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8762|回复: 30

[转贴] 《隆美尔战时文件解析》草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0 20: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文章是会员boy的另一篇军事战略草稿。作为一个高中二年级学生,此人对军事的兴趣在同龄人中显然已经非常特出,这篇文章也体现了他的“研究成果“。

我想二战板块中对于隆美尔的论述虽然很多,但是专门系统论述其军事思想,并且是完全独创的文章,好像没有。这篇文章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这篇文章仍然以作者一贯的批判风格为主,虽然是一家之言,但论据基本以史料为主,言之有物,说明作者认真阅读了《隆美尔战时文件》,并且参照了其他军事著作互为印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是比较有价值的文章,值得看一看,并加以品评。

原文出处:http://user.qzone.qq.com/421061930/blog/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2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隆美尔文件解析(1)草稿

20世纪著名军事理论家巴塞尔·亨利·李德尔哈特将军编辑的《隆美尔文件》是本不可多得的佳作。隆美尔作为世界大战中最负盛名的德军将领,人们往往只是闻其名而不知其人。在现今中国军队的理论中都把这位德军将领贬得很低,其资料往往都是出于俄国佬之手,而最可笑的是那群俄国佬却没一个与隆美尔交过手,因此这些观点的真实性就不言而喻了。
   
      在这些言论中最出名的应该是“战术巨人,战略矮子”这一观点。这个观点的来源其实是很可笑的断章取义。在隆美尔本人遗留的手稿中,曾经这么评价过蒙哥马利“他只能算是一个战略家,而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战术家……”;“素以谨慎著名,而反对果敢冒险的行为。在战略方面,这种态度是对的,但是在战术方面却不尽然……”。而正因为这些话导致了那些毫无根据的“战略低能”的骂名。而这个所谓的“战略”那群批评者们却什么也没说,究竟是大战略(即政略)还是军事战略呢?按照约米尼的定义,大战略应解释如下:
   
      政治家的行为与战争的关系。
   
      这样看来,大战略往往是对战争的最高指导,是政治家所决定的。而要以大战略来衡量隆美尔的话,他们所推崇的朱可夫、艾森豪威尔等人的大战略水准更是捉襟见肘。这样判断,那么他们就应该是在说军事战略。先按约米尼的定义来看军事战略:
   
     在战场上指挥大军的艺术。
   
     再明显不过了,在单独战场上指挥整支军队在补给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取得近乎神话的胜利难道还只是战术造诣吗?孙子在《势篇》开篇中这么说:“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在上世纪中期无线电技术和德国总参谋部制度下,总指挥官借助上述两者对战场的调节控制几乎已经可以达到“众寡如一”的标准了。以指挥军队大小来划分战略战术是在通常情况下的判断,而在一个独立控制的战场上没有军事战略的能力是根本不能无法取得胜利的。再者一个军在北非战场上算不算“大军”本身就是很值得商榷的问题。
   
       由此可见,那种战术达人战略低能的言论是完全靠不住脚的。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20: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隆美尔文件解析(2)草稿

05年作为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无数的二战书被抢售一空。其中大多数的书都对德军将领有极其不公正的指责,隆美尔作为其中最负盛名的一位自然遭到了比别的将领更多的斥责和更为荒唐的贬低。
   
     以CCTV百家讲坛中《二战风云人物》为例,笔者将根据隆美尔的文件对其中的大量观点进行分析。

     1. 书中说“隆美尔的确是个战术大师,他是1940年2月10号得到任命的,他没有在装甲兵干过,但是他经过短短三个月的训练,到1940年5月10号‘黄色作战方案’实施的时候,他的装甲师已经成为七个装甲师最强的一个,英国人把隆美尔这个师称为‘魔鬼师’。”。首先,对法国进攻原来是OKH制订的“黄色方案”,基本采取类似(但细节内容几乎完全不同)史里芬计划的进攻路线。可是后来因为冯?曼施坦因的反对而迫使OKH接纳其思想主旨,即是从阿登山区对马斯河实施突破,随后向西突进至大西洋将英法联军包围起来,这样的一个计划被定名为“镰割计划”,虽然曼帅没有亲自参与计划制订,但是作为主体思想的提倡者,就有不少军事理论家称之为“曼施坦因计划”。可见镰割计划与黄色方案是两个大相径庭的东西,却被马骏先生混为一谈。其次,他说三个月以后成为“最强的装甲师”,那是毫无根据的,在法国战役中,第七装甲师是作为次要的突破矛头,并且由轻装师改编,通常的装甲师有2个战车团,而第七装甲师只有1个,虽然有3个营(通常为2个),但是过半的坦克都是捷克造的,战车总数为218辆。直到为了围攻里尔才加给这个师一个第五战车旅,其战车总数竟然有324辆,比一个第七装甲师还多,这样的师能算得上最强吗?

