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diaoduoxi

[转贴] 《隆美尔战时文件解析》草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9 1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8-19 11:36 发表


这个便不清楚了,但理论上可以大大缓解德军补给困难的压力。
不过我更想知道攻取马尔他是否有实质希望呢?虽然凯瑟林的空军有一阵天天轰炸,但考虑到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实力,不知能否拿下来。

对于岛屿 ...

我看邓尼茨回忆录的时候就知道那时候英海军主力被吸引在大西洋上了,因此地中海的海军不会太强大,特别是皇家方舟号被击伤以后,但是德军却没有渡海登陆的实际经验,最关键的是德军抽调兵力进攻马耳他实在很冒险,北非的轴心国军队战斗力本来就不行,如果英军反扑的话恐怕凶多吉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9 11: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英意对于地中海的制霸,意大利极为缺乏战略威慑力。我也担心制海权不保,到时即使攻下来也是孤立战略点,难以持久。若是如此的话,也回到了军史家们对于北非战役的评述,关键在于后勤补给线而不是在于兵力之强弱。在北非,谁的后勤不如对方,或出现问题,则必败无疑。如此看来,涉足北非在大战略上已经输了,隆美尔纵使有回天之力,除非英军特别的不堪一击,否则难有取胜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9 11: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我在草稿里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讨论北非的战略,攻克与否的影响,曼,邓和李都讨论过如何打败英国的三条方案,而没一个人是支持北非战略的,长远来看北非的确是缺乏希望的一个战场,而希特勒在41年却还在西面闲置了大量的师,照孙子的话来说就是彼专为一我分为十,彼之击我有如以十击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9 12: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败英国首先要有海权,否则打不败。希特勒醉心于打“海底海面游击战”,海军也未能准备好就发动战争,导致陆地领土广阔而海面无像样的舰队,领土再多如果没海权也时刻有被攻占的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9 14: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还和拿破仑的失败有些类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9 15: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8-19 11:36 发表


这个便不清楚了,但理论上可以大大缓解德军补给困难的压力。
不过我更想知道攻取马尔他是否有实质希望呢?虽然凯瑟林的空军有一阵天天轰炸,但考虑到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实力,不知能否拿下来。

对于岛屿 ...

关于补给问题,确实是轴心国内部勾心斗角的恶果——凯塞林可谓两头受气,他名义上负责保障北非和意大利之间补给畅通,但意大利人根本不配合。德军方面,隆美尔的部队他又管不了,隆美尔的作战计划他也不能干预,最多是隆美尔给他打个招呼罢了。凯塞林实际上只能指挥第2航空队配合一下非洲军而已。

关于马耳他,希特勒要负主要责任。凯塞林和隆美尔实际上都没有错。

19411231,总算说服了德意最高统帅部,凯塞林签署命令,进攻马耳他。但是121,隆美尔不打招呼,抢先突然发动北非反攻。隆美尔不打招呼,可能是因为担心意大利统帅部里有英国间谍,会走漏消息。但这样一来,凯塞林的马耳他行动就整个给晾在那儿了。凯塞林只好等待隆美尔的攻势差不多告一段落,战线稳定在贾扎拉防线的时候,3月份才开始对马耳他采取实质性攻势。德国空军先持续地猛烈轰炸马耳他岛,到411,凯塞林认为马耳他的英军力量已经被削弱到可以发动登陆的程度了,而隆美尔也总算同意,占领马耳他,应该排在非洲装甲集团军(1月份非洲装甲集群升格为集团军)突破贾扎拉防线,进攻托布鲁克之前。

5月初,登陆马耳他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凯塞林的好事多磨,这一次,形势比人强:一方面,他的主力机群被抽调往东线增援。另一方面,英军在贾扎拉防线聚集实力,显示出进攻的征兆,形势迫使隆美尔抢先进攻。凯塞林倒不是固执己见的人,他跟隆美尔达成协议:先打贾扎拉防线,以占领托布鲁克为目标。然后隆美尔停下来,凯塞林打马耳他,最后隆美尔再向尼罗河进军。526,隆美尔向贾扎拉防线发动总攻,凯塞林亲自驾机飞上前线巡视侦察,当非洲军军长克鲁韦尔将军被俘,隆美尔又不在指挥位置的时候,经作战处长梅伦廷少校(战后“坦克战”一书的作者)建议,凯塞林代理指挥非洲军,做了隆美尔的暂时下级。激战正酣之际,前线的隆美尔请求空军不等地面部队准备好,立即打击英军防线南端支点,比尔-哈凯姆(BirHakeim)的自由法国部队。凯塞林否决了隆美尔的命令,坚持一定要空地配合才能攻击,结果大获全胜。614,第8集团军司令里奇从贾扎拉防线败退。1942621,乘胜挺进的隆美尔攻下了托布鲁克,第二天,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现在,应该是隆美尔履行诺言,让凯塞林进攻马耳他的时机了。但是隆美尔建议乘胜进攻,横扫埃及。凯塞林在西迪巴拉尼会议上,与隆美尔爆发争吵。凯塞林此时的战略头脑比较清醒,他问隆美尔,即便你能占领开罗,又有何用?只有占领亚历山大港,而且还必须保证港口设施完好无损,才能真正改善补给形势。即便到那时,强弩之末的德军还不一定应付得了来自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英军中东部队的反攻呢。

