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24064|回复: 57

滑铁卢会战评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1 1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以自己对兵法的理解为基础,对滑铁卢会战进行了一番评析。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又有各位中外名家对这场会战的多篇大作珠玉在前,望诸位多多包涵,不吝批评指正。由于文章篇幅较大,文辞繁复,怕一下子全发表出来又头昏脑胀之虞,所以我打算每天发表一部分,我们边讨论边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1 14: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滑铁卢会战评析
第一部分:战前双方动态形势分析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孙子的理论,十分精辟地列出了精密分析,客观评估战略形势的标准。我们将以上述标准为依据,全面评析滑铁卢会战前双方形势和政治外交军事活动。
     一,“道”——双方的政治外交战略及行动分析
          孙子所谓的“道”,其目的是要“令民与上同”,由此才能达到“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用现代术语讲,“道”就是战略的政治基础(DOMASTIC FOUNDATION),或称为国内基础。其中的“危”字,孙子汉简本作“诡”字,在汉语中有“疑”的意思。换言之,即民众对政府,对领袖的决策毫无疑虑,衷心拥护。纵观拿破仑之一生,其收揽民心,军心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也由此牢固树立了权威。在滑铁卢战役前夕,拿破仑在“道”方面的行动主要有:
        
1,“不流血的再征服”。他不费一枪一弹,从格勒诺布尔一直到巴黎。所经之处,欢声雷动;拿破仑的这次“征服”,即使放在人类传奇史上也是仅见的!“滑铁卢的第一回合,他已经赢了!”富勒这样写道。
        
2,利用他在里昂颁布的敕令为蓝本,制定了《帝国宪法补充法》,这虽然使得某些民主人士大失所望,但对于民众而言,至少在表面上迎合了他们渴望自由民主的愿望,可谓顺应民意,拿破仑也通过这种表演再次赢得了举国民众(少数保王省区除外)的爱戴与拥护。
      
3,扩军备战,再次启动军事机器。拿破仑不敢贸然恢复已被波旁王朝废除的征兵制,但他利用征召退伍军人,遣返战俘和召集国民自卫军的方法,克服困难,在1815年5月底之前召集了正规陆军28.4万人,补充军22.2万人(纸面数字),组成了四个军团,三个“观测军”。此外,法国的军火工厂也在加班加点地生产武器弹药,拿破仑还批准向国外订购大批武器。
        
以上举措作为拿破仑总体战略的政治基础,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总体战略的实施创造条件,那么,拿破仑总体战略构想是什么呢?
        
总体战略(TOTAL STRATEGY)又可称之为间接战略(INDIRECTSTRATEGY),其目的是尽可能使用非军事手段来追求战略目标。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可见其清晰的战略手段运用的高低层次。

“伐谋”被放在了第一位,“伐”在汉语中有打击的意思(STRIKE),实际上,最好的战略就是打击(伐)在敌方的战略计划(谋)上,即所谓“釜底抽薪”,使敌方战略计划整个失效,敌方也就必然放弃其原有意图。于是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若“伐谋”不成,降一个层次,“伐交”,即既然无法直接打击敌方的战略计划,那就转而打击敌方盟国或附庸,也可以达到削弱敌方总体实力,瓦解对方战略的作用,实乃间接的“伐谋”。

若再不成功,就只好“伐兵”了,即用战争解决问题;最糟糕的是“攻城”——打击敌方坚固设防的阵地。纵观滑铁卢战役前后情况,我们发现事件的进程完全吻合孙子的理论:拿破仑从开始的避战求和到不得已开战,再到野战,最后又不得不攻击威灵顿坚固设防的阵地,直至败北。

拿破仑的总体战略是竭力避免战争,这是他和法国在总体局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的最好选择。拿破仑深知,现在的他和法国要重整旗鼓,太需要喘息之机了。安定政局,重整军备,这需要时间。拿破仑的战略目标是拆散反法同盟,延长和平状态,最好让敌方自相残杀,自己好坐收渔利。为确保以上战略目标,拿破仑在“伐谋”,“伐交”上有以下行动:

1,利用波旁王室留下的几份秘密文件做文章。在维也纳会议上,英奥法三国害怕俄国势力太大,认为他的国界向西扩张到德意志境内,会整个打破欧洲大陆均势。三国于1815年1月1日达成密约,准备集中45万大军向俄国宣战。拿破仑希望藉此瓦解反法同盟,拉拢沙皇,挑拨俄国同其他盟国的关系,使俄国推出同盟,让盟国围攻法国,绞杀自己的计划失效,这就是“伐谋”,“伐交”了。

