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2074|回复: 33

[图库] 拿破仑时18,19世纪的欧洲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1 14: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18世纪的吧。
  要说这18世纪,就不得不谈到法国发展起来的洛可可风格艺术了。
  现在而今眼目下,小资们和大款们和时髦小青年们,房间装修要罗可可巴洛克式,衣服要洛可可风格,就是时尚杂志的封面也是洛可可式的花边框……
   一句话: ——华丽丽的罗可可~~~~~~

  美术史家龚古尔兄弟写道:“当路易十五的时代代替了路易十四的时代时,艺术的理想从雄伟转向了愉悦,讲求雅致和细腻入微的感官享受遍及各处。”
   17世纪的法国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下的君主专制登峰造极的时代,盛行正统的古典主义艺术,而到路易十五时代,就进入一个极度享乐的时代,这个时代如诗人罗梭所咏:“昨日早已逝去,明日也许不到来。”仅仅是在今天,毫无疑问,人们能找到快乐,在这样的时代精神背景下,产生了“罗可可艺术”。

  罗可可,是贝壳工艺的同义语,由此引申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或样式。由于主要是在路易十五时代流行,所以又称路易十五风格,它反映出上流贵族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是 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主流艺术样式。同时期还存在有反映第三等级艺术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市民艺术,即启蒙运动影响下的现实主义倾向的艺术。这两种艺术互相对立,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所谓启蒙运动,即是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所进行的旨在反对贵族文化的大规模的文化教育运动,借以唤起人们反封建的思想觉悟。这一运动以传播新兴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含文学艺术)为中心,使人们相信时代的最高理想是民主和自由。启蒙运动主要是接着文艺复兴进一步打垮法国封建统治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在文艺领域,启蒙主义反对旧的古典主义,它要求文艺的体裁、种类、题材和艺术语言形式及传统规则,结合现实生活,创作自由。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狄德罗,他力劝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他说:“要住到乡下去,住到茅棚里访问左邻右舍,更好是瞧一瞧他们的床铺、饭食、衣服、房屋等”。在美术上,他力劝画家不要关在画室里,整天临摹矫揉造作的模特儿,而应该到教堂、街道和市场各地去细心观察真实人物的真实面貌和动作。他斥责专事美化贵族生活的画家布歇是“堕落的艺术家”。拥护启蒙运动并在创作中体现这一精神的画家有夏尔丹和格瑞兹等。

  路易十四时代的官方古典主义以庄严、华丽、沉重的外貌、深刻的思想为其特征;而罗可可及其传统以艳丽、轻盈、精致、细腻和表面上的感官刺激为追求。表现在建筑艺术上是造型的比例关系偏重于高耸和纤细,以不对称代替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与方向多变的曲线和弧线,排斥了以往那种端庄和严肃的表现手法。在室内常用大镜子作装饰。在装饰纹样中,大量运用花环和花束、弓箭和箭壶以及各种贝壳图案。色彩明快,爱用白色和金色组合色调。在室内装饰和家具配置上,造型的结构线条具有婉转、柔和、造型优雅和安逸等特点。

  罗可可风格表现在绘画和雕刻上,则多选择愉悦享乐轻松的题材,用愉快活泼的情调来表现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特别是青年男女的爱情风流韵事。在这些作品中,着重刻画男女调情的细节,甚至追求色相和肉感、性感的描绘,以这种感官刺激的艺术形象迎合上流社会醉生梦死的审美趣味。

  罗可可风格波及欧洲大片地区,是涉及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时代风尚。但在不同地区表现亦有差异,大致有根植于法国本土的法兰西罗可可,全欧流行的国际罗可可,在罗可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各地方罗可可等。



罗可可雕塑艺术

  18世纪罗可可雕塑主要是在17世纪古典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往往依附于建筑而存在,有大量作品用来装饰环境和室内灯具,尤其是室内装饰小雕刻作品增加,它们具有强烈动感和丰富的表情,以纤巧、细腻的表现手法使之更多具有绘画效果,形成罗可可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 本帖最后由 no22 于 2009-3-21 16:0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5: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呼……贴图累的半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5: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革命党自然就有保王党啦,呵呵。
有诺可可自然就有唱对台的新古典主义啦。
  新古典主义兴盛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强调要求复兴古代趣味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那种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又不同于17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它排挤了抽象的、脱离现实的绝对美的概念和贫乏的、缺乏血肉的艺术形象。它以古代美为典范,从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以及对古代景物的偏爱,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怀旧感。

