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末日

[千年坑] 比奇角:胜利的阴云 1689-1690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23: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末日 于 2012-2-11 03:02 编辑
HE177 发表于 2012-2-10 14:38
战列舰队名称排的都这么长,真的战列线更壮观

这个名单其实能看出很多问题。

例如,构成战列线的主力还是装备50~70门火炮的中型战舰。80门炮以上的重型战舰只有8艘,且都是作为旗舰或将领座舰。大型战舰所占比例较巴夫勒尔海战要低许多。

此外很明显的一点是,将领布置在整条战列线上并不是均衡的,三处明显的重点是战列线顶端的两支分队与总司令图尔维尔所在的中心分队。而比奇角之战中夹击荷兰舰队的机动,便是由雷诺堡命令维莱特,再由维莱特向整支分队打出具体指令,由舰队长德·瑞林格所在的首舰骄傲号开始实行的。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机动的执行非常有序,这种有序其实是海战中少见的情形。如此布置将领,如此机动,再参考Paul Hoste战术手册中对种种攻击手段的描述,可知战列迂回战术在当时属于被强调的进攻战术。与此同时,战列线突破则被认为是危险的。

而从宏观上看,图尔维尔的调兵布阵的确是以大舰队作为整体、而非以往英荷战争的那种三支分舰队联合体的形式进行设计的。这种模式对于英荷联军而言,因其联合舰队的组织形式,恐怕是很难实现的。

(其实我一直觉得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的舰队交锋是战列线时代最帅气的……原因无它:规模够大,战术够复杂,战舰够华丽。往后就没这么大规模的舰队和这么漂亮的战舰了。)



大舰队中的战舰 炽烈号   L’Ardent
上面那表里的66门的炮数是按照1690年海军战舰登记表写的,上面这个64炮应当是建造时的炮数。


光辉号      Le Brillant





皇家太阳号       Le Soleil Royal       这艘总旗舰应当是非常著名了



皇家太子    Le Dauphin Royal            前卫旗舰,雷诺堡侯爵座舰




以上图片来源于 Jean Claude Lemineur的 Les vaisseaux du Roi Solei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00: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末日 于 2012-6-24 15:22 编辑




布雷斯特港外,满载作战补给的法国大舰队正静静地锚泊在初夏的微风之中。图尔维尔伯爵已经登上了皇家太阳号,这艘110炮巨舰的主桅上正高悬着他的将旗。在土伦分舰队完成作战准备、各艘战舰与各级将领确定了各自阵位之后,唯一需要等待的,便只有适于大舰队出航与桨帆船出击的风向和天气了。

塞涅莱侯爵坐镇凡尔赛宫,在国王身边保持着与布雷斯特的大舰队的联系。海军大臣的信件由专职邮差在军港与凡尔赛间快马递送,他还在海峡沿岸的各处港口设置了用于通讯的轻帆船,即便大舰队驶出港口,他仍然能够用轻帆船与指挥官交流信息。但在此时此刻,这一宏大作战计划的致命纰漏已经逐渐地显现了出来:基于对联军集结出航的担忧,塞涅莱不断催促舰队尽早出击,而图尔维尔则必须考虑到无法承受惊涛骇浪的桨帆船——尽管是在大西洋沿岸特制的舰艇,但桨帆船的基本形制决定了它无法根本摆脱抗浪性差的缺陷,只是较地中海的同类们好上一些。计划中的这一问题在实际执行中被转化为塞涅莱与将领们的矛盾:前者迫切希望达成既定的突袭,而后者则肩负着整支舰队的安危,不得不谨慎行事。