2,利用奥坦丝的温情默默的信向沙皇示好,希望重建法俄友谊,拿破仑尽量表现得友好恭顺,这实际上是对第一条计策的补充,目的都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然而,拿破仑的战略却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此中原因将在下文详述。

反法同盟的总体战略又是什么呢?这个同盟是由一批貌合神离的国家组成的,彼此之间有重重矛盾,实际上同盟在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就陷于内讧之中,甚至于要建立一个反俄同盟了。但这些国家有共同目的,即在欧洲重建秩序,防止类似拿破仑帝国的国家复活,镇压由法国大革命引起的本国革命,维护自身利益与安全,特别是统治者的利益。拿破仑的风云再起让他们惊慌失措,反而又站在同一战线上了。

反法同盟同样有自己的“道”,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的反法,仇法情绪构成了它们反法战略的国内基础。欧洲大陆国家普遍受到过拿破仑的侵略和征服,对此,无论下层平民还是上层统治者都是深恶痛绝,他们渴望彻底消灭拿破仑的势力,其中俄普奥还搀杂着争夺霸权的因素;英国虽未直接受到拿破仑的侵略,但它与法国的矛盾却可以追溯到百年战争时期,英国长期与法国争夺殖民地,并在拿破仑时期遭到了一些军事失败和经济封锁,当然视拿破仑为蔻仇。这些国家在反法情绪上可谓“民与上同”了,所以可以凭此一战。

反法同盟的战略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军用军事手段彻底击败拿破仑,在法兰西帝国的废墟上重建欧洲新秩序。法国的波旁王朝必须复辟,它的疆界必须回到1792年11月1日时的状态。促成此项决策的关键人物是奥国外交大臣梅特涅和沙皇亚历山大。

维也纳会议的主角梅特涅公爵是一个老奸巨滑的外交家,他早就看透了拿破仑的打算。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格局的创建人,他十分清楚应该如何运用圆滑老练的外交手段促成反法同盟的重建。

相对于梅特涅,亚历山大就显得浅薄,天真,缺乏经验。但亚历山大作为一个专制君主,是十分虚荣而且喜欢自作聪明的,他尤其不能容忍欺骗和愚弄,因为这样将伤害他的自尊心。他曾“侠义”地承诺拿破仑在厄尔巴岛上不会生事,并为自己的“宽宏大度”沾沾自喜,没想到情况恰好相反,沙皇的自尊受到巨大打击,这位皇帝的愤怒可想而知。亚历山大当着梅特涅的面将拿破仑交给他的反俄密约投入火炉,以示捐弃前嫌,表明自己同拿破仑不共戴天的立场。

在这两个人的努力下,拿破仑总体战略失效了,橄榄枝被无情地折断了。反法同盟的战争政策是不可改变的了。双方的政治外交斗争(伐谋,伐交)将转为战争(伐兵),这也是滑铁卢会战爆发的基础。

以下部分留待下回分解,请诸位指教。 :smi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1 19: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新意,总体上赞同。
拿破仑伐谋的成功例子是很多的,甚至在形势恶劣的1814年还把西班牙军队搞得脱离了威灵顿的联军。但伐谋是双方都用的,按上例若威灵顿认为西班牙军队至关重要,也是会让英国政府设法把西班牙拉回来,当然这要负代价。

其实这个次序并非一定的,最糟糕的攻城有时也很必要,如威灵顿出葡萄牙进攻西班牙,每次必然把拿下西班牙的几把“钥匙”-巴达霍斯,罗德里格等要塞放在首位,这样可在道路不便的半岛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拿破仑正面攻击威灵顿的阵地我认为是事先计划好的,不一定是不得不攻击。拿破仑把便于机动的5个旅龙骑兵给了格鲁希,自己只留了一个龙骑兵旅。而适于正面进攻的胸甲骑兵7个旅全留下了。他太自信正面进攻能打败威灵顿的杂牌部队(当然这也有错误的地形报告的原因)。

