、警卫营防守由杜伊斯堡至齐格堡的莱茵河一线。第58坦克军与7个师的余部防守齐格河一线。莱茵河一线一切平静,美军则一再努力在齐格河北岸建立阵地。四月三日,他们在贝茨多夫建立了登陆场,而在齐根附近,第12国民掷弹兵师又把敌人打回到对岸,并俘虏了数百人。
   “B”集团军群的大部被围困在鲁尔河和齐格河之间,这时的情况简直是无法再坏了。冬日的浓雾和严寒笼罩着大地。鲁尔区那些被破坏了的萧条城市,构成了这场悲剧最后一幕的战斗场景。大堆的煤和矿渣,倒塌的建筑物,扭曲的铁轨,毁坏了的桥梁,都成了这座阴暗的舞台的道具。我曾见到过许多战场,但是从未见到过“B”集团军群最后垮台时,象鲁尔这样的大工业区被破坏得这样可怕。
  四月六日五时,美军第18空降军发起攻击,准备强渡齐格河。我们的抵抗非常顽强,美军被阻于河北岸几英里的地段,这是因为第12国民掷弹兵师又显了身手。但在东翼,美军第3军则迅速前进,以对付第15集团军已经损耗的部队。不久,我们与左翼部队失掉了联系。敌人以重兵攻击了鲁尔区的北部,杜伊斯堡于四月十日陷落。
  四月九日下午,美军开进齐格堡。十一日,美军第13装甲师由该城向北实施突击。第3伞兵师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科隆以东阵地上的高炮约击毁美军30辆坦克 [ 注:在《美军第1集团军作战报告》中谈到,我们的88毫米炮怎样阻滞了第13装甲师的前进。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火炮直到战争结束都在打击敌人的坦克。88毫米炮是很惹人注目的武器,但它易被榴弹毁伤。 ] 。十一日傍晚,美军抵达贝尔格拉得巴赫郊区。四月十三日,鲁尔区东南部的抵抗被粉碎,第18步兵师的余部被围困在古默斯巴赫。美军第3军迅猛通过吕顿昔德,向哈根实施突击,并于四月十四日把鲁尔区分割成两部分,第5坦克集团军和第63军被隔绝在西半部。我们只占领着一些孤立的城镇和据点,已经不可能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了。
  战斗的最后几天,我曾跟莫德尔元帅进行多次私人谈话。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坚强而乖僻,善于打孤注一掷的战斗。确实,他是因具有与众不同的机断行事的才能而出名的。他一再挽救显然已无望的局势而获得成功。他在一九四四年六、七月间的惨败以后,曾使东线军队继续协力奋战,而在诺曼底登陆以后,他又同样使西线军队协力奋战。四月间,他多次来到我们司令部,我觉得,他是在尽力寻找解决一些内部冲突的办法。他同所有的高级指挥官一样,已处于难以挽救的窘境。他作为一个有很高素养的军事专家,已经看出继续抵抗是无望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要对上级和属下负责,要维护荣誉。德国军人要以无与伦比的纪律约束自己,尽职到底。这期间,我视察了许多部队,我从未见到溃散现象和叛变行为。虽然,最恭顺的士兵也会看出,不出几天,一切就都完了。
  莫德尔在执行军纪方面是从不越轨一步的,但是他作为德国忠实的仆人,他尽量使那些上边来的无意义的指令免生祸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希特勒下令实行“焦土”政策,让我们毁掉鲁尔区的所有工厂和矿场。但是莫德尔却只局限于破坏与军事有关联的目标。他决定保护德国的工业中心。他不再逐屋顽抗,也没有执行元首这个破坏狂最后大发作时所下的命令。
  莫德尔不知是否应当开始同敌人谈判,他坦率地询问我的看法。我们俩人都是根据军事上的理由反对这样作的。对于全面情况的了解,莫德尔比集团军群内最下级的尉官也多知道不了多少。他的闭塞,是由于有1940年1月13日的“元首一号命令”。这道命令规定,“任何官长不得多知份外的事情。”莫德尔不了解,政治谈判是否已在进行。他十分关心的是西线军队是否能够作战到底,以便保障我东线战友的后方,而这些战友们正在进行殊死斗争,以掩护千百万德国的妇女和儿童逃脱开俄军。
  四月十五日傍晚,上级命令组织起一些不大的战斗群,由经过挑选的军官来指挥,以便向东突围。凡是没有武器和弹药的士兵可以自行逃走。四月十七日,“B”集团军群指挥部下令,老、弱的士兵可自行脱离军队,并要求属下停止抵抗。十八日,莫德尔元帅自杀身死。
  终于,21个师的余部在鲁尔区被俘。美军声称,生俘我官兵31万7千人,其中将军24人,海军上将1人。除了一九四一年九月在基辅附近布琼尼元帅的方面军曾经大批投降以外,这次投降要算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了。
  我很怕被扎在“口袋”里,于是我在一些军官的伴随下一直向东走,我们夜行晓宿,跑了250英里,但与东线军队会合的希望终成泡影。五月三日,我们走到胡克斯特维塞尔时,被美军所俘。
