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7388|回复: 42

欧洲三十年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7 13: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962年,德意志国王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创建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其疆域包括德意志、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瑞士等地。可是,到了13世纪末,德意志已经分裂为许多独立的诸侯国,皇帝也失去控制整个帝国的权力。到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初,这个号称“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帝国已今非昔比,穷途末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长期担任帝国的皇帝,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实际上已成为摆设,毫无实权。

这个皇帝对失去权力很不甘心,拼命想恢复往日的威风,这样与诸侯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愈演愈烈。这时,各邦诸侯因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均寻求外国势力的支持。这样,已形成统一集权国家的英、法、西班牙等欧洲大国正在谋求对外扩张,遂把地处欧洲中心,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又四分五裂、日趋衰落的德意志作为角逐目标。

当时,欧洲各国形成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

捷克是1526年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版图的。当时德意志皇帝兼为捷克国王,此时捷克人享有宗教自决、政治自治等权利。但到德意志三世皇帝马提亚时,他派遣耶稣会教士深入捷克,企图恢复天主教,并指定斐迪南为捷克国王。德意志皇帝指定的捷克国王斐迪南是一个狂热的耶稣会分子。他一上台,便残酷地迫害捷克的新教徒。新教的教堂被拆毁,作新教礼拜的人被投入监狱,这些措施,激起捷克人民的强烈反抗。

1618年5月23日,一群武装的群众和新教教徒手拿铁棍长矛,冲进捷克王宫,抓到了国王的两个钦差。

“把他们扔出去!”“扔到窗子外面去!”

在一阵怒吼声中,按照捷克的古老习惯,两名走狗被人们从20多米高的窗口扔了出去,落在御城河沟的垃圾堆上,两个人痛得哇哇乱叫。

这就是震动欧洲所有国家宫廷的“掷出窗外事件”,它是捷克民族起义的信号,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奥地利决心发动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企图一举征服捷克。捷克人民也纷纷武装起来,他们选出30名保护人(其中大部分是新教贵族)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捷克独立。广大武装群众占领政府各部门,取消一切赋税,并把压迫新教徒最凶的耶稣分子全部驱逐出境。

开始阶段,捷克起义军进展顺利,很快突入奥地利境内,逼近首都维也纳。此时奥地利的新教徒也不满皇帝统治,纷纷起来响应。

此时,德意志老皇帝死了,斐迪南接任皇位,仍兼任捷克国王,他得到捷克起义军兵临维也纳城下的报告时,正同十几位贵族在宫中开会商讨对策,一名贵族见皇帝已吓得浑身发抖,忙抓住他的肩章说:“皇上,现在还来得及,你快派代表谈判签字呀!”

捷克的起义眼看快要胜利了,可惜由于起义军的领导权掌握在捷克贵族手里,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幻想通过谈判让皇帝作出让步。于是,他们下令停止攻城,派出代表进宫与皇帝谈判,结果坐失良机,使皇帝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斐迪南缓过气来,向天主教联盟求救,宣布剥夺捷克议会选出的新教联盟首领、捷王普法尔茨选侯的爵位,授予天主教联盟主力巴伐利亚选侯巴克米利安以公爵爵位。巴克米利安立即派出自己的精锐部队2.5万人“救驾”,由名将蒂利统帅。天主教同盟还向斐迪南提供了大量金钱援助。西班牙也派兵参战。

1620年11月8日,在捷克首府布拉格附近的白山,蒂利统帅的精兵与教军2万人展开决战。虽然新教军占有位于白山和沼泽之间良好的防御阵地,但士兵缺乏训练,纪律松弛,步兵遭到敌兵的首次猛烈冲击便四散溃逃。这样,天主教军只用不到两个小时便取得了会战的胜利。从此,捷克成为哈布斯堡奥地利的一个省,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长达几百年之久,捷克人民陷入奥地利的残酷统治之下。捷克起义被镇压后,德意志皇帝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不仅占有捷克,而且和西班牙保持联盟,把势力伸向德意志西部和北部。西班牙则想统治荷兰,这又引起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恐慌和英、法、荷等国的不安。于是,哈布斯堡集团与反哈布斯堡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战争。从此,这场战争转变为广泛的国际战争。

1625年2月,丹麦在英、荷、法等国的支持下,以援助德意志新教联盟为名出兵德意志,占领卢特城。与此同时,曼斯菲尔德率英军进占捷克西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起用瓦伦斯坦任武装部队总司令,与丹麦军队作战。

瓦伦斯坦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原为捷克贵族,但因长期在德皇军中服役,已经德国化了,连他自己也自认为是德国人,他采用以战养战的政策,靠掠夺驻地居民的粮食和财富来维持军队的供应。每攻克一地,他的军队就像蝗虫一样将居驻地抢劫一空,人们称他的军队为“瓦伦斯坦蝗群”。

1626年,瓦伦斯坦和天主教同盟的军队打败丹麦和新教诸侯的联军。丹麦国王被迫于1629年5月在吕贝克签订和约,保证不再干涉德意志事务。德皇规定新教诸侯将1552年以后所占教产全部归还原主,同时根据瓦伦斯坦的计划,德国在波罗的海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舰队。