       2. “比如1942年,他被授予元帅的称号,当时他正在睡觉呢,他的副官说希特勒电报给他元首授予你元帅军衔,他腾一下从钢丝床蹦起来。他这个人不太喝酒,马上打开香槟,非常高兴,他荣誉感非常强,西方传记学家说这是斗兽精神的第二种表现。”这种言论是让任何一个看过隆美尔文件的人都会目瞪口呆的,他在得到元帅衔后是这么写给他妻子的:“我宁可他再给我一师的兵力,而不想要这个空头衔。”,在刚开始时他忙得连肩章都来不及换,还是地中海地区空军司令凯塞林送给他的,直到3个月后去觐见希特勒时才得到了自己真正的元帅杖。事实就证明这样的言论完全是毫无根据地诋毁隆美尔。

       3. “先说北非战场,……希特勒就叮嘱了他这么一段话,他说记住,你的敌人非常强大,你到那里的目的是帮助意大利稳定北非的局势,进而利用意大利人牵制住英国人。但是那里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不能把我们宝贵的兵员物资都投放到那里,解救墨索里尼的那个朋友。我们要对付的是更重要的敌人,这就是斯大林和他领导下的俄国,你只有两个师,你不会再有增援了,所以你务必谨慎从事,不能把我们的军队投入毫无意义的作战行动中。这是希特勒在隆美尔到北非战场之前,向隆美尔交代的这么一句话,应该说作为纳粹德国的最高统帅的希特勒,在这一点上他从大战略的角度,来审视北非战场和其他战场的关系,是有见地的。”这样的见解是最害人的,同时也暴露出中国军事思想中对海权的认识是如此的肤浅。首先,通过北非可以使英国完全控制地中海的制海权,并且对整个“欧洲堡垒”造成威胁,特别是在东线战场的右翼,很容易就会被英军透过,然后整个战场就一发不可收拾。其次,北非战争刚开始的时候隆美尔只有一个非洲军(21和15装甲师)和90轻装师而已再加上一个没多大用处的164步兵师,而这4个师直到美军登陆后希特勒开始调动大量军队开往北非前就是德军的全部家当了,补给问题是意大利人负责的,也就是说打的吃的用的大多都是意大利的东西,能分散德国多少实力呢?再次,隆美尔主张调用的是驻在西欧的闲散部队,因为在41年英国决不可能向挪威和西欧发动进攻。根据古德里安将军在回忆录中的记载,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的日子)驻扎在上述两地的兵力为西欧38个师,挪威12个师,希特勒这样患得患失却让兵力少于敌人的部队在北非前线作战,连克劳塞维茨的集中理论都丢掉了,还“在大战略上有所见地”,真是荒谬至极。

        4. “所以说呢,希特勒交代了隆美尔这几句话,你稳定局势就行了,牵制到英国人,不要把我们宝贵的兵员物质浪费到那儿去。然而隆美尔到了北非战术上的胜利,他就忘记了他最不该忘记的一件事情,北非与苏联战场孰轻孰重,他打顺手了,在北非他一味猛打,甚至想占领埃及。这样呢,迫使希特勒不得不增兵,把苏德战争中的一些物质装备,挪到北非战场,所以就减轻了苏德战场苏军当面的压力。”除了笔者在前文提到的关于北非战场的重要性,这里还可以补充几点。第一,希特勒在42年5月26日派给他3个德国师,可是步兵师在北非战场是只会成为累赘,隆美尔每次撤退都一直让机械化兵力在前线和敌人周旋,让步兵先行撤退。德军的素质尚可,而意大利步兵师却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累赘。直到北非战役快结束时——也是败局已定的时候——才派了一个集团军,试想,在43年东线战场的情况如此危急却能派一个集团军那在41年开战前又有什么理由一个师也不派呢?第二,“他打顺手了,在北非他一味猛打,甚至想占领埃及”这是典型的看地图比数字说胡话的行为。如果不在开始迅速击溃英军,那么在非洲将集结大量的军队并取得绝对的空中优势,使原本总体战斗力(包括素质,武器和数量等全部因素的总和)就不如英军的轴心国军遭到更全面的失败。当时展开进攻占领埃及不仅是为了整个北非在大战略上的利益,更是挽回败局的必由之路,如果在获胜后不去追击扩大战果,那么就会像拿破仑在1813-1814年产生的情况——虽然屡次打败敌人但是缺乏必要的机动性强的部队(指骑兵)扩张战果,结果被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拖得筋疲力尽,然后就不堪一击。在北非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不去积极进攻,那么北非的轴心国军对物资的要求更会是无底洞。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20: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隆美尔文件解析(3)草稿