  我不愿回想我一生中这段十分悲惨的遭遇,我所为之斗争和战斗的一切均化为乌有。瞻望前途是阴郁而无望的,但现在我已经认识到,埃尔兹伯格在贡比涅的火车车厢里对福煦说的一段话是真切的:“一个7千万人的国家虽灾难深重,但并没有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9: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章 回顾
冯·梅林津 [德国]
[出自《坦克战》]
结束语




  德军总部的军官被监禁了两年半,但是,铁丝网中的生活并不是完全无聊的。在俘虏营期间,我结识了一些人,象凯特尔在最高统帅部的代表瓦利蒙特将军,财政部长施威林勋爵,粮食供应国务秘书巴克以及重工业部门的代表和海、空军高级军官等。我曾和滑翔机驾驶员安娜·雷西进行了长谈。她曾驾驶“斯图卡”飞机把格雷姆将军送进柏林,当时柏林的大部已被俄军占领,她对希特勒在德国元首府地下室渡过的最后几天作了戏剧性的描述。我还和希特勒的私人医务顾问哈塞巴赫教授进行了谈话,也得知许多关于元首的私人生活情况。我在这些谈话之后,当即把所有的要点都记录了下来。
  我们直到被关在铁丝网里,才听说最高元首的罪行。这种罪行使我们深为震惊,也正是这期间,我听到了关于隆美尔惨死的真相。
  由于我同希特勒身边的人和在军事、工业和经济部门占有重要职位的人多次接触和交谈,我对斗争的全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我获释以后,又读了一些英、美的资料,使我的认识就更加深刻、更加全面了。
  在监禁期间,总有人提出并反复谈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德国失败的原因。许多人的看法是,德国所以失败是由于高层人物的叛变行为,我们为了已经死去的战友和那些浴血奋战到底的人们,应当把这个问题认真加以澄清。我们必须弄清楚,德国是否真有打赢这场战争的可能,叛变行为是否破坏了这种可能性。
  有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要把希特勒个人性格的因素考虑进去,因为他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要负主要责任,他在军事方面常常亲自调动一个师、团甚至是一个营。
  无论是把希特勒美化成一贯正确的天才,说他的宏伟计划是被叛变行为给葬送了,或者是把希特勒谴责为罪魁祸首,都是不负责任和粗率的。
  不可否认,希特勒是一个机敏异常的人,有超人的记忆力,而且具有非常的意志力和冷酷无情的性格。他是一个卓越的演说家,他的话对他身边的人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影响。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他对敌手的弱点有非凡的鉴别力,并善于充分利用对方的疏漏之处。他素来身体健康,喜素食,不抽烟,不喝酒,但是他却常用安眠药和兴奋剂来毁坏他的身体,特别是战争的最后几年更是如此。虽然他的身体越来越坏,他的精神状态一直到死都很机警而活跃。 [ 注:详见《希特勒指挥战争》一书“他的军事会议”部分。 ] 本书不想详述他战前在政治上取得胜利的原因,他的成功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盟国实行了错误的政策。盟国从凡尔赛和约和占领鲁尔区起直到莫名其妙和缺乏远见的慕尼黑,犯了一系列的大错误。重大的政治上的胜利完全冲昏了希特勒的头脑,使他失去了判断力。他不曾想起俾斯麦的格言:“历史告诉人们,谨慎从事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1939年,希特勒决定同波兰打仗,因为他认为,这场战争是局部性的。这里低估了英国对波兰的保证,诚然,这件事从来没有被重视。鲍尔·施密特博士曾描述了英国宣战时希特勒的反映:“希特勒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过一会儿他向里宾特洛普问道,‘现在该怎么办呢?’”在宣战以前,同我们唯一的盟国——意大利,没有进行过认真的会谈。施密特博士援引墨索里尼1939年八月二十五日写给希特勒的一封信的内容说,墨索里尼指出,意大利没有作好战争准备,意大利空军只有三个月的燃料。
  战争就这样根据一时的决心爆发了。希特勒被初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且他的那些非职业外交家们又对国际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从各方面看,德国无论在陆军、海军和经济方面,远远没有作好全面战争的准备 [ 注:1939年九月三日,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在备忘录里写道:“今天,对法、英的战争已经爆发。根据元首先前的主张,这场战争不应在1944年以前开始”。(《元首海军会议文件》) ] 。