瑞典害怕德意志的计划影响它在波罗的海的优势地位,遂在法国大量金钱援助下,于1630年7月从法国北方打了进来,揭开了“三十年战争欧洲阶段”的序幕。

7月6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统率1.3万军队在德国东北部奥德河口登陆,不久,瑞典又派来了2.6万人援军,使古斯塔夫的总兵力达到近4万人。而此时,天主教阵营发生了内讧,瓦伦斯坦被免职,瑞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德意志北部和中部许多地区。

德皇闻讯后令蒂利率军阻击。9月17日双方主力集中于莱比锡附近的布赖滕费尔德展开决战。蒂利军3.5万人,装备火炮26门。瑞典军2.4万人,拥有火炮100门。

瑞典军排成新型的线式阵形,而蒂利军则按传统战法排成一个个密集的方阵,双方先是互相炮击,因瑞典炮兵火力占优势而给敌人造成巨大损失。蒂利军在炮轰后发起攻击,但骑兵7次冲锋都被瑞军滑膛枪齐射的火力击退。

这一仗,古斯塔夫沉着冷静地调动兵力,发挥炮兵和滑膛枪的密集火力,彻底打败了以长矛为主的蒂利方阵,蒂利军伤亡达8000人,蒂利本人负伤,而瑞典和萨克森联军共伤亡2700人,其中瑞典仅伤亡700人。这是古斯塔夫军事艺术的杰作,以机动加火力为基础的新战术第一次战胜以数量加长矛为基础的旧战术,显示了改革后的瑞典军队对旧式欧洲军队所具有的优势。

后来,德皇再次起用瓦伦斯坦重新组建军队,收复了布拉,出师巴伐利亚,迫使瑞典军撤向萨克森。1634年,德皇在西班牙军队支持下,在讷德林根大败瑞典军。瑞典军被迫北撤。

瑞典战败,促使法国直接出兵。主战仍在德国境内,但同时也在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等地进行。法国和瑞典军队的胜利,使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无力再战,被迫求和。1648年10月,参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以反哈布斯堡集团的胜利告终。根据和约,欧洲领土被重新分割。法国夺得欧洲霸权;瑞典巩固了在波罗的海的地位;德意志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独立;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得到确认。它结束了自中世纪以来“一个教皇,一个皇帝”统治欧洲的局面,神圣罗马帝国在事实上已不复存在。

这次战争对军事学术和技术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滑膛枪得以进一步改进,开始大量投入使用;

二是火炮开始实行标准化,炮兵成为一个独立兵种,在战斗中发挥重大作用;

三是旧的方阵战术已经过时,新的线式战术开始形成;

四是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军队编制趋向精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7 13: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三十年战争,鄙人知之甚少,希望大家多谈自己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9 15: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年战争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我手头正好有几篇别人撰写的几篇资料,趣味性比较强,愿意和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9 15: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中的绝代双雄—
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


