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辛巴

日本的甲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8 23: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喜欢幸村的红甲。日本的盔甲确实很不错,不过那些大将的盔甲基本只是装饰用的,太苯重了。一套仿真的要7、8千!太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08: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笨重 裏面還穿的有内甲
像這個
日本甲胄所配的标准样式--五本条笼手.笼手上布满密集的小环及上过厚漆的铁片.每只笼手上约2000多个小环,环环相扣,构成整体,对手臂部份起到防御的作用.运用古法诹访工艺及手工制成.等身大小,品像完美,极具收藏价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9 10: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更喜欢中世纪的骑士铠甲,尤其是意大利工匠的工艺水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9 10: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世纪的骑士铠和日本的铠甲是截然不同的2中风格,从结构上看,中世纪的骑士铠甲有更好的防弓箭和穿刺效果,日本的铠甲则是防劈砍效果更好,但都很华丽,我都很喜欢~~要是有套这种铠甲出席化装舞会一定爽呆了~~~嘎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0: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覺得歐洲的盔甲要重的多吧 說到防穿刺 如果歐洲的盔甲都能防穿刺的話那英國的長弓手豈不是無用武之地 儅時西班牙的鍛造工藝不錯 在 劫後英雄傳 裏 俠盜 儸賓漢就這樣評價過 該死的西班牙鐵匠 把盔甲鍛造的那麽結實 要是是英國的工藝 我早就像刺繡般穿過了 倘若過重的盔甲影響機動性呢 在電影裏看到的歐洲中世紀軍隊以皮甲居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9 10: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防穿刺的...而且英國的長弓手也不是无用武之地,这种防御设计毕竟是有限的,我记得我看到过一篇介绍,欧洲铠甲的胸甲弧度有一个具体的数字,能很好的缓冲弓箭和长矛的穿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C兄能找到關於中世紀盔甲的重量嗎 我看的資料是說的 身披重甲的騎士要僕人幫助才能上馬啊
而且中世紀的長槍幾乎是被刺中就下馬的 唐吉珂德 裏面有很詳細的描述
比如馬上比武 那個小盾的卻是不堪一擊的 歐洲人的體格和亞洲人不一樣
他們力氣大些 喜歡用鈍器和斧頭 那種力度打在身上... 不堪設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1: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覺得還有种可能應該是日本的弓箭技術並不發達
再加上16世紀舶來文化的衝擊 葡萄牙人在鹿兒島最先帶來火槍技術
由此 大大衝擊了弓箭的力量 當時日本許多大名將弓箭作爲一種貴族運動
最著名的是被譽爲 東海第一弓取 的 今川義元
伊勢志摩囯的 北田具教也是用弓的好手 這些都是比較老的大名了
像織田信長 德川傢康 島津四兄弟 伊達政宗等新興大名則對火槍十分偏愛
武田家直到滅亡也沒有使用過火器 信玄認爲 打仗靠的是真刀真槍 靠的是勇氣
落後的觀念導致了裝備技術上的落後 滅亡也是難免的
有趣的是 武田家其實就是滅在火器上的 24將大多陣亡在長蓧之戰上 那是織田 德川用火槍完全阻擋了武田家引以爲傲的騎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9 12: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八旗的以及明朝的棉甲就很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4: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兵的装备不好啊 从电视上看的 那些胸前印个 勇...
还不如后面的汉人团练来的实在 明朝的 感觉还是朝廷太腐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5-5 11:40 , Processed in 0.0196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