  虽然德国陆军能够应付1939和1940年的任务,但德国空军的准备情况是不能令人放心的。1939年,德国空军只有供前线作战的飞机,各种飞机都没有储备,甚至各种配件供应也不足。在空军只执行有限任务的时候,这些缺点还不算明显,虽然遭到一些损失,补充也困难,但工厂还可以给补充起来。在对英作战开始以后,德国空军不得不进行两线作战,形势的严重性就突出了。
   1939年末,德国政治地位是稳固的。同意大利结盟,同俄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保障了我们翼侧和后方的安全。然而,英、法很可能要求援于美国。另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已不大愿意听命于希特勒。德国的经济形势也显著恶化。
   1940年末,德国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对政治前景并没带来什么好处。德、意、日三国条约确实表明具有世界范围联盟的性质,但是我们从两个盟友这里得到的实际援助是很小的。意大利的参战对我们是不幸的。从战略上看,它是牵制了美国;但从经济上看,它却提出许多要求,这是德国所不能满足的。不属于三国条约国的俄国,自从吞并了波兰东部、比萨拉比亚、布科维纳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以来,越来越强盛了,它的势力范围在危险地扩大。1940年7月,希特勒向英国提出的和平建议遭到了拒绝,因为他的诺言和保障,西方国家已不再相信。相反地,英国抵抗到底的决心却由于不列颠战役的胜利和德国入侵的惨败而无限增强。美国的援助已经成了欧战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这还预示着美国的参战。
  从纯军事观点看,1940年是德国的胜利年。我们占领了丹麦和挪威,这对英国来说,我们是捷足先登,从而使我们的北翼获得充分的保障。而且德国经济上急需的生铁和镍也有了保障,向法国大举进攻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使我最高统帅部头脑发胀起来。但是,五月二十四日,希特勒却干扰了勃劳希契的命令,使德军装甲部队在敦刻尔克当面停止下来,纵使英军21万5千人,法军12万人得以逃脱。维尔莫特说得很对;“德国的失败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 [ 注:见《为欧洲而战》第18页。 ]
  入侵英国,先是定了下来,作了准备,又推迟了,再定下来,最后取消了。放弃“海狮”行动的原因是英国海军的绝对优势和不列颠战役的失利。在该战役中,1940年7月10日至10月31日,德国飞机就损失1733架。德国空军再也不能从这次巨大的损失中恢复元气。使人焦虑的是,我们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国在雷达方面占有技术上的优势。在这方面,我们赶不上他们。1943年潜艇作战的失败,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但是,甚至在1940年以后,如果希特勒准备作出一些牺牲,或有真诚的和平愿望,结束战争还是可能的。哪知,希特勒却在拟定“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准备进攻俄国。如果,当时不进攻俄国,而全力以赴地对付地中海地域,即对付马耳他和非洲,事态的发展会是完全两样的。然而,希特勒征服大陆的观点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从1941年的政治形势来看,德国的处境是很不利的。当俄国和南斯拉夫签订不利于德国的友好条约以后,事情已经很清楚,德俄友好关系的建立,已无任何基础可言。西班牙拒绝站到德国一边来,向直布罗陀的进攻计划破产了。大西洋公约的公布,表明美英在进行紧密合作。日本和美国参战以后,战争即扩大到了世界范围,一切把战争局限在欧洲的希望都破灭了。
  虽然德军在1941年取得了一些战术上的胜利,但战略形势却显著恶化了。这些军事上的胜利,包括隆美尔在非洲的胜利,以及由于对南斯拉夫和希腊取得的胜利,得以迅速解决了巴尔干问题。德军占领克里特岛,使英国在地中海的影响减到自179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我们的潜艇破坏对英伦三岛的补给,也取得了效果。
  根据英国官方的海军史书 [ 注:罗斯吉尔:《海上战争》第615-616页。这些数字包括不明原因的损失。 ] ,被击沉的主要作战舰艇的数字如下:
   1939年:222艘,合755,397吨;
