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欧洲三十年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0 2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617年三十年战争开始前夕,当时还是帝国王储的菲迪南大公与威尼斯开战,华伦施泰因用自己的财富,私人招募了两百骑兵加入帝国一方,这大概是他和菲迪南二世的首次接触。为了感谢华伦施泰因的帮助,帝国授予华伦施泰因伯爵爵位。不久,华伦施泰因第二次结婚,这次婚姻又大大有助于他的前途--新娘是帝国宫廷重臣皇帝心腹哈拉赫伯爵(Harrah)的小姐。
三十年战争开始的第一阶段,战火首先在华伦施泰因的家乡波希米亚燃起。华伦施泰因的大片庄园被叛乱者没收,他站在帝国和天主教一方,招募民兵跟新教反叛者作战。曾经有两次,华伦施泰因率领的小规模军队,跟新教一方曼斯菲尔德和特兰西瓦尼亚君主加博(Gabor)的军队作战,阻止了敌方向维也纳进军的企图(Rablat战役和多瑙河桥梁保卫战)。当然,这个阶段的成功,跟新教军队作战不积极,士气不高也有直接关系。
战争的第一阶段,以皇帝和旧教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华伦施泰因作为波希米亚少数支持皇帝的主要贵族,以胜利者的身份重归故里,不仅收回了被没收的田庄,而且进一步兼并了大量新教贵族的庄园。他被任命为皇帝的波希米亚总督,晋封弗里德兰公爵,并且享有铸造货币的专利权。这个阶段,华伦施泰因真正是富可敌国,为他后来以私人财富创建大军,打下了物质基础。
於是在战争的第二阶段,当丹麦国王举兵入侵,皇帝急需一支自己的军队时,华伦施泰因不失时机地主动向皇帝提出,为皇帝组建一支5万人的大军,招兵费用完全由自己承担,交换条件是,在军官任命上华伦施泰因享有全权,作战上也享有机断专行的权力。这样一支大军的维持费用从哪里来?华伦施泰因提出的办法是“以战养战”。这就意味着大军所过之处,必然要横征暴敛,甚至抢劫烧杀。这,其实是当时交战各方 (除了瑞典之外) 雇佣兵部队的共性。
华伦施泰因自告奋勇为皇室服务建立一支大军,其实并不完全为了向皇帝效忠,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他的政治眼光,实际上比皇帝更远大得多,也超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头脑的理解能力。对华伦施泰因来说,新教或者旧教的分裂和战争都是无谓的,都是德意志民族分裂和痛苦的根源,他的头脑里,并没有任何宗教的偏见,他的军队里,很多重要将领就是新教徒。华伦施泰因认为,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非真正的“帝国”,更跟“罗马”
扯不上关系,这种四分五裂的现状必须改变。德意志,应该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象英吉利、法兰西那样来统治。而这种统一,应该在皇帝的名义下,由他来亲自完成。皇室只是一面旗帜而已,实质是国家的统一,和他本人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华伦施泰因不惜违抗任何命令,甚至不在意必要时可以变换效忠的对象。
华伦施泰因当时已经享有慷慨和果断的大名,他的名字,在当时欧洲各国的雇佣兵里面,都已经有了很强的号召力。当华伦施泰因在自己的弗里德兰领地里竖起大旗招兵买马的时候,欧洲各国的雇佣军人纷纷聚集到他的旗下,仅第一个月,就招募到了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华伦施泰因确实有非凡的组织能力,这支大军的所有主要军官,都由他本人任命,向他个人负责。在他手下服役的军官,能得到相当优厚的报酬,而他对军官的晋升,也依据能力和战功,而不按照家世出身。这样,很快华伦施泰因就在军中树立起个人威信。他是个很懂得军人心理的领导者,关心他的士兵的福利,也会运用手腕来激发手下的将领。据说在后来的战争过程中,有一次,华伦施泰因的手下大将伊索拉尼(Isolani)因战功从华伦施泰因那里获得了4千弗洛林的奖赏,当天夜里就在赌博中输光了。华伦施泰因听说以后,马上又给伊索拉尼送去2千弗洛林。当伊索拉尼来见华伦施泰因致谢的时候,华伦施泰因没说话,仅仅指了一下他桌子上刚刚收到的一份敌情通报,那上面说有一支瑞典运输纵队正在敌方纵深运送给养。伊索拉尼领受了这个暗示,二话不说,立刻跑出去跳上马背,带领一个小分队立刻出击,当夜就击溃了这支瑞典运输队,并抢回给养。还有一次,华伦施泰因发布命令说,军官只允许佩戴红色绶带。有一名军官听到这道命令时,当场把身上佩戴的镶有昂贵花边的白色绶带扯下来扔到地上,并从上面踩过去。华伦施泰因听说以后,马上给这名军官晋升了军衔。
依靠出色的组织才能和巨额的个人财富,华伦施泰因在极短的时间里就编组成功一支将近4万人的皇军。现在,是他率领这支军队走上战场,去建立不世功勋的时候了。他从哪里着手呢?1625年战场上的战略形势是这样的:
