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3990|回复: 36

[转贴] 贝尔纳多特(选自《马恩全集》第十四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8 17: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贝尔纳多特,让·巴蒂斯特·茹尔——法兰西帝国元帅,蓬特科尔沃的公爵,瑞典和挪威的国王,称为查理十四·约翰;1764年1月26日生于下比利牛斯省的波城,1844年3月8日死于斯德哥尔摩的王宫。他是律师的儿子,受过这个职业的必要训练,但是由于他喜爱军事,他于1780年秘密参加皇家海军陆战队,到法国革命爆发的时候,他已在那里获得士官的军衔。从这时起,他提升很快。1792年他在居斯丁的军团里已当了上校,1793年指挥半旅,同年由于克累贝的保举,升为准将,并担任松布尔—麦士军团的师长,他在克累贝和茹尔丹的指挥下,促进了1794年6月26日弗略留斯会战的胜利、在幽里希的胜利和马斯特里赫特的投降。他还在1795—1796年反对奥地利的克累尔费将军、克赖将军和卡尔大公的战争中立了大功。1797年初,他奉督政府的命令,率领2万人增援意大利军团;在意大利他第一次同波拿巴会面,而这次会面决定了他们后来的关系。波拿巴虽然心胸开阔,但他对莱茵军团及其将领却抱有狭隘的嫉妒和猜疑态度。他马上了解到,贝尔纳多特有很大的个人野心。而贝尔纳多特又是个地道的加斯科尼人,他不能正确衡量像波拿巴那样的天才和像他自己这样的只有一般才能的人之间的距离。由此产生了他们互相之间的不和。在入侵伊斯的利亚期间,贝尔纳多特在指挥先头部队渡过塔腊门托河以及在1797年3月19日攻占格腊迪斯卡要塞时立下了战功。

在所谓果月十八日革命以后,波拿巴命令他的将领们向所属各师收集支持这次coupd’état〔政变〕的贺信;但是贝尔纳多特一开始就反对这样做,接着又示威式地表示自己绝对不愿执行这一命令,最后给督政府送了贺信,但其内容同所要求的完全相反,而且没有通过波拿巴就送发了。波拿巴在去巴黎向督政府递交康波福米奥条约的途中,曾到乌迪讷大本营中去拜访贝尔纳多特,对他大加吹捧,但第二天却从米兰下令,把莱茵军团中他的一师兵力缩减一半,而命令另一半人调回法国。在分歧和新的纠纷经过长期的劝解和调停之后,贝尔纳多特终于被说服接受了驻维也纳大使的职务。在这里,他按照达来朗的指示行事,采取了和解的立场,但巴黎报纸在波拿巴及其一伙人的教唆下宣称这种立场充满保皇主义倾向,为了证明这一指责,还广泛地散布了流言,说贝尔纳多特取下了挂在他邸宅门口的三色旗和下属帽子上的共和国帽徽。贝尔纳多特因此遭到督政府的遣责以后,于1798年4月13日,即在维也纳反雅各宾示威游行周年纪念那一天,升起了写有 “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结果他的邸宅遭到维也纳人群的袭击,旗子被烧毁了,而他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由于奥地利政府拒绝了他提出的要求,贝尔纳多特偕同使馆全体人员离开维也纳去拉施塔特;然而督政府却遵照亲自插手搞这一丑事的波拿巴的意见,压下这件事,从而使自己的代表得不到支持。

1798年8月,贝尔纳多特同马赛商人的女儿,即约瑟夫·波拿巴的姨子德吉烈·克拉里小姐结婚,从此他同波拿巴家族有了亲戚关系;但这看来只加深了他对拿破仑的敌意。1799年,他担任上莱茵监视军司令官的职务,但他不能胜任所担负的职责,这样一来就预先证明了拿破仑的意见是正确的,拿破仑在圣海伦岛说过,贝尔纳多特只能当部下,而不适合担任总司令。在督政府牧月三十日emeute〔政变〕以后,他主管陆军部,他的本事主要不表现在作战计划上,而表现在勾结雅各宾派的阴谋活动上,他依靠雅各宾派重新抬头的势力,企图在军队中给自己收罗追随者。结果在1799年9月13日那天早晨,他在 “通报”读到自己退职的消息,而他根本没有呈请辞职这回事。这是督政府中与波拿巴有关系的成员西哀士和罗日·杜科同他开的玩笑。