第一部: 大时代,欧洲历史的传奇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单单从欧洲历史的角度看来,可以跟二十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不仅德意志诸侯,而且欧洲各个主要强国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这是欧洲几百年来宗教和国际政治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正如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本人在给他的首相的信中所说:“各个小型的战争,在这里都汇集成一个全面的欧洲战争”。要解释清楚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成为主角的这场战争,读者非得有一个对欧洲古代和近代历史的全景式了解不行。在此,笔者不揣浅漏,从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角度,分几条线索概略地叙述这个大时代,以期给大家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了增加趣味起见,也会引用一些野史和文学、影视、艺术作品,水平不到的地方,还请专精历史的方家不要见笑。
1。宗教背景
自从公元330年古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并定基督教为国教以后,基督教就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信仰。尤其是欧洲分裂成各个王国以后,在欧洲大地上唯一超越国家之上的跨国权力,就是罗马天主教会了。罗马天主教有一个严格完善的等级制度,教皇通过各国的主教和各级教士来保证人民的信仰纯正,并执行一些今天一般认为是世俗国家的职能,例如收税,有些地区的大主教本来就是诸侯。教皇和各个世俗诸侯不可避免地具有矛盾,整部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史,充满了诸侯、皇帝和教皇的矛盾和斗争。
大家都从中学历史课本里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那是16世纪上半叶的事情了(马丁。路德死于1546年)。其实一些新教异端思想的发端,比那更早两三百年,在十字军东征的时代就开始了。所以传统的天主教称为旧教,而异端的各派统称为新教。新教有很多派系和学说,比马丁。路德更早的新教是胡斯的思想。胡斯的学说在波希米亚(今天的捷克)境内广为流传,而波希米亚是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一个王国。为了维护教会的利益和信仰的纯洁性,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康斯坦斯城召开了宗教大会,7万5千人参加,从1414年直开到1418年,竟开了4年之久。这次宗教大会结束了当时天主教世界三个教皇并立的荒唐现象,选出新的教皇,并且用火刑烧死了胡斯。但是波希米亚信仰新教的民众和贵族不答应,举行大起义反抗教皇和皇帝,这就是著名的“胡斯战争”。战争的结果,胡斯教徒在切斯卡(ZISKA)的领导下成功地保卫了捷克,切斯卡死后胡斯派和皇帝达成妥协,皇帝继续兼任波希米亚国王,但是波希米亚有自己的教会和主教,也就是取得了宗教信仰自由。
此后,新教的思想在欧洲更广泛传播开来,尤其是德意志地区马丁。路德的路德派,开尔文派,英国的清教徒,法国的胡格诺教徒。基本上来说,各国的宗教问题都曾经引起旧教和新教的大规模内战和杀戮,到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之前,大体上新教和旧教的版图是这样的:英国已经成了新教国家,法国天主教占上风,但是也已经实现了宗教和解,天主教徒和胡格诺派可以和平共处,西班牙从来就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没有这个问题,北方强国瑞典和丹麦是新教国家。俄罗斯当时还刚刚形成,伊凡雷帝(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刚刚称沙皇,仅比三十年战争的时代略早几十年,还不是欧洲事务中的一个因素。
德意志境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旧教的,诸侯之中,势力最大的是七大选帝侯。七大选帝侯有三个是天主教徒,三个是新教徒,还有一个是波希米亚国王,而这个位置由波希米亚王国国内选举产生,后来这个王位就成为爆发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其他诸侯,有不少信仰新教,新教诸侯大多数处於德意志北部,旧教诸侯大多数在德意志南部。在三十年战争爆发以前,其实德意志境内经过长期斗争,实现了旧教和新教路德派的和解,新教诸侯可以自行制订自己国度内的信仰,也可以不归还所没收的教会财产。但是这个和解(1555年的奥格斯堡条约)不包括更为激烈的新教开尔文派在内,而且新教在德意志的传播也更形广泛,宗教矛盾又一次激烈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三十年战争之前,德意志诸侯已经分裂成了新教旧教两大阵营。新教联盟的首领,是七大选帝侯中的帕拉亭(Paratine, )中文历史著作中更多译为普法尔茨)选侯菲德列,旧教联盟的首领是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请读者记住这两个名字,在下文的三十年战争中,他们将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帝国皇帝本人是站在旧教联盟一边的。
