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9222|回复: 21

亚历山大死后的西方战国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7 03: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感觉这可以算是西方最为瑰丽的纷争史,但是一直得不到关注。可能是亚历山大帝国和后来的罗马光芒太强烈了,这段夹在中间的历史被掩盖了吧。我感觉西方这段历史可以和中国的战国史媲美,同样是名将辈出,当时整个世界也都在希腊文化(HELLENISM)影响下。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即将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其部下在病床前询问谁将是帝国的继承者,这位年轻尊贵的帝王想起了其父菲利普教育过他的一个道理,国家与人民必须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守护。他在临死前说,由最有能力的人继承,随即去世。为了这句话,其部将与大臣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战争。最后亚历山大的帝国分裂成了3个主要国家,由安提戈努斯统辖的马其顿与希腊世界,由塞留古斯统辖的小亚细亚以及由托勒密统辖的埃及。

三国之间也展开了漫长的战争,但最后谁也没有统一亚历山大帝国。在西方,征服了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开始崛起,与迦太基展开争霸战,马其顿的安提戈努斯王朝作为迦太基的盟友被牵扯其中,最后马其顿与罗马进行了3次战役,全部败北,马其顿成为罗马行省。在东方,马上民族帕提亚开始入侵塞留古斯王朝,最终该王朝失去了大部分领土,名存实亡,被来自罗马的庞贝所灭。托勒密在埃及的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后来被凯撒征服,埃及最终并入罗马,在罗马建立帝国初始成为皇帝直辖省。

自分裂到最后的消亡,西方世界一直是纷争状态,尤其是第一代的纷争,参与者全部是亚历山大的部将,很有群雄逐鹿的气象。虽然他们当中没有一人可以与亚历山大媲美,然而他们全部拥有出众的军事才能。

马其顿王朝的创立者是安提戈努斯(Antigonus)一世,此人是亚历山大部下一员老将,貌似自菲利普时代就在马其顿军中效力。电影《亚历山大大帝》高加米拉战役场景中,那个只有一只眼睛,负责指挥中央方阵的就是此人。亚历山大死后,其主要部将佩蒂卡斯(Perdicass)摄政,拥护亚历山大的独子为王,然而很快遭到众人反对,帝国分裂。安提戈努斯以自己的能力在群雄争霸中显示出君主相,成为了当时势力最强的一方。

与他争霸小亚细亚的人,叫卡尔迪亚的欧曼尼斯(Eumenes of Cardia)。这个人与亚历山大同代,两人小时候一起长大。他出身希腊而不是马其顿,与他的马其顿伙伴们对比起来,他更加睿智,后来在亚历山大手下任私人幕僚。他与安提戈努斯棋逢对手,两人一直是不分胜负。

两人第一次交手,安提戈努斯率领近5万步兵进行了6天6夜的急行军,在欧曼尼斯集中军力之前将他击败,但是部下已过分疲惫而无法追击。

第二次交手,安提戈努斯故伎重施,不过这次是在冬天,夜晚的寒冷迫使安提戈努斯下令点燃篝火取暖,致使欧曼尼斯提早发现敌军动向,带兵前去反击,将敌人击退。

后来两人又在一次阵地战中对决,也就是公元前317年的帕莱塔森战役。该战中,安提戈努斯采用右斜线布阵,左翼为轻骑兵,中央为长矛方阵,右翼为重骑兵与轻步兵,他同时让大象平均在阵前分散,他的意图是突击欧曼尼斯的左翼。欧曼尼斯将计就计,将象兵集中于左翼防御安提戈努斯的骑兵,他在中央部署了亚历山大最精锐的步兵-银盾军团,而自己亲自率领重骑兵集中于右翼,以便对敌军薄弱的左翼展开突击。

双方开战,安提戈努斯的轻骑兵首先对欧曼尼斯阵地展开骚扰攻击,欧曼尼斯立即从左翼调集轻骑兵从侧翼反击这股骑兵力量,击退了他们。在中央,安提戈努斯的步兵与银盾兵交战,但不是银盾兵的对手,开始向后撤退。欧曼尼斯也率领他的骑兵对敌军左翼展开攻击。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安提戈努斯想起了亚历山大惯用的战术,他看到银盾兵不可阻挡的进攻让他们与侧翼之间拉开了一个缺口,安提戈努斯集中他全部的重骑兵从这个缺口蜂拥而入,抄了银盾兵与欧曼尼斯率领的骑兵的后路,挽救了败局。这次战役最终是不分上下,不过安提戈努斯的损失是对手的5倍多。

