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1270|回复: 20

[讨论] 写《半岛战争》的那个金重远又犯二了,这次是关于曼纳海姆元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5 20: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达汉”的误译
2010-04-12 00:08:00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我是《上海书评》的忠实读者,从中确受益不少。

当去年12月13日读到《游驰于欧亚大陆的“两个”马达汉》一文时,对“马达汉”一字的译法颇感惊讶。但因在我国报刊上各种类似的误译颇多,再加工作繁忙,因而未能及时向你们反映。现三个多月已过去,仍未见有任何动静,忍不住拿起笔来作一小小的更正。


所谓“马达汉”,即(CarlGustafEmilVonMannerheim,1867-1951),我国早有习惯的译法,为曼纳林,见《世界历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606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390页)。

前一个Mannerheim的行动局限于我国西北地区,学人恐不太熟悉。而后一个Mannerheim因指挥芬兰对苏联的作战(1939-1944),并筑有著名的防线,对于我国史学工作者绝不陌生,再将其译为“马达汉”,恐有贻笑大方之嫌。复旦大学历史系金重远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


什么“前一个Mannerheim” “后一个Mannerheim”,不就是同一个人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0: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马达汉这个译名从清朝时期就已经流传下来,只要当它是曼纳海姆元帅的中文名不就行了?

至于曼纳林,这个来自俄文音译的译名现在已经几乎很少见了,就像莫捷(莫尔蒂埃),莫捷尔(德国元帅莫德尔)一样,只存在于90年代以前的书籍里面了。而且现在要引用这些书,恐怕还要注明一下。看得出,这位老兄还把苏联-毛时代的当宝贝哩。结合《半岛战争》中的阶级分析法,此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并不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0: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lasni 于 2010-10-15 20:48 编辑

到底有人看不下去了

Mannerheim译为“马达汉”不误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撰稿时间 2010-4-18
  金重远教授在4月11日《上海书评》上载文称,将芬兰探险家、政治家和元帅、总统CarlGustafEmil Mannerheim (4 June 1867—27January1951)译为“马达汉”是误译,“恐有贻笑大方之嫌”,窃以为未必。

  众所周知,Mannerheim在1906-1908年从中亚进入新疆,又从新疆走过河西走廊到兰州,然后经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到达北京,行程一万四千余公里。他的中文名字“马达汉”是当时喀什噶尔的中国官员袁道台为其签发护照时所取。其姓氏Mannerheim的第一个音节ma近似“马”,第三个音节heim近似“汉”,取汉语“天马行空,直达霄汉”之意,即为“马达汉”。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者与芬兰等国学者合作,对马达汉在西北地区的考察活动作了大量研究,已经出版的专书不下十种。2006年9月3日至11日,中芬学者还在新疆进行了联合学术考察,行经吐鲁番、库车、喀什、阿克苏、库尔勒、和静等地。有关详情,可以参阅马大正先生为阿拉腾奥其尔和王家骥二位先生合译的《马达汉中国西部考察调研报告合集》所写的《代前言》。此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于2009年4月出版,去年12月13日的《上海书评》已作介绍。

  金先生认为Mannerheim应译作“曼纳林”,也有用例。如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和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合编的《近代外国探险家新疆考古档案史料》一书(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版),就用了这一译名。但就我国学术界使用的情况来看,“马达汉”这个译名在近年较之“曼纳林”更加通行,可说已是“约定俗成”。徐文堪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看来金教授是想装B未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2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这本书
不过觉得书名起得很不爽
什么叫“大拿破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2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这本书
不过觉得书名起得很不爽
什么叫“大拿破仑”?
Elendil 发表于 2010-10-15 20:56


这个家伙引用了很多苏联材料,一口一个“人民”,“阶级分析”,一看就是个左派,我很不喜欢

后悔一冲动买了这本书(主要是国内这方面的书实在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23: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央视做的拿破仑系列视频更有喜感。
http://bbs.napolun.com/viewthread.php?tid=30946
PS 如果在国外坚持那一套可能被称之为左,但在国内就是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23: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守业 于 2010-10-15 23:19 编辑

回复 4# Elendil
    大、小仲马 老、小皮特…在重名时 较小的那位名字上通常加上“the yonger”加以区分,翻译成中文就是“大 小”或“老 小”了,不过既然拿破仑已经称帝还是称“一世”比较好。
    令外 在作者眼里不知“小拿破仑”是指罗马王还是三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6 16: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这本书
不过觉得书名起得很不爽
什么叫“大拿破仑”?
Elendil 发表于 2010-10-15 20:56

因为作者有另一本姊妹书《墨西哥之梦——小拿破仑美洲覆师记》,讲拿三世干涉墨西哥和马克西米连帝国的。
顺便,这书中作者也是一套善恶分明二元史观,拿来写墨西哥干涉战争实在不太合适,马克西米连的故事实际是19世纪中后期整个新旧时代兴替的一段缩影和令人叹息遗憾的悲剧,好好挖掘的话可以写得比这出彩得多。我只想说写科普书也不要把基调弄得像儿童读物一样,永远是好人战胜坏人的调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6 23: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carabinier


    原来如此
我还以为是讽刺来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7 0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arabinier


    原来如此
我还以为是讽刺来着
Elendil 发表于 2010-10-16 23:37

呵呵,当没有讽刺的意思。不过两本书的标题“覆师”实在不太合适,拿破仑在西班牙损失固然惨重,但除了杜邦投降之外,很难说是覆师,相反西班牙战场锻炼保存了大量老兵,使得法军在征俄惨败后还能迅速重建起来。在法国干涉墨西哥战争中,除了一开始在普拉埃拉挫败之外,基本是处于独孤求败状态,在政治压力下基本完好地撤离,当然称不上是“覆师”,两者叫“败绩”还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5-19 02:13 , Processed in 0.0241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