各国具体的情况,在下会在下文分国的线索里作纵向的概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9 15: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2。 国际政治背景
德意志三十年战争这场大戏,委实是以整个欧洲作为背景的,为了脉络清楚起见,在下分国一一交代有关的线索。
2。1 神圣罗马帝国的线索
也许是古罗马帝国的文治武功太过伟大和荣耀了吧,自从478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的君主和人民都梦想再出现一个强大、统一、以罗马为中心的帝国。这个梦一直做了一千五百年,做到20世纪意大利一个叫墨索里尼的独裁者那里还没有停止。谁知道呢,也许在今天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背后,也有着这个伟大梦想的影子呢?
761-814年,经过三百年的混乱,欧洲才出现了第一个有点象古代伟人亚历山大和凯撒的天才君主,查里曼大帝。查里曼统一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是今天法国、德国、意大利历史的共同源头,据说扑克牌上的老K,原形就是查里曼大帝呢。传说中查里曼大帝活了八百岁。有一本中世纪骑士史诗的名著,叫罗兰之歌,讲述的就是查里曼的骑士英雄罗兰在对巴斯克人的征服战争中殉难的故事。当然,以上种种都是浪漫的虚构了。
真正要命的是,按照法兰克人的习惯做法,查里曼死后,他的大一统王国又一次分裂,由他的三个孙子平分为东、西、中三个法兰克王国,这就是现代德国、法国、意大利的最初由来。又过了一百多年,东法兰克王国的奥托一世征服意大利北部,于962年由罗马教皇加冕,称“神圣罗马皇帝”,既然自称是所有罗马人的皇帝,就隐隐有传承古罗马帝国正统的意思,但是这个神圣罗马帝国跟古代的罗马帝国大不相同,内部是由德意志和意大利各处的几百个王国、公国、侯国、伯国组成的松散联盟,皇帝要受诸侯和教皇两方面的掣肘,根本谈不上什么绝对的皇权。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在历经了几个王朝的更替以后,在1220年前后,渐渐形成一种选举制度,由最有势力的几大诸侯会同,从强大的德意志诸侯里选举出皇帝。这几大诸侯称为选帝侯,有七位,三僧四俗,分别是莱茵地区的帕拉亭伯爵(Palatine,更多译为普法尔茨),勃兰登堡侯爵,萨克森公爵,波希米亚国王,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和特里尔大主教。这个选帝侯制度,在1356年“黄金诏书”中以类似于现代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后来各位选帝侯出於自身的利益考虑,都故意地不选实力强大的诸侯当皇帝,这样皇帝没有自家势力做后盾,就更没有权威了。
此后又经过了几百年,一般来说,这几百年间的皇帝,大多数本身兼任奥地利王国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匈牙利国王。著名的霍亨施陶芬家族,哈布斯堡家族,都作过许多代皇帝。五百多年间,帝国经历了历次十字军东征、皇帝和教皇的冲突,宗教改革、胡斯战争,瑞士自由城市联盟从奥地利王国统治下独立等等事件,到15、16世纪,有两件事和三十年战争的爆发直接有关。
第一件,是1493年到1519年在位的皇帝兼奥地利国王,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有一个儿子娶了西班牙第一位统一国王菲迪南和依莎贝拉女王夫妇的女儿为妻(见下文西班牙线索部分)。这样他的外孙,查理五世,就继承了爷爷和外公的两份遗产,身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国王)和西班牙国王两大欧洲强权的君主。查理五世本人更愿意以西班牙为中心,就把皇帝的帝位交给自己的亲弟弟菲迪南一世。菲迪南同时已经担任了波希米亚和匈牙利两国的共同国王。虽然从此以后兄弟两家的后代分别传承皇帝和西班牙国王两个王位,但是毕竟一笔写不出两家姓,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西班牙和帝国联成一气,显然是欧洲另一个强权法国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此后两百年间,法国的外交政策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削弱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和西班牙的势力。这成为三十年战争期间,法国作为天主教国家,却加入新教一边作战的根本原因(见下文法国线索)。