  新古典主义不仅表现在美术中,也表现在文学和音乐中,它在法国兴起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18世纪下半期是法国封建君主制日趋腐败堕落和资产阶级逐渐强大的时期,是两个阶级面临决战的变革时代。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反封建反宗教神权、争取人类理想胜利的旗帜,号召和组织人民大众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而献身。为取得这一革命斗争的彻底胜利,首先要在人们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资产阶级所推崇的偶像,资产阶级革命家利用这些古代英雄,号召人民大众为真理而献身。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大造资产阶级革命舆论的新古典主义。

  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它的杰出代表是达维德。(我看本坛里兄弟们都叫他大卫

[ 本帖最后由 no22 于 2009-3-21 15: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5: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本坛这最最最著名的新古典主义代表作,自然就是~~~~~~全体起立,敬礼, vivel ~~
vivel ~~~~~~~~





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心堂。
不知道和拿破仑建立的圣心修女会有什么联系。这儿也有鹰旗的标记哦,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5: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18世纪英国美术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美术在欧洲艺术史上没有自己的地位,一些中世纪美术遗品,也在长期的动乱中被损毁殆尽。工业革命前的统治阶级对美术也不感兴趣,至多想把自己的形象留存下来,请来外国名师专画肖像,聘外国画家任宫廷画家,第一位来英国任宫廷画家的是德国的荷尔拜因,相继而来的是佛兰德斯的凡·代克。因此英国美术一直未能发展起来,形成自己的民族传统。到了18世纪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在美术上进入了它有史以来第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创造了大量的艺术品,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的艺术大师,如荷加斯、雷诺兹和庚斯博罗等。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5: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  8世纪意大利美术
   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昔日的光辉已一去不复返,欧洲美术的中心已转移到法国和英国,意大利充其量仅限于对光荣历史的留恋,再也没有出现世界一流的艺术大师和作品。

  但是在威尼斯,文艺复兴的回光返照好像显得比佛罗伦萨和罗马要强一些,尚保留一定的艺术繁荣,其次是罗马,这里是外国美术家云集的圣地和新兴的古典主义策源地。

  18世纪意大利美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绘画和装饰美术中。这时期的绘画基本上摆脱了宗教题材的局限,由神转到人间,肖像画、风俗画有很大发展,以提埃波罗为首的装饰性艺术在委罗内塞的基础上取得了伟大成就。在绘画技法上强调了鲜明而细腻的色彩效果外,还从巴洛克强烈明暗表现转向轻快和谐和充满生气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6: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乔·巴·提埃波罗(曼陀铃姑娘)

为什么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曼陀铃和我国的琵琶的山寨版。为什么为什么???纠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7: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19世纪欧洲艺术
  终于要介绍我的偶像了,哇哈哈哈哈
   现在隆重邀请影视歌多面发展.....啊不是,应该是诗歌文学绘画哲学宗教工艺科学……多面发展的天皇巨星,威廉 布莱克 闪亮登场!!(灯光!音乐!掌声!)
  
  英国绘画18世纪就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一大批像荷加斯、雷诺兹和庚斯博罗那样具有全欧意义的绘画大师,使英国绘画在欧洲画坛上占有仅次于法国的重要地位。尤其到了19世纪,英国绘画更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气象。
  英国绘画的发展根植于英国社会工业革命的成就。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到了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工业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有“世界工场”之称。加之掠夺大量的殖民地财富,这使英国进入了一个繁荣的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
    这其中最最闪亮的自然是布莱克啦。
    来,先给你们来段这位爷的诗,

天 真 的 预 示)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把无垠放在你的手掌
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



嘿嘿,镇住了吧?耳熟是吧?这是原版:
Auguries of Innocenceby
William Blake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这位爷简直是天才,不仅文学造诣高潮而且绘画科学样样精通,就是比达芬奇也不逞多让,简直是英国苏东坡。
他的画完全和同时期的其他人不同,想象力和构图完全的天马行空,冲击力太强大了,小宇宙大爆发了……

(作品)箴言




作品:怜悯 (这个是为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画的)



                                                                                                       つづ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3-21 1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聯網上有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的各種不同版本, 有些背景顏色較淺,有些背景顏色較深,但請問你貼上來的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是否十九世紀的原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6 06:00 , Processed in 0.0350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