马骏先生在其书中又这么说:“希特勒后来对他的德国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他讲,他说看来隆美尔不是个战略家,他只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勇士,连希特勒都看到了,这是他战略矮子的一个事例。”希特勒自身对战略的见解就相当的低能,不管在大战略还是在军事战略上他都缺乏必要的见地,在战场上由于他的强加干涉,使德军原本就缺乏系统的组织更混乱了。在东线大多的失败都是希特勒听信谗言后做出的决定,这样自以为是的人职责别人缺乏战略头脑,其可信度自然不言而喻。
   
      下面是关于诺曼底登陆的论述,同样的漏洞百出。“在什么地方实施登陆,能否准确判断对于能否组织有效的抗登陆作战,意义极为重大。……他恰恰在大问题犯错误,这个错误导致了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成功。这就是他判定盟军登陆的地点不是在诺曼底而是在加莱。”判断登陆地点这个问题在《文件》一书中由他副将拜尔林将军描述得很清楚,在1943年12月31日他给希特勒的文件中是这么说的:“敌人登陆作战的焦点很可能是指向第五集团军的地区(加来海峡),其主要原因是从这个地区,我们可以向英格兰的中部和伦敦发动长距离的飞弹攻击。由于海面上波涛汹涌,敌人势必以最快的速度夺取一两处港口,以便大船的使用。他们可能赶紧占领我们准备发动长距离飞弹攻击的基地地区。”由此可见,隆美尔对盟军登陆点做出的判断并非是建立在单纯的战术思考上,而是更多地考虑到了导弹所能对盟军产生的战略效果。而且大多数人和书中说隆美尔只知道把大量的部队放在了加来(即多佛尔海峡所对的法国,法国人称之为加来海峡)地区,这更是无稽之谈,书中是这么说的(同样选自12月31日给希特勒的呈文):“……很可能敌人的主力会先投于布洛涅和索姆河河口之间,以及加来两侧(请特别注意这里)的地带。在这些地区中,他们可以获得最好的长程炮兵的支援,同时对于突击和补给而言,其海上距离也最短。”可见,隆美尔对登陆点的判断并非在加来而是在加来及其左右侧地区。然而在盟军即将登陆前,即在5月份时他也已经注意到诺曼底地区的不稳定状况并向OKW(国防军总指挥部,由众所周知的凯特尔元帅主管,并负责西线的战争)提出报告要求将一整个高射炮军移动到奥恩河与维尔河之间的地区中(特别强调,此处为分割美军两处登陆点的地区,这里对登陆具有重大影响,此问题后文会详细叙述),把一个多管追击炮旅移到卡朗唐以南,并且把党卫军第12装甲师调入科唐坦半岛中,把装甲训练师移动到阿弗朗什附近,并且要求海军尽快在塞纳湾布雷(海军竟然仍在斯比开湾中布雷)。综上所述,隆美尔并非是对战略见解自行其事地凭空想象,也似乎没有马骏先生说的“隆美尔有一次到第七集团军防地视察的时候,多尔曼跟他讲,他说英国人很可能在这一地段登陆,但隆美尔不以为然。”,即使有,那么在五月份给OKW的报告中也足以弥补这样近似“丑闻”的事情。马骏先生的书中所谓“大西洋壁垒”、以及法国的埋雷数量等各细节问题因与主题无关而不在讨论之列,某些问题在后文笔者会点到,数字来源是李德尔?哈特根据德国官方资料对《文件》一书所做的评注。

