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nofer

非穆斯林沙特见闻z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3: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达曼一日游

达曼是沙特东部的重要港口,濒临阿拉伯海湾,所以到了那儿也算到了阿拉伯海。达曼旁边的khobar有跨海大桥到另一个国家巴林(一个很小的岛国)。从利雅得到达曼有沙特唯一的一段铁路,长400多米,本来打算坐火车去达曼,也做足了功课,早10点有一列出发,到达曼住一晚,然后去巴林,第三天回来。但碰巧一个朋友要开车去达曼,我们就可以蹭车了,我们很高兴,朋友也很高兴。为什么呢?哼哼,原来在沙特未婚单身男女不可以同做一辆车(出租车除外),他是单身正在追求一个女孩,我们坐上他的车,他就可以把那个女孩也带上(夫妻可以带单身的朋友同做一辆车)。

[话题岔开,先说一说沙特坐车的规矩吧。

在利雅得,单身女人可以在市内打车,但只能坐在后座。自己有车的,LG开车,老婆可以坐在副驾驶座上;未婚男女决不可以单独坐在一辆车里,坐在后座也不行。(在哪儿也不可以单独在一起)。

忘了说,女人不可以开车!记得看沙特电视二台(英文台)时,在一个采访沙特精英的节目上,该沙特精英说:我们认为女人开车就像猴子开飞机一样!]

回归主题,总之,我们互利互惠,何乐而不为呢?约好周末早七点半接我们。但LG突然有事不能去了,考虑再三是去还是不去? 因为现在是一个单男两个单女,没有任何亲戚关系,但单男说这总比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好点儿,而且不至于这么倒霉吧,正好碰到警察?其实是他好不容易说动那个心仪女孩同意出去,不想这么轻易放弃。我们就决定冒险去了。(当时不知道那个倒霉的德国人正在监狱被torture的事儿,不然给我金山我也不去)

开车三小时半就到,路况很好,都是高速。我们的车速是180公里,但旁边超车的呼一下儿就过去了,估计怎么也得240以上;好车还有的说,有的超我们的车只是韩国日本普通车,不知道怎么开的?看起来很飘呀,一个小石子估计就得翻车。还有,车速都这么快,但有时车距只有3米5米,吓死我了。一路上在想,如果我挂了,LG和我父母应该如何分配我的遗产(虽然很少,还欠着银行的钱)。

到了达曼,只是一个小点儿的城市,词乏可陈,省略;接着开车20分钟到khobar(发音:火把)。KHOBAR 有沿着阿拉伯海湾的海滨大道,比较漂亮,有点儿像大连的海滨大道,但没有大连的好看。海滨边有一个漂亮的纯白的清真寺,像童话里的一样,还有一个市场,跟曼谷的星期日市场差不多但干净得多。照相后去巴林大桥。开车10分钟。

巴林大桥是巴林这个小岛国与国外的唯一的陆路交通,其他都是海。巴林是中东第一口油田的发现地,也非常富有;但外国人可不穿黑袍自由活动而且对外国人很友好(不包括印巴孟劳工)。可惜的是,我的朋友的签证不能出沙特进巴林,虽然我的可以但总不能撇下他们吧。在巴林大桥中间有一个小小岛(middle island),沙特巴林两国海关就在这儿,出关进关一个地方两国国旗在空中飘扬。

想象中巴林大桥比旧金山大桥还要壮观,因为又跨海又跨国的,到了一看,有点儿失望;大概是因为中间有岛其实是两个短桥并不是一座大桥;不过海水很漂亮。

上了小小岛,都饿了。岛上有麦当劳等各种快餐。别忘了,我们还是在沙特领土,我们商量半天不敢一起去餐厅吃饭;然后我建议单男去正常区吃,我们两个单女去家庭区吃;但单男不想和心仪单女分开,于是我又建议买外卖在车上吃,得到赞同。开车买外卖停在停车场开着冷气吃麦当劳。麦当劳在每个国家都有该国的特色套餐,当然要尝了,是阿拉伯饼套餐,还不错。当然是改良过的国际味道。

吃过麦当劳,我准备下海泡泡。看到大胆的MM有把黑袍脱掉的,但我不愿意因为这点小事引发严重事件,就乖乖的穿着。远远看到海里有黑袍MM在海里泡着,沙质的黑袍在水上鼓着飘着就形成更大的一滩黑。我撩起黑袍在水中走了走,海水很清澈但近岸没有鱼,近岸处浅祖母绿色,远处蓝色。因游泳技术欠佳也没敢走远。