新教一方,基本上有三支军队:丹麦国王克里斯汀所率领的主力正在德意志西北部跟提利伯爵指挥的天主教联盟军队(实际上是巴伐利亚军)主力对峙。双方都没有太大的进展。丹麦是因为举国上下的态度都不支持战争,国王颇有孤家寡人之感,而提利是因为兵力不足。另外,新教的雇佣军首领,在上一阶段战争中被击败的曼斯菲尔德,从英国和荷兰获得支持,重新招募军队,在荷兰训练和修养,恢复实力之后,进军到德意志东北部。第三,是在帝国的极东部,特兰西瓦尼亚(今罗马尼亚、匈牙利的一部分)的君主加博,要和皇帝争夺匈牙利的王冠(皇帝本人兼任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共同国王),也一直在和帝国作战。华伦施泰因很精明地选择了曼斯菲尔德作为第一个对手。笔者分析这个决策的原因有这样几条。首先,对华伦施泰因来说,曼斯菲尔德是老相识了,在战争第一阶段华伦施泰因就在小规模的战役中击败过曼斯菲尔德。加博偏处极东,本人对作战并不是一心一意,如果给他一个震摄,可以很轻易地击溃他或者迫使他接受停战,不必要全力以赴。而且加博背后跟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有联系,如果全力打击加博,可能跟土耳其发生冲突,主动招惹这个强硬的对手,是相当不明智的。那么为什么华伦施泰因不去与提利合兵,直接打击新教军队的核心,丹麦国王呢?这里面有华伦施泰因政治上的算计:他其实是想跟提利保持距离,把胜利的战功完全归于自己,提高声望,以免提利分功。因为提利伯爵是战争进行到当时为止最主要的统帅,在白山等一系列战役中早已成名,声望正隆。如果华伦施泰因和提利合兵,尽管华伦施泰因是帝国军队总司令,地位高于提利,但是人们不免仍然会说,提利是实际上的统帅。这是华伦施泰因这样野心勃勃的人物所不愿看到的。因此,1625年初,华伦施泰因率领大军,直趋易北河流域,兵锋指向曼斯菲尔德的军队。
华伦施泰因第一次指挥大规模会战,就鲜明地表现出后来10年他领兵作战的一贯风格:老谋深算,后发治人,谋定而后动。1625年4月,帝国军队前锋跟曼斯菲尔德隔易北河对峙,华伦施泰因先派副将阿尔德林根(Aldringen)出击,抢先占领易北河对岸的一个桥头堡,叫做德骚(Dessau)。然后,他不是增派后续部队过河扩大战果,而是命令阿尔德林根停止前进,在德骚桥头堡加固工事,准备接受曼斯菲尔德的围城战。曼斯菲尔德果然急着想在敌方军队主力渡河之前,消灭这个桥头堡,好凭借河流天险阻止华伦施泰因。曼斯菲尔德倾全力攻城,而阿尔德林根则守如磐石,一天的激战下来,曼斯菲尔德一无所获,士兵已经疲倦,准备收兵了。在这一整天,华伦施泰因并不急于派部队过桥支援阿尔德林根,他紧紧地控制着部队,静观变化。一来,他认为对手还有兵未疲,战机不到,二来,他也怕让对手观察到大队援军过桥,惊走敌人。华伦施泰因派人在横跨易北河的德骚桥上蒙上帆布,遮蔽敌方视线,把帝国军队悄悄运动进对岸的城堡,却不让他们参战。等到曼斯菲尔德攻城疲劳之后,正想撤退的时机,帝国守军突然四门大开,杀出城堡。曼斯菲尔德的士兵没有料到华伦施泰因本人已经亲率主力过了河发动反击,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经此一战,曼斯菲尔德的军队土崩瓦解,损失9千人,残兵败将向勃兰登堡撤退,德意志东半部的威胁解除了。
华伦施泰因在德骚桥会战中表现出来把握战机和控制部队的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但是胜利以后,他并没有穷追对手,曼斯菲尔德得以撤退。皇帝曾经为此申斥他,华伦施泰因答以一纸辞呈。皇帝不得不答应给予华伦施泰因更大的权力,并允许他把军队扩充到7万人。华伦施泰因仍然不理会提利会合的请求,给提利派去8千援兵,本人则率领皇军主力挥师东向,逼近下一个对手加博。当东方特兰西瓦尼亚的君主加博得知曼斯菲尔德失败,果然没有斗志,1626年底和率领大军前来的华伦施泰因签订了停战协定。
与此同时,1626年8月,始终跟丹麦国王克里斯汀对峙的提利,在得到华伦施泰因的少量援兵之后,也发动攻势,在吕特尔会战中(Lutter),击溃丹麦军主力,单独赢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丹麦国王向北退入本土日德兰半岛。这一年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双方休战。这是那个时代战争的惯例:一到冬天,交战双方就收兵回到各自的冬季营地罢兵休战。
经过这个冬季的休整,丹麦国王的军队渐渐恢复元气,又上升到3万之数,而那位以屡败屡战的顽强精神见长的曼斯菲尔德,也又召集了一支部队,重新走上战场。这一次,华伦施泰因决心不让这条九命猫再次幸存了:他挥军盯住曼斯菲尔德穷追,再也不松口,从德意志北部一直追到东部,曼斯菲尔德想跟加博会师,倒把华伦施泰因的大军引到加博的家门口,见此情形,加博早已丧胆,赶在与曼斯菲尔德会师之前,就和华伦施泰因签订了最终的和约,从此退出德意志的战争。曼斯菲尔德闻讯,知道大势已去,不得不遣散大部分属下的军队(实际上他的手下兵无战心,已经逃散得差不多了)。但是他本人还是不认输,启程赶赴意大利威尼斯,准备在意大利
境内再招兵买马,重起炉灶。可惜这一次,曼斯菲尔德的路已经走到尽头,这位顽强但是命运不济的将军,最终病死在半途的萨拉热窝城。
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帝国境内的所有战事之后,现在,是华伦施泰因以征服者的姿态,与提利伯爵合兵一处,解决丹麦国王的时候了。1627年,华伦施泰因挥大军7万,浩浩荡荡开赴日德兰半岛。与提利伯爵会师的当天,踌躇满志的华伦施泰因,就以皇军总司令的身份,接过提利的前敌指挥权,打发提利带着本部兵马退到第二线,美其名曰警戒荷兰方向,其实华伦施泰因是要独占打垮丹麦强敌的功劳,提高个人威望。天遂人愿,丹麦国王根本不是帝国大军的对手,华伦施泰因占领了整个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外加上日德兰半岛,这已经是丹麦所有的欧洲大陆领地,逼得丹麦国王只能漂流海岛。