   1940年:1059艘,合3,991,641吨;
   1941年:1299艘,合4,328,558吨。
  潜艇和飞机的联合行动使德国完全能够打垮英国,但是希特勒对于这样的战争是缺乏耐性的。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俄国。从这一天起,斗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开始在两线作战,执行一项力不从心的任务。
  诚然,这些宏伟的作战行动,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实行起来也卓有成效。俄军在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全线遭到惨重失败。在初战中吃了败仗的红军已经无力在漫长的战线上守住所有的要点。俄军重兵集团集中在莫斯科地域,以保卫俄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多数的德军首脑人物都认为,进攻莫斯科并歼灭这一地域的俄军集团军,是具有决定的重要意义的。然而,又是在这关键的时刻,希特勒插了一手,就象在敦刻尔克的作法一样,他下令要先打基辅战役,消灭布琼尼元帅的方面军。这个目的是达到了,但继续向莫斯科进攻,却被拖延了好几个星期。再向莫斯科进攻时,已为时过晚。秋季的泥泞和冬季过早的到来,给受挫的朱可夫军队带来了好处。克里姆林官的尖塔已经遥遥在望,但进攻行动到此被阻住了。德军全然没有冬季作战的装备,遭受了惨重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这是战争的转折点,从此以后,我军已无望获胜了。
  攻打莫斯科的悲剧发生以后,随之而来的种种事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被撤了职,希特勒自任总司令。从这以后,集团军群和集团军司令官就没有再收到一项综合性的指令。却常常接到包括一些细节的命令。
   1941年末,德军在经济上处于严重困境。我们不能为进行世界规模的战争而保证必要的石油供应。东线作战要求补充大量的汽车、坦克、反坦克炮和各种备件。然而,《租借法案》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俄国已经由英、美的无穷资源中,获得了武器和装备。
   1941年末,德国打赢这场战争已经是不可能了。不过,利用外交手腕和灵活的战略还可以把这场战争打成平局。到了1942年“闪击战”已经是时过境迁,机不再来。年末,主动权已经操在敌人手里,德军被迫转入防御。
  军事上的失败,使我们的国际地位大为降低。即便再能取得一些军事胜利也不能挽救德国的命运。隆美尔进攻非洲失败于阿拉曼之战。盟军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由德国手里夺过了主动权。1943年5月,我们丢掉了北非。
  在俄国,如果希特勒不是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这两个主要方向上分散兵力,德军1942年的夏季攻势是可以取得重大战果的。结果是,德军到达了高加索,但是没有拿下油田,到了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却没有占领这座城市。俄军不但没有被击败,而且能够以前所未有的优势兵力和兵器实施反击。
   1943年初,在斯大林格勒的悲剧中葬送了第6集团军。对库尔斯克发起的夏季攻势遭到失败,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俄军的反攻把我们南部的各集团军赶过了第聂伯河。德军在激烈的防御战中大大削弱了。盟国在卡萨布兰卡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外交不再发挥作用,而代之以蛮横的实力政策。
   1944年,德国的危机日趋严重,盟国在全线取得了更大的胜利。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以后,德国的命运已经注定。东线德军在向西败退。战争已跨过了德国国界,只是由于艾森豪威尔的慎重策略和斯大林的政治奢望,才使战争结局推延到1945年的5月。到了1944、1945年,我们打赢战争的一线希望也不存在了。
  希特勒直接指挥的办法,加速了德国的失败。“为争夺每寸土地而战”的命令具有灾难性的后果。但是,除了战略以外,他的控制措施也影响着整个战争机器。在民主国家里,各军、兵种与军事经济和工业各部门之间是互相协调的,但在德国,它们却是各成独立体系的。陆军、海军、空军、党卫军、劳工组织、民社党、军粮供应部门以及许多经济部门都是各行其是,但是又都直接按希特勒的手令办事。