也许是对这场战役寄予了太多的期望,海军大臣那鼓舞人心的惊人干劲在舰队出击的前夕已经变成了让下属难以接受的急躁与专断。在土伦舰队尚未到位之时,他就开始敦促雷诺堡、图尔维尔等将官。5月末,他嫌突破英军封锁的雷诺堡航行速度太慢,恐怕耽误整个作战计划,于是让轻帆船致信催促。在回信中,性格平和的雷诺堡十分客气地道明了目前的状况,认为行进速度已难以提高。塞涅莱却因此大怒,在写于6月8日的信中,他再次提起班特里湾海战的旧事,称雷诺堡已让他和宫廷感到失望,并不惜威胁,严令他执行命令。在信的最后,塞涅莱语气强硬地写道,只有在新的战役中取得胜利,雷诺堡才可能重新赢得宫廷的信赖。对于雷诺堡侯爵而言,这实在是莫大的羞辱;直至成功抵达布雷斯特,他才在塞涅莱与图尔维尔的好言相劝中咽下这分不平。

战役尚未展开,坐镇后方、作为全军官兵后盾的海军大臣便已经沉不住气了。在大战之前如此自乱阵脚,这实非理智之举。在土伦分舰队到来后,塞涅莱转而催促图尔维尔,一再要求他率舰队出击。图尔维尔每每以天气条件不合适为由按兵不动,但塞涅莱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如果待到7月,英荷联军的大舰队便可能集结起来。事实上,科尔格鲁的三十艘战舰已经从加迪斯起锚返航,将在7月中旬驶入海峡。如果图尔维尔将历史上的行动时间推迟一周,比奇角海战便将以法军75艘战舰对阵联军90艘战舰的面貌出现,即便法军再有天才也难以取胜。图尔维尔并不知悉英军的行动,但他已经意识到并受困于计划中的矛盾,必须及时地做出决断。6月下旬,外海的风浪已略为平息。苦苦思虑多时的图尔维尔终于传令全军,大舰队将在6月23日出击海峡。接到通报的塞涅莱在信中激动地写道:“……你的选择正是我所企盼的。照此情形,你将赢得海军史上前所未有的荣耀,这乃是上帝的旨意!”

事实证明,上帝并没有站在他们一边。1690年6月23日,法国大舰队从布雷斯特锚地起航,在轻柔的海风中驶向大西洋。风帆战舰按照其所属分舰队组成三路平行纵队,以每支分舰队的旗舰作为先导。这一队形乃是图尔维尔战术教范中的航行队形。三位最高统帅位于舰队前方,不仅便于随时传达命令,也便于将领间的交流沟通。这种阵型的另一优点是紧凑灵活,利于在风向变化、敌军出现的突然情况下随机应变。德·诺瓦耶的桨帆船舰队跟随在风帆舰队的后方,也结成方阵作为航行队形。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最为关键的因素却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刻背叛了他们。轻柔的海风伴随着他们从布雷斯特航行至伊洛瓦斯海,但在从伊洛瓦斯海进入英吉利海峡的航道入口,风浪却忽然地大发雷霆起来。

按照1690年战役计划,全军本应在此横渡海峡,然后在普利茅斯附近集结,沿英格兰海岸进击。但是,桨帆船在这样恶劣的天气状况下几乎不可能成功地完成航渡,而如此的风浪也丝毫没有缓和的迹象。塞涅莱已经将舰队出击的消息呈报给路易十四,他绝不会允许图尔维尔就这么返回母港或驻足不前。而如前所述,越来越紧迫的时间状况也不可能让图尔维尔降下风帆。最终,他决定独自率风帆舰队袭击英格兰沿海,让德·诺瓦耶返回最近的港口,并择机沿法国海岸向东进发,前往海峡东部的勒哈弗尔待命。6月30日,法国风帆舰队完成航渡,重新集结于英格兰岛东南顶点的蜥蜴角(Lizardpoint)。

精心制订的战役计划随着这一变故几近破产。在失去桨帆船之后,袭击商港的计划由于风帆战舰的吃水只好被搁置,而对海军锚地的攻击也变得困难重重——在此前,无需桨帆船辅助而袭击军港取胜的只有德鲁伊特在1667年进行的梅德韦河奇袭。德鲁伊特用舰载划艇拖带大型战舰驶入敌港,这一点并不难做到;但德鲁伊特早已掌握了英军锚地的水道水文,这却是法军不能具备的。但图尔维尔仍然按照预定的航线沿着英格兰海岸行进着。我们很难探求他在作出独自行动决断后的想法,直至与英军相遭遇,他再也没有一封致塞涅莱的军情报告以解释他的处境与想法。

