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tntxhy

[吐槽] 拿破仑版三峡大坝 官方灌水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9 12: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个我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9 12: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先谈谈文学方面,中外文学方面大家可以列举几位喜欢的作家,我本人以前很喜欢仲马和爱伦坡,现在看的书以军事和拿破仑文化为主,其它方面的看的少了。大家都来谈一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9 16: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我就喜欢看法国文学 :i12: ,几乎所有自己喜爱的文学家都是法国人,只是家里买了很多名著现在都没时间看,小学看的那些也渐渐淡忘了。

一直很爱看小仲马的《茶花女》——六年前,我还是一个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到这部不厚的著作,就深深地被打动。直至现在,玛格丽特·戈蒂耶,这位纯洁无瑕的圣徒般的茶花女,每每让我动容。《茶花女》的小说,话剧,歌剧,电影(连书中提到的《曼侬·莱斯戈》我都特意拜读了)……早已被我烂熟于心,至今却仍一遍遍地洗濯我的心灵——不是向往那风花雪月、生死不渝的爱情,亦不是对这位当时社会受害者的同情,而是从心底里对戈蒂耶小姐的理解与共鸣。这种理解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年龄的差异,阅历的束缚。也许是她那种在别人侮辱她时仍保持着高傲的尊严的心境,也许只是因为我喜欢悲剧,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 :i08: 其实打碎了又何尝不好?这种残缺的美更能唤起人们心底的渴望,正是残缺的宛如断壁维纳斯,才让我们更向往和珍惜美好~

其实,雨果的作品也很不错的,读读他的作品,就会惊异于他那不可思议的文笔是怎样准确地敲击着我们的心弦,还有那种人道主义带给我的震撼。《九三年》这本书我更喜欢结尾——“在革命的绝对真理之上,有着人道的绝对真理”,有人评论这似乎表现出他思想中“不革命”的劣根性,我不敢苟同——就像戴安娜王妃,许多人爱戴她难道是因为什么“王子和公主”的童话么?非然,还是一种博爱吧,不论出自真心还是逢场作戏,那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确实让“爱”不再像人们说得那样“自私”(我坚信人的本性是自利而不是自私),至于“爱”的最高境界,我觉得是“爱智慧”——philosophy的由来。

现在的哲学已经沦落到文科的文字游戏了,再不是像苏格拉底那个时代,现在提到哲学,人们似乎总是往“马克思主义”这种枯燥狭隘的地方去想,缺少了一份睿智,倒多了一份教条。

扯远了,中国很少有令我欣赏的作家(别说我崇洋媚外啊,读一本关于西方文明的书中说:西方社会的发展的确比中国多一份合理性),不过鲁迅和曹禺倒是例外。读鲁迅的杂文,可以让人想到《儒林外史》,那种辛辣的讽刺的确令人拍手称快,只是我们每次在讲鲁迅的文章时,都会提到鲁迅是“革命先驱”之类的话,听久了也厌烦了。至于曹禺,我更喜欢读他的《雷雨》,想一想他在二十三岁就刻画出一个个如此丰满的人物形象,挺令我佩服的。(我喜欢里面的周蘩漪,是不是有一点点变态?呵呵)

另外,歌德的《浮士德》我喜欢,尽管有点冗长了,但还是蛮深刻的,莫泊桑的《漂亮朋友》、萨克雷的《名利场》也不错。不知为何,我对大仲马不感兴趣,也许你们可以熏陶熏陶我~

一直弄不明白一点:几年前读过一个意大利作家写的中篇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情节和戏剧里的差不多,难道莎翁就是根据它改编的?!