  不管在后方和前方,这些部门都不协调工作,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根本不考虑其它部门的需要。产生这种怪诞的现象,无疑是由于希特勒的权欲心理和对各种势力的不信任。按“分而治之”这句老话行事,简直是荒谬之极,为控制住军队,专门成立了党卫军。
  德国要打一场世界大战,兵力显然是不足的。陆军实力自1941年冬季开始逐渐减弱。人员补充弥补不了损失。
   1941年12月至1942年9月,东线各集团军群的损失和补充情况见下表。
集团军群 损失 补充
“南方”集团军群 547,300人 415,100人
“中央”集团军群 765,000人 481,400人
“北方”集团车群 375,800人 272,800人
总计 1,688,100人 1,169,300人

  这样看来,补充只是需要量的69%。1943年的补充能力就更差了。从7月到9月底这3个月中,东线各集团军的损失和补充情况如下:
月份 损失 补充
7月 197,000 90,000
8月 225,000 77,000
9月 232,000 112,000
总计 654,000 279,000

  这几个月,补充数只占损失数的43%。1941年6月东线的兵力约为300万人,战争结束时只剩下150万人。
  德国的军事工业对于我们的失败是没有责任的。尽管敌人飞机于1942年开始进行大规模轰炸,而且越来越厉害,直到大战结束,但由于军工部门非凡的努力,直到1944年秋天产量一直在增长。不过,我们的军工生产是实验的多,定型的少。在某些方面,德国的科学成就在世界处于领先的地位,如在发展高速潜艇和喷气式飞机方面是领先的,但由于缺乏协作,而且上层思想混乱,使我们失掉了优势。
  德国当时的军工部长斯皮尔在向纽伦堡国际法庭作证时,当问到什么时候他认为战争注定失败了,他回答说:
  就武器、弹药的保障情况而言,1944年秋天以前还看不出一定失败,因为尽管飞机在轰炸,军工生产还在继续上升。如果用数字来说,军工生产是很可观的。就拿1944年来说,我可以装备130个步兵师和40个装甲师。就是说,可以使200万人得到新的武器装备。如果没有飞机轰炸,产量还可以提高30%。整个战争中,我们弹药生产的最高峰是在1944年8月,飞机产量的最高峰是1944年9月;火炮和新潜艇的生产是在1944年12月。几个月以后,即在1945年2月或3月,又可以出现新式的武器。关于新式武器,我这里只提出已经公开报道的喷气飞机、新潜艇、新的防空设施等等。然而,飞机轰炸是非常影响这些新武器的生产的,这些新武器在战争最后阶段本来是可以改变形势的,但是,由于轰炸干扰,生产不了那么多,也就不足以对付敌人。自从1944年5月12日开始,一切打算都破产了,因为我们的燃料工厂已成了空中集中攻击的目标。
  从这以后,失掉了90%的燃料,这对我们真是个大灾难。敌人飞机的轰炸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武器生产再多也无济于事,因为新式坦克和喷气飞机没有燃料是没有用的。 [ 注:《纽伦堡国际法庭记录》第十六部分第484页。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希特勒于1942年占领了高加索油田,对红军来说将发生什么情况;如果这些油田用原子弹把它毁掉,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
  斯皮尔的另一次作证也是颇有意味的:
  问:海尔·斯皮尔,假如这里不谈对形势的估计,你和希特勒的部下们仍尽一切努力继续把战争打下去,可能产生怎样的后果呢?
  斯皮尔:在战争的这一阶段,希特勒把我们全都骗了。自从1944年夏天以来,他通过外交部的海威尔大使散布说,我们已开始与敌国谈判。我来到法庭后约德尔才向我证实了这件事。日本大使曾几次拜访了希特勒,这就被说成是我们通过日本大使在同莫斯科谈判。还传说,在这里作证的纽巴奇部长曾受命在巴尔干同美国会谈。也有的说:原苏联驻柏林大使受命在斯德哥尔摩准备进行初步的会谈。
  直到1944年秋天,军工生产在持续增长,确实是令人惊异的事实。但是这并不能满足前线的需要,每一个前方士兵都能证明这一糟糕的事实。在俄国和诺曼底的激烈战斗和1944年夏天灾难性的退却所造成的损失,是后方所不能弥补的。据斯皮尔供认,油料供应终止,而交通线又被英美军的空袭破坏以后,就一切都完了。即便德国拥有武器和弹药,也无法运到前线,至少是不能把足够数量的武器和弹药运到前线。
  另一方面,盟国却拥有所需要的一切物资,而且英、美还控制着大量的储备品,可以把无限的作战物资提供给俄国。况且,俄国在生产火炮和坦克方面,已经超过了它的西方盟国。
  敌人在经济上占有压倒的优势,我们又不能对付他们的空袭,这就使我们丧失了打赢这场战争的任何可能性。我这里并不责怪德国的工业,它的成绩是可观的,但是这些成绩与美、英、苏合起来的实力相比,就不足挂齿了。一个德国同时与三强对抗,确属鲁莽之举,只能是死路一条。