贝尔纳多特在担任西方军团司令时,镇压了万第暴动的最后几个策源地。在宣布帝国以后,帝国授与他元帅称号,并委任他指挥汉诺威军团。他在担任这个职务期间,以及后来担任北德意志军团司令时期,竭力在北部的人民中树立个人声望,标榜自己是独立的、温和的和擅长行政管理的人。他率领驻汉诺威的一个军,即大军的第一军,参加了1805年对奥地利人和对俄国人的战争。他被拿破仑派到伊赫劳去监视斐迪南大公在波希米亚的移动;后来被调回布隆,在奥斯特尔利茨会战期间,他的军部署在苏尔特和朗恩之间的中央,协助粉碎了同盟国军右翼从翼侧迂回法军的企图。1806年6月5日,他获得蓬特科尔沃公爵的封号。在1806 —1807年对普鲁士战争期间,他指挥第一corpsd’armée〔军〕。他得到拿破仑的命令,要他从瑙堡开往多恩堡,而当时也在瑙堡附近的达武,则应向阿波耳达前进;在达武接到的命令中附有这样的话:如果贝尔纳多特已经同他会合,那末他们可以一同开往阿波耳达。达武侦察到普军移动的方向,确信在去多恩堡的途中决不可能遇到敌军,因而建议贝尔纳多特共同向阿波耳达进军,甚至表示愿意服从他的指挥。但是贝尔纳多特固执地坚持从字面上解释拿破仑的命令,仍向多恩堡前进,整天也没有遇到一个敌人,然而达武却不得不在奥埃尔施太特会战中单独承受敌人的主攻,这次会战由于贝尔纳多特没有参加,最后没有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全亏从奥埃尔施太特附近和从耶拿附近来的两股溃军的冲突,以及拿破仑在战略上的计谋,才防止了贝尔纳多特明知故犯的严重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拿破仑本来已经签署了把贝尔纳多特提交军事法庭的命令,但是作了进一步考虑以后又撤销了这项命令。耶拿会战以后,贝尔纳多特会同苏尔特和缪拉特于10月17日在哈雷击溃了普军,把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将军追逐到卢卑克,促使他于1806年11月7日在拉特考投降。1807年1月25日在离托恩不远的莫龙根平原他还击溃了俄军。

在提尔西特和约以后,根据拿破仑同丹麦签订的同盟条约的条款规定,法国军队应当占据丹麦的岛屿,以便从那里进攻瑞典。因此,1808年3月23日,也就是俄国入侵芬兰的同一天,贝尔纳多特奉命向西兰岛推进,以便会同丹麦军队攻入瑞典,推翻国王①,并把这个国家瓜分给丹麦和俄国——这对于被指定在不久的将来统治斯德哥尔摩的人来说是个奇怪的使命。他率领32000人的法国、荷兰和西班牙军队渡过贝耳特,抵达西兰岛;但是1万名西班牙军队在罗曼纳将军指挥下依靠英国舰队的帮助脱离了贝尔纳多特的军队。贝尔纳多特在他留驻西兰岛期间毫无作为,也毫无收获。此后他被调到德国,参加法国和奥地利之间的新的战争,他奉命指挥主要由萨克森人组成的第九军。
①古斯达夫四世·阿道夫。——编者注

