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9547|回复: 45

中国人曾横扫欧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6 22: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若干年后当我到达欧洲时才发现,自己的欧洲史记忆仅剩下古罗马两个字。当两段中国人让欧洲人割地赔款的历史忽然跃入眼帘时,我几乎晕头了—割地赔款,那不都是外国侵略者逼着我们中国人干的事情吗?
先看看史实吧!
         一,50万匈奴大军趁罗马帝国分裂之际,屡次兴兵攻伐。先使东罗马帝国割地赔款并俯首称臣,再让西罗马帝耗尽精血走向灭亡——欧洲由此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公元5世纪,匈奴帝国国王阿提拉率领50万大军入侵欧洲,给欧洲带来一场空前的浩劫。
         匈奴是我们中华民族无法忘记的一个民族。匈奴即“胡人”。战国时期,匈奴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常南下攻扰中原,对中原大地构成巨大的威胁。我们所熟知的“修长城”、“公主和亲”、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等历史重大事件,都记录着汉与匈奴的纷争与和解。
         秦末汉初以前,中原政权对匈奴主要采取防御策略。自汉武帝起变被动为主动,连续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均大获全胜。公元前48年,匈奴发生民族分裂:一部分约五千户南下归汉,称南匈奴;公元89年,北匈奴在东汉和南匈奴的联合夹击之下,再次发生分裂,少数留在原地,大部分人马向西开进,开始了漫长的西迁之旅。
         几十年后,匈奴人到达里海附近的一片大草原。在那里蛰伏了将近200年。公元360年,匈奴民族在重新崛起,继续向西开进,最终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建起了强大的国家。公元430年前后,匈奴人再次大举西迁,到达定都班加尼亚(今匈牙利西部)。其帝国势力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波罗的海。控制了东欧和西欧大部分地区。这就是今天匈牙利的前身。
  匈奴人是“马上得天下”的始作俑者。剽悍的匈奴兵所到之处,欧洲人要么被打得落花流水,要么只能望风而逃。公元435年,最著名的匈奴首领阿提拉趁古罗马帝国分裂之际,率领凶悍的匈奴兵一举击败定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东罗马帝国,逼得东罗马帝国俯首称臣,每年纳贡700多磅黄金。公元443年,阿提拉率兵卷土重来,再败东罗马,掠夺黄金6000磅。东罗马被迫将岁贡增至2100磅。公元447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和色雷斯一带发生地震,局势动荡。匈奴人第三次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东罗马不得不将多瑙河以东300英里,南北100英里的土地割让给匈奴以苟延残喘。
        公元451年,阿提拉以西罗马皇帝拒嫁公主荷诺利亚为借口,率大军杀奔西罗马首都罗马。西罗马皇帝自知不敌,请出罗马教皇去游说。罗马教皇恳请阿提拉不要毁灭罗马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并承诺保证许嫁公主。阿提拉被听信了教皇的忽悠,心有所动。于是他改弦易辙,率大军越过莱茵河,准备一举征服西欧。没曾想,此举中了西罗马的缓兵之计。同年7月,西罗马帝国联合同样受到威胁的西哥特人、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等其他民族组成联军,在今巴黎近郊的卡塔隆尼平原展开决战。在有备而来的强敌面前,匈奴大军首尝败绩,大伤元气,从此呈现颓势。
匈奴王与西罗马百万大军大决战
        第二年阿提拉为报一箭之仇,再度兵发西罗马,罗马城再度告急。岂料匈奴军中发生了瘟疫,战斗力急剧下降。加上粮草不济,东罗马援军又拍马杀到,阿提拉只好黯然下令撤军。不久后,阿提拉在行军途中暴病身亡。匈奴帝国群龙无首,自相残杀,帝国大厦终于在公元455年轰然倒下,欧洲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没曾想,西罗马帝国被匈奴人这么一折腾,同样遍体鳞伤,一蹶不振。11年后的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罗莫洛斯被后崛起的日耳曼人废掉了,罗马帝国也宣告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毁灭,决不是一个王朝终结那么简单,它标志欧洲奴隶社会的终结。欧洲,也因此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黑暗的中世纪梦游了1000多年!这是世界史上的一大独特奇观,也是空前绝后的悲剧!