玩了一阵,因总怕被查,心中惶惶不安,还要当天赶回(单身男女在一起都不可以,住饭店就想都不要想;估计连登记都不可以;如果宗教警察知道,估计不是鞭打而是乱石砸死吧)。开车赶回,路上遇到沙尘暴,倒有点儿想念北京的沙尘暴了(好像有点儿变态:))

回途中路过加油站,加油;同车单女想去厕所,同去。厕所非常脏,和中国以前的一样,地上污水纵流。小心地拎起黑袍,就无法捏鼻子了。洗手的时候,进来一个沙特女人,黑 袍拖地;我们放慢洗手速度,看她怎么办?就看到此女对卫生条件视而不见,黑袍在污水中拖过,我们面面相觑;因我们还冲了一下鞋底,所以此女完成后我们刚冲完,就见她拎起黑袍下端在水龙头下洗了起来;阿门!我们走出去一直回头,看她然后怎么办,只见她拖着湿湿的黑袍在尘土飞扬的地上朝一辆车走去。天啊!此女要么是穷沙特人,要么不是沙特人。

在沙特,男的能看出来是否是沙特人,只有沙特人穿白袍戴飘飘的头巾,别国男人穿普通服装或本国服装。而女的只要是阿拉伯女人都只露两只眼睛,看不出来是沙特埃及约旦等哪个国家的人。



达曼海边的穆斯林寺


[ 本帖最后由 nofer 于 2008-4-1 04: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3: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LG的常驻利雅得的同事都是已婚但孤家寡人,刚开始很奇怪,既然单住一个别墅,往返机票也是免费的,为什么太太都不在这儿?难道都是感情不好?问了才知道,原来刚开始都一起来的利雅得,但即使是埃及约旦等穆斯林国籍的太太也都受不了,都回国了。

但也有人说,如果你什么都不怕,或者运气极佳,也很自由。用一句中国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但我看胆大的好像没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3: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特人的服装

1。沙特男人的服装

沙特男人大部分穿传统长袍。原以为只有白色,其实冬天穿深色,深蓝深褐深灰等,夏天穿白色。头巾只有两种颜色,纯白,红白相间格。长袍有各种款式及领子还有口袋,但外国人看觉得都一样;头巾可学问大了。这是我天天观察的结论。

第一款:长长披在肩背上,前沿(就是女性刘海的位置)在中部稍压一下,在脸部形成桃心状,每一边都非常均衡。

第二款:长长披在肩背上,前沿压两三下做成大波浪状。浪峰和浪谷一定要均衡。

第三款:长长披在肩背上,前沿压四五下做成小波浪状。浪峰和浪谷一定要均衡。

第四款:  天热时或者觉得热时,把披在肩上的头巾部分用皮筋扎起来,向女孩的马尾辫一样。(那种低马尾辫,在头发根部扎起来的,不是高马尾辫)

还有很多细微变化的就不说了。不得不提的是,有时候低头或热时,沙特男人就撩一下耷拉在肩上的头巾,动作就和长发MM撩头发一样,香波广告有时也有这个动作;过一会儿,头巾又滑回去,就再撩。有时撩左边有时撩右边,非常“迷人”。我看电视时,看到开会时发表欢迎词的人,主持人,嘉宾教授等等都很喜欢这个动作。更绝的一次,从窗户看出去,看到一个年轻的沙特男人有急事一路小跑,头巾就一次次滑落,他扭着腰身不时撩着头巾的背影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

LG同事买了一套长袍头巾头箍,高兴地参加一个晚会,可怜的他头箍一次次滑落,于是头巾也一次次滑落,最后一把扯掉,只穿白袍,看起来像穿着睡袍参加了一个正式宴会。LG本想买一套,看到同事这个结局,马上打消念头。省钱啰!