郁闷的是,现在学校让读的名著都极其无聊而且中考还要考!我从来不看,不喜欢把读文学作品搞的功利性太强,让中考附加题见鬼去吧!那些名著真是幼稚的可以,什么《童年》《繁星·春水》《海底两万里》《钢铁~》(是不是又要全民大炼钢铁?!),怎么能称之为名著呢?! :i02:

再啰嗦一句:朔风说到上团课,现在我们入团前的考试只是个形式,考得再不好也无所谓。我们团支书倒很可爱,和我们一起说团委老师的坏话,呵呵~团会从来是我写会议笔记,根本不需要动脑,就把我平时在新闻联播里听过的时髦政治名词抄上去就行了,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0 11: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长,《茶花女》很久以前看的,那时候我才12岁,现在对故事都没任何印象了。中国现代作家看的不多,鲁迅的东西我除课文外基本没读过,余秋雨的作品看过一些,上初三后我就基本不接触文学作品了,一是没时间,要准备中考,二是兴趣不太浓厚了,看的更多的是历史和传记。
记得中学时学校没球场(全被篮球场占了),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在楼道小踢一下,被学校一个戴团徽的人发现,走过来劈头盖脸的对我们进行“思想教育”,问我们是在哪个班主任领导下云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0 13: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除了大仲马外,鲁迅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了,他的作品我大多数都读过,不过很多杂文还是没弄明白~~最近迷上了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学术名著系列”~

我们中学时足球场学校不让踢,说是保护草坪,也是只有篮球场。不过我们都是霸占着篮球场踢足球~~ :i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0 15: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年2月10日 11:37 发表
好。。。。。。好长,《茶花女》很久以前看的,那时候我才12岁,现在对故事都没任何印象了。中国现代作家看的不多,鲁迅的东西我除课文外基本没读过,余秋雨的作品看过一些,上初三后我就基本不接触文学作品了,一是没时间,要准备中考,二是兴趣不太浓厚了,看的更多的是历史和传记。
记得中学时学校没球场(全被篮球场占了),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在楼道小踢一下,被学校一个戴团徽的人发现,走过来劈头盖脸的对我们进行“思想教育”,问我们是在哪个班主任领导下云云。
原帖由 Fernando 于 2006年2月10日 13:48 发表
哈哈~~除了大仲马外,鲁迅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了,他的作品我大多数都读过,不过很多杂文还是没弄明白~~最近迷上了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学术名著系列”~

我们中学时足球场学校不让踢,说是保护草坪,也是只有篮球场。不过我们都是霸占着篮球场踢足球~~ :i10:


鲁迅的文章值得一看,有几篇杂文,什么《狗的驳诘》《影的自述》~,其实我读过他的东西也挺少,不过就我读过的几篇文章来看,里面的许多语言的确很深刻和犀利,值得去揣摩和品味,有些内容仍然没有过时。余秋雨的散文,我基本是为了训练作文的文笔才去读的,不过他的文章似乎总带给我一种人文情怀,这种风格和刘墉的散文可迥然相异,一个更出世,一个则入世。长篇的名著从六年级起我就很少看了,现在只有时间读读雷抒雁散文啊、莎翁十四行诗啊、《老子》《庄子》《诗经》啊什么的,比较节省时间。

商务印书馆的书我也有一些,《乌托邦》《理想国》《社会契约论》《小逻辑》《国富论》等等。只是现在家人都反对我买这些书了,他们可坚决反对我将来去学哲学,说他们认识的吉大、人大的一些哲学教授都是偏执狂!现在有时间的话我都在钻研哲学书,可是常常被哲学家们“百家争鸣”的各种深奥的理论搞的糊里糊涂,不知道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有没有人读过,可以指点我一下,总之那本书我可是至今没有勇气翻到第二页,读起来太令人头疼了!
前几个月读了一个法国资深记者写的畅销书《当中国改变世界》,只是我几乎没有经济学常识,只觉得写得还不错,不知道是否属实?