到1627年结束的时候,华伦施泰因发现自己站在一生政治军事生涯的顶点:他的大军已经扩充至10万之众,他本人凌驾于那些传承数百年的德意志公侯之上,甚至连巴伐利亚公爵也不在他的话下。整个德意志匍匐在他的脚下发抖,不管是新教还是旧教诸侯,也无论是否在战争中中立,没有一个诸侯的领地可以免于接纳他的驻军和征粮征饷。他的大军,已经征服了整个德意志和丹麦,放眼欧洲大陆,再也没有一个敢於撄其锋锐的对手,真正是海到无边天作岸,高山有顶我为锋!1629年6月16日,华伦施泰因在已有的弗里德兰公爵称号之外,又受封为梅克仑堡公爵。梅克仑堡公国,是德意志一个古老的诸侯,本来的公爵信奉新教,这次,皇帝把这个公爵头衔赐予华伦施泰因,意味着华伦施泰因从此可以跻身于德意志第一流的公侯之列,堂堂正正地裂土封王了。德意志已经实现了和平,也即将实现统一,如果华伦施泰因要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包括皇帝在内,谁敢说一个不字。但是他没有想到,月满则亏,功高招嫉,登上顶峰,意味着你的前路无一例外地都是下坡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0 20: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3。盛极而衰:华伦施泰因第一次去职
华伦施泰因的失势,是从军事上开始的。华伦施泰因的帝国军队横扫德意志未逢对手,下一步,就是进驻那些中立的诸侯领地和自由城市,让这些游离于皇权统治之外的自治领接受皇权的束缚,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这些诸侯和城市,没有一个不屈服于华伦施泰因的兵威之下--只除了一个城市之外--波罗的海边的汉萨同盟城市之一,斯特拉松德(Stralsund)。当斯特拉松德的市民听说帝国大军逼近的时候,他们对自由的渴望抑制住了对毁灭的恐惧,毅然拒绝开城接纳帝国驻军,并准备打一场长期的围城战。华伦施泰因向这个胆敢抗命的城市派出自己的副将阿尼姆(接替阿尔德林根),率领大军从陆地重重围困。但是有一点是华伦施泰因无能为力的:尽管他已经是陆地的主宰,他却没有一条船来对斯特拉松德进行海上封锁。华伦施泰因的头脑,很早就意识到制海权的重要性,但是当时的条件,使他仍然无法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来跟波罗的海的海上强国瑞典丹麦相拮抗,他的“北海波罗的海大将军,舰队总司令”的头衔,此时看来,不过是一个讽刺而已。斯特拉松德的自发抵抗,给瑞典和丹麦一个在大陆上的支点和桥头堡,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和丹麦国王克里斯汀,立刻就看出这个关键,利用自己的海军优势,不断从海上向斯特拉松德输送给养,甚至直接派兵参加城市保卫战。面对对手的海上补给能力和坚城壁垒,阿尼姆一筹莫展,最终只好撤围而去。
军事上斯特拉松德围城战的失利,最多不过是为未来瑞典入侵或者丹麦卷土重来,提供一个海军基地和桥头堡而已,对在大陆上纵横天下的华伦施泰因,当时还只是癣疥之疾。更直接的威胁,来自政治上皇帝和诸侯对他的反弹。诸侯对华伦施泰因的疑惧,是可以预料的。华伦施泰因的大军在整个德意志境内予取予求,向各个诸侯国征收赋税,所谓“以战养战”,同时,一支雇佣兵军队的军纪是可以想象的。这些自然都让诸侯们怨声载道。使矛盾更为激化的是,华伦施泰因本人也相当傲慢,尤其是对待巴伐利亚公爵这样有实力有地位的诸侯,他也不去刻意表现出谦恭和合作。尽管作为军事家,尤其是战略家,华伦施泰因的能力和势力都远远凌驾于任何诸侯之上,但是作为政治家,这种骄横跋扈的个性其实是很吃亏的。尤其是那些世代簪缨的公侯贵族,从心眼里就瞧不起华伦施泰因这样的暴发户,华伦施泰因的势力和能力越强,他们的嫉妒心理也就越严重。
但是以上这些都在其次,真正激起新教旧教诸侯同声反对的,实质上还是统一问题。德意志诸侯历来就习惯了多少个世纪的事实独立地位,皇权从神圣罗马帝国建立起,事实上就没有存在过。但是现在,从两件事中,诸侯们预感到他们的好日子快要到尽头了:一件是皇帝曾经遵照诺言,把帕拉亭选帝侯的大片土地转赠给巴伐利亚公爵,连选帝侯的地位,也赐给了巴伐利亚作为奖赏。要知道,选帝侯的地位,是由金券诏书规定,经几百年传承下来的,皇帝凭一句话就剥夺一位选侯的地位,赐予另一位诸侯,尽管被剥夺的是皇帝和天主教的敌人,这也是违反祖宗法度的事。如果皇帝能够违反“宪法”,此例一开,皇权势必大大加强。另一件事,是皇帝封赏华伦施泰因梅克仑堡公爵衔。剥夺一位历史悠久的公爵的领地,赏赐给一位新起的功臣。诸侯们基於自己的利益,对皇帝的权力加强都一致反对。而皇帝能有今天的地位,唯一的原因在於有华伦施泰因和他的大军撑腰。因此,诸侯们认识到,要维护他们自己的独立,就要先从华伦施泰因下手,除去这个眼中钉。1630年7月到8月,皇帝菲迪南二世与诸侯大会于累根斯堡(Regensburg),与会诸侯无论新教旧教,一致要求皇帝撤换华伦施泰因,甚至威胁说,如果皇帝继续任用华伦施泰因,那么德意志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将联手在法国的支持下反对皇帝,而且7大选帝侯将拒绝选举菲迪南二世的儿子菲迪南三世为下一任皇帝。