2。女人的服装

外国女人都是内穿普通衣服,外套黑袍。黑袍有上千种样式,颜色只有一种;我们外国人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都是黑乎乎的。刚到利雅得时,我问接待的人:有没有别的颜色的袍子,比如粉色浅蓝浅绿浅黄等,我穿黑色不好看。那人当时眼睛瞪得差点掉了下来,并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好像我问了一个外星人才问的问题。当然是没有。但在街上,看到有其他国家穆斯林女性戴其他颜色的头巾,但在一片黑色中,过于扎眼。于是黑袍就有很多功能,比如可当擦桌布,可在坐地上时当垫布,可在买的东西多时兜东西等等。我认识的外国女人都是买最便宜的黑袍,因为觉得一块黑布卖到一千两千美元是疯了。最绝的事,我的头巾丢了,英太太某某自告奋勇带我去买头巾,开车很远后到了一个二手市场,全是卖二手黑袍的!她的黑袍就是在这儿买的合70块人民币。买了二手黑头巾合30人民币,而新的最便宜的至少100人民币。同车去的法某某太太的黑袍也是在这儿买的。她们太厉害了。还买了一些针头线脑,一共7沙币,要求打折,最后付了5沙币。

沙特女人内穿什么不得而知,但外面是几百几千美元的黑袍和黑头巾和黑面罩。一般的人露两只眼,更高雅及大家闺秀的在外面再罩一层黑纱;外人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我配齐了一套。刚开始以为全蒙上我自己也看不见了,其实不然,从里面隔着黑纱看外面很清楚。但有个问题,除了眼部是一层黑纱,口鼻都是两层及三层黑纱,呼吸时呼出的废气不能很好排出,湿气也不能排出,二氧化碳在口鼻处的浓度很高,造成我缺氧头疼,只坚持了20分钟就失败了。沙特女人太厉害了。

突然想起刘晓庆演的电影,光绪事变失败后,其中一个参与事变的大臣就是被口鼻一层一层糊上湿薄纸然后用了很长时间慢慢窒息死的。去年电视重播时看的,印象挺深,电影叫什么名字倒忘了。

逛商场时,倒是各种性感内衣各国名牌都有;不过很奇怪的是她们喜欢尼龙的材质,各种尼龙花色非常漂亮,但全世界都在崇尚棉织品时,有钱的沙特人为什么穿尼龙的呢?而且这么热。

总之,我觉得沙特男人的衣服比女人好看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3: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3.游泳池的女人服装

打算去游泳池游泳,因只有比基尼就有点担心,就到游泳池考察咨询。后取消游泳打算,放弃在利雅得游泳的计划。

游泳池分男池女池,相隔几公里。本来游泳技术在LG的指导下,日益渐进,但沙特男女不能同游,只好放弃。但不死心,想一人去试试,考察后彻底放弃。

到游泳池。
咨询前台:我需要穿什么下水呢?
答:全身式的泳衣,肩部要是宽背心状的,不可是吊带状;此外,在全身式泳衣外还要穿泳裤,长度到膝盖上即可,但不能再短。

天啊!第一,那种背心全身状泳衣估计在北京也不好买,我妈有一件用以遮盖腰部游泳圈肉,估计我的尺寸没有。第二,长到膝盖的泳裤LG也没有,也得到男士泳衣商店去买。第三,离开沙特后,这套游泳衣服在那里能用呢?估计要等到我妈妈的年纪才能用,但到时肯定也穿不下了。感觉潜水用的潜水衣最合适。

走进游泳池内考察。下午孩子放学,很多妈妈坐在池边看着池内的孩子。相信吗?游泳池室内湿度很大,各位妈妈穿戴整齐黑袍加身!于是整个印象是,池内严严实实,池外黑黑一片。

估计让我穿比基尼游泳,我也没有勇气穿,众目睽睽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3: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利雅得市内游(三)

National museum of Saudi Arabia (国家博物馆半日游及国王收藏的老爷车)(推荐)

刚到利雅得第一星期,LG的同事就推荐我们一定去国家博物馆,他说这是利雅得最值得看的地方了。但去之前一定查一查女人什么时间能去参观。什么?博物馆也分男人时间女人时间?难道博物馆里几千年的石头也分男女?答案是上午是男人参观时间,女人和孩子及家庭是下午五点以后。Oh, my god! 于是问, 动物园呢?是不是上午只让男性动物出来,男人看;下午女性及幼年女性动物出来,女人看呢?结果,他认真的回答:这倒不是,动物园不允许男人进入,只允许女人及孩子进入;所以他们一家去动物园的时候,他在外面的咖啡馆休息,太太和孩子进去玩。Faint!我当即晕倒。天啊!天啊!记得小时候周末最快乐的时光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看猴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而沙特人一辈子也不可能享受到。

(突然想到每到一个国家,国家博物馆是必去的。但为什么没听人提起过中国的国家博物馆呢? 大家都去故宫博物馆。想了想,好像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天安门广场的东侧挂奥运会倒计时的地方吧;为什么从没听中国人外国人说去过那儿呢?奇怪。在北京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呢?)