1809年7月5日和6日的瓦格拉姆会战又引起他同拿破仑之间的不和。会战的第一天,欧仁·博阿尔奈退出紧靠瓦格拉姆的隘口,插入敌军后备军的中央,但没有得到贝尔纳多特应有的支援,因为贝尔纳多特的部队参加战斗太晚而且太不主动。遭到正面和翼侧攻击的欧仁被有力地击退到拿破仑的近卫军那里;因此法军进攻的第一次猛攻由于贝尔纳多特行动缓慢而遭到挫折,当时贝尔纳多特占据了阿德勒克拉村,该村在法军阵地的中央,但在法军的正面稍前一些。第二天早晨6点钟,奥军集中兵力发动进攻,贝尔纳多特没有设防固守这个村庄,把它控制在自己的正面上,他却在阿德勒克拉前面展开了自己的部队。他认为奥军的迫近使他所选定的阵地非常危险,所以放弃阿德勒克拉,退到它后面的台地,于是阿德勒克拉立即被贝尔加尔德的奥军占领。这样一来,法军中央处于危急状态,它的司令官马森纳派出一个师到前面去,以便重新占领阿德勒克拉,但是这个师又被达斯普雷的掷弹兵从该地打出来。正在这个时候,拿破仑亲自来了,他负责总指挥,制定了新的会战计划,破坏了奥军的机动。可见,贝尔纳多特又像在奥埃尔施太特那样,使会战的胜利又一次受到威胁。而他则不满意拿破仑违反一切作战规则,命令杜帕将军(杜帕将军的法国师是属贝尔纳多特军指挥的)采取行动,而不考虑他的命令。当拿破仑发现贝尔纳多特对萨克森人发布的命令在内容上同皇帝的通告不一致之后,就接受了他提出的辞呈。

贝尔纳多特回到巴黎后,开始同富歇搞阴谋活动,不久,伐耳赫伦岛的远征(1809年7月30日)迫使法国内阁在皇帝不在的时候委派他去防守安特卫普。英军的大错误使他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成为多余的了;但是他利用这个机会,在告自己的官兵书里,字里行间指责拿破仑忽视采取应有措施来防守比利时沿岸地区。他被免职了;回到巴黎以后接到命令,要他离开首都,回到自己的蓬特科尔沃领地去,他拒绝服从这个命令,因而被召到维也纳。他同拿破仑在雪恩布龙经过几次激烈和尖锐的谈话以后,接受了罗马区总督的职务——这是一种光荣的流放。

他当选为瑞典王储的原因,甚至在他死后很长时期都没有完全弄清楚。查理十三在收查理奥古斯特(奥古斯滕堡公爵)为义子并承认他为瑞典王位继承人以后,派了弗雷德伯爵去巴黎,为公爵向律西安·波拿巴的女儿夏绿蒂郡主求婚。1810年5月18日,奥古斯滕堡公爵突然死亡,俄国坚决主张查理十三收奥登堡公爵为义子;而拿破仑则支持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六世的要求。年老的国王本人主张宣布死者奥古斯滕堡的兄弟为继承人,他派了默尔纳男爵带了指令去见弗雷德将军,要求弗雷德去事先取得拿破仑对国王提出的人选的同意。但默尔纳这个年轻人属于瑞典极有势力的一派,他们当时以为只有紧密联合法国才能复兴自己的国家。默尔纳到了巴黎,同年轻的法国军事工程师拉比、瑞典总领事辛纽尔和弗雷德伯爵本人磋商以后,提议贝尔纳多特为瑞典的王位候选人,他们竭力不让在土伊勒里宫的瑞典大使拉格尔比埃尔克伯爵知道自己的步骤;而且他们抱有一系列被贝尔纳多特所巧妙支持的错误看法,他们坚信贝尔纳多特事实上是拿破仑心目中的候选人。因此,弗雷德和辛纽尔于6月29日在给瑞典外交大臣的急电中报告说,如果王位继承人的高位能给拿破仑的亲戚和助手,拿破仑将感到非常高兴。虽然查理十三表示反对,但是厄勒布鲁的全国议会于1810年8月21日选举了贝尔纳多特为瑞典的王储。国王也就被迫把他收为义子,起名查理约翰。拿破仑很不乐意和很不高兴地命令贝尔纳多特去接受给予他的高位。贝尔纳多特于1810年9月28日离开巴黎,10月21日抵赫尔辛堡,

在这里宣布脱离天主教,11月1日抵达斯德哥尔摩,11月5日出席等级会议,并从这时起他掌握了政权。自从签订倒霉的弗里德里希斯哈姆和约以来,瑞典普遍主张重新占有芬兰,一般都认为,没有芬兰,就像拿破仑在1811年2月28日给亚历山大的信中所说的,“瑞典就不能生存”,至少是不能作为一个摆脱俄国控制的国家。瑞典只有紧密联合拿破仑才能指望收回这个地区。正因为人们坚信这一点,贝尔纳多特才得以当选。在国王患病期间(1811年3月17日至1812年1月7日),查理约翰被任命为摄政王;但这个任命只是仪式问题,因为他从到达瑞典那天起就已经领导一切事务了。

