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0847|回复: 12

[转贴] ZT:45年投降前的日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6 20: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投降,美国的原子弹只是促进因素,不是关键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也会摧毁日本的抵抗信心,日本投降只是时间问题。      继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彻底失败,日本本土噩运不可避免的开始了。1944年11月24日,第21轰炸机联队的111架B—29飞机轰炸东京。12月起,轰炸目标扩大到大阪、神户、名古屋、横滨等八大城市。从1944年11月下旬至1945年7月,美国共出动飞机51903架次,空袭353次,投弹160800吨。日本98座城市遭到轰炸,其中除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外,64座城市遭燃烧弹轰炸,有些城市被毁40%~60%,有的几乎成为废墟。日本工业在轰炸中遭到重大破坏,电力和炼油工业生产能力分别下降70%和83%,铝和生铁生产下降15%,飞机工业下降60%,其他军工生产下降30%左右。1945年日本的钢产量为80万吨,相当于1941年的15%;煤产量是3000万吨,相当于1941年的50%;石油的库存量为494万桶,是1941年的10%。全国当时除了空气是可以自由供给的以外,完全实行了配给制度,每天每个日本人的粮食为290克,其中40%为豆类。他们生存在这样一个已经完全破败的环境之中。
   东南亚和中国东北的往日本本土的石油粮食大动脉被美国切断后,由于燃料和食品的枯竭,日本人一再紧缩消费。1944年的民用汽油消耗量降至二十五万七千桶——仅为1940年消耗量的4 %。那些被认为是必须使用汽油来行驶的车辆改装成使用木炭或木柴。工业用油则从黄豆、花生、椰子和蓖麻中提炼。民间贮藏的上豆、糖和米酒——甚至零售店货架上的瓶装米酒——都被征用来提炼酒精,用作燃料。
   45 年的大米产量不过 6 百 60 万吨,前几年的年平均产量超过 1 千万吨,少了快一半,其他谷物产量也是大大下降。本来就不能自给,外来运输再一断,食物的缺乏显然是致命的,45 年春每天食物配给的标准是 1,600 大卡,而且由于运输的破坏和分发系统的不完善,实际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天天得饿肚子。副食品、调味品的供给量,与昭和16年(1941年)度相比,肉类减为约20%;鱼类减为约30%,调味品减为50%以下。而且由于配给不规律、保存设备不足等原因,实际情况更坏。食油、砂糖 等的供应,几乎没有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量同昭和12年(1937年)相比,棉织品减为2%;毛织品减为1%,胶鞋减为10%;皮鞋减为零,肥皂减为4%,纸类减为8%。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奇缺,势必加剧通货膨胀,引起黑市交易的泛滥,抵抗的决心正全面走向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假使美国没有使用原子弹,日本也会很快投降,只不过日本人会死的更多,结局更悲惨、更可怕,所谓的本土决战只不过是天真的幻想。

——原载凯蒂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8 18: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本书叫《大东亚补给战》,其中很多内容很值得参考。
1945年的日本防御战略,一是所谓“日满华一体化”,二是所谓“本土决战”,而后者又被称为“一亿玉碎”。但实际上仅从经济上来看,45年7、8月间日本的各种工农业生产已经接近崩溃状态,苏军进军东北后,标志日本丧失了这一重要的原料产地和中转渠道,也失去了在东北的一些工业产能,朝鲜半岛可以为日本本土提供一些粮食,却无法提供原料。在盟军海空军已经活跃在日本周围的情况下,就连这个联系都岌岌可危,日本是根本谈不上正常地继续战争的。

但是,日本人可以非正常地继续战争倒是没错,就像他们搞的那些,大规模地装备竹矛,从松树根里熬油,但只不过是疯狂的举动而已。
其实,如果他们真YS了,世界会太平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08: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45年夏天的日本人,已经没有那个能力打所谓的本土决战了。
如果真要打的话,那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毁灭,即便能杀伤几十万的敌人,估计自己也要赔上十几倍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16: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说的不错。1945年再打下去真的要灭亡了。那些宝贵的技术员、专家、科技人才都去玉碎了,日本经济几十年都恢复不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10: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尔特 发表于 2012-3-29 16:24
这个说的不错。1945年再打下去真的要灭亡了。那些宝贵的技术员、专家、科技人才都去玉碎了,日本经济几十年 ...