      网上还有些朋友认为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等老一辈的装甲兵领袖一样是只知道用坦克强攻而轻视炮兵掩护作用,并且是典型的攻势主义。这样的说法有欠根据。《文件》一书中拜尔林将军曾经回忆隆美尔在诺曼底登陆前给他说的一段话,他说:“拜尔林,你总还记得在非洲的时候,我们为了要攻击英军的战防炮阵地所遭遇的困难是多么巨大。要想使攻击成功,就要有高度训练的一流精兵。现在我对于苏联作战的经验也曾做过一番研究。苏联人够顽强,但缺乏弹性。他们绝对不会象英国人那样用审慎精密的方法。苏联人在攻击中,总是一头撞了过来,不惜牺牲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完全只凭着单纯的数量优势来获取胜利。(这段肯定是要被中国的一大坨“亲苏主义者”所不齿,但是这毕竟是事实,苏联军队无论他们怎么吹嘘都改变不了第三次哈尔科夫会战的耻辱战败。而这段的主要目的是强调现代战争所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克劳塞维茨式的勇气,同时也需要智慧的巧妙配合)假使我们能使每一个德国的步兵师获得50门战防炮,然后再逐渐增加到100门,甚至于200门,把他们不止在准备周密的阵地上,再加上大量地雷的掩护,那么我们就可以阻止住苏军的攻势了。战防炮是非常简单的武器,对它们的要求只有下列两点:1.在适当的射程之内,它可以穿透任何苏联战车的装甲,2.它们同时又可以当作步兵炮使用。我们的战车产量很难与敌人并驾齐驱,但是在战防炮方面,我们却有这种可能,因为敌人要采取攻势,势必要花更多的资本来制造战车。制造一辆战车所花的代价,可能可以制造10门战防炮。……现在让我们假想苏军向一个浓密的雷区进攻,假定这个雷区的纵深是6英里,再加上良好的战防炮掩护,那么哪怕他们的势力多充足,只要几天工夫就一定会发生顿挫,伺候若是再想前进,就只好一步又一步地向前爬。此时我们在后方地区中,还可以继续布置更多的战防炮阵地。假使敌人的战车每天可以向前爬行3英里,那么我们在同一天可以使阵地再增加6英里的纵深。这样拼下去让他们自己慢慢地到爬不动为止。我们在有掩护的阵地中作战,而他们却得在开阔地上进攻。我们固然要损失战防炮,但他们却要损失战车。一旦部队知道他们可以守住他们的阵地时,时期马上就会提高……战车、或是太过精密的战防炮和其他的东西,目前的产量似乎都可以减少。我们在东战场上的唯一机会,就是要使我们的军队获得一种装备,足以使他们永远守下去。”虽然这点有待商榷,但是足以体现其攻防一体的思想。在北非战役中也曾经以内线机动的防御阻滞过英军。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20: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隆美尔文件解析(4) 草稿

其实就像李德尔·哈特说的,隆美尔对于世界的影响固然是由他的“剑”所造成的,可是其影响的威力却要靠他的“笔”来加以发挥。隆美尔遗留的文件更雄辩地证明了其战略天才。首先在法国战场就显示出隆美尔这个人极其善于从战场上汲取实际经验,简言之就是他很擅长从实际经验中分析学习。他在第一次与法军机械化部队交手后就的出一条战术结论:“在两军对战之中,谁先动手用火力压制敌方,多半就可以获得胜利。”我们会发现这和巴顿的进攻理论是一样的。而这也证明了隆美尔具有过于常人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说他在诺曼底登陆时作出的部署和结论都比其他的德军将领更具可参考性。
        