与此同时,皇帝本人对华伦施泰因的信任也动摇了(或者应该说,皇帝对华伦施泰因其实压根就没有信任过)。首先是所谓功高震主的问题,华伦施泰因的军队名为皇军,其实只听华伦施泰因本人的指挥,皇帝也害怕变成傀儡。但是更重要的分歧,在於皇帝和华伦施泰因对待宗教问题的态度。菲迪南虽然也渴望加强皇权,甚至统一德意志,但是他的思想,更多地还是局限于当时的宗教纷争,他的头脑理解不了华伦施泰因的抱负,也看不到这是统一德意志的最佳时机。皇帝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满脑子想的,就是怎样用天主教征服新教异端。1629年,菲迪南颁发“归还敕令”(Edict of Restitution),下令将各个诸侯从1555年起没收的教会的财产,完全归还给教会。因为74年前的1555年,当时的皇帝曾经和新教路德派诸侯在“奥格斯堡和约”中达成过和解,凡是以前没收的教产,就不必归还了,而在那之后,新教诸侯仍然继续剥夺教会的财产,也都一直被各方所默认。这次菲迪南发布的“归还敕令”,实质上就是教会势力的反攻倒算,彻底把新教诸侯的利益给得罪了,迫使这些诸侯站到帝国的对立面。华伦施泰因本人对宗教纷争不感兴趣,尽管站在皇帝和天主教一边作战,他本人就曾经是新教徒,他手下的军人,象副将阿尼姆等,也一直都是新教徒。华伦施泰因的抱负是统一德意志,或者用现代的语言说,叫作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对外。自然,华伦施泰因对皇帝此举激烈反对。自古道不同不相为谋,理想抱负的不同,是皇帝和华伦施泰因之间裂痕的根源。
除此之外,华伦施泰因还不请示皇帝,就做了一些先斩后奏的事情,例如他擅自和德国北部的新教诸侯(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汉萨同盟诸城市)接触,并且主导对丹麦的和谈。他给丹麦的和谈条件非常优越,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丹麦国王就可以恢复战前的所有领地。华伦施泰因这样做,有他的深谋远虑:他看出瑞典参加三十年战争是迟早的事情,他也看出,尽管丹麦和瑞典都是新教国家,但是两者之间一向是敌国而非盟国,因此保留丹麦的实力,如果瑞典果真入侵德意志,就可以在背后威胁瑞典。直到今天,笔者还在惊叹,华伦施泰因的这招棋实在是高,此后20年的战争进程,完全在他的算度之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不久出兵德意志,而古斯塔夫尽管百战百胜,他一直担心的,就是他的后路问题。而且战争最后阶段,1645年前后,丹麦也果真和瑞典重新爆发冲突,牵制了瑞典在德意志的军事力量。但是这一切,华伦施泰因都是独断专行,把皇帝撂在一边,而皇帝不但不能理解华伦施泰因的战略构思,反而又增添了对华伦施泰因的猜忌。
面临诸侯联合压力的皇帝,此时也有意抛弃华伦施泰因,但是又怕被人说是忘恩负义,正在踌躇的时候,华伦施泰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主动向皇帝提出辞呈,於是导致1630年8月13日,华伦施泰因第一次被皇帝解职。
华伦施泰因为什么主动求去,没有人可以肯定地知道,事实上他的两次离开军队,一直是历史学家的谜。在此,笔者也来作一个推测。一个可能是华伦施泰因孤傲的个性和骑士精神的结合,当他感觉皇帝对自己不信任了以后,就主动求去。从心理学上讲,有些内心非常骄傲的人,感觉受了委屈,是会这样做的。这可以解释他前后好几次辞职的请求。但是,这个解释不符合华伦施泰因个性的另一面。不错他是个骄傲的人,但他更是个老谋深算,绝少冲动的人,由他的婚姻和他后来跟古斯塔夫较量中所表现的风格就可以看出来。另一种更可能的解释是以退为进,他早已看出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干预三十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他也估计到,除了他自己以外,放眼德意志,没有一个人有这个能力来面对古斯塔夫战而胜之,就连他本人,也没有把握能战胜。因此现在求去,让别人在古斯塔夫面前碰得一败涂地,然后再由自己出山收拾残局,可以在跟皇帝的权力斗争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这是个很符合逻辑,也很符合华伦施泰因个性的解释。但是这个解释也有两点疑问:一是,他不象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不一定知道古斯塔夫有多厉害,而且提利也是当时名将,战功赫赫,他怎么能料定提利伯爵就对付不了古斯塔夫?如果提利成功了,他华伦施泰因岂不是两头落空?二是,这个以退为进的解释,并不适用于华伦施泰因最后一次辞职(见后文第5部分大结局)。难道说华伦施泰因两次被解职,竟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能说得通的解释么?这真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
无论如何,华伦施泰因在大红大紫之后暂时从德意志的战争舞台上消失了,这个舞台被及时地空出来,准备接纳另一位战争明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只有当两位主角在舞台上充分展现了各自的表演才华之后,才是他们相会的高潮时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0 20: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就转贴到这里,有关三十年战争的话题,欢迎诸位各抒己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1 22: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中的绝代双雄--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