        更令人深思的是,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毁灭,古罗马文明也仿佛一夜间消失了!最后一次屠城,罗马这个拥有50万人口的大理石之城,变成了一片废墟,人口也仅剩下7000多人,且基本是老弱病残。过去古罗马人的房子一层不住人,卫生间设在室内且有抽水马桶,和我们现代家庭没什么两样。古罗马结束后,人们和牲畜一起住在一楼,卫生间也搬到室外,变成了茅厕。一夜间,生活水平至少倒退了500年。
        今天的学者在研究古罗马文明消失之谜时,得出了近似的结论:毁于野蛮人!匈奴人耗尽罗马精血在先,其他后起野蛮民族趁火打劫在后!
        二,所向披靡的蒙古西征大军成为欧洲人新的噩梦。这一次,不仅是让西方人割地赔款那么简单。蒙古人干脆骑在一部分欧洲人的头上,时间长达250多年!
        公元1235年夏,蒙古可汗窝阔台召集忽里勒台大会,决定贯遵照成吉思汗遗训,向西开疆拓土,征服世界。会议决定由各支宗王长子或长孙领兵西征,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遣长子出征。这支以拔都为统帅“长子西征”大军,到了欧洲更是风卷残云,横扫一切劲敌!
  1236年,征服伏尔加河中游的钦察诸部。
        1237年冬,征服俄罗斯本土和基辅。
        1241年,大败波兰、匈牙利和德意志3国联军。
        西征大军继续向西推进,波兰、捷克(波米希亚)和匈牙利被一举击败。
        1242年冬,正当西征大军向西欧的桥头堡——奥地利的维也纳出击时,后方忽然传来窝阔台去世的消息。按照老规矩,长子必须回去商讨国是。拔都立即率率大军东返,远征行动噶然停止,
        行军途中传来新汗继位的消息。拔都索性就在伏尔加河下游建萨莱城(今俄罗斯斯阿斯特拉罕附近)为首都,成立了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
        钦察汗国下设12个公国,疆土范围包括额尔齐斯河以西,多瑙河以东,克里米亚半岛及北高加索地区以北的广大地区。今天的俄罗斯大部,以及乌克兰、立陶宛、保加利亚等当年都是向蒙古人纳贡的藩属公国。钦察汗对各公国分而治之,分别颁发册封诏令。再从各公国王公中选出一个代理人,任其为“全俄罗斯的大公”,由他代表蒙古人向个公国征收贡赋。钦察汗国最终统治了俄罗斯地区将近250多年才灭亡。
        蒙古人的西征远没有就此彻底结束。公元1258年,又一支远征军攻克了位于报达(今巴格达)阿拔斯伊斯兰教王朝,建立了伊尔汗王国。不久,和蒙古人有亲缘关系的帖木儿侵入印度,建立了蒙兀儿帝国(而蒙兀儿的意思,就是蒙古。很多国人知道印度有个必去的著名景点叫泰姬陵,却不知道泰姬陵是蒙兀儿王朝的一位皇帝给他的爱妃修的陵墓)。加上此前在中亚建立的察哈台汗国和后来的元朝,蒙古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帝国。

      从亚洲到欧洲——蒙古帝国疆域图。左上角为金帐汗国
        读完这两段历史,很容易产生连点疑问。
        一是为什么匈奴人和蒙古人能横扫欧洲如卷席? 欧洲人不是很可怕吗?
        这方面,军事研究者已经提供了很多很专业的分析。比如欧洲国土四分五裂啦,人数占优啦等等。我认为,这些都很重要,但不是最根本的。欧洲虽然分裂,但在强敌面前还是可以临时团结起来一致的。匈奴人被欧洲联军打败开始衰败就是例证。就人数来说,匈奴兵是比较多,但后来蒙古人总兵力不过十多万,战斗中常常是以少胜多。
        这里面,一个核心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这两个民族都是和中原大地打过交道的。要知道,汉族人是最聪明的民族之一,和聪明的汉人交过手,再对付这些笨得不能再笨的欧洲人,岂不不是小菜一碟。
        从汉匈交战史上看,汉族人常常和移居北方的匈奴人打个平手。要不是内地没有大片适合放牧的草原,匈奴杀回中原也未可知。秦汉以前,中原诸国只能采取最笨拙的修长城来抵御匈奴。西汉和东汉时局面骤变,卫青、霍去病和窦宪等几位名将,不按规矩出牌,屡次发动突然袭击。每次都是孤军长途奔袭,直捣匈奴老巢,令匈奴防不胜防。再加上张骞和班超等人深入敌后,联合西域诸国孤立匈奴,匈奴人终于认识到跟汉人玩不起了!野性的匈奴,从此浪迹天涯。
        匈奴兵和欧洲兵一交手就发现,欧洲人简直是傻帽。匈奴人穿着兽皮,防护装备是落后的,而胆小的欧洲人几乎武装到牙齿,全身盔甲,近乎刀枪不入。他们的软肋,也正在这里。由于盔甲太重,重装骑兵往往需别人扶着才能上马!精明的匈奴人很快发现了欧洲兵的软肋。先用钩镰枪搂马腿,重装骑兵摔下马,想翻身也不容易。匈奴兵三五个一起上,跳到身上一顿乱踩,活活地把重装兵给踩死!
