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朔风

[讨论] 论文中数学问题的还原(4步中有3步已经清楚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3: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学家其实大多数也是比较懂数学的,能够称为“家”的一般都是各方面都比较有知识的全才。我觉得可能是没留心数学上下连贯性,看着像什么就抄什么,所以会出现类似将L从分数线上拉到分数线旁边这样粗心的失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13: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朔兄查查马松先生是不是数学爱好者好歹是两个人,这也编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3: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松先生曾是拿破仑研究方面的权威,不过可能印刷错误并不能责罪于他。手稿到印刷出版肯定经过了不少人的手,马松先生本人应该不会犯这么多粗心的错误,导致整个推导过程逻辑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14: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三个注释,位置我都搞清楚了。
还是清朔兄最后再麻烦一下,
三个注释翻译出来,这篇论文就算完事了。

另外还请指正当时的法尺合现在多少CM。当时的一磅是否等于现在的一磅?

还有Log的底一定是2么?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8-6-3 16: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4 09: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将论文打印了自己琢磨,虽然看得懂诸位每一步的推算。但对于印刷体的皇帝论文中有关炮架高度简算公式的推证,我仍然一头雾水。

那张原图,我放大了辨认,后面两个争议的2/2其实是2/3,放大之后可以看见“3”中间是开口。而同等大小的“2”中间是闭口。

在错觉之下,如果不仔细观察,还以为“3”是“2”,而它们中间的粗细程度表示它们不是一个数。

因此除了第一步的印刷错错误,修正为:
H:L=sqrt(1):sqrt(2) 或者说 H=L×sqrt(1)/sqrt(2)
第2步和第3步按照原图确认分别是:
LH=LL+L[1/2]-L[2/3]
LH=LL+L[2/3]



在数学推算中有两句话:

En prenant les logarithmes:这是“……对数……”?
Logarithme de dicision:这个是“对数域”?

1、第二步LogH=LogL+Log(1/2)-Log(2/3)这一步的拆分我没看懂如何拆得?有何意义?不过这个大家都没弄明白,就先搁置起来。

2、按照Dr.Malcolm Harper先生的意见,第三步为LogH=LogL+(Log2)/2,但是我看原图分析,其实下面的分母是“3”,如果是这样,推算的结果又将如何?

3、第四步H=(L/0.150515)*2,其实是H=(L/0.150515)^2,,但是最终却等于“0”!45度角时炮架高度怎么可能是0?

这个是否不是“0”的意思?还有后面的话代表什么意思?“0.1510515=……?”

我想知道“ou 0.150515=1 pied 4 pouces……”这里“ou”是否应该是代表“其中……”的特指意义而非“或”的并列意义。

4、如果直接由第一步可以推出第三步和第四步,那么皇帝的第二步就是多余的。如果皇帝有第二步,证明他并没想到第一步直接可以推出第三步和第四步。但是他的第二步如何由第一步推出呢?是否由于编者的疏忽,漏编了一行公式呢?

5、当时的炮架结构我们不是很了解,如果能附一张中文标注的图片会更明晰。
      当时的度量衡单位与现在对比是多少,这个也不太了解。


当然朔兄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完全可以不再考虑这些零碎的问题,但为了使每个人都能看懂,还是要力求完美。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8-6-4 10: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10: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En prenant les logarithmes
意为“等式两边使用对数”

Logartithme de division
意为“根据对数定律中的对数相除定理”

1、第二步LogH=LogL+Log(1/2)-Log(2/3)这一步的拆分我没看懂如何拆得?有何意义?不过这个大家都没弄明白,就先搁置起来。


这个其实不用弄明白,因为不影响估算后的结果。只要明白皇帝的估算思路就可以了。

2、按照Dr.Malcolm Harper先生的意见,第三步为LogH=LogL+(Log2)/2,但是我看原图分析,其实下面的分母是“3”,如果是这样,推算的结果又将如何?


...那个明显是2,你放大之后,对比下第二步的那个L(2/3)中的3,根本不一样。

3、第四步H=(L/0.150515)*2,其实是H=(L/0.150515)^2,,但是最终却等于“0”!45度角时炮架高度怎么可能是0?

这个是否不是“0”的意思?还有后面的话代表什么意思?“0.1510515=……?”

我想知道“ou 0.150515=1 pied 4 pouces……”这里“ou”是否应该是代表“其中……”的特指意义而非“或”的并列意义。


那个部分是印刷错误,最后估算出的是一个比例而不是一个结果,真实的第四步是什么样子的,我文中有写。

4、如果直接由第一步可以推出第三步和第四步,那么皇帝的第二步就是多余的。如果皇帝有第二步,证明他并没想到第一步直接可以推出第三步和第四步。但是他的第二步如何由第一步推出呢?是否由于编者的疏忽,漏编了一行公式呢?


见我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5、当时的炮架结构我们不是很了解,如果能附一张中文标注的图片会更明晰。
      当时的度量衡单位与现在对比是多少,这个也不太了解。


这个,我觉得学习的过程有一部分是靠自己的,总不能把什么都送到嘴边吧?皇帝在这篇论文中并没解释炮架结构,我不认为附一张图能有什么特殊意义。如果读者不了解拿破仑时代的大炮形状与结构,那么建议他先读读长河落日兄的“概况”来自我科普一下。这就好比一篇关于磁场能的论文,如果读者不懂微积分,那论文作者并无必要因此在论文中大讲一通微积分。因为面对的读者是特殊群体。这次论文情况也一样。如果连长河兄写的概况或是咱们论坛的一些基础拿战文章都没读过,这样的人是肯定不可能来用心读这篇论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4 10: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文整体上我是了解了,只是最后第四步后面的话代表什么意思?“0.1510515=……?”

那个H=(L/0.150515)^2=0是怎么回事?如果要表示一个公式,干吗后面还列出一个数字,好像求值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10: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原版那部分的数学步骤,用LOG还是用L其实都是一个意思。用LOG就省去翻译步骤之间的那两句法语了,对于全文影响无足轻重。我是无所谓的,用哪种符号都可以,蓝色兄看着办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10: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8-6-4 10:25 发表
论文整体上我是了解了,只是最后第四步后面的话代表什么意思?“0.1510515=……?”

那个H=(L/0.150515)^2=0是怎么回事?如果要表示一个公式,干吗后面还列出一个数字,好像求值一样。


真实的第四步是H=L/0.150515,这之后的2,=及0都属于印刷错误。而0.150515是等于1法尺4寸这个地方我认为不是印刷错误就是笔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6-11 17:52 , Processed in 0.0213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