这里插一句,似乎凯塞林认为占领马耳他的流产是隆美尔“赖账”的结果,实际上希特勒本来决定7月实行登陆马耳他的“赫拉克勒斯行动”,后来又变卦了。隆美尔攻占托布鲁克以前,希特勒已经在5月份下令“赫拉克勒斯行动”仅停留在纸上作业,如果隆美尔占领托布鲁克,此计划永久搁置,后来果不其然,所以希特勒要为马耳他作战流产负主要责任。


[ 本帖最后由 diaoduoxi 于 2007-8-19 15: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9 20: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应该是隆美尔履行诺言,让凯塞林进攻马耳他的时机了。但是隆美尔建议乘胜进攻,横扫埃及。


此时需要一提的是经过了卡萨拉-托布鲁克大战,空军元气需要一段恢复的时间,此时隆美尔面临2个选择:一是驻守托布鲁克周边,静待空军恢复拿下马尔他;二是直接攻取埃及。英军补给比德军更为快捷,驻守托布鲁克的结果将是一场激战与消耗战,42年计划就泡汤了,这显然不是隆美尔希望看到的。所以他直接打埃及,使用疲惫的德军长驱直入,最终失败。

可能关键在于他发动42年攻势前未把马尔他问题预先解决,这个隆美尔是要负责的。
1941年12月31日,总算说服了德意最高统帅部,凯塞林签署命令,进攻马耳他。但是1月21日,隆美尔不打招呼,抢先突然发动北非反攻。隆美尔不打招呼,可能是因为担心意大利统帅部里有英国间谍,会走漏消息。但这样一来,凯塞林的马耳他行动就整个给晾在那儿了。凯塞林只好等待隆美尔的攻势差不多告一段落,战线稳定在贾扎拉防线的时候,3月份才开始对马耳他采取实质性攻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0 09: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朔风 的帖子

没有拿下马耳他的后果是严重的,结果是在阿拉曼前,意大利的油船4艘有3艘被击沉,直接后果是隆帅只有3天的油料,而空军还好点,至少完成了半数的运输任务(1000吨的600吨),而意大利海军就连1/4都没有做到,对比蒙蒂,战前收到100000吨物资,而隆帅才区区6000吨,连魔鬼花园的地雷还有英军赞助的!

还有最倒霉的,第621无线电侦听连在一次英军偷袭行动中被意大利人抛弃,1个连面对英军1个团坦克,全军覆没,后来虽然又组建了1个连从本土开来,但经验完全不是1天2天可以培养的,更倒霉的是德军的密码和通信纪录被英军搞到手,超级机密就此大获成功大显身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09: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单靠隆美尔手里那点兵力,攻守都不能持久,当时不速战速决的话,恐怕很难打垮英军,因此其快速推进的战术,就他那个战区而言没有太大错误。

凯赛林的战略眼光比隆美尔长远,但指挥权有限。意大利人又不配合。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希特勒作为最高统帅的协调能力,如何通过直接干预的手段平衡北非的战局。

不幸的是,希特勒是一个急功近利,喜欢顺手牵羊的人。他不是没意识到马耳他的重要性,但他的战略被隆美尔的战役胜利牵着鼻子走,攻下托布鲁克以后,他受了隆美尔的影响,认为胜利近在咫尺,所以取消了对马耳他的行动。

所以我认为,忽视马耳他,希特勒要负主要责任,隆美尔负次要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0 19: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aoduoxi 于 2007-8-20 09:52 发表
我觉得单靠隆美尔手里那点兵力,攻守都不能持久,当时不速战速决的话,恐怕很难打垮英军,因此其快速推进的战术,就他那个战区而言没有太大错误。

凯赛林的战略眼光比隆美尔长远,但指挥权有限。意大利人又不 ...


隆美尔兵力其实也不算太少了,他所面对的英军也并非时刻都是2倍优势,41年完全是大好机会,可是没攻下托布鲁克从而转入被动防御。(41年围攻托布鲁克时隆的兵力可不弱,且正是乘胜而进之时)北非战役的失败,与隆美尔一些指挥失误是分不开的。

当然就马尔他问题讲,隆美尔是北非高级将领层中对此要负主要责任的,从大战略角度讲希特勒其实要付全部责任。因为他从无明确战略意图,一旦听到前线胜利了就放任前线指挥官去打,却又不给足够补给。快速推进也要有足够补给做前提,否则坦克的损耗,燃料运输线的拉长,都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7:50 , Processed in 0.02189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