第三部:雪地国王虎踞德意志

--顾剑

德国境内的三十年战争进行到1630年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利伯爵击败了波希米亚叛乱者和帕拉亭选帝侯,第二阶段提利和华伦施泰因合力击败了丹麦国王。这样,欧洲大陆再也没有值得一提的新教势力能跟皇帝一争高下,似乎皇权统一德意志的日子也不远了。这时,欧洲各个新教国家都把目光投向北方的瑞典,年轻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扮演德意志新教救世主的时机已经成熟。

1。年轻的国王

古斯塔夫的祖父是瑞典瓦萨王朝的创始者古斯塔夫一世。在瓦萨王朝之前,北欧的三个国家,瑞典、丹麦、挪威,是一个统一的联合王国。老古斯塔夫时代,三个国家分开,瑞典开始瓦萨王朝。老古斯塔夫死后,他的三个儿子相继即位国王,分别是长子埃里克14世(1560-1568年在位),次子约翰三世(1568-1592年在位),和四子查理九世(1604-1611年在位)。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古斯塔夫-阿道夫,就是查理的儿子。这中间还有一番周折。老古斯塔夫一世信仰新教,瑞典也是一个新教国家。但是他的长子和次子却倾向于天主教。长子埃里克表面上还是新教徒,没有改宗,但是次子约翰在位时就改信旧教了。约翰死后,马上即位的并不是他的弟弟查理,而是他的儿子西格蒙德当了12年国王。西格蒙德也信旧教,而且有把瑞典改成旧教国家的意思,这让瑞典的臣民们非常担心。正好12年后1604年西格蒙德又当选了波兰国王,因此瑞典的贵族和议会强迫西格蒙德退位,专心去当波兰国王。西格蒙德的继任瑞典国王就是王叔查理,也就是老古斯塔夫的四子和古斯塔夫-阿道夫的父亲。西格蒙德的王位被叔叔夺去,自然心有不甘,时时不忘复辟,所以在查理和他的儿子古斯塔夫-阿道夫在位期间,波兰一直是瑞典的死敌。

查理的王太子,古斯塔夫-阿道夫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天赋。这一方面得益于皇家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我认为也得益于血统。瓦萨家族的历代瑞典国王大多是智商很高但是享寿不永的人物,而且几乎个个都爱冒险,尤其以古斯塔夫和后世的查理十二世为甚,在这个家族的血统中,就有智力早熟和疯狂的基因。