        至于蒙古大军,则可以说是集中了中原最先进的军事和科技成果。大军开拔前,蒙古人总是会提前在前方先放出细作。前方交通情况,敌人有多少,处于什么状态均一一汇集到统帅那里供决策参考。有时候连敌人之间的矛盾都了如指掌。蒙古大军的绝对优势,绝不仅是快马和硬弓,大量的火炮和火枪才是制胜的秘密武器。关于中国的火药被欧洲人用来造枪炮的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火药应该首先是被蒙古人用来打欧洲人!而蒙古人最擅长使用的战术,就是正面与敌人一接战就佯败,待敌人追入伏击圈,两侧突然枪炮大作,更有伏兵杀出。敌兵惊恐万分,不被杀即被俘。这种战术,在中原大地早就被用烂了!对付欧洲人依旧屡试不爽,因为欧洲人还没见识过呢!
        第二个问题是蒙古人和匈奴人算不算中国人。
        尽管这个问题显得很弱智,但还是有必要解答一下!
        说蒙古人是中国人相信谁都不会有疑问。这绝不是沾边就赖的问题。从蒙古人入侵中原大地建立了大元帝国时起,蒙古和中原大地就是一个国家。后来的大明也好,大清也好,蒙古一直在中国的版图之内。直到二战结束,外蒙才独立出去。时至今日,蒙古人民共和国议会已经40多次通过决议,要求回归中国呢!
        关于匈奴人,可能会有些争议。然而,大量的史实告诉我们,匈奴人不但不是外来民族,而且恰恰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一部分。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而中华民族一开始就有着多样性。胡人也好,匈奴人也罢,从中国有记载的编年史开始就一直有他们的踪迹。在殷商时期他们曾被称为鬼方、犬戎等等。匈奴人原是夏人的后裔,是被殷人驱赶到北方的,《史记?匈奴列传》写道:“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裔也”。《山海经?大荒北经》则称:犬戎与夏族同祖,皆出于黄帝。
        我们总不能因为这些人离家远行、转战他乡就说他们不是中国人吗?
        欧洲有个著名笑话。希特勒生于奥地利的布劳瑙,却在德国成了总统;贝多芬生于德国的伯恩,却在奥地利维也纳成为音乐大师。你要是问这两个人是哪个国家的人,奥地利人会自嘲地说:希特勒是德国人,贝多芬是奥地利人。但这仅仅是自嘲!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没什么意义!
        查阅有关这两段史实时,发现关于匈奴西迁的资料少得可怜。对蒙古人西征的这一段,更多是来自民间。官方的记载中,我我看到的竟然全部是正面评价:蒙古人把欧亚大陆放在一个民族的统治之下,加强了欧亚和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中国的许多技术和发明也传到了西方,对欧洲以及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没错,还要加上一句说的很到位。可是,灾难呢!为什么对蒙古人西征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呢?
        所谓的欧洲的匈奴帝国,说到底就是一个陆地的海盗之国。匈奴人每隔三两年就发动以抢劫财物为目的财富掠夺战争,抢完了,回来享受。用完了,再去抢,周而复始。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先生游离欧洲时发现,原来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竟是当地人为了躲避匈奴之乱而在118个浅水滩上修建起来的。
        至于蒙古西征的暴行,更是令人发指。蒙古大军行军作战实行轻装上阵、就地取食的策略,从不带粮草。每到一地,如同蝗虫经过,村舍空空如也。打了胜战常纵兵劫掠,奸杀无度,民不聊生。好在欧洲人好像并没有记仇。英国王室甚至以自己拥有成吉思汗的血统而骄傲呢!谁能说清楚这种血统是来自明媒正娶还是强奸?