历史方面的书我看得很少,只是读过寥寥几本文学史、艺术史之类的书当消遣看看,现在我历史知识极度匮乏!只好常到这儿来补一补(因为觉得从中世纪史到世界近代史这一段还相对不太枯燥)~

对了,你们那时候团员管得还真宽啊,我们班里现在团员的作用基本上是:被老师在家长会前后叫来打扫教室卫生! :i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0 16: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春秋,似乎是我看的最后一个名著了。现在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0 22: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兴趣爱好主要在历史、军事方面,文史哲兼有涉猎。我认为历史是一条经线,贯穿社会学术领域。要想涉及社会学术领域的内容,对历史必须有所了解。这样看问题才能有根据。

通史方面,斯塔夫理阿诺斯[美] 的《全球通史》值得一看,这本书对世界文明兼容并包,培养人的全球眼光。此外,阿诺德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也是经典。格鲁塞[法]的《草原帝国》是研究骑马民族兴衰的必读之作。我十分欣赏书中对中国名将耿恭、班超和高仙芝的描述,与格鲁塞的钦佩语气相比,中国历史学家对这些“立殊功于异域”的伟大人物似乎不太感兴趣。

中国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赫德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于二十一世纪〉〉等都是眼光独到的不朽之作。

断代史方面,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兴亡》,美国时代生活丛书《第三帝国》(THE THIRD REICH)是纳粹德国史的权威著作。

《路易十四时代〉是伏尔泰的代表作之一,其最后一章中关于中国教案的记述让我感到十分奇妙。

拿破仑时代的书这里就不赘述了。

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是一本重新解读鸦片战争,揭破神话和谎言的好书;王树增的《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是难得的讲述从戊戌变法到庚子赔款这一段历史的好书。

专题史方面,马丁莫内斯蒂埃[法]的《人类死刑大观》是一本有趣,或者说恐怖的死刑发展史,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窥见人类凌虐同类的丰富想象力和死刑人道化的历程;

吴思《潜规则》、《血酬定律〉以及合订本《隐蔽的秩序》是一部“真正的历史”——中国人“说一套”的背后真正“做的那一套”的历史。

基辛格的《大外交》,瓦尔特格利茨[德]的《德军总参谋部》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真实写照。我认为,看了这两本书,对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决策者会有一个全米那认识。

战争史方面,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T N 杜普伊的《武器与战争的演变》,麦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戴布流克[德](或译为德尔布吕克)的《战争艺术史》,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都是传世巨著。

孙文良,李治亭二位的《明清战争史略》是国内目前资料最全,论证最翔实明清战争史的记录和分析,值得一读。

钮先钟的《中国历史上的决定性会战》是仿造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撰写中国历史中的大会战的历史著作,非常值得一读。特别是其中对“城濮之战”的研究,非常有权威性。

战略史方面,读钮先钟的书绝对是一种享受。他老先生虽然不幸逝世,但他所留下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西方战略思想史》、《中国战略思想新论》、《历史与战略》、《战略家》都是很有价值的战略入门书籍。

李德哈特的《战略论——间接路线》是西方战略史的佳作。

战略研究著作方面,钮先钟的《孙子三论》、《战略研究》都是入门佳作。我读了《孙子三论>,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对中国古代兵法思想的看法。

历史理论方面,孙隆基博士的《历史学家的经线》是一本好书。特别是其中关于鲁迅的两章,是对鲁迅本质的最好注解。

另外,对于那位欣赏自己“语言艺术”的家伙来说,最好看一看胡平写的《战争状态》和《禅机——1957年苦难的祭坛〉这两本书。前者还原了土地革命和解放前后对地主阶级“斗争”的真实历史,揭开了官僚政权把地主当替罪羊转移矛盾,极不公正地推行滥打滥杀的“土地改革”,借此笼络农民,夺取政权的内幕;后者则是毛泽东“反右”的纪录,也就是“引蛇出洞”,“阳谋”的真相,描绘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惨遭遇和中国历史的荒谬历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2 23: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是伟大而仁慈的,他是每一个法军士兵的伙伴和战友,而且他是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希特勒是一个歇斯底里的神经病和超级变态狂!皇帝的战争是把自由和民主带给被压迫的国家和人民,而希特勒带给世界的只有死亡,灾难和痛苦!他和皇帝陛下根本无法相比,给陛下倒马桶都不配!把他和皇帝陛下相比简直是对陛下最大的侮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2 23: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帖子最好不要明目张胆的发出来,建议发到三峡大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9-2 03:30 , Processed in 0.09555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