  至于说如果没有叛国行为和内部的破坏,我们就能够打赢战争,这种说法从上述一些情况来看是不能成立的。即便我们真的认为内部破坏起了作用,我们必须承认,所谓的破坏只能加速了战争的失败,而决不是我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说抵抗运动一方的破坏者作了大量的坏事,造成了德国的失败;还有的说他们破坏军工生产,制造假命令,同敌人保持接触,阻挠给前线部队运送补给品等。但是,包括敌方作家写的作品在内的全部关于抵抗运动的材料,没有提供一条证据,说明他们曾在前线造成破坏。在大战开始前不久,在法兰西战局开始时和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抵抗运动的一些成员曾与敌人进行政治接触,以便达到某种目的,但这只是一些个别的情况而已。
  关于这个问题,哈尔德将军说:
  当我的总司令和我认为希特勒的决定不利于德国和军队时,为阻碍他的决心的实行,我们曾同他进行斗争。但是,战斗部队完成其艰巨的任务所必需的物资我们一定设法给他们运到前线。凡是可能危害前线士兵的事情,我们从来不跟着希特勒去作。 [ 注:见彼得·鲍尔著:《同哈尔德的谈话》 ]
  有人说,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部队没有得到什么补充,步兵装备被运到了装甲师,而步兵却收到了装甲部队所需要的燃料。凡是在前线服役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交通线完全被破坏了,要想把补给品送到预期的地点,简直是不可能的。战斗群指挥官把经过他们驻地的东西统统抓到手,并且都控制了许多火车车皮。更有甚者,我们还清楚地知道,为前线运送的补给品、武器和燃料被地方长官截了去,给国民突击纵队使用。
  下面再谈谈我们对谋杀希特勒的1944年7月20日事件的态度。我是在激烈的利沃夫战斗中由广播听到这个消息的。前线的反应是明确的,当我们听说一个德国军官竟然有谋杀的企图,特别是东线士兵正为阻挡俄军的前进而拼死战斗的时候,真有些惊呆了。我们熟知纳粹党员、特别是“帝国”政工人员的陋习,以及这些人们的傲慢行为和党卫军突击队的罪行,不过这些事情在前线是很难感受到的。党阀们在前线是不受欢迎的。在战斗间隙期间,大家对这些“先生们”大发牢骚,而每个人都认为,象这些事情战后要立即加以澄清。然而,前方士兵(当然我们总参谋部的军官也荣幸地属于前方士兵),听到谋杀希特勒的消息,是愤慨的。士兵的态度是奋战到底。
  直到我们被关在集中营内,才更多地听到一些关于谋杀希特勒的缘由。我们必须承认,肇事人员是胸怀最高理想和为国家命运着想才走这条路的。施陶芬堡上校和他在最高统帅部的同事们认为,希特勒的制度会把德国引向灭亡。他们深信,杀死希特勒就可以使德国不致再流血牺牲。但是,若谋杀希特勒成功,其结果还会导致同党卫军的一场血腥的搏斗。在外交方面也不会取得任何成功。敌人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政策,根本不管德国是否有一个民族社会主义的政府。罗斯福宣布这一政策以后,加强了每一个德国人反抗的意志,这象德国的政界领袖在俄国所犯的错误是一模一样的。因为这些德国人把共产主义和俄国人民不加区分。如果谋杀希特勒成功,所有的德国人都会因德国战败而归罪于德国的军官们,特别是德军的总参谋部。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忘记,这场战争并不是因1944年7月20日事件而输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甲飞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9: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束语
  这是从头到尾谈论战事的一本书。我作为一名德国军官,深切地关心德国的荣誉和威望。对纳粹德国不管作了怎样的历史裁决,都必须承认,德国国防军是有很大功绩的,称得起是坚持了德国民族的伟大传统。但是,我不想颂扬这场战争,也不想鼓励复仇的思想。相反,摆在西欧各国面前的严重问题,是要求现实地去解决和平与战争问题。
  我在这本书里试图提出1939-1945年战争中暴露的一些主要战术问题,特别想强调摆在我们面前的庞大而组织严密的苏联军队的危险性。该是认真思索欧洲形势的时候了。的确,如果我们要维护我们的文明,作为我们过去的敌人的西方列强必须忘掉过去,而着眼于未来。我真诚地希望,我的这本书会对欧洲的防务和互相谅解作出一些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4 14:39 , Processed in 0.02377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