      北非战役是由数次惊心动魄的远距离拉锯构成。早在1939年意大利就开始进攻非洲最后的两个主权国家之一的埃塞俄比亚。同时为了完成墨索里尼的“罗马帝国”的无知幻想,而开始进攻在北非的英国殖民地。隆美尔认为,占领北非将确保德军在地中海的制海权,再更进一步,就是能够占领美索不达米亚从而威胁苏军在高加索的南翼,并且能够切断苏联与西方盟国的联系(印度洋——巴士拉——高加索),把苏联孤立起来。这是隆美尔提出的北非迂回战略的最后一步,关于这个战略隆美尔只是用很简练的语句把整个计划分为四个阶段,1、2两个阶段主要是击溃英国野战军并占领北非海岸线并建立深入进攻阿拉伯地区的补给线。第三阶段是最有趣的一部分,隆美尔提出在美索不达米亚经过高加索向南苏发动大规模攻势的同时能够切断摩尔曼斯克与苏联内陆的联系。他承认“这个行动必须把我们的摩托化和装甲兵力用在极北的地区中,对我们的运输而言当然是个沉重的负担”可接着他又说“如果成功,苏联人和美国人就完全被隔断了……”当然,苏联在整个战争期间并不依赖美国的物资,其自身数量就已经相当的可观。但是这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两翼合围的“巨型坎尼”的态势。这种战略最完全地发挥了德军擅长的装甲突袭的优点,所以这个进攻路线是很多人所认定的最佳进攻路线。但是隆美尔的计划中所需要的补给线比从亚速海——高加索的进攻路线更长,德军在组织和物力上似乎都很难完成,不过无疑这个冒险比起41年进攻时的全线推进要有价值得多,而且苏军当时的调动能力完全不够彻底切断德军补给线。不仅对于苏联,攻占苏伊士运河对英国来说更是一个打击(暂保留意见而后讨论故不称之为致命的打击)。北非战场的保持将确保英军的海上力量能与欧洲大陆的德军进行长时间的消耗,这种被称为“费边战略”(因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费边提出的拖延战略而得名,费边又译法比乌斯)的拖延强敌的战略建立在英国的海洋、地理优势之上,并且曾经不止一次地使英国战胜了各个欧洲霸主,拿破仑就是一例。如果英军失去北非战场,那将极大地破坏英军的整体战略,不仅如此,那还会使在印度与日军作战的英军受到极大的压力。当然这是指的德军“海狮”计划暂时搁置而发动巴巴罗萨时以及意大利的盲目导致北非拉锯战开始以后,德军已经不可能直接进攻英国本土的前提下,北非才有其价值。同样的,因为意大利的轻举妄动使得德军不得不分散其兵力,在战略上的确是一大败笔,而隆美尔对此却无批评,也算是其本人的一个缺失。
        
      39年意大利在整个北非有军队50万,仅昔兰尼加前线就有30万士兵,而所面对的英军在埃及的守军仅为3.6万人。而应当注意的是,意军坦克为102辆,而英军却有275辆,而且意军的坦克素质奇差无比。虽然如此,但是在意军压倒性的人数优势下,1940年3月19日意军集中起6个师向埃及进军,这个攻势走了50公里到西迪拜拉尼就停了下来,就这样一直到了12月9日,韦维尔将军孤注一掷展开进攻,所有战斗飞机从最老的到最新的都起飞作战,首先集中进攻西迪拜拉尼,其中参与进攻的就有一个后来名扬北非的精锐部队第七装甲师,缺乏装甲部队并且素质低下的意大利军队迅速溃败了。英军南面装甲部队迂回,正面步兵进攻,北面海军驱逐舰炮轰,以排山倒海之势一鼓作气冲向晕头转向的意军。2月8日英军先头部队攻占艾阿格海拉,已经到了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的边界。这个战役英军共俘获13万意军,大炮1300门。突袭的成功让笔者忽然想到了克劳塞维茨的追击理论,他在书中说:“若无追击则任何胜利都不可能具有伟大的效果;同时,无论胜利的过程是如何的短促,它经常必须超越追击中的第一步。……通常在这个时候(指决定性会战结束时)的胜利,即便是已经确定,但在比例上还是很弱小……胜利的价值主要是由执行立即追击的火力来决定。但更进一步,胜利的效果很少中指于立即的追击;相反地,胜利的路径从这时起才真正地展开……这好像是承认一切都必须服从敌人的支配,而自己已经不配作任何抵抗,此种意识当然会使军队的士气受到高度的减弱。”有不少人曾拿孙子的“穷寇勿追”来驳斥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现在北非战场的事实就是对这些拿孙子兵法只言片语断章取义的人的最好讽刺了。在这里也点一下,孙子的“穷寇勿追”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读1、赶灭穷寇可能会导致国际关系复杂化,或者说“穷寇”自身有成为制衡各国的棋子的价值。2、剿灭穷寇可能激化其支持者的矛盾导致恐怖主义等不安定因素的存在,在战略上得不偿失。3、战术上“穷寇”来一次诈败(中国历史上讲得上名字的将领都擅长这招)那奋起追击就自讨苦吃了。当然这句话包含的可能性太多,仅仅是挑选了一些较为频繁的可能性。现在就再回到北非战场上。在英军站在了的黎波里塔尼亚的边界上却没继续进攻,主要原因是丘吉尔打算在希腊与德军再较量一次。而为了使希腊的作战获得“最大量的支援”,英军在北非的进攻难免要泡汤作晚饭了。英军统帅维韦尔在这时也不得不作出无视意军的假设来抽调军队支援希腊。这样在向的黎波里塔尼亚英军压力明显减轻了,不过意军此时更是心力憔悴,已经受不住一点风吹雨打了。在隆美尔的再三催促下,意军总算勉强在的黎波里塔尼亚站稳了脚跟。
        