拿破仑本人是一个十足的暴发户,他是不会去照顾自己老部下的自尊心的,因此他强迫贝尔纳多特 ——违背以前的协定——于1810年11月17日参加大陆体系和对英宣战。他还取消了贝尔纳多特作为法国公爵所应得的收入,并借口贝尔纳多特是“和他不相等的国王”,而不接受贝尔纳多特直接给他的信件,并退回查理约翰赠送给新生的罗马国王①的六翅天使勋章。这些无谓的刺伤不过使贝尔纳多特有理由根据早就作出的决定来行动。他刚迁入斯德哥尔摩,就公开接见俄国苏赫帖连将军(这位将军因收买斯维阿波尔格的要塞司令而被瑞典人所痛恨),甚至同意派这个人为驻瑞典王宫的大使。1810年12月18日他同车尔尼晓夫会谈,
①雷希施塔特公爵,拿破仑第一之子。——编者注

在会谈中他表示“热烈希望得到沙皇的高见”,并同意永远放弃芬兰,条件是挪威要脱离丹麦而并入瑞典。他通过车尔尼晓夫给沙皇亚历山大一封极为谄媚的信。当他因此同俄国的关系密切起来的时候,那些推翻古斯达夫四世和促成贝尔纳多特当选的瑞典将领们不再支持他了。1812年1月27日法国师侵入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这是拿破仑根据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秘密建议而采取的措施),终于使查理约翰有了正式宣布瑞典中立的名正言顺的借口,这时候,在军队和人民中间得到响应的瑞典将领们的反对立场,已经对他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了。然而他背着议会同亚历山大于1812年3月27日在圣彼得堡秘密签订了反对法国的进攻同盟条约,条约还规定挪威并入瑞典。

拿破仑的对俄宣战,使贝尔纳多特一时成为主宰欧洲命运的人物。拿破仑向他提议,只要他派4万名瑞典军队进攻俄国,就答应给他芬兰、梅克伦堡、施特廷以及在施特廷和沃耳加斯特之间全部地区。贝尔纳多特本来能够决定战争结局并在拿破仑进入莫斯科以前占领圣彼得堡。他却宁愿在英国、俄国同他一起组成的三执政中扮演雷必达的角色。他怂恿苏丹批准布加勒斯特和约,从而使俄国契查哥夫海军上将得以从多瑙河沿岸撤走自己的军队,并在法军的翼侧采取行动。他还是1812年7月18日在厄勒布鲁签订的以英国为一方和以俄国、瑞典为另一方的和约的中间人。亚历山大被拿破仑最初的胜利吓破了胆,他邀请查理约翰会晤,同时建议他担任俄军总司令的职务。查理约翰很机智地拒绝了后一建议而接受了会晤的邀请。他于8月27日到达亚波,在该地会见了亚历山大,当时亚历山大灰心丧气,竭力想求和。而查理约翰本人却完全不同,毫无退让之意,他激发了动摇的沙皇的勇气,向沙皇指出,拿破仑表面的胜利必将导致他的灭亡。会晤的结果签订了所谓亚波条约,条约中附有秘密条款,从而使同盟具有家庭协议的性质。实际上,查理约翰除了得到诺言以外一无所得,而俄国却没有付出任何代价获得了在当时极为宝贵的同瑞典的同盟。不久以后,根据正本的文件证明,芬兰归还给瑞典的问题当时完全取决于贝尔纳多特;但是这个统治者——加斯科尼人——却被亚历山大的谄媚的诺言迷惑,亚历山大说: “总有一天,从拿破仑头上掉下的法国皇冠会落在他的头上”,因此,他把瑞典也仅仅看成是pisaller〔不得已而占有的地方〕。