于是女人时间去到博物馆。

下午六点半打车到博物馆。沙特国家博物馆是我觉得利雅得最值得去的地方,1998年建成,外观漂亮现代,内部设施现代。觉得和伦敦自然博物馆有一比,但设施更先进,只是展品少多了。票价合40人民币一张,儿童20。

先说馆内。馆内有八个展厅,从非穆斯林时期到转为穆斯林时期到现代沙特;馆内地面有橘黄色园点加箭头引领方向,很人性化。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大屏幕展示阿拉是怎么创造世界的,因是阿拉伯语,不懂,但整个形成过程和我们在地理天文课上学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结论:阿拉创造一切。

一路走了过去。最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了!许多远古时代的陨石化石都可以随便触摸的!记得从小被教育不可以在博物馆随便触摸任何展品的。在这儿,旧石器时期的岩画,千年的树化石,万年的恐龙化石,亿年的陨石都随便的放在展台上随便触摸,没有绳子拦着没有玻璃罩着,甚至有的小块的可随手拿起!在这里,严重表扬一下儿穆斯林的教规,严格的教规致使无人偷东西,无人在陨石上写某某在此一游,无人拿着小锤子去敲下一块带回家。找了找好象也没看见有摄像探头之类的。总之,抚摸着这些无价之宝我心中的激动心情难以言表!

在阿拉伯文字的形成展台旁研究一会儿后,我的结论是阿拉伯文字的形成和汉字形成的过程一样。先是画一个牛头表示牛,然后嫌麻烦就越来越简单,最后就变成了线条文字,不同的是阿拉伯文字是曲线型,而中文是直线形;而造成这个巨大不同的原因我认为是写字工具的不同:中国人用竹子刻字,工具是刀,而刀在坚硬的珠子上是很难刻出圆弧形的,于是就演化成一笔一画;而阿拉伯人用的是木棍,头部用刀削尖蘸墨水写,这样圆弧直线都很容易。(个人一家之言,未经考证)但是觉得阿拉伯的文化真是历史渊厚,源远流长啊!

展厅里的很多陶器如果没有阿拉伯说明,你会觉得是在某个中国陶器馆参观,非常的近似。看来,在没有宗教产生以前,全世界的人类的文化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来到麦加和麦地那展厅。没有机会去真的两个圣城,看看模型和真的圣城的东西也不错。说明说这些是圣城呈送给国王的,因为国王是两个圣城的监护人。有一个挂在墙上的大概6米长的黑色帘子,上有阿拉伯语,非常华贵,介绍上很简单‘k curtain’, 当时不知道是什么,不过觉得很漂亮就照了张相,回家一查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帘子, 是麦加那个所有穆斯林都绕着走的方形中心的帘子,每年换下来一次送给国王。我们作为非穆斯林看到这个全世界穆斯林都想近距离看的帘子,也是很荣耀的。此展厅还有两个圣城用过的手写体古兰经,都有千年历史,拍照留念。

此次博物馆一行非常满意。第一,有LG陪同,没有惶惶恐恐的感觉。第二,展品非常有意义。第三,有生第一次触摸到恐龙化石陨石化石。

[记得有一次在大英博物馆埃及展区,一个德国MM从玻璃侧面摸了一下石头,当时警铃大作,保安两秒钟内站到该MM面前:你摸了展品了吧?请不要摸------。五分钟知识教育。估计该女士从小没学过的素质教育在五分钟前都学完了。当时不由对大英博物馆的保安措施大大佩服:她只摸了一下石头,并且在警铃大作后迅速挪到五米以外的另一展品前作若无其事聚精会神状欣赏该展品,博物馆竟然两秒内锁定其人,而没有误伤好人。看来想在大英博物馆偷什么东西是不太可能了。
若你不信,可试着摸一下展品,以验证。]
(国王藏车下次再写,时间不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3: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王的藏车