        不知何时,中华民族开始虚伪了。
        讲别人的罪恶和自己的成就不惜笔墨,对自己给别人带来的灾难却讳疾忌医。一部汉族历史,也是其他少数民族的衰落甚至灭亡史。今天的少数民族,往往就是偏远和山区居民的代名词。祖先打下的江山都是我们的,哪怕不是自己的正宗祖先;祖先打不过人家,被迫将占领别人的土地归还了,就是丧权辱国。试问,这是不是无厘头?
        如果我们看到蒙古西征促进欧洲的文化,甚至影响了世界的历史进程,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八国联军甚至日本人说声谢谢呢?没有他们坚船利炮的启蒙,我们很可能还在封建社会的仙境漫游呢!
        如此沉重的启蒙之后,我们真的离开封建很远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22: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匈奴是现在的匈牙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22: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过这样的说话,但是好象最多也只是匈奴一小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2: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匈奴人大概是公元370年入侵欧洲,势力范围大概在巴尔干一带(阿提拉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22: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不多,匈奴人太多
横扫欧洲只有游牧民族做的出
当时封建制度是很优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2: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另外咱俩是同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2-16 22: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匈奴是中亞的游牧民族,長期生活在外蒙古,嚴格來說他們不被包含在中華民族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7 15: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通过索额图之口说过:蒙古人是中国人。但是这是清朝人的话。
一个汉朝人同样可以说:越南人是中国人,但是今天不能。
乌克兰人曾经是俄国人,但是今天不是。
马其顿人曾经是希腊人,曾经是土耳其人,曾经是南斯拉夫的公民,但今天不是。
至于阿提拉那个民族,是不是被霍去病屠杀的那个民族还未有定论。
中国人横扫欧洲?yy啊,不如直接说:“我们的成吉思汗时代,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只奇怪俄罗斯人为什么不说,“我们的金帐汗国时代,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
中国人横扫欧洲?不如说北京的倒爷震东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7 15: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匈奴已经在东汉时被同化,十六国时进一步同化。基本融合。
北匈奴也就是格鲁赛提到的西匈奴,在BC35年被中国远征军打败,单于被杀,部属零散在咸海北岸的草原上,定居到374AD,和阿兰人,斯基泰人发生冲突,开始西征。这就是阿提拉的那支。(草原帝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7 16: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发于小隐在线历史论坛的《民族大迁徙史话》,作者莫谈国史
作者把横扫欧洲的那个民族“Hun”称为“胡人”,因为他觉得简单的判定他们是匈奴不妥。
第八章 顿河风云
对“胡人”是否是匈奴人的论述