法军撤出莫斯科以后,他同法国正式断绝外交关系,而当英国在1813年3月3日的条约中保证他得到挪威的时候,他加入了反法同盟。他在英国的资助下,于1813年5月率领约25000名瑞典军队在施特腊耳宗德登陆,并开始向易北河推进。在1813年6月4日实现的休战期间,他在特拉亨贝尔格的会晤中起了重要作用,在这里,亚历山大把他介绍给了普鲁士国王①,并通过了总的作战计划。他在担任北方军团(由瑞典、俄国、普鲁士、英国、汉撒和北德意志等部队组成)总司令的时候,通过一个以朋友身分经常到他的大本营拜访的人,同法军保持了非常暧昧的联系;他保持这种联系是根据这样的设想:只要他向法国人证明自己的宽容和仁慈,那末他们就会心甘情愿舍弃拿破仑而换贝尔纳多特来统治。因此他阻挠部下将领转入进攻,而当毕洛夫不顾他的命令,在大贝伦和登内维茨两次战胜法军的时候,他还制止追击溃军。当布吕歇尔为了促使他采取行动而向易北河进军,并同他会合的时候,只是因为他的军团中的英国全权代表查理·斯图亚特爵士以停止供应相威胁,他才不得不向前推进。然而瑞典军队在莱比锡战场出现,不过是装装样子,他们在整个战争期间伤亡还不到200人。当同盟国军进入法国的时候,贝尔纳多特让瑞典军队在法国边境按兵不动。拿破仑退位以后,他亲自前往巴黎,以便向亚历山大提醒他在亚波所许下的诺言。达来朗向同盟国国君会议声明说,“只能在波拿巴和波旁王朝之间进行选择,其他一切都是阴谋”,这就一下子打破了他的幼稚的希望。
①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编者注

在莱比锡会战以后,查理约翰率领了由瑞典人、德国人和俄国人组成的军队侵入什列斯维希和霍尔施坦两公国,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六世面临敌军的优势兵力,被迫于1814年1月14日签订基尔和约,和约规定,挪威割给瑞典。但是挪威人不愿任人如此无礼地摆布,于是在丹麦王储克里斯提安弗雷德里克领导下宣布挪威独立。国民代表于1814年5月17日在埃德斯沃尔集会,通过了直到今天还有影响的、现代欧洲最民主的宪法。查理约翰调动瑞典陆海军,占领了控制通向克利斯提阿纳的要冲的弗雷德里克施塔德要塞,然后同挪威人进行谈判,同意把挪威当作独立国家看待,并承认埃德斯沃尔宪法;他在10月7日得到这个议会的同意以后,于1814年11月10日前往克利斯提阿纳,以他自己的名义和国王的名义向宪法宣誓。

1818年2月5日,查理十三逝世,称为查理十四·约翰的贝尔纳多特就被欧洲承认为瑞典和挪威的国王。这时他企图修改挪威宪法,恢复已被废除的贵族阶层,掌握绝对的否决权以及撤换一切文武官员的权力。这种企图引起了严重的冲突,甚至引起了1828年5月18日骑兵袭击庆祝宪法周年纪念日的克利斯提阿纳居民的事件。大暴动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1830年的法国革命迫使国王暂时采取和解的步骤。为了得到挪威,他曾经不惜一切牺牲,而挪威在他整个统治期间始终是造成困难的经常根源。从1830年法国革命的最初日子起,欧洲只有一个人认为瑞典国王是法国王位的合适追求者,这个人就是贝尔纳多特自己。他不止一次地向斯德哥尔摩的法国外交代表说:“怎么拉菲特没有想到我呢?”欧洲形势的改变,首先是波兰的起义,一度促使他产生建立反俄同盟的想法。他根据这种想法向帕麦斯顿勋爵提出建议,但遭到坚决的拒绝,因此他不得不于1834年6月23日同尼古拉皇帝签订同盟公约(这个公约使他成为俄国的陪臣),以此为自己有过短时间的闹独立的思想赎罪。从这时起,他在瑞典的政策具有如下特点:蓄意侵犯出版自由,迫害犯lèsemajesté〔侮辱国王〕罪的人,反对进步措施,甚至连那些要使工业摆脱行会和同业公会的陈规束缚的措施也在反对之列。他利用参加瑞典议会的各阶层的角逐,长期有效地破坏了各种运动;但是议会于1844年通过的自由主义决议(根据宪法,议会在1845年应使这些决议成为法律),使他的政策有彻底破产的危险;但正好在这个时候他死了。