在教育方面,古斯塔夫从小精通拉丁文和德文,也懂一点希腊文和英文,终其一生,他竟然会运用8种语言。他对神学(那个时代的哲学),政治,军事事务的理解力高人一等,11岁就能够参加国务会议,和大臣们头头是道地议论国政。古斯塔夫还爱好历史和文学,据说他创作的诗歌到今天还被瑞典人传唱。作为一个王太子,古斯塔夫自然有极浓重的贵族气质,但是他没有被骄纵,而是受到很全面的军事训练,而且极端渴望荣耀。这一点,跟两千年前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非常神似。1611年古斯塔夫17岁的时候,在国王的允许下参与了瑞典与丹麦的战争,曾经攻占要塞伯格霍姆(Borgholm),然后亲率五百骑兵伪装成丹麦军孤军深入,奇袭攻占克里斯汀堡。

1611年,17岁的古斯塔夫即位成为瑞典国王,这是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朝廷,他的首相和挚友奥克森斯滕(Oxenstiern)当时也不过28岁。但是年轻的国王从父亲手中接下来的与丹麦的战争,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古斯塔夫在与丹麦的战争中曾经显露出一些优秀的军事家素质,例如即位前奇袭克里斯汀堡。即位以后,丹麦攻占港口重镇卡尔马,古斯塔夫不去救援,却大胆径直反攻入丹麦国境,希望吸引丹军回援。丹军没有上钩,但是这个机动起码制止了丹军向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进军。

总的来说,瑞典和丹麦的战争只是一场规模有限的边境战争,年轻的古斯塔夫经验未免不足,而丹麦军队训练有素,瑞军还远不是后来三十年战争时期的那支铁军。这场战争的结果,丹麦占领了瑞典港口卡尔马,和边境要塞埃尔夫斯堡。埃尔夫斯堡后来由瑞典用现金赎回,战争失败的后果并不严重。但是年轻的国王刚一即位,就吃了败仗,怎么说也不是一个吉利的兆头。所幸很快,古斯塔夫就在另外两场对外战争中证明了自己优秀的军事天分。

1615年,21岁的古斯塔夫向俄国宣战,在不长的时间内,瑞典一举夺取了俄国整个波罗的海周边的领土,从此俄罗斯成为一个内陆国家,直到一百多年以后,沙皇彼得大帝建立彼得堡并击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才又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与俄国的战争告捷之后,瑞典有一段为时五年的和平时期。古斯塔夫抓紧这段时间整顿瑞典军队,不但练兵,而且推行许多军事制度改革。古斯塔夫的军事改革是使他被称为“现代军事之父”的最主要原因,将在下一节作个比较具体的介绍。这段时间,古斯塔夫本人还花了很多时间去欧洲腹地各国旅行。据说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古斯塔夫和一位贵族女子相识,并育有一私生子,1616年生,后来在古斯塔夫的最后一场会战,吕岑战役的战场上被封为骑士。

1621年,尚武的古斯塔夫终於再一次走上战场。这次的对手,是他的表兄,前任瑞典国王现任波兰国王西格蒙德。古斯塔夫率2万4千人溯德维纳河入侵波兰的利沃尼亚,大军围攻要塞港口里加(现在拉脱维亚共和国的首都)。那个时代的战争,围城战是一种很重要的作战形式,因为攻城的手段有限,而要塞堡垒又是军队集结和补给的中心,所以往往出现一支大军经年累月围攻一座堡垒的现象,而攻克一座著名要塞,是一项很高的军事荣誉。古斯塔夫这一次围攻里加,在野战中击退一万波兰援军之后,四周之内破城。这场战役中,古斯塔夫的四员大将都已经在他身边了,他们是霍恩(Horn)、巴纳尔(Baner)、兰格尔(Wangel)、和托尔斯滕森(Torstenson)。这四员大将,加上后来在古斯塔夫旗下作战的一位德国人,魏玛公爵伯恩哈德(Bernhard),是古斯塔夫的心腹大将,后来都获得瑞典元帅军衔,并且在三十年战争后期古斯塔夫阵亡以后,相继担任在德国的瑞典军团总司令。

这次两国冲突虽然停战,但是西格蒙德对瑞典的王位仍然不死心,波兰一直是瑞典的敌手。1625年,波兰战争重新开战,古斯塔夫又率2万军队入侵波兰,击败两位波兰元帅萨皮哈和戈西科夫斯基的2万6千骑兵,接着1626年1月16日沃尔霍夫战役,古斯塔夫取得平生第一次大规模会战的胜利。

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亲自率3万人和表弟古斯塔夫交锋。波军围攻Mewe城,古斯塔夫带三千士兵往援,准备向城里送给养,被波兰军截获信使得知古斯塔夫的计划,调动大军想迎头截击消灭国王的弱旅。古斯塔夫却玩了一个类似于诸葛亮空城计的把戏,一面并不急于撤退,虚张声势假装兵力雄厚,一面暗地里派出一支疑兵向另一个方向进军引开波兰军注意力,结果不但全身而退,而且成功地透过包围为城里的守军送进给养。

这场战争迁延了几年,古斯塔夫屡次占到上风,但是波兰有欧洲其他旧教国家的支援,每一次都能恢复元气。对关键的要塞港口城市但泽,瑞典军久攻不下。最后一次会战中,后来担任华伦施泰因的副将的阿尼姆也加入波兰一方,率领近一万帝国军队和波兰军会合,但是仍被古斯塔夫的瑞典军战胜,损兵4千。最终在法国首相黎塞留的调停下,瑞典和波兰达成停战协议。黎塞留的目的,是让这位瑞典国王能够腾出手来,干预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三十年战争。