发动自杀式进攻的主要是皇道教育下的中下层普通日本人,以军人居多。剖腹的多是瞎搞政变和需要承担失败责任的军官。有文化懂科学知识的人才一般不会去瞎搞什么“玉碎”吧

点评

不错,煽动的恐怕是军人居多,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且不说从小接受军国主义洗脑的人,就算是知识分子,在这样的狂热氛围下,恐怕不能幸免,换句话来说,不想死也得一起死。 有文化懂科学知识就很了不起吗?参军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21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10: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拒绝投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谎言造得太过火,影响太大了,没法对遭到太大摧残和家庭不幸的的普通民众交代了。而且很多真的把谎言当信仰的人已经渐渐爬到了政权的高层,掌握的很大权力,投降的阻力很大。
早期的大久保、山县、伊藤博文等人是制造谎言或纵容谎言传播,以此促进民族主义国家的飞速发展。而二战时期的阿南惟几、大西泷治郎等都已经是对谎言深信不疑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6: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光丸 于 2012-6-21 16:29 编辑
宣宁铁骑 发表于 2012-6-19 10:38
发动自杀式进攻的主要是皇道教育下的中下层普通日本人,以军人居多。剖腹的多是瞎搞政变和需要承担失败责 ...


不错,煽动的恐怕是军人居多,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且不说从小接受军国主义洗脑的人,就算是知识分子,在这样的狂热氛围下,恐怕不能幸免,换句话来说,不想死也得一起死。
有文化懂科学知识就很了不起吗?参军的人难道没有知识分子?又看看我们中国,文革的时候多少知识分子参加批斗,或者是被批斗而不敢做声?全国性的狂热是非常恐怖的,别指望一个人能凭他的理性抵御国家暴力。这是我看了《1984》之后更加相信的,法国1793的红色恐怖也能说明
《乌合之众》里面提到,不论你多有理智,在群众中都会容易变得肤浅,从众,这个我不能完全赞同,但是值得深思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具体如何还是应该调查日本当时的有关情况,找找《菊与刀》一类的书,才能真正了解当时日本知识分子以及国民的生存状况。
顺便说一句,在日本,没有人想要革命,天皇圣诏一下,全部人俯首听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14: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丸 发表于 2012-6-21 16:28
不错,煽动的恐怕是军人居多,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且不说从小接受军国主义洗脑的人,就算是知识分子, ...

呵呵,我觉得你拿文革做比喻是很贴切的,三钱、邓稼先、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钱钟书......他们哪个是狂热的?我觉得前面探讨的应该是这类科学技术人才,而不是所谓的”知识分子“。
即便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狂热,郭沫若的言行更多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傅雷、巴金、老舍、矛盾、沈从文,他们要么考虑生命选择妥协,要么考虑尊严选择自杀,但你不能说他们狂热,他们没有那种”玉碎“的”气质“。
狂热的是不想读书的孩子(红卫兵),和想在运动中攫取利益的人,后来波及到整个社会。想读书的孩子在文革时期叫做”逍遥派“。
菊与刀我大学时看过几遍,美国人的书提供了一种观察日本社会的视角,但现在想想其中很多话也不尽然......《1984》是英国人在讽刺集权主义,更多指向的是苏联和斯大林,与二战日本的状况并不一样吧。这两本书好像都出自1949年前后吧,个人觉得都有冷战背景,不能太当回事。
有文化懂科学知识没什么了不起,知识分子也没什么了不起,尤其我天朝现在大学生不值钱,去参军也不算稀奇事。
但知识和科学真的很了不起!

点评

我不能苟同对于《1984》的只是讽刺苏联的简单解读,而且,这个不只是适用于冷战。当时英国的情况也让奥威尔感到集权主义了。1984里面的群众无理性暴力场面以及人人都被蛊惑或者被迫服从,难道和日本的狂热没有可比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22 1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15: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光丸 于 2012-6-22 15:58 编辑
宣宁铁骑 发表于 2012-6-22 14:09
呵呵,我觉得你拿文革做比喻是很贴切的,三钱、邓稼先、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钱钟书......他们哪个是 ...


我不能苟同对于《1984》的只是讽刺苏联的简单解读,而且,这个不只是适用于冷战。当时英国的情况也让奥威尔感到集权主义了。1984里面的群众无理性暴力场面以及人人都被蛊惑或者被迫服从,难道和日本的狂热没有可比之处?
你后来举的例子都是名人,所谓的精英,而你在5L说的“有文化懂科学知识的人才一般”本来就是很广泛模糊的,我不是说没有真正明理的人,但你不能指望狂热的人里面没有高级科技人才,只是你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而已。
科学与知识当然了不起,可是在政治领域,太抬高知识分子的个人力量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题外话,菊与刀我觉得用来研究那时的日本人比较有参考价值,放到现在的背景毫无疑问它基本过时了,至于说有冷战背景,我得说它在1949年之前就完成了,好像是在1946出书,而且根本和冷战没什么关系,明明是美国研究日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19: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2-4 01:41 , Processed in 0.0287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