另一件事情,是波希米亚王国的王位问题。上文提到,波希米亚在经过15世纪的胡斯战争以后,已经争取到了宗教自由,但是国王却常常是由天主教的帝国皇帝兼任。到1612-1619年在位的马西亚斯(Matthias)皇帝时期,仍然是皇帝兼任波希米亚国王。上文提到,查理五世皇帝(1519-1556)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帝国和西班牙王国的共主,但是查理五世情愿把皇帝的位子让给自己的弟弟,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菲迪南一世。这个马西亚斯皇帝,就是当年菲迪南一世的孙子。马西亚斯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矢志扼制帝国境内新教的扩张。他看到德意志境内的七大选帝侯中,三个大主教当然是旧教的同道,但是帕拉亭(普法尔茨)、勃兰登堡选帝侯成了开尔文派、萨克森选侯已经皈依路德派。现在关键的一票就是波希米亚国王了。目前波希米亚国王是自己兼任,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但是自己百年以后呢?他没有儿子,将来皇帝和波希米亚国王两个位子都要选举,万一波希米亚选出的国王是个新教徒,那么七大选帝侯的力量平衡一定会倒向新教一边,很可能会所选出一位新教徒皇帝。这是马西亚斯所绝对不能容忍的。马西亚斯皇帝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定要争取在自己生前,就让自己的表弟菲迪南,也是马西亚斯皇帝祖父菲迪南一世皇帝的另一个孙子,先接替自己出任波希米亚国王。表弟菲迪南是个和马西亚斯一样狂热的天主教徒。这样,将来菲迪南可以先掌握波希米亚王位,再进一步接替马西亚斯的皇帝位。
为了实现这个如意算盘,马西亚斯双管齐下,一面加紧在捷克境内迫害新教徒,一面让保皇派的捷克议员开国会选举表弟菲迪南为新的波希米亚国王。但是波希米亚的新教徒不答应,和两百年前胡斯战争一样,他们决定起来反抗,1618年5月21日,经过国会一番激烈的辩论,国王最宠信的几位近臣,被从王宫的窗口扔了出来。这就是历史上颇有名气的“扔出窗外事件”。这个事件成了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扔出窗外事件”之后,新教徒组织临时政府,并组建一支军队和皇帝公然对抗。马西亚斯皇帝在第二年1619年驾崩,表弟菲迪南正式当选皇帝,是为菲迪南二世。波希米亚反政府的新教徒拒绝承认皇帝菲迪南二世兼任国王,把捷克的王冠献给了新教的帕拉亭选帝侯菲德列。德意志新教诸侯大多数站在捷克一边,以帕拉亭选帝侯菲德列为首。而皇帝菲迪南获得天主教诸侯联盟的支持,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为首。三十年战争正式爆发。
三十年战争是一场欧洲国际矛盾的总爆发,战争中支持帝国最力的,大概要数皇帝的表亲西班牙王室。
2。2 西班牙的线索:重新征服与腓力二世
回过头来再看西班牙和德意志的历史渊源。三十年战争之前100年的西班牙,正处於鼎盛时期,是欧洲大陆第一大军事强国,西班牙步兵方阵体制打遍欧洲无敌手。历史上,西班牙所在的比利牛斯半岛曾经是古罗马帝国的重要行省,后来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比利牛斯也处於混乱之中。到了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穆斯林圣战者们一手高举弯刀,一手捧着古兰经,从阿拉伯半岛出发,如水银泄地般先后征服了中东、北非,又通过北非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征服了整个西班牙全境,甚至越过比利牛斯山脉入侵法国,最终在732年法国南部的普瓦提挨附近一次决定性会战中,被法兰克王国的首相查理马特击败(查理马特也译为铁锤查理,是查理曼大帝的亲祖父)。这大概是西方文明史上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之一,标志着阿拉伯扩张的最远点。穆斯林虽然从此退出法国,但是西班牙却仍然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手中数百年。这也是今天西班牙文化和西欧、南欧其他国家文化相比,独具特色的渊源。
此后的几百年,基督教渐渐地收复失地,这个再征服的过程非常缓慢,但是仍在稳步地进展,一直到1469年,西班牙半岛上基督教占了统治地位,当时有两个主要基督教国家,阿拉贡王国和卡斯蒂里亚王国,伊斯兰教只在半岛的南端保有一个摩尔人国家格林纳达。这一年,卡斯蒂里亚国王菲迪南和阿拉贡女王依莎贝拉结婚,这两大王国合并,并乘胜南下,最终把伊斯兰教赶出了西班牙半岛。也就是这位依莎贝拉女王,资助哥伦布进行环球远航,开始了地理大发现,从此西班牙的国力在欧洲如日中天。
所以在三十年战争战争前100多年,西班牙刚刚完成了几世纪的再征服过程,正是民族情绪高涨,宗教狂热蔓延的时候,完全没有欧洲大陆各国新教旧教的争斗,相反正是天主教正统信仰的最热烈拥护者。西班牙国王不仅拥有西班牙本土,而且在意大利的好多地方,和尼德兰地区(今天的荷兰、比利时)领有土地。前文说过,西班牙国王菲迪南和依莎贝拉夫妇的外孙,查理五世,也是神圣罗马皇帝的孙子,姓哈布斯堡,所以成为帝国和西班牙的共主。但是查理五世把帝位让给兄弟罗马皇帝菲迪南一世以后,专心当他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的儿子,腓力二世(1556-1598年在位),可是个世界史上不得了的人物。他以旧教的“信仰保卫者”自诩,凭借西班牙当时独步欧洲的军事力量,办了几件大事。第一,是联合欧洲各国组织海上十字军,任命他的弟弟约翰大公为总司令,在地中海迎击当时勃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结果1571年雷班托海战一战成功,这次战役标志着土耳其帝国到达了扩张的顶点,开始走下坡路,而且雷班托海战也是西方海战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运用炮火的战例。第二件,是试图干预英国的清教徒化。当时英国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当政,英国内部的宗教争斗刚刚尘埃落定,成为一个新教国家。腓力二世曾经娶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女王为妻,支持她恢复旧教,但是失败。后来玛丽死后又向伊丽莎白女王求婚,可能也有想登上英国王位的野心吧。但是求婚被拒绝。而以德雷克为首的英国海盗,在女王的支持下屡屡袭扰西班牙的海外贸易。腓力二世恼羞成怒,派出庞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征英,结果被英国海军名将德雷克一举击溃。这就是1588年著名的无敌舰队之毁。另外,那个臭名昭著的宗教异端裁判所,大约也是始于这个时代。