   这些猎人们既不是日耳曼人,也不是波斯人,更不是罗马人或希腊人,而是与欧洲人还从未谋过面的胡人。据拜占廷史料记载,胡人们身材矮瘦,肤色深暗,颧骨宽阔,鼻翼扁平,鼻梁细长,五官的体积都明显小于东欧的原住民,体毛稀疏,习惯剔光头部两侧的头发,在天灵盖上留一条短辫子。这完全是一副典型的黄种人面孔,或者用西方学术界通用的一个其实并不太恰当的名词说,属于蒙古人种。我曾经在博物馆里亲眼看见过他们的头骨,以及人类学家以此为依据制作出来的头型复原模型,与传统记载完全一致,确实无可争议。但考古研究还发现,他们中有相当部分的中亚人种,即现在所说的突厥人种,其数量可能并不在蒙古人种之下。值得注意的是,胡人是一个相当好客,从不特意和其它民族划清界限的民族,又不忌讳通婚,所以他们的遗体常常也和日耳曼、波斯等人种混杂地埋葬在一起,以至于难以分辨。另外,嚈哒人,即拜占廷人所谓的“白胡”,是胡人在中亚长期的同盟者,因此往往被外人混淆。但实际上,他们远在中亚腹地,从来不和胡人居住在一起,文化习俗也完全不同,明显应单独算作一个民族。关于嚈哒人的起源,向来说法甚多,有大月氏说、高车说、氏羌说、波斯说,甚至契丹说、朝鲜说,各有各的道理,但又莫衷一是。因为篇幅所限,又与欧洲民族大迁徙的主题无关,就不在此赘述了。

                  这些胡人从哪里来?他们到底又是谁?这是让几乎全世界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几乎无法得到准确解答的问题。前苏联学者曾经广泛地发掘了从匈牙利平原到蒙古高原所有可能的胡人遗迹,又搜遍了东西方的所有相关史料,但最终也无法得出令人完全信服的结论。问题的关键,一是因为人种混杂,导致完全没有学术争议的胡人遗体几乎不存在;二是因为胡人本身的文化水准太低,缺乏标志性的文物。现在我们看到的胡人文物,主要都是他们的劫掠所得,或是其它民族的贡品。比较有特色的几样,一是他们的武器,二是战马的头部装饰,三是某些青铜器皿。但是,第一种在当时的东北亚地区实际上很常见,任何一个民族的可能性都有;第二种几乎全是纯金打制,做工精美之至,覆盖着战马的整个头部,这在当时的东北亚地区极罕见,显然更接近于同时期波斯萨珊王朝的重骑兵马甲;第三种很有意思,年代都相对较早,其形状和花纹与中国传统青铜器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上面连一个汉字都没有,做工又比较粗糙,根本无法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媲美,所以更有可能来自与其它中亚或西亚民族的交流。而匈奴族特有的标志性文物,比如双环短剑、动物图案的铜饰牌、虎鹿造像等,在胡人的墓葬里也没有发现过。

                  除了考古发掘以外,近年来在民族研究中又盛行起了语言学考证。这本来是个有益的补充,但也不能过分依赖。拿胡人的例子来讲,它充其量只能证明Hun与匈奴、通古斯、突厥、蒙古等民族在文化上有某些相似性,他们之间可能曾经存在过文化交流或继承的关系,但也仅此而已。举个反例,当今的英语、德语、法语中都有大量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难道英国人、德国人和法国人都是罗马人和希腊人的近亲或后代吗?当然不是,他们几乎都属于纯正的日耳曼人种,与拉丁人、希腊人风马牛不相及。由此可见,晚些时候在北亚地区生活的各个游牧民族借用古匈奴语中的词汇,也是完全合理,而且极其正常的事。更何况,胡人语言学研究中的许多,甚至绝大部分论据都是根据现存语言作出的推测,放到古代环境中去,其可信程度大可值得怀疑。现在就连拉丁语中的一些发音都存在争议,更遑论没有流传下来可靠文字的胡语了。所以说,胡人的起源问题,单靠语言学还是无法解答。

                  西方的研究成就不行,就让我们回到东方史料。按《魏书》的说法,我们的确可以模模糊糊地得出“胡人就是北匈奴”的这样一个假设,但它仅仅是假设。就连匈奴本身的人种问题,现在也还存在争议。秦汉时的匈奴,似乎都高鼻深目,体毛甚长,应接近于突厥人种。但据《旧唐书》的说法,纯种“胡”(即匈奴及部分中、北亚游牧民族)与突厥王室阿史尔家族在外貌上有明显的区别,但具体如何则语焉不详。自冒顿单于起,匈奴强大,多次南下掳掠汉族人口(也有不少汉族北上避难,投靠匈奴),并与之通婚融合。比如在公元前90年燕然山一战,匈奴便俘虏了李广利以下数万人,而他们本民族的人口又不到百万,所以估计后来掺入了不少蒙古人种的成分,在体貌特征上因此有可能与Hun类似;但胡人与北匈奴在宗教信仰、社会形态、文化程度、生产方式等多个细节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真正近似的只有某些生活习俗和军事方面的特征,而仅凭这些,根本不足以证明他们之间有什么等同性。