      到四、五月间,首批装甲部队已经在北非境内集中,首先登陆的是后来被称为“非洲铁拳”的21装甲师,当时番号为第5轻装师。其主力大约为50辆坦克。而此时隆美尔打算向艾季打比亚展开攻势,首先他打算不等后续部队到达先行进攻梅尔沙隘道,因为有迹象表明英军打算在此处构筑工事抵抗德军。由于这个隘道南面山地崎岖使摩托化部队无法通行而只能从正面进攻,若坐等英军构筑了防线那以德军的兵力将难以突破,即使突破伤亡也一定很可观。而且,当时轴心国军的水源已经感到匮乏,而梅尔沙隘道却是一个水源地。基于上述两点原因,隆美尔迅速展开突袭,经过一天的激战(3月31日-4月1日)德军攻克了隘道。而此时,上面有命令下来,要求德军在5月底之前不准向艾季打比亚进攻,而当时空军和侦察部队都报告说英军已有撤退的迹象。隆美尔认为此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令追击,意大利部队在左,第五轻装师在右。原先空军报告说默基利地区已无敌踪,而此时空军却又报告说大量的英军车辆向东运动。这时隆美尔却不断地在前线飞行要找他的先头部队,可是阿尔布里赫率领的装甲部队主力纵队却迟迟不现身。而隆美尔却展示出了他大胆的指挥作风,下令侦察部队先不等主力先行展开进攻。4月8日经过一天的激战,轴心国军攻克了默基利,战斗结束时阿尔布里赫的装甲部队主力才赶到。此时轴心国军已经占领了昔兰尼加,并迫使英军丧失其战略主动权。此间(10日左右)第15装甲师到达北非。
        
      这次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战术突袭,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相当的好,虽然无法达成像后来加扎拉那样漂亮的侧翼纵深打击,但是作为古德里安闪电战理论的一个优秀实践者,隆美尔对机动作战的理解已经不输给古德里安这位老前辈了。诚如隆美尔在书中对昔兰尼加一役的评价:也许在近代的战争当中,从来不曾有哪一次的攻势,像这次对昔兰尼加的突袭那般毫无准备。奇袭是闪电战的一个特点,也可以说是一个基础。如果缺乏奇袭这一因素会使得敌方战略预备队向进攻部位调动,这也是古德里安将军在理论中所想象的机械化(当时称为摩托化)机动防御。这种防御在43年堡垒计划失败后直到44年让苏军在南线的进攻吃了很大的苦头。这次进攻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突袭,这使得英军的部队陷入混乱。“奇”的因素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隆美尔对此评价道:“英国人完全受了欺骗,始终不曾认清我们的真正实力,……默基利的占领完全是奇袭之功,因为敌人没有料到我们采用经过本盖尼亚的路线,同时想不到我们会来得这样快。同样的,仍然留在昔兰尼加的敌人,也没有想到我们会那样快就冲向德尔纳。所以这次制胜的主要因素是速度。”在进攻时拉开战线以欺敌使之以为对手力量雄厚,进攻时直击重心,迅猛追击不给对手一丝喘息的机会是隆美尔作战的基本法则。
        