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时期,腓力二世刚刚死了十几年,但是继任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和腓力四世)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皇帝和德意志旧教联盟,不但提供财政援助,也曾经借兵给皇帝。但是,西班牙在三十年战争前期,尤其是我们故事所讲述的战争第二,第三阶段,并没有象瑞典那样直接出兵,因为西班牙那时候在属地尼德兰 (今荷兰比利时) 有自己的麻烦。
弗兰德斯和尼德兰地区虽然是西班牙属地,但是民众信仰新教,贵族也要求独立,1559年前后,以奥兰治亲王威廉为首,爆发了独立战争。这场冲突打打停停,拖延日久,威廉后来遇刺,他的儿子,继任奥兰治亲王莫里斯是一位很优秀的将军,继续领导独立战争。莫里斯亲王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古斯塔夫的效法榜样。到1609年,尼德兰和西班牙停战,尼德兰的一部分事实上独立。但是停战并非和平,西班牙军队仍然占领尼德兰的其他部分,虎视眈眈想重夺尼德兰。在三十年战争的早期,西班牙曾经派尼德兰驻军帮助德意志皇帝作战,但是战争中期,荷兰独立战争重新爆发,西班牙军队又被荷兰牵制住了。直到1648年德意志三十年战争结束的“威斯特法里亚条约”中才正式宣告荷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但是西班牙仍然保有一部分尼德兰,称“西属尼德兰”。所以,在三十年战争中期,西班牙是被尼德兰独立问题给牵制住了。当时西班牙的伟大画家委拉斯贵支,曾经有一幅著名的画作“布列达的投降”,描绘的就是1625年西班牙将领斯皮诺拉(Spinola)在尼德兰一次著名围城战中,占领战略要地的成功。另外,荷兰伟大画家伦勃郎的传世名画“夜巡” ,描绘的就是1642年(三十年战争接近结束)阿姆斯特丹的自由射手公会的场景。不过说来好笑,其实这幅名作画的是白天,但是画面上涂过一层起保护作用的亮油,年深日久,油色变为黑黄,后世的人们就都以为是夜间的场景,“夜巡”的名字由此而来。直到1940年代把变色的油层洗掉,人们才发现原来不是黑夜是白天。这事近于笑话,有点扯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9 15: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2。3  英国的线索:讲讲伊丽莎白女王的传奇
大家看过1998年的一个美国电影,伊丽莎白女王么,讲的就是这段历史。英国国内的宗教动乱,比德意志的动乱结束得早。1500年代,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要离婚另娶,而被天主教所不容,一怒之下宣布改信新教,并彻底在全国范围改宗英国国教,英国国王是国教教会的最高首脑,具体宗教事务则由坎特伯雷大主教。这一来全国大乱。亨利八世死后,长子爱德华六世继位6年死去,没有后嗣,由妹妹,亨利八世的长女玛丽登基成为女王。
这位玛丽女王,是被亨利八世抛弃的前妻的女儿,自幼笃信天主教,即位以后宣布恢复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在国内大肆杀戮新教徒,被称为“血腥玛丽”。至今在美国的鸡尾酒中,还有一款饮料叫“Bloody Mary”,是由酒、西红柿汁、芹菜汁之类兑成的,不但酒吧里有,连飞机航班上都供应,不知道是不是从这位女王那里得名的。另有一个说法,血腥玛丽饮料是得名于一位奥地利公主。
玛丽女王嫁给了欧洲大陆旧教的卫道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而且一直迫害同父异母,信仰新教的妹妹伊丽莎白,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就是电影“伊丽莎白女王”开头的情节。后来玛丽女王突然死亡,伊丽莎白登基,这就是英国史上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说也奇怪,英国历史上从来不缺雄才大略的名将英主做国王,但是最有地位的,却还是两个女人:伊丽莎白是英国近代走向欧洲强国的奠基人,文化上也是莎士比亚的保护人;而19世纪的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则是英国的鼎盛时代,号称日不落。
伊丽莎白少女继位,国际国内矛盾重重,时刻面临着生命威胁。国内旧教的颠覆和暗杀活动不用说了,国际上也是危机陷阱不断。先是求婚风波,著名的求婚者包括姐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和法国国王的弟弟奥尔良公爵(就是电影里那个),这都是对英国有领土野心的,甚至后来远在俄罗斯蛮荒之地的老头子伊凡雷帝,也来凑热闹派使者求婚。后来,为了英国,伊丽莎白终生未嫁。再后来,伊丽莎白决然处死了在英国宫廷密谋造反的旧教苏格兰女王玛丽,并公开与西班牙决裂,打赢了无敌舰队之役。