不过,这儿却有一些旁证可以证明图尔维尔的确打算用风帆战舰袭击英国军港。一位英国水手记录下法国舰队在普利茅斯港外的行动:法军在港外组成了绵延数海里的战列线,缓缓逼近港口,随后又紧贴着海岸驶过港口外的海面,继而渐渐远去。法军的确展示出攻击意图,但此时的普利茅斯港并未驻扎英国舰队。而在图尔维尔日后的战情报告中,也有“风向不利致使我军未能将敌舰队困于港口(按:怀特岛东部的圣海伦娜)”的文辞。但是,攻击军港乃是1690年战役计划的核心内容,而在当年3月,这一计划已经在凡尔赛宫被转化为路易十四颁布的军事命令。对于图尔维尔来说,这是不可违抗的。至于他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把握用风帆舰队奇袭皇家海军锚地,依然是不可解的谜题。

尽管接到了桨帆船脱离大舰队的情报,图尔维尔的继续挺进依然让凡尔赛宫中的塞涅莱憧憬着伟大的胜利。同图尔维尔一样,他也已经毫无退路。他已公开与卢瓦为敌,已在路易十四的面前做出了海上胜利的承诺。在图尔维尔沉默的数日里,焦急的他两次发信敦促图尔维尔尽早作战,依旧声称“将他们困在港口中,便能轻易地取胜”。他的言辞不再理智而清醒。在第一封信中,他极力拔高这场战役的历史地位,声称“全欧洲都注视着你”、“奥兰治亲王(按:即威廉三世)在各方面已不堪重负,此役取胜便能挫败他的事业”,还露骨地表示,“若此战取胜,对你对我都再好不过”。而在次日寄出的第二封信中,他又突然怀疑起老友的沉默,将之视为试图抗命的迹象而予以严词呵责。

战役的决策与指挥都陷入了始料未及的混乱。这种规划与执行相差甚远、不得不依靠临机应变面对挑战的情形,又正是彼时战争——特别是海战——的常态。图尔维尔对此早有预料,但在17世纪法国的专制制度下却无法贯彻己见,甚至仍让自己受困于此。只有严整的舰列依旧保持着秩序,在如此的混乱之中,也只有一场战斗能化解来自内部的危机。1690年7月2日,一封封急递从海峡沿岸送往伦敦与圣海伦娜。英国人终于发觉了图尔维尔的进军。此时,沿着英格兰海岸由西向东进军的法国舰队已经驶过了海峡中部的波特兰岛,直扑皇家海军主力的锚地圣海伦娜。在光荣革命与班特里湾海战中统领舰队的海军上将托林顿伯爵,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5 20: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更新了,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5: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末日 于 2012-6-24 21:36 编辑

十一




在1688年光荣革命中,威廉三世虽然在英格兰与苏格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在天主教徒占多数的爱尔兰,人们却拒绝承认他的王冠,将国教军队包围在其唯一驻地:伦敦德里(Londonderry)。1689年春,詹姆士二世与法国远征军抵达爱尔兰,让爱尔兰的情势更加危急。8月10日,英将乔治·鲁克率舰队对伦敦德里进行了极为急迫的补给,使得围困局势得以缓解;其后,威廉派出的另一支大军也登陆爱尔兰。然而讽刺的是,由于顾忌已经被他们成功阻止的法国海军,英格兰对爱尔兰的补给仍是那么小心翼翼,让他们的军队在这一年的冬天饱受饥饿疾病之苦。