国王的老爷车展示厅就在国家博物馆的旁边,免费。展示厅在地下但圆周都是大玻璃,就是不进去也可以欣赏;地上一层二层是国王家族的个人生活用具展示。

三辆老爷车。一辆绿rolls royce是1946年邱吉尔送的,一辆pierce?(忘了怎么拼了),纯黑色,还有一辆车门处是淡黄色其他处黑色的rolls Royce.,车长5米。非常气派,车况都非常好。因为不懂车,懂车的朋友就自己看照片吧。每辆车上都有沙特的国旗上的标志。

上了二楼,有国王用过的眼镜,指甲剪,衣服,办公桌,刀枪等,大大小小都有,但大多是阿拉伯语介绍,只能看个大概了;三楼是国王家族的照片,family tree等。晚九点关门。

博物馆里没有什么人,两个小时的参观只看到4个家庭(包括我们),可能本国人对这些不感兴趣吧。可是在博物馆和国王藏车展示厅之间有一个广场上聚集着上千的女人和孩子,密度就像国庆节期间的天安门广场,只是都是黑色。可能我们两个太显眼,有几个骑车的小孩追着我们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4: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相篇

刚到利雅得时,马上被告知:沙特是一个camera sensitive国家;也就是在自己家里怎么照都可以,出门以后,一定不要照女人,军事设施,政府机关等;其他的在照之前,最好问一下。简而言之,就是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照相,以免造成麻烦;如果有了麻烦,一定当着制造麻烦的人面当面删除,以降低恶感度。

这里只讲几个亲历的花絮。

1.        刚配齐整套女式服装,非常兴奋,与LG到花园照相。摆了各种poses,忽听身后不远处的奔跑声,回头一看,原来有几个沙特MM无意间走到我的背景里(其实没进去),她们刚发现我们在照像,就掩面(其实是掩眼睛)奔向远方,以免我们借给我照相而其实在偷拍她们。
2.        刚到第一个星期,还不知轻重,一人拿着相机去照国王大厦,因为觉得自己不拍女人就应该没问题。走到离国王大厦不远处,以仰视角度拍照,就听见一声惨叫no-----!这个no决不是一般人不愿意被拍而坚决礼貌的no,而是惨叫。眼睛离开相机就看到一胖墩墩全黑女性站在5米远指着我的相机,马上明白,赶紧说对不起,我没照你我在照国王大厦,并马上把相机倒回送到她面前给她看。可能看我态度好,她也就没检查就信了我,如负矢重的走了,留下我一身冷汗。沙特女人不喜欢照相是否和中国100年前觉得照相会把魂摄走一样的原因呢?不得而知。
3.        在国王个人物品展厅,一拿出相机,黑黑MM都身手敏捷地扇形闪开。这倒给我很多便利,不像在别国参观时,照片上到处都是人,有的人还在你按快门时正好走到镜头前。窃喜。

政府机关前都有路障,军人把守,2003年内政部被炸后,所有的政府机关的戒严措施都等同军事设施;而哪个国家的军事设施都是严禁拍照的,所以就别自找麻烦了。

除此之外,博物馆展品可随便照,国王的个人用品倒可随便照;外国人聚居区可以随便照,饭店的小监狱房间可随便照,等等;还有一些照片是蹭各国使馆车偷拍的,反正没人敢拦,而且也不是中国使馆车,没给祖国造成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4: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购物,饭店及祈祷篇

可能一般人都觉得这两个事件互不相连,对,在别的国家都牛马不相及,但在利雅得这个太相关连了。

先介绍一下利雅得的超市。五大超市:家乐福,panda, tamimi, jazaare,euro mart。有些24小时营业。家乐福有北京国展家乐福的一层大,panda就像京客隆,属于本地连锁,便宜人多(本地发音banda,因阿拉伯语印巴语都没有p音);其他也是大型连锁超市。超市里物品丰富,蔬菜新鲜绿色,可以说非常方便;低级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中级有韩国的,高级一般是欧美及日本产品。

再解释祈祷时间,一天五次,每次半个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太阳公公的起落期间,也就是每天时间不同。这倒像天安门升旗时间,差不多都跟太阳有关,可是天安门每天只升旗一次,这儿要算五次。