两人最终在公元前316年的加比安战役决出了胜负。这里两人各自都用象兵展开一场血战。这次象兵大战造成了浓厚的烟尘,安提戈努斯再次发现了机会,他与其子,迪米特里奥斯,率领重骑兵在烟尘的遮挡下神不知鬼不觉的运动到欧曼尼斯的左翼,这次突袭直接击溃了欧曼尼斯的左翼。后者英雄般的亲自上阵领导反击,却也无法阻止左翼的溃退。随着左翼的溃退,欧曼尼斯阵前的象兵也全体溃退。只有亚历山大的老兵银盾军团在继续战斗,他们不可阻挡的冲击击溃了安提戈努斯的中央步兵方阵,并且无视后方的安全继续进攻。欧曼尼斯收拢他被击溃的骑兵,命令他们跟随银盾军团突入缺口,然而其骑兵统领却拒绝执行命令。随后安提戈努斯率领骑兵突击至欧曼尼斯的营地,缴获了全部补给,欧曼尼斯彻底失败,退出了逐鹿舞台。

小亚细亚处于纷争混战的时候,马其顿国内也不安稳。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亚斯也与国相安提帕特合谋统治马其顿,然而这让安提帕特的儿子卡桑德极为不满,卡桑德是一个没有任何道德尊严,但很擅长玩阴谋诡计的人。最终卡桑德与父亲对抗,并残忍的杀死了亚历山大的妻儿,自封马其顿国王,夺取了马其顿。他并不满足于希腊半岛,后来他带兵介入了小亚细亚局势,联合其余人与安提戈努斯对抗。

随着安提戈努斯势力的扩大,其余豪强不得不联合起来对付他。塞流古斯(Seleucos)与里希玛丘斯(Lysimachus)组成了反抗安提戈努斯的同盟。

塞留古斯是个传奇人物。他也是亚历山大小时候的玩伴,以沉稳著称。后来他是马其顿军中的步军大将。在亚历山大死后,波斯各行省纷纷叛离,塞留古斯后来带兵东征,平定了这些叛乱,统一了亚历山大帝国在东方的大半领土,建立了塞流希德王朝。

里希玛丘斯也是亚历山大少时好友,他勇猛善战,曾担任亚历山大近卫军总领,在东征期间屡立战功,后被封为色雷斯总督。安提戈努斯惧怕他的坐大,于是在色雷斯一带施放流言,让山区的蛮族部落造反,里希玛丘斯被困于色雷斯的山丘。按照古希腊英雄的传统,在这种局势下他唯有力战而死。然而他没有这么做,他率领他为数不多的部众奋力突围出去,建立了里希玛齐亚城,利用他出众的口才号召民众,扩张军队,最终重新夺回了他的领地。安提戈努斯不仅没有让他消亡,更增强了他的斗志。在公元前302年,他率领他的军队登陆小亚细亚,参与逐鹿。

他与塞留古斯很快联合起来,在公元前301年的伊普苏斯战役中,安提戈努斯被他们的联军击败。
这场战役中,安提戈努斯集中了他全部军力,4万5千精锐的重步兵,2万5轻步兵,1万骑兵及75头战象,联军也集中了强大的军力,包括4万重步兵,2万轻步兵,1万2波斯骑兵,3千重骑兵,400头战象及100辆西徐亚战车。

安提戈努斯让其子迪米特里奥斯率领强大的骑兵力量进行侧翼突击,在1万骑兵的冲锋面前,联军的侧翼很快被击溃了。此时塞留古斯灵机一动,他命令他的战象预备队前去截击迪米特里奥斯的骑兵,使其无法返回战场,也就无法对联军侧后构成威胁。此时安提戈努斯在正面指挥战斗,但联军阵营中的一杆标枪将他击中,安提戈努斯落马身亡,其部众顿时群龙无首,安提戈努斯在小亚细亚的影响就此终结。