                  尽管北匈奴可以算是“Hun”头衔一个有力的竞争者,但还有一些民族也可以充当候选对象。我们不应忘记,无论是当时的中国还是波斯,对自蒙古高原以西至乌拉尔河,即今哈萨克斯坦北部及其周围的这块草原上的情况都不甚了解,而它的面积广达300万平方公里以上。就中国正史资料来说,我们至少可以举出下面的两大“Hun”的候选者:丁零(后来的敕勒/铁勒、薛延陀、回纥/回鹘/维吾尔族的祖先)和乌孙(哈萨克族的祖先),他们都曾是当时这个地区有影响的强权(康居虽然也控制着这一地区的西南部,但文化水准较高,能建城定居,会写字,风俗与游牧民族不同),而且都分为许多部落,行踪飘忽不定。汉魏之时,乌孙分立两昆弥(即可汗),后来被鲜卑和柔然所逼,大部迁至葱岭以西;丁零分为北、西、南三部,南丁零在东晋、南北朝期间融入中原,北丁零(即敕勒/铁勒,因所制车轮甚高,又名高车)分为十二大姓,而西丁零则迁入阿尔泰山一带,后来不知所终。这些民族中的许多部落都曾大规模西迁过,史官无法研究出他们的完整迁徙踪迹,正所谓:“魏晋之世,种族瓜分,去来沙漠之陲,窥扰鄣塞之际,犹皆东胡之余绪,冒顿之枝叶。”实际上是一本糊涂帐。按《汉书》和《魏略》,匈奴西北又有马胫、浑窳、屈射、隔昆、新犁、商度、短人等多个民族,大都以游牧为业。据说马胫民族的马术极高明,令人感觉他们与马合为一体;而“浑窳”一词的原音可能极其接近于“Hun”,所以他们都可以算作“Hun”头衔的潜在候选者。但可惜,当时的中国人连他们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都分辨不清,更不用说讲明白他们的来龙去脉了。所以,把Hun当作北匈奴的这种理论,虽然很受中国人的支持,但归根结底,却还只是一个几乎全无过硬证据的假说。
                 在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这个即将震撼欧洲大陆的蛮族,一直咬着他们冷冷的牙,在莫提斯大沼泽以东的荒野上游牧和狩猎。他们奉行类似萨满教的原始宗教,崇拜动植物神灵,有重要问题时,就杀牲,观察内脏形状,以占卜吉凶。(这是一种古老的闪米特巫术,曾经广泛流行于亚洲和美洲各地。但匈奴人则是崇拜天地日月的,有祭天圣物——休屠金人,在信仰上和汉族有些类似。)他们流行一夫多妻制,但父亲或兄长死后,长子或弟弟不娶后母或嫂子,这也与匈奴的习俗截然相反。在亲人去世时,胡人男子并不哭泣,而是放声高歌,赞颂死者的功德,并用刀在脸上划出一道道伤口,使自己血流满面,以便让死者不要看到女人式的泪水。这个野蛮而残酷的习俗广泛存在于亚洲北部和中部的各个游牧民族中,匈奴、丁零、乌孙、羌、氐、吐谷浑、突厥……无不如此。不过,匈奴还有杀活人殉葬的习俗,而胡人则无。

                  意外的地理大发现,在胡人的面前展现出了一块美丽而富饶的新大陆。但并非所有的胡人都对移民西徐亚趋之若骛,他们实际上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国家,而只是十几支友好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可能其中有几个北匈奴部落,但也不能排除还有更多的西丁零、西乌孙、鲜卑……等其他游牧民族的参预,或许这就是他们把自己统称为“胡人”的真正原因。我们也不能排除另外一个可能性:这些人其实原本就居住在亚欧大陆接壤的草原上,为了震慑其它民族,他们假借了威名远播的北亚胡人的名号(种种证据表明,匈奴人是不自称“匈奴”,而自称“胡”的),因此其实只是所谓的“假胡人”(Pseudohunni)。同样的怀疑,在对日后入侵欧洲的阿瓦尔人研究中也拥有相当多的支持者。在开始时的若干年里,只有少数胡人部落踏上了西进的旅途,而更多的人则谨慎地沿着莫提斯大沼泽的边缘南下,来到接近高加索山脉的地方,当时那一带的主要居民是波斯人的近亲阿兰人,他们也被认为是萨尔马特人的一部分。

                  对于胡人来说,阿兰这个民族应该不会陌生。他们在公元1世纪前后曾经占据过里海到咸海之间的地区,在那里建立了粟特国(也称奄蔡国、阿兰聊国或温那沙国),后来在公元3世纪被西迁的匈奴击败并吞并。另一部分阿兰人则生活在西至黑海,东至里海,南至高加索山脉,北至莫提斯大沼泽的土地上,现在也轮到他们遭受侵略了。据《魏书》记载:“(阿兰人)不知斗战,忽见异人,举国便走。土无所出,大养群畜。体轻工走,逐之不可得。”叙述得虽然有些可笑,但应该还是反映了部分事实的。《魏书》接着还说:“(阿兰国)北又有女王国。”指的大概就是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萨尔马特人了。胡人向阿兰人发动的战争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二十多年,至公元372年前后,终于将其彻底征服。众多的阿兰人向胡人投降,成为对方此后主要的同盟力量之一。

[ 本帖最后由 毛大大 于 2009-2-17 16: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1 21:35 , Processed in 0.0394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