在1689年冬季的惨痛损失后,威廉期盼亲自在爱尔兰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一劳永逸地解决爱尔兰的后患,然后腾出手来在欧洲大陆与路易十四博弈。在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后,1690年6月11日,288艘运输船载着威廉三世与一万五千大军横跨圣乔治海峡,于三天后抵达目的地。在威廉三世亲征爱尔兰时,英格兰的内部事务则被交由留守伦敦的妻子、与之共治国家的玛丽女王。克劳德雷·苏维尔(Cloudesley Shovell)少将仅率6艘战舰在圣乔治海峡护航。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海峡中尤其需要一支强大舰队,策应威廉的登陆,防范可能的危险。但不知完全出于政府机构的低能或是对法国海军的轻视,联合舰队迟迟没有组建。英国人万万不会想到,暂时消失的法国舰队早已积蓄下更为强大的力量。

7月2日,在图尔维尔于蜥蜴角集结舰队的三天之后,法军出现在英格兰海岸的消息被快马急递送往伦敦。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上,路易十四时代的历史家们用带着浪漫主义的笔法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图尔维尔进军途中,一艘英国渔船正在附近海域撒网捕鱼。这位渔船船长远远看到庞大的舰群,误以为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赶忙扬帆迎了上去,兜售自己刚刚捕捞的鲜鱼。没想到,他们却一头撞在法国海军的阵列里。惊慌失措的渔船船长只好举手投降,随后被水兵用舰载划艇押往图尔维尔所在的皇家太阳号。图尔维尔颇有骑士风度地接待了他,而在获知他仅是一位渔船船长、并不知任何军事情报后,便大度地用自己的钱买下了所有的鲜鱼犒赏官兵,然后让他自由离去。这位吓破了胆的船长却再也不敢领这分情了。他用最快的速度逃向皇家海军主锚地圣海伦娜,向舰队司令托林顿伯爵递送法军来袭的消息。这一消息很快也得到了普利茅斯方向的证实,信使迅速携带着简报疾驰伦敦,于7月2日夜间送抵玛丽女王。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变,玛丽一时被惊呆了。此时,威廉三世远在爱尔兰,这位不知兵事的弱女子正是英格兰的最高军事统帅。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协定虽限制了王权,但此时的英国君主仍握有相当权力,远不能与后世的虚君政治相比。她必须担起这份责任,立刻应对这来势汹汹的威胁。没有人能清楚地知道图尔维尔的行动目的,但近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大规模海上入侵的开始。在接获消息后,威廉三世的海军顾问诺丁汉伯爵始终陪伴在玛丽的身边,激励她鼓起勇气,直面威胁。就在这个夜晚,玛丽女王连夜向威廉三世写下一封短信,在对丈夫的承诺中下定了决心。第二天,她便开始动员大小官员与贵族,进行本土防御作战的准备。

海军方面的情况则比陆军复杂得多。在法军来袭的时刻,舰队司令托林顿伯爵正与部分战舰一道驻扎于圣海伦娜,海军顾问诺丁汉与海军上将罗素成为了女王宫廷中最具影响力的海军参谋。诺丁汉是威廉与玛丽都能信任的人,但他并非海军将领,而近于一位政客。罗素上将性情古怪暴躁,但他与旧海军部的所有人关系极差,唯一例外是诺丁汉伯爵,而他的妻子又是玛丽的好友——有人认为,玛丽本就是一个同性恋。在光荣革命后,威廉与玛丽对海军充满猜疑,先王詹姆士二世在海军中具有相当高的威望,而谁也无法保证是否会出现第二个赫伯特,将詹姆士与路易的军队引入英伦。于是,他们只好用功名利禄控制住整个海军军官阶层,同时利用人脉关系与扶植亲信建立自己的可靠的势力。诺丁汉与罗素的上位正是这一手段的影响,但这种充满着猜忌的统治术同样也渗入到皇家海军内部,在大战之前便显露出极度的紧张与分裂。