在古斯塔夫正式介入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之前,他一共进行了三次小规模的战争,总共八次大的会战,六次对波兰,两次对丹麦和俄国。在这几次战争中,古斯塔夫每次都近乎鲁莽地亲自带队冲锋陷阵,受过好几次伤,还有两次冲进敌方大部队险些被俘。1630年,当古斯塔夫把这些不太重要的王朝战争终於告一段落,准备举兵入侵德意志本土的时候,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已经进行了两个阶段,新教一方彻底惨败,连丹麦国王都被占去了大陆领土,不得不退到海岛上。古斯塔夫以新教救主的面目出现,他那时36岁,国内政局稳定,个人的精力、智力、经验都处在巅峰时期,更重要的是,在近20年统治过程中,他已经建立起一支和欧洲各国完全不同的新型军队,这支军队,不仅为他赢得一系列会战的胜利,而且将为他赢得军事史上”现代军事之父“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1 22: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2。古斯塔夫的军事制度改革

16、17世纪的欧洲,是西班牙军事体制最强盛的时期,西班牙步兵方阵把长矛和火枪结合起来,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各国或多或少都模仿西班牙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

一般来说,是16世纪初的西班牙名将贡萨罗。科尔多瓦首先懂得了火枪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因为那个时期的火枪精确度差,射程短,发射速度低,因此火枪兵不能单独作战,只能在近距离进行密集齐射,同时还得借助于长矛兵的保护。在标准的西班牙步兵方阵中,每个方阵大约3千人左右,由火枪兵和长矛兵混编而成,长矛兵排成密集的三个横队,正面宽50-60人,纵深20列,在方阵的四个边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枪兵。整个方阵是一个宽度150米,纵深100米左右的长方形。作战的时候,列队的火枪兵进行齐射以后,沿着排与排的空隙依次退到后排装子弹。如果要保证整个方阵的火力不间断,一个战斗编队至少要有10个横排才行。

在军事体制上,三十年战争中的德意志军队都是由各国的雇佣兵和强征当地老百姓组成。雇佣兵是皇军和诸侯军队的主力,他们作战技术娴熟,战斗力很高,但是对所服务的对象根本不感兴趣,可以随时投靠新的雇主。这些雇佣兵真正感兴趣的是抢劫强奸,军纪极为败坏,往往无论敌境友邦,所过为墟。另外,德意志各国军队中,还有不少是家园被毁无家可归的平民百姓。他们没有生计,只好从军,但是不少还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因为全家老小留在家里根本没有活路。这样的军队,招募士兵补充兵员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随军妇孺太多,在三十年战争后期,德意志大地一片废墟的时代,曾经有一支3万人的军队,背后竟跟着12万随军家属的极端情形。因此如果统帅想要调动这种军队,以高速强行军实施机动,尤其是经过富庶的地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十年战争中的瑞典军队则完全不同,他们是一支完全由征兵组成的军队,军纪极严,士兵也都有固定的军饷,一般很少抢劫平民的劣迹。在组织上,古斯塔夫参照荷兰奥兰治亲王莫里斯的方法,对西班牙式的方阵战术动了大手术。首先,火枪兵的弹药用纸质弹壳,事先精确量好装药并分好份,这样省去了发射程序中的一大步骤,大大提高单位时间的发射速度。

古斯塔夫还是现代给部队发统一军装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前,欧洲军队是没有统一军装的。不过瑞典在开战之初,还没有那么雄厚的财力,古斯塔夫对军队进行正规化改革的第一步,是先赋予每个团一种统一的颜色。一个团的军装可以不统一,但是颜色必须划一。后来才发了统一军装。

瑞典步兵的基本战术单位是中队,408人组成,长矛兵216人,火枪手192人。他把中队的队形正面拉长,纵深减少为只有6列,在采用滑膛枪的队伍中,还可以让士兵更密集地排列,将纵深减少为只有3列。作战的时候,3列火枪手可以按照传统方式一排一排以连续的方式齐射,也可以三列统一进行一次齐射,所有的火力一齐发射的震撼力和杀伤效果是惊人的,这有点象海军战列舰上进行的侧舷齐射。虽然这样一来,保持不了火力的连续性,但是实践证明,在发起冲锋高潮前逼近敌人的几分钟内实施这样猛烈的火力压制,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古斯塔夫军事改革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对炮兵的改进。1629年他组建了第一个炮兵团,由27岁的托尔斯滕森指挥(后来成为元帅和瑞典军团总司令),下辖4个炮兵连,还有一个野战工兵连和一个特种爆破连。这样炮兵在瑞典军队中首次成为一个独立正规的专门兵种,其意义就象希特勒德国首次组建装甲师一样。古斯塔夫并不在意大炮的发射速度和口径,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炮兵的机动性,能够和步兵骑兵联合作战。他把瑞典火炮的口径统一为3磅、12磅、24磅三种,减轻炮身重量,以最轻便的3磅团属火炮为主,这样的炮可以由一匹马或者两三个人拉走,是理想的步兵伴随火炮。