安提戈努斯死后,亚历山大帝国的领土分割大概是这样的:卡桑德占有马其顿与希腊,托勒密占有埃及,里希玛丘斯占有希腊半岛北部的色雷斯与小亚细亚西边,塞留古斯占有小亚细亚的东边。

安提戈努斯虽然死于小亚细亚的争斗,其子迪米特里奥斯却没有放弃战斗,后来他重新回到希腊。卡桑德此时已死,其子被迪米特里奥斯杀死,迪米特里奥斯最终在马其顿建立了安提戈努斯王朝。

此时,为了小亚细亚的最终霸权,里希玛丘斯与塞留古斯两强不可避免的分裂了。两人于公元前281年在科鲁贝迪安展开了最后决战,关于此战的细节几乎全无记载,不过有记载的是里希玛丘斯在此战中战死,他的领土也被塞留古斯兼并。

至此领土分割基本定型,随着三个国家出众的开国者相继死去,后来的继承人再没有效仿亚历山大的雄心与能力。来自西方的罗马军团最终杀到了希腊,叙利亚与埃及,将这三个王朝全部灭亡了。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7 21: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历史确实不好找啊,阿里安说他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主要参考了托勒密的回忆,托勒密作为内战的参与者估计是不好意思写内战了,毕竟内战没有征服异族那么光彩吧,也没有那么多胜利!不知LZ在哪找到的资料,可否说下书目?

亚历山大死前的那句话其实我觉得值得推敲,不过三个王朝肯定都是很喜欢这个说法的,史书的编订和流传通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官方所左右的......

还有高地亚的那个结,也亏了是亚历山大砍的,大家都说好,换我砍,肯定给人骂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02: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好找,我也是偶然翻了几页书才去关注的。书目主要是W.W.Tarn的
Hellenistic Military and Naval Developments,这本小册子简明扼要写的很好,可惜不是编年体战史。作者也是我最喜欢读的历史学家之一,他是亚历山大时代题材研究的专家。我后来又查询了维基百科的一些东西作为辅助。

其实本来没想写那么多,只是想看看有没有人同样关注这段历史,可惜不知不觉就写了那么多字...主要是想给大家一个直观印象,因此没太注重年代顺序与事件衔接。只挑了几个主要人物与重要战役说了说。

现在看来是没什么人感兴趣,算我浪费时间白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08: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错呢。只可惜高山在前,显得这几只豺狼渺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09: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业者战争“啊。最近刚看了涉及这段历史的一次海战,和罗德岛阿波罗像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11: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我也是的。刚刚看完这一次海战。罗德岛居民用缴获的武器铸造了那尊神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19: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历山大继位战,这个我在赛尔格耶夫的《古希腊史》看了一点。以后多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02: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aoduoxi 于 2008-12-8 09:29 发表
“继业者战争“啊。最近刚看了涉及这段历史的一次海战,和罗德岛阿波罗像有关。


呵呵,可能是公元前306年的萨拉米斯海战,发生于第4次继业者战争。对阵者为埃及的托勒密一世与安提戈努斯之子迪米特里奥斯一世。我对桨船时代的海战没什么详细了解,先前只是知道有这场海战,没花费时间去了解细节。这场海战的意义也不小,打消了托勒密进犯希腊的打算,只能在埃及偏安了。

罗德岛神像则是与公元前305年的罗德岛围城有关。迪米特里奥斯击退了托勒密的入侵后准备进犯埃及,首先要夺取罗德岛作为基地,他集中了1300艘战船与3万多士兵海陆围攻,但最终未能攻下罗德斯岛,神像是此战胜利的很年后建起来了。这个迪米特里奥斯在亚历山大时代是马其顿军的军事工程师总管,绰号“夺城者”,代表作有推罗围城战,而罗德斯岛貌似是他一生中唯一一场围城战败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8 20: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地中海附近发生的战争有一个骑兵作用下降和步兵作用反升的问题。也许这是后来罗马轻易征服希腊化国家的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21: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和骑兵过高的维护费用有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8-15 07:55 , Processed in 0.0253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