在法军来袭的消息到来的时刻,诺丁汉伯爵向女王汇报道,舰队司令托林顿并未迅速赶往舰队,而依旧待在陆地上的军营里。他向玛丽暗示托林顿的消极态度,而这一暗示很快收到了成效:在当夜致威廉的信中,焦急的玛丽便表达了对托林顿的极度怀疑。一天后,诺丁汉又向女王提及,威廉三世在临走前曾对他说,若托林顿不能尽其职责,就当让他接任舰队统帅。几乎与此同时,海军部的另一位大臣蒙茅斯勋爵建议,应当迅速派出一位将领前往圣海伦娜宣读罢免赫伯特的决议并接管舰队,如若不从,便即刻以军法处死。尽管深深地怀疑托林顿,玛丽还是拒绝了这些让人心惊胆战的提议。出于基督徒的虔诚,她不愿如此作恶,也不愿让高层的分裂在此刻表面化,让形势陷入更深的危机。她只是用严肃的口气向圣海伦娜发去急递,催促赫伯特迅速迎敌。

事实上,托林顿伯爵并没有拖延时间。他希望等到荷兰盟友与科尔格鲁舰队的到来,便能组建起完整的英荷大舰队以迎击法军。此时,英荷联军的主力正分为四部,分散在世界的各处水域。苏维尔的舰队正在圣乔治海峡;科尔格鲁率领的三十余艘战舰已在返航途中;另一支小舰队则还在西印度群岛,完全帮不上忙。而在海峡中,英荷联军约有六十艘战舰,但他们并未集结在一起,大批战舰被分散开去用以打击以圣马洛与敦刻尔克为基地的法国私掠船。赫伯特派出所有小艇与轻帆船,四处通告法军来袭的消息,并让所有收到消息的英国与荷兰战舰与之会合。但局势已无法让他从容地组织兵力。图尔维尔正在进军,而圣海伦娜的兵力与防御绝非法军大舰队的对手。即便图尔维尔没有像1676年进攻巴勒莫港那样在港口袭击英国舰队,分散在海峡各处的英荷舰艇也一定会被法军各个击破。赫伯特无法固守。为了躲避强敌,也为了集结联合舰队,他立即传令所有战舰起锚出海。7月3日,在接到消息的一天后,他便率领港内的数艘战舰驶向外海,舵向西南,在行军沿途收集兵力,并将希望寄托于返航途中的科尔格鲁舰队之上。

两天后,托林顿伯爵率联合舰队残部航行至维特岛以东。在进军途中,斯皮特黑德锚地与朴茨茅斯的联军主力部队已经完成初步集结。而在维特岛附近,7艘荷兰战舰在海军上将科雷里斯·艾维特森(Cornelis Evertsen)的带领下加入了赫伯特,不久又有数艘分散的战舰加入其中。逐渐收拢的英荷舰队拥有56艘战舰,总算形成了相当的战斗力。然而,在赫伯特继续向西南航行,希望绕过维特岛、与科尔格鲁的三十艘战舰汇合之时,科尔格鲁舰队却还尚未航行至海峡入口,他与赫伯特联合的航线也已被图尔维尔所切断。正在这时,1690年7月5日晨,英荷联合舰队先导的巡航舰带回了发现法军的报告。而坐镇于皇家太阳号的图尔维尔,也失望而紧张地接到了在外海遭遇敌军的消息。两支大军终于相遇了。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13: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最近无意中看到厄运战舰絮弗伦的一个文章,第三共和国的海军的运气是法国历史上最杯具的,和平时期前后两条前无畏舰发生爆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0: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HE177 发表于 2012-6-26 13:53
拜读,最近无意中看到厄运战舰絮弗伦的一个文章,第三共和国的海军的运气是法国历史上最杯具的,和平时期前 ...

不是悲剧,是咎由自取。
耶拿号和自由号的爆炸是因为法国战舰上当做发射药的无烟B型火药早就过期,最后变得敏感异常,于是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 12: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好贴,焉能不更,都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 12: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关于17-18世纪初海战的内容对我有扫盲之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5: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沉了,快更新哪!@末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0: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铜骑士 发表于 2013-6-18 15:22
都沉了,快更新哪!@末日

我给葛优发WHS了,本来这期出下篇的,因为篇幅问题又拖了一期……他出刊之前我又不好发网上,所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2-4 01:45 , Processed in 0.02752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