如果说,在查理十四统治期间,瑞典从一个半世纪的苦难和挫折中有些恢复的话,那末这决不能归功于贝尔纳多特,而要完全归功于人民本身天赋的毅力和长期和平的作用。

卡·马克思写于1857年9月17日—原文是英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军饷 +20 贡献 +1 收起 理由
LANCER + 20 + 1 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8: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楼主自己翻译的文章吗?
老马是历史学家吗?好象很了解贝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8: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www.marxists.org 上面的。原文是中文PDF,转换了一下,质量还不错,只做了一处编辑(“军衔”原扫出来是“军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8: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老博览群书(包括不少在大英图书馆读的那些),历史功底还是相当深的。全文史实上只是几处有小疑问,比如哈雷战役缪拉参加没有,维也纳升旗事件背后是否确定有拿破仑的影子。
另外可能贝1792年的军衔(文中说是上校)有问题,按下面资料贝是1794年直升到少校、准将、少将,速度接近奥热罗。
http://www.bibliotheque-empire.com/histoire/marechaux_1erempire.html#bernadotte
-Caporal, le 16 juin 1785.
-Fourrier, le 21 juin 1786.
-Sergent-major, le 11 mai 1788.
-Adjudant sous-officier, le 7 février 1790.
-Lieutenant, le 6 novembre 1791.
-Adjudant-major, le 30 novembre 1792.
-Chef de bataillon, le 13 février 1794.
-Chef de brigade, le 4 avril 1794.
-Général de brigade, le 29 juin 1794.
-Général de division, le 22 octobre 1794.
-Maréchal de l’Empire, le 19 mai 1804.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9-6-18 22: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7: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尔纳多特可能在西方人的眼里(也许瑞典人除外)名声不怎么好,马克思对其评价感觉出对其是属于不欣赏他的那种类型。其实如果写一个人的历史,应该真实记载,而不应该有太多自己的个人感情色彩在里面。影响读者判断。我特别注意中国的报刊文章关于贝的报道,包括余秋雨对他的描述,奇怪得很,中国文章里对贝的评价还是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6-22 12: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宝贵,还没来得及看,先感谢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15: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xi 于 2009-6-20 17:59 发表
贝尔纳多特可能在西方人的眼里(也许瑞典人除外)名声不怎么好,马克思对其评价感觉出对其是属于不欣赏他的那种类型。其实如果写一个人的历史,应该真实记载,而不应该有太多自己的个人感情色彩在里面。影响读者判断 ...

马老的记述还是相当到位的,不欣赏也基本是基于事实。象奥尔施塔特,他把贝尔纳多特的失误归于“固执地坚持从字面上解释拿破仑的命令”,已经是比富勒“也许是出于嫉妒”用词要轻了,但从达武“甚至表示愿意服从他的指挥”这一举动看,富勒那个偏重推测反而可能更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2 16: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德希蕾日记时,说贝生于1764年,但是去网上查他的资料,都说他生于1763年,都不知道该相信哪个?他到底是哪年出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2 16: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的文章有点生涩,不太好理解,人名与地名也与我们所熟悉的名字有些不同.
贝的军事才华在大革命时期更为突出,在拿破仑时期,胜仗不多,失误不断.政治上的崛起或野心的体现倒发生在拿破仑时代.
瑞典在他统治之后有相对的和平发展时期,应该跟他的和平理念也是有关的.当然对挪威的统治就带有强权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16: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xi 于 2009-6-22 16:01 发表
我看德希蕾日记时,说贝生于1764年,但是去网上查他的资料,都说他生于1763年,都不知道该相信哪个?他到底是哪年出生的?

是小说不准。凯旋门上刻着是1763年1月26日。
BERNADOTTE Jean Baptiste Jules, maréchal d'Empire, roi de Suède et de Norvège (Pau 26.1.1763 - Stockholm 8.3.1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4 12:11 , Processed in 0.0256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