      这个时候OKW和OKH有些高官开始不爽了,不断地指责隆美尔,说他破坏了轴心国军的总体战略。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保罗斯将军(后来在斯大林格勒成为第一个被俘元帅的,时任OKH副总参谋长),他说由于隆美尔在昔兰尼加的突袭使英军撤出了希腊。李德尔·哈特在旁边的注中强调说是德军自己在南斯拉夫的闪电战突袭威胁英军其侧翼的缘故。而隆美尔对这个指责提出两点驳斥意见,1.他根本就不知道最高统帅部有这么个计划,而且当时德军是否计划在巴尔干将英军一网打尽还是个疑问,因为英军一旦遭遇于己不利的情况立刻就会坐船逃跑。2.他认为,最好还是先将英军在北非一网打尽,并且占领马耳他岛,在北非集中摩托化兵力攻占地中海海岸线以期孤立东南欧。先注意马耳他这点,相当有意思的是,他本来在十字军攻势退回突尼斯的时候也曾提出过占领马耳他的意见,但是由于上面一直没回应就先行在北非展开攻势,而后就在北非因为战局需要进行追击。后来在北非战局日趋紧张的时候,上面却把进攻马耳他的计划给批了下来。而隆美尔却不愿意放弃北非的追击,这样一来马耳他计划就胎死腹中了。关于马耳他这个问题在后面讨论加扎拉会战时会深入分析。再看这段话中的战略计划,不失为相当良好的战略,首先就提出了占领北非可以“孤立东南欧”,这就避免了后来德军因大规模军事干涉巴尔干而造成的精力分散。当然其时间的前提条件是不先行在东面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这个时候的战略劣势已经难以悔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0 22: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进攻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突袭,这使得英军的部队陷入混乱。“奇”的因素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隆美尔对此评价道:“英国人完全受了欺骗,始终不曾认清我们的真正实力,……

隆美尔不知对当时英军实力怎么评价。隆美尔战初的成功其实和英军的主力调走也是有一定关系的。进攻意大利军时,第7装甲师,印4师(这个师出过两个巴基斯坦总统)都是英联邦军劲旅。到1941年5月那时候,前线剩的可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23: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8-10 22:32 发表

隆美尔不知对当时英军实力怎么评价。隆美尔战初的成功其实和英军的主力调走也是有一定关系的。进攻意大利军时,第7装甲师,印4师(这个师出过两个巴基斯坦总统)都是英联邦军劲旅。到1941年5月那时候,前线剩的 ...


呵呵,李德哈特在注释里说:“此时英军在质和量方面都下降了,这是隆美而不知道的……第七装甲师已经撤回埃及,进行休整和补充。他的原有位置由第二装甲师一半兵力填补——该师刚刚从英国调来,都是新兵。而且另一半兵力已经送往希腊。澳军第六师也调换为澳军第九师,而且该师一部分因为补给上的困难还停留在托布鲁克,并未开入前线……此外阿康纳尔也已经返回埃及,其继任人为尼梅将军,他对于沙漠机械化战争毫无经验可言。

不过韦唯尔对德军的意图的预测也欠准确,他判断德军不会把装甲主力派到非洲来,已登陆德军兵力不过一个装甲旅。因此其想当然认为德军不会用如此少的兵力冒险发动对昔兰尼加的进攻,结果遭遇惨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06: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只有半个的英军第2装甲师真是弱得可以。 本来就只剩了一个第3装甲旅,还缺武器,三个团里一个团装备“十字军”,两个团主要靠缴获的意大利M13充数。缴获的东西故障多,能正常用的坦克总共仅52辆。
隆美尔即使不用第5轻装甲师的III号,IV号和88高炮,用意大利的“公羊座”那160辆坦克就已优势不小了。英国人“认清我们的真正实力”,也只是很无可奈何。其实加上“公羊座”,“特伦托”,隆美尔兵并不很少。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7-8-11 06: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7 21: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吵了那么多还是没把我那些草稿里最大的问题吵出来么…… 那么就由在下亲自拆穿自己的谎言吧
1.对北非战场的总体局势缺乏判断,仅以隆美尔个人角度进行论述,还没有自己的评论
2.某些观念偏袒他了……草稿里最大的问题
最后,关于铁公爵的观念,我想请问一下160辆公羊座配上意大利的坦克兵能构成有效的打击力量吗?当然英军大部队的撤走是对战局有决定性影响的,但是站在隆美尔的角度来看,他的进攻英军料到了吗?如果硬要比数字的话,轴心国军的人数就太占优势了,由此是不是也可以推断他仗着人海在北非打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7 2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羊座师用的160辆坦克是M11和M13,英军装2师的坦克部队3个团里2个团用的也主要是缴获的M13。为什么公羊座师不能够成打击力量呢?
人数多不一定用人海,可以用“倍则分之”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7:55 , Processed in 0.0260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