我认为原则故重要,灵活使用原则也同样重要。伐谋要注意敌人的谋,在谋上胜过对手。并且灵活使用“攻城”等,威灵顿在半岛的攻城代价也大,罗德里格失去了勇将克劳福德,巴达霍斯伤亡很重,但攻下后战略上完全获得了主动,有了更多用谋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2 05: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 期待后文.
同意公爵关于次序的观点, 一切都要灵活运用, 按照具体情况应变. 在滑铁卢, 皇帝攻击乌古蒙不是计划好的. 后来他称自己是为了威胁威灵顿侧翼, 我认为这不是真话.
期待楼主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11: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位的支持 :smile: 本人由于水平不足,所以很难像大师那样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时间仓促,文章过长,文词粗糙,结构也有欠合理,对兵法的引用与解释多半是大师之见,我只是代为转述。其中当然有许多错误或不当之处,加之手头资料有限,难免偏颇之嫌,希望各位集思广益,补足此文的不足。关于“攻城”,孙子主要是认为攻击敌坚固阵地会损耗我军攻击力,延长战争时间,加大军费开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负担,并陷入持久战的泥潭,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但如果像拿破仑那样巧用围攻战,比如曼图亚围点打援,反而起到了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的作用,缩短了战争进程,这是完全符合“兵贵胜不贵久”的战略原则的。威灵顿的战例也是一样。孙子反对“攻城”,实际上是反对死板的“硬碰硬”和无益的消耗战。但如果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那么“攻城”不但可行,而且必要,希望诸位对此特别注意。 :rolley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14: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滑铁卢会战评析
   二,“天地”——双方战略环境及军事战略分析
  
孙子理论中的“天”,指“阴阳”(晴雨),“寒暑”(温度),“时制”(季节变化)等气象因素;“地”指“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等地理环境,综合起来用今天的术语说解释,“天地”指战略环境。这里主要探讨一下滑铁卢会战前双方战略环境和军事战略。关于天气和地理因素对战役进程的影响,将在第二部分详述。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双方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战争准备:制定军事计划,集结军队,调动兵力。就总体战略态势而言,法国处于敌国包围之中,拿破仑处于战略守势,其劣势是显而易见的:总兵力不足,军队训练与经验有待提高,法国处境孤立,没有外援,(缪拉的那不勒斯也是摆设,他不声援法国倒还好些))拿破仑可以支配的资源相比同盟,居于劣势。但他并非没有优势,拿破仑的优势主要在于:

1,就兵力而言,拿破仑当时掌握的军事力量比自莫斯科战役以来任何时期都强大。丢失了德意志,波兰和西班牙等地,实际上是甩掉了包袱。他的大军再也不用困守从但泽到安特卫普,从汉堡到拉古萨的各大要塞了;他的雄师劲旅也终于可以摆脱伊比利亚噩梦了。防守地区的收缩,意味着兵力的集中,拿破仑终于可以不用疲于奔命,而大可放手一搏。

2,就战略位置而言,拿破仑占有“内线优势”。“‘内线作战’是一支或两支军队在对抗几支敌军时所采取的路线,其方向的确定,足以使我军主帅在极短时间内调动和集中他的全部兵力,而使敌军必须要用大量兵力始足以同他对抗。”(约米尼) 拿破仑可以利用本国交通线迅速调动兵力攻击他想要攻击的敌人,并同时确保战线的安全。

3,就战略方式而言,拿破仑占有“战略防御”优势。“如果使用同一支军队,进行防御要比进攻容易......因为进攻者没有利用的时间防御者可以利用,防御者可以坐享其成.......另一个(优点)纯粹来自战争本身的优点,就是防御者可以优先享用地形之利。”(克劳塞维茨);“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孙子)

根据以上形势分析,拿破仑的军事计划可以概括为“积极防御”或“攻势防御”他决定不再重蹈1814年的覆辙,被迫打一场防御战。他要先发制人,对最近的两个对手威灵顿与布吕歇尔实施轮番打击,务必在6月底之前获得完全胜利,以便腾出手来对付俄奥两军。拿破仑军事战略的目的在于以打促谈,因为他的军队经不起持久战的消耗。他希望以闪电般的短促打击接连粉碎联军,让他们胆寒并放弃战争,瓦解反法同盟,从而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和平条约。

拿破仑以北方军团为主力,在法比边境集结待命。其余军团分散在莱茵,罗亚尔,阿尔卑斯和比利牛斯等地,与联军对峙。

反法同盟相对于拿破仑而言,其优势是明显的:

1,就兵力而言,联军的总兵力比法军雄厚得太多了。1815年3月25日,维也纳缔结了一个新的绞杀拿破仑的条约。各国决定集结80万大军,彻底断绝这股“祸水”。特别是俄国,永远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炮灰。

2,就战略位置而言,同盟包围了法国(俄普奥在东和东南,英国在北,西班牙在西,此外英国海军可以封锁法国南北所有港口。),反法联军占有“向心优势”:“军队从圆周向圆心做向心运动时,兵力会在前进中越来越集中.......军队的向心运动对同一个点发挥作用........当军队的各部分相互接近到某种程度时,火力的效果就可以增加一倍,至少会有所增加;可以对敌人的同一部分进行多面攻击;可以切断敌人的退路。”(克劳塞维茨)