第一天中午到达,朋友说下午带我们去超市买必用品,很高兴。(逛超市也是我的爱好之一)等啊等啊,等不及了打电话,被告知五点半去,ok,五点半就五点半。五点半准时出发到超市。购物。第一次很好奇,仔细看货品,仔细比较价格,仔细换算货币,时间就花的比较长,还未购完,就听见超市大喇叭广播阿拉语,朋友频频看表并礼貌催促去柜台结账,其他人也行色匆匆往收银台赶,结完账路上奇怪为什么超市关门这么早,朋友解释在利雅得祈祷时间所有商场超市都关门。怪不得等到五点半,原来是第四次祈祷之后第五次祈祷之前。
于是商场超市都关5次门,如果24小时营业的话。

从此以后出门先检查祈祷时间,才能出门。俗语说,在一个地方摔一跤没关系,可在同一个地方再摔一跤就是stupid, 而我在购物与祈祷时间上范了无数次错误就是super stupid了。可是我也不是天文学家会演算太阳的周率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别人给了我一份每月祈祷时间表也未止,因为有时忘了看。
经常:
1.        到了超市,大门紧闭,站在超市门外烈日下等候半小时,十二点的沙特的阳光不是闹着玩的!还好,总有同样的外国女人和性急的沙特女人一起站着等。
2.        逛超市时,一有大喇叭响就心跳加速,加速购物速度,其实觉得大部分是超市促销?或叫工作人员? 反正听不懂。

后来知道,家乐福和panda在祈祷时间顾客可以被关在超市里继续购物但不能离开。于是改在祈祷前去,自愿被关在超市里直到祈祷结束,缺点是那个时间所有不管自愿还是被迫被关在里面的顾客都冲往收银台造成排队。

饭店同样,祈祷时间不开门,或可以被关在里面。

曾问是否正在做手术的医生在祈祷时间要放下手术刀先祈祷吗?答曰不用,以后再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4: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利雅得的劳动人民

凡是与体力劳动有关的工作几乎都是外国人干的,只见过沙特人在政府机关银行工作,没去过沙特的最主要行业油田。

1.        利雅得的出租车司机
利雅得的出租车司机90%都是巴基斯坦人,一般都在沙特多年了。他们喜欢聊天,因为如果是沙特女人他们不敢说话,但外国女人就不一样了。一般是:
司机: where are you from?
我:china.
司机:china? I’m Pakistan. We are friends.(兴奋状)
然后就是极难懂的巴式英语,一般为他自言自语。大概就是他不喜欢沙特,他在这儿呆了18年了,等等;奇怪的是他们都喜欢给客人看他们老婆孩子的照片,不知道为什么,表示友好?展示老婆漂亮?不得而知。更有一次,我和LG一起打车,司机听我说是中国人后马上给了我们两个口香糖,为了表示礼貌我们只好打开放嘴里了,但心里直打鼓,恐怕像国内一样下了麻醉药。
(为什么巴基斯坦人和中国人是朋友?因为我们都和印度打过仗?反正我们莫名奇妙。告诉外国朋友,都用诧异的语气问:你们怎么能和恐怖分子国家是朋友呢?于是我只好说大概因为我们都是穷国家吧,穷国家都是朋友。)

利雅得有很多关于出租车司机的传闻,比如把单身女乘客带到偏僻地怎么怎么,甚至杀掉等等,不知是真是假,所以坐车非常小心。

2.孟加拉,斯里兰卡维修清洁工,修路工
因这两国人长得比较像,一般我分不出来,而且都从事最苦最脏的体力劳动,上班下班都穿着工作服。一次,祈祷时间到了超市只好在外面等,正好看到超市清洁人员团坐在一起吃午饭,阿拉伯大饼及一种酱就是所有,和国内建筑市场的民工一样。

3.        菲律宾劳工

菲律宾女人在利雅得的名声不太好,据说偷着喝酒,只想引诱沙特男人结婚留居沙特等等;可能也和她们信基督有关。大街上经常看到三五个黑发不戴头巾皮肤稍黑 的亚洲女孩说笑着走过,一般就是菲律宾人,或护士或保姆。