1603年,经过45年的统治,一代英主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她当然没有子嗣,继位的是近亲,被她处死的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儿子,詹姆斯一世,从此开始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一世的儿子,1625年继位的查理一世,就是在英国革命中上了断头台的那位。三十年战争的时期,英国正是詹姆斯一世的后期和查理一世的前期。英国作为一个新教国家,当然是支持德意志新教诸侯的。三十年战争前期,英国是詹姆斯一世为王,实际统治者是权臣白金汉公爵。白金汉没有直接出兵支持新教联盟,而是通过在荷兰打击西班牙的势力,和提供一些财政援助,间接支持新教联盟。1625年查理一世继位,1628年白金汉公爵遇刺(大家看过大仲马的小说“三个火枪手”吧?不过刺杀公爵的不是那里的女主角,真正的刺客叫John Fenton)。因为这个战争的关系,查理一世要筹集军费增加捐税,和国会矛盾激化,由此导致英国革命。所以在三十年战争的中后期,英国国内实际上在打一个平行的内战,无瑕顾及欧洲大陆上的大混战。直到克伦威尔崛起,1648年国王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为止。三十年战争也最终结束于同一年。实际上,对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影响最大的外国势力,一是直接参战的瑞典,也就是我们故事的主角,古斯塔夫-阿道夫,另一个是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大家一定已经从大仲马的小说“三个火枪手”里面了解一些了。
2。4  法国的线索:
前文讲过,732年法国南部的普瓦提埃战役,最终制止了伊斯兰入侵西欧。普瓦提埃战役的胜利者,查理马特(铁锤查理)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朝的首相。他的儿子,矮子丕平,由权相的地位终於篡位,开始法兰克王国的加罗林王朝。(有点象曹丕或者司马昭吧)。电影“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 中拿破仑在登基前对他的大臣说,既然教皇历史上曾经离开罗马为丕平加过冕,为什么就不能来巴黎为我加冕,说的就是1千年前的这件事。
矮子丕平的儿子,就是查理曼大帝。我们前文提过,查理曼所建立的庞大法兰克帝国,是法国、德国、意大利历史的共同源头。查理曼死后,由他的儿子虔诚者路易继承,这就是路易一世。再后来,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在843年三分帝国,具体的分法是,长子罗泰尔得到中间的意大利,日尔曼人查理得到东部的德意志,幼子秃头查理得到西部的高卢。其中东法兰克帝国后来兼并了意大利北部,建立神圣罗马帝国。但是西法兰克国没有参与这件事,而是独立传承了下来,这就是法国历史开端的加罗林王朝(铁锤查理、查里曼大帝的家族姓加罗林)。再后来987年法兰西公爵休。加佩登上法国王位,开始加佩王朝。大家如果看雨果的“93年”或者其他反映1793年法国大革命的小说,可能会注意到法国民众称王室为“加佩”,就是源出于此。
与我们要讲的三十年战争直接有关的法国历史时代,是1500年前后的宗教战争。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也经过了英法百年战争,当时的法国国王姓瓦罗亚,是瓦罗亚王朝末期。当时法国境内的新教徒,被称为胡格诺教徒,象欧洲其他国家的新教徒一样,他们也组织军队在新教贵族的带领下反抗国王和教会。1547年时的法国国王是亨利二世,法国天主教势力以吉斯公爵为首,胡格诺派首领则是海军上将科里尼和纳瓦拉国王亨利。波旁,纳瓦拉是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一个信奉新教的小王国,而这位亨利,命中注定要在法国开创一个新的王朝。
法王亨利二世在一次与卫队长日常练剑的比武中被误伤,利剑穿脑而死。据说这件事准确地被同时代的人诺查丹玛斯预言了。今天的读者都知道诺查丹玛斯这个人和他的预言诗吧,90年代时曾很风行了一阵,据说竟然预言了希特勒和二次大战,还预言世界将在1999年毁灭,结果新千年过去,大家都还在这儿平平安安地生活,现在不太有人提起诺查丹玛斯预言了。他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物。
且说亨利二世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先后登上法国王位,就是弗郎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但这三个儿子都没有后嗣,至此,瓦罗亚王朝结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亨利二世的王后,也是后来三位法王的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卡特琳王太后出自意大利弗罗伦萨著名的美第奇家族。这个家族和哈布斯堡、霍亨施陶芬一样,都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名门望族。美第奇家族是弗罗伦萨的统治者,意大利各国政治的风云人物,出过两位教皇,不胜数的伯爵公爵。大约在这同一个时代,弗罗伦萨的文艺复兴三巨匠之一米开郎琪罗,就受命设计建造美第奇家族礼拜堂,为这个家族树碑立传。在礼拜堂工程中,米开郎琪罗有一尊大理石质朱丽亚诺。美第奇雕像,和旁边的“昼”,“夜”,“晨”,“暮”四尊雕塑,都是世界雕塑史上的传世名作。
卡特琳王太后作主,把女儿,御妹玛尔戈公主嫁给胡格诺派领袖纳瓦拉国王亨利,似乎这是一个全国和解,天下太平的契机。谁料就在胡格诺教徒们在巴黎参加公主附马盛大婚礼的晚上,法国天主教徒在王室的默许下,对胡格诺教派展开大屠杀。胡格诺首领科利尼海军上将被杀死,纳瓦拉国王亨利因为是新附马,躲在卢浮宫里仅以身免,而且不得不宣誓改宗天主教。因为这一天正是基督教的宗教节日巴托罗缪日,这个法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就得名
“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这个“巴托罗缪之夜”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相比,唯一不同的就是,鸿门宴项羽终究没有下狠心杀刘邦,而巴托罗缪之夜,旧教真的是下手不留情。这也是大仲马历史小说“玛尔戈王后”的历史背景。有一部同名电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法国美女依莎贝拉。阿佳妮出演玛尔戈王后。
纳瓦拉国王亨利毕竟是一世枭雄,他曲意奉迎,寄人篱下,躲过宫廷中重重针对他的阴谋,竟兼有当年刘皇叔托庇曹操,和江东招亲的遗风,不但保全己身,而且能设法逃出巴黎,回到胡格诺教徒中间重燃宗教战争的战火。在卡特琳王太后的三个儿子登上王位,却一一无嗣而终之后,纳瓦拉国王亨利凭借近亲的关系,最终登上法国王位,成为法王亨利四世。因为这位国王姓波旁,他也就是法国波旁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在亨利四世即位前,为了照顾法国大多数老百姓是天主教徒的事实,他又一次改宗天主教,作为妥协的姿态,才得以继承王位。但是他即位以后,颁布“南特敕令”,促成了旧教和新教的和解。可悲的是,这位奇才君主后来被刺身亡。
以上这些传奇发生的时间,在三十年战争之前,约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时间大致相当。所以说,法国在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之前,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国内的宗教和解。波旁王朝从亨利四世开始,经过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太阳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在法国大革命中上了断头台,还有法国大革命之后复辟的路易十八。这些,都是后话了。且说当时,亨利四世被刺身亡,三十年战争开始的时候,正是路易十三当政。路易十三朝的朝政掌握在权相,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手里,就是“三个火枪手”里专门和火枪手们作对的那个奸臣红衣主教。小说毕竟是小说,作不得真的。黎塞留在历史上是一位老练的政治家,他在三十年战争中的作为,让法国渔翁得利,大大改善了法国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地位,为最终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包围圈迈出了第一步。
言归正传,花了这么大的篇幅理清三十年战争历史背景的种种头绪,现在是回到这场战争本身的话题的时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9 15: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的内容且听下回分解。ps阁下的资料有些眼熟,有些似乎是摘录自《千年十大军事灾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世界五千年》中的内容。