3,就战略方式而言,联军采取攻势与其强大兵力匹配,可以追求较积极的目的,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孙子);“进攻具有积极目的——占领”(克劳塞维茨)。

但劣势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进攻这种作战样式本身存在缺陷:联军兵力只能对法国形成合围,但不能事先集结在一起;在集结兵力和兵力投送方面要花费大量时间;联军外线作战,交通线没有保障;无法事先占据地利,而且也无法出敌不意。

联军军事战略计划具体由格奈森诺负责。作为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先驱者之一,格奈森诺具有战略家的慧眼,他知道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简言之,联军计划即用优势兵力压碎拿破仑。威灵顿,布吕歇尔,施瓦岑贝格的军团都直向巴黎前进,假使其中有一个军团被击败或被迫撤退,则由巴克莱的俄国军团趋前援助。而其余两个军团仍继续前进,不必救援。弗里蒙特的奥意军团以里昂为目标进攻,而不向巴黎;威灵顿负责指挥比利时境内的全部军队,各军团于6月27日至7月1日之间,同时越过法国边界。

联军的计划是十分老辣的,完全切中了拿破仑兵力缺乏的要害。其目的是以强大兵力全线推进使拿破仑顾此失彼,并做好了以以局部失利为代价换取全局胜利的准备。

双方军事计划业以成型,在大军开拔的喧嚣声中,滑铁卢会战的帷幕即将拉开。

以下内容留待下回分解,请诸位指教。 :smi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2 22: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军开战前还有个不利因素,当时各国并未同法国正式宣战,不能越境侦察。拿破仑有效地利用了突然性,以快速行军集结了部队。他本人则只用了3天就到了边境,可谓神速。
拿破仑除了“中央战略”,在以往的战役中“包抄”则是更厉害。“包抄”是利用机动迂回攻击敌人兵力集团周围的防御弱点,切断敌人的交通,或断绝与友邻部队的联系。敌军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只能被动交战,在有利于拿破仑的战场上打。在意大利,乌尔姆等役,这个战略大显威风。
联军是对“包抄”很忌惮的。部署上尽量避免被包抄孤立。比如普军并没有过于集中一点。齐坦的第1军在利尼附近; 皮尔希I的第2军距利尼约6英里; 蒂勒曼的第3军距离利尼15英里; 比洛的第4军则在50英里左右的列日。沿补给线逐次排开,不给拿破仑留下空隙,且分开部署补给和驻军负担相对较轻。战略原则是一处被击,先阻击再待援兵。
威灵顿后来对利尼派援军较迟也应是这个考虑。如果拿破仑是佯攻利尼,真正目的是迂回英军海边的交通线,过早行动就有可能断送掉自己的部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3 05: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顿一直认为利尼是佯攻, 所以差点又重演第一次意大利战役, 那个时候波里埃和科利斯各自防守自己的交通线, 最后被皇帝各个击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3 22: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5年9月23日 05:06 发表
威灵顿一直认为利尼是佯攻, 所以差点又重演第一次意大利战役, 那个时候波里埃和科利斯各自防守自己的交通线, 最后被皇帝各个击破.
我觉得威灵顿不一定是认为利尼是佯攻,而是更担心利尼是佯攻。6月15日下午3点钟,威灵顿才接到普军在蒂安遭到法军进攻的确切消息,当晚在里士满夫人的舞会上,方得到详细情报,确定了利尼是主攻方向。在未确定形势前,更担心自己的最要害点还是应当的考虑。英普两军较近,支援晚些也能起作用,但情况不明时行动若一个不慎,失掉西侧的要道就全局被动了。
附图(来自 <a href="http://www.warstudy.com):" target="_blank">http://www.warstudy.com):</a>
蒂安在左下角,仅知道这个地方受攻击,是很难判断要在利尼打的。
威灵顿15日下午的疏漏是,虽然提防了最要害点,但对次要害点(拿破仑实际作的,右转打利尼)防范不足。不过奥兰治的参谋长的自主行动弥补了这个疏忽,在威灵顿15日晚上的集中四臂村的命令下达前,派佩尔蓬谢的两个旅向四臂村靠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4 13: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位的补充。拿破仑的“包抄”属于迂回的范畴,这是战场上的间接路线,可以避实击虚。在意大利,他的进军本身就是避开奥国在莱茵地区的主战场,包抄其薄弱的南部地区;在耶拿,他的战略是“大左旋”,即全军向左翼旋转,包抄普军侧后,一举切断敌军通往柏林和德累斯顿的交通线。当然,这需要敌军在侧翼的疏漏为先决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1 21:10 , Processed in 0.02864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