一次去泰国饭馆,结果是菲律宾人开的。

4.        中国人

  本想写写有限的见过的几个中国人,比如那个中国使馆的人,但题材过于“敏感”,为防止有些读者不爽,就放弃了。听说有一个水泥厂有很多中国工人,和医院有中国护士。


5.        印度劳工

具体他们干什么行业不太知道,但有一次,我和LG走错路了进入一个印度社区;傍晚时分有上千的穿印度便服的印度男人站在路边,或聊天或只是坐着,路旁小店有各式印度小吃,店名都是印度文,街上又脏又乱,觉得到了印度。和LG说,几十年前的伦敦中国城估计就是这个样子,他也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4: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警察及男人的裤子及阿拉伯语学校

宗教警察

以前在泰国越南见过旅游警察,只有在沙特见过还有宗教警察。宗教警察不穿警察制服,但也有很明显的标志。

一般沙特人穿长袍头巾头箍,而宗教警察只穿长袍头巾,不戴头箍;而且头巾比一般人的头巾好像大一些。所以看起来有点儿像我们小时候在床上玩过家家把床单蒙在头上的感觉。有些人说宗教警察的长袍比一般人的短,但我看到的也不短。但他们一定是大胡子的。宗教警察的权力很大,可以当街惩罚那些不守穆斯林规矩的人。

事件一:
有刚到利雅得的亚洲女性去逛街,被宗教警察当街抓住,强迫买了警察指定长裤并穿上才得以脱身,因宗教警察说她们的裤子没有遮住脚踝!可怜该女士刚去打工,身上并无多少银两。

事件二:
某西方机构开培训会,因只有一个刚从西方来的男培训师而且只需讲两小时,于是把两个沙特MM和其他男性放在一个会议室相隔五米以上听讲(就差垂帘听政了),可是不知谁人举报,宗教警察冲了进来,要把讲师及该公司经理抓起来驱逐出境,该经理打电话给使馆人员,使馆人员出面后,该宗教警察打电话叫来其上司,后双方握手离开。整个过程像好莱坞电影一样充满悬念及语言暴力。事后,该经理在晚餐中双手抖得拿不住刀叉。其后承认当时不害怕因为过于气愤,但过后两天每晚都在做恶梦,从此对长袍有过敏反应。

男人的裤子

曾有一贴子说男人的服装,但忘了说裤子了。穆斯林的裤子都很短,有点儿像中国女孩穿的七分裤的长度。刚开始见到以为是流行,但见到所有的穆斯林男的裤子都是七分裤就有点儿奇怪了,打听之下才知道这表示对阿拉了尊敬,至于原因却未作答。曾告诉了我妈妈,妈妈说这样很好,这样省布料。所以以后见到穿吊腿裤子的不管有没有胡子我说话都很小心。

阿拉伯语学校

在利雅得一星期后,问斯里兰卡秘书有没有短期阿拉伯语学校,在她的热心打听下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当即打电话过去.

我:请问,这是阿拉伯语学校么?
学校:是。
我:太好了,我想学阿拉伯语。
学校:你是穆斯林姐妹吗?
我:不是。但我尊重你们的宗教。
学校:你了解穆斯林吗?
我:不了解,不过我尊重穆斯林。请问,有适合我的班级吗?
学校:你明天上午9:30 来吧。
我:(以为这意味着有班可上)我要带多少钱?课本你们发吗?等等----
学校:明天上午来了我们再谈。
我狐疑中放下电话。

第二天,准时到达。学校隆重接待,安排专门人员接待我。一小时教育加劝进穆斯林!我的礼貌性的微笑从自然到不自然到僵笑,最后忍无可忍,问道:你看过national geography吗?你看过 Discovery吗?你看过 animal planet吗?该女士睁大眼睛问到:都是什么?我晕。

于是忍住脾气问道:我什么时候上课呢?
回答把我的鼻子气歪了!答:在沙特,我们不允许非穆斯林学习阿拉伯语。

我•#¥%……——省略脏字一通。My god! 明知道不能让我学习,为什么不在电话里告诉我?让我花了80打车费,两个小时在乱哄哄的房间听极难听的阿拉伯英语?(不由想起不止一个出租车司机说****都是liar。)

回家后告诉LG,LG想了想说:不知道以后如果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他们会不会规定不是天主教基督教不可以学英文呀?当时饭喷。

如果我是中国国家主席,我要规定:外国人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可以学汉语!

(后听说劝人加入穆斯林,他们可以拿钱,200一人,不知是真是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9-6 19:19 , Processed in 0.02561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