[ 本帖最后由 diaoduoxi 于 2006-3-19 16: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9 16: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资料很详细,一看就是为成年人度身定做的,少年儿童一定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0 20: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华伦施泰因横空出世
--顾剑
1。前奏
前文讲过,三十年战争正式爆发于1618年波希米亚的“扔出窗外事件”。这场绵延三十年的战争,一般历史学家把它划分为四个阶段:波希米亚-帕拉亭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和法国阶段。
1619年,捷克新教起义者拒绝承认新皇帝菲迪南二世为波希米亚国王,转而把王冠献给德意志新教诸侯联盟的领袖,帕拉亭(普法尔茨)选帝侯菲德列。战争第一阶段正式开始。我们的两位主人公,无论是华伦施泰因还是古斯塔夫,在这个阶段的战争里都不是主角。
这个开始的阶段最荒谬的事情是,战争的双方,波希米亚反叛者和皇帝菲迪南,谁也没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皇帝仅仅是个名义上的头衔,他的真正势力范围只是自己的领地奥地利,从中世纪起,皇帝就没有一支常备军,而奥地利空虚的国库也不允许皇帝很快招募一支军队。皇帝的兵力来源主要是两个。一是向自己的表兄弟,西班牙国王借兵。西班牙国王立即从部署在荷兰的军队里就近抽出8千精兵,由斯皮诺拉(Spinola)侯爵率领,进攻莱茵河畔的帕拉亭(普法尔茨)本土,后来又陆续增兵至近2万人。这位斯皮诺拉侯爵,当时是西班牙驻荷兰军队总司令,曾经和荷兰领导人,奥兰治亲王莫里斯(也就是古斯塔夫效仿的榜样)多次交手,互有胜败。后来尼德兰独立战争重新爆发,他和他的西班牙军队忙於对荷兰作战,退出了三十年战争。前面提到委拉斯贵支的名画“布列达的投降”,描绘的就是斯皮诺拉在荷兰的一次战功。
帕拉亭选帝侯高高兴兴地去接任波希米亚国王,却无法抵挡斯皮诺拉径直抄老窝这釜底抽薪的一击。另一支皇帝所倚重的力量,是巴伐利亚公爵为首的德意志天主教诸侯联盟。在所有德意志诸侯当中,当时只有巴伐利亚公爵拥有一支常备军。巴伐利亚公爵是皇帝菲迪南当年在天主教耶稣会学校里的同窗,他早就看不惯新教诸侯,而且又有昔日同窗优厚的条件引诱,当然毫不犹豫地让这支军队为皇帝所用。交换条件是:事成之后,帕拉亭侯爵的选帝侯地位和大部分土地转给巴伐利亚。巴伐利亚所派出的旧教联盟军总司令是红衣主教提利伯爵。这是个显赫的名字:在三十年战争中,提利是皇帝一方仅次于华伦施泰因的著名将领,曾经屡战屡胜,后来接替华伦施泰因的皇军总司令职务。但是提利的才能显然逊色于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这是后话。
波希米亚新教徒一方,在皇帝联系外援和忙於部署的时候,就紧急召集了一支军队,再加上帕拉亭等新教诸侯的支持,比皇帝更早做好战争的准备。本来兵贵神速,这3万大军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毕竟比皇帝什么也没有强,他们有一个乘虚直捣维也纳的机会。但是不知为什么,他们白白坐失了这个机会。直到提利伯爵的5万大军完成集结,兵临布拉格城下,这才匆忙应战,结果1621年的白山战役一战溃败。自此,波希米亚境内的叛乱平息,再无战事,战争移到德意志诸侯的境内。
此后几年的战争,一直打打停停,新教一方基本上有三支兵力:帕拉亭选帝侯,安哈特(Anhalt)的克里斯汀(Christen),和雇佣兵首领曼斯菲尔德(Mansfeld),各有两万人左右。旧教一方则是两支兵力,斯皮诺拉的西班牙军和提利的巴伐利亚军。这一段战争值得一提的成就不多,只是提利表现出指挥军队机动的能力,是一个亮点,他通过部队机动,始终将新教的三支部队分隔开,最终给予各个击破。到1625年,新教诸侯全面失败,波希米亚被征服,帕拉亭也被占领,选帝侯只身逃亡荷兰。巴伐利亚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帕拉亭的大部分土地和选帝侯地位,西班牙军队撤回尼德兰地区,继续对争取独立的荷兰人作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0 20: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2。丹麦阶段--华伦施泰因支配德意志
德意志新教诸侯失败以后,向欧洲列强求援。当时荷兰本身忙於和西班牙打独立战争,法国有国内拉罗舍尔叛乱的麻烦,英国正处在大革命的前夕,国王和国会矛盾尖锐,英王查理一世根本害怕召开国会筹措军费。这些国家都是只能出钱不能出力的。只有北欧的新教强国瑞典和丹麦有可能出兵。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和丹麦国王克里斯汀四世都向列强表示了出兵意愿和要求资助军费的价码。一方面丹麦的出价比较低,而且丹麦国王还兼任德意志的荷尔斯泰因公爵,本身就算是德意志诸侯之一,师出有名,另一方面,瑞典还在忙于与波兰的战争,并不积极干预德意志事务。於是1625年丹麦国王克里斯汀四世率5万丹军进兵德意志。由此开始了三十年战争的丹麦阶段。
为了应对这个新的威胁,皇帝急需建立一支自己的军队,总是依赖提利的巴伐利亚军队也不是办法。但是皇帝国库空虚,没有必要的军费。正在一筹莫展之时,象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名叫华伦施泰因的波希米亚人自告奋勇,要为皇帝建立一支大军,而且不需要皇帝从腰包里掏一分钱。
这位华伦施泰因,注定是个要在德意志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物。他被利德尔-哈特称为“一个历史之谜”,在著名诗人席勒的三幕戏剧“华伦施泰因”中获得永世的身后英名,也是德国人最尊敬的历史人物之一,但他本人却是捷克人。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大多数关于三十年战争的著作,在提到华伦施泰因时,是从他为皇帝建立军队开始的,好像他从一开始就是富可敌国的弗里德兰公爵。其实不然。华伦施泰因的家世,不能算卑微,但也绝不显赫。他家是波希米亚的新教徒,13岁父母双亡成为孤儿,由叔叔养大。他的叔叔是天主教徒,送华伦施泰因上了耶稣会学校,因此华伦施泰因在1606年23岁时改宗信仰旧教。但是也有另外的记载,说华伦施泰因上的是西里西亚戈德堡(Goldberg in Silesia)的新教中学和阿特道夫(Altdorf)的新教大学。但是这种说法不容易解释为什么他会改宗旧教。
青少年时代的华伦施泰因,曾经和一位星相家Peter Verdungo一起游历欧洲各国,开始研究星相,这可能是使他后来笃信占星术的原因。后来,华伦施泰因还得到著名天文学家(兼宫廷星相师)开普勒的垂青,给他推算过星相。早年的华伦施泰因曾经有从军的经历,加入帝国跟土耳其的战争。但是当时没有显赫家世的人,看不到迅速晋升的前途,对于象他那样从少年时代起就胸怀异志的人来说,从卑微的行伍中起步是太慢了一点,因此没有多久就辞职回家。
华伦施泰因真正开始发迹是从婚姻开始的。他的耶稣会忏悔师为他撮合了一桩婚事,新娘是一位比他大得多的极为富有的寡妇。结婚5年以后华伦施泰因的妻子死去,留给他一笔数额巨大的遗产。青年时代的华伦施泰因,即使在私生活上,也看不出任何一点情绪冲动或者浪漫化的色彩。象他后来的作为一样,他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於是就处心积虑用最有效的方法去一步一步实现它,就连婚姻也是精确算计的步骤之一。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6:25 , Processed in 0.0330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