我个人对这些军事改革的评价是,古斯塔夫所进行的改革,涉及各个兵种,兼有体制和技术的各个层面,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两项。一是炮兵的改良。火力口径再大的火炮,当时情况下如果没有机动力,跟不上作战的节奏,也无法发挥火力优势。在用炮的技巧上,古斯塔夫直接启发了后世的拿破仑。第二,就是联合兵种作战。瑞典人没有发明大炮和火枪,但是却通过合理搭配各个兵种,最大限度发挥了联合兵种的作战威力。这就象在二次大战之前,德国人并没有发明坦克和飞机,但是却首先编组联合兵种的装甲师,并提出闪电战理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坦克的威力是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2 07: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另一个论坛上与人谈到了古斯塔夫的步兵线阵,与你说的西班牙方阵有什么联系吗?
在同神圣罗马的战斗中,他和提利的战斗被称为经典战役。可能是我对线阵和战况不大了解,总觉得瑞典的素质、线阵、炮兵、人数都有优势,怎么称得上经典呢?相反,我觉得提利很了不起,在骑兵进攻受阻的情况下硬是消灭了萨克森军团,歼灭敌方百分之40的兵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2 21: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参谋长贝尔蒂埃 于 2006-3-22 07:57 发表
我在另一个论坛上与人谈到了古斯塔夫的步兵线阵,与你说的西班牙方阵有什么联系吗?
在同神圣罗马的战斗中,他和提利的战斗被称为经典战役。可能是我对线阵和战况不大了解,总觉得瑞典的素质、线阵、炮兵、人数都 ...


欧洲军事发展史的特点之一是科学技术带动战争方式的变革,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种有代表性的军事组织形式。古斯塔夫的线式队形和西班牙方阵势承接关系,同时也是克制关系。

同样,西班牙大方阵也是为了克制另一种战术组织——瑞士方阵才应运而生的。瑞士方阵又是为了克制中世纪骑兵冲击诞生的。

瑞士人以长枪作战而闻名。在实质上,他们恢复希腊的方阵,并非常熟练地以长标竿的武器作战。他们把长枪兵组织成方形的战阵,在最外面的四排士兵会以相近的高度(稍微往下)持着长枪。这是用来抵挡骑兵的有效屏障。在战阵的后排士兵会使用有刀刃的标竿武器去攻击接近战阵的敌军。这些受过训练的瑞士士兵会指向同一个方向,让他们在战阵中能移动得比较迅速。有时他们也会把用作防御的战阵转变成可作攻击的战阵。

西班牙方阵最大的特点就是首次装备了火炮,火炮可用来反制大批的长枪兵,它能够击破这种密集行列的战阵,西班牙人就是最先有效地使用这种武器。实际上他们也以持剑和小圆盾的士兵来对抗长枪兵,这些轻型的武装兵能够渗透到长枪兵之间,并有力地以短剑作战。他们的小圆盾是小型和灵巧的盾牌。

在中古时代的末期,西班牙人也是最先尝试以同样的方式,与长枪兵、剑兵和枪炮手作战。这是一种具战斗力的军队,无论是防守或攻击,都可以在不同的地形上使用他们的全部武器。在中古时代结束时,西班牙人便成为欧洲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然而这种方阵十分庞大臃肿,纯粹依靠重量压垮敌人。当然,在训练不佳,组织不完善的敌人面前,西班牙方针还是具有巨大威力的。

古斯塔夫的新战术来自于对荷兰军队战术的改革,又经受了与波兰、俄罗斯人的战争实践的检验。荷兰军队战术形成于16世纪末的一场荷兰人与西班牙人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在荷兰新战术形成后不久,一名荷兰军人到了瑞典,帮助瑞典人组建陆军,因此,将这一新的战术带到瑞典。
   荷兰人认真研究了古人关于古罗马军团的各种记载,对现行步兵部队的结构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荷兰新的军事体制。荷兰的开明领导莫里斯[大公]认识到,古罗马精巧设计的步兵队形,将所有部队成三线部署,每个部队成一线展开,这样,可以具体体现出预备队作战的思想。这种部署正好有利于击败成集团部署的西班牙步兵方阵。莫里斯取消了以3000人为一个集团的固定编制,取而代之为很小的战斗编组,并将它们部署成一线。刚开始时,每个线式队形编为10列的纵深,后来则变为主50人正面和5人纵深的长矛兵阵形。在一线部署的部队两侧,莫里斯各配置3个小组的人绳枪兵,他们4人为一排,前后共有10排。另外,他还留出60名火绳枪兵作为散兵火力队。他将这些有500人组成的“步兵营”部署成三线,这样,指挥官就可以根据战场态势的需要,将兵种搭配均衡的步兵部队作为预备队使用到相应的地点。这样一些规模较小的部队编组,也为下级指挥官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更好地发挥这种部署的优势,满足指挥官对部队高度机动性的需要,莫里斯在部队中配置了较高比例的军官和专业军士,以控制部队的行进。
   由于战斗队形的纵深较浅,更多的荷兰长矛兵可以同时面对敌人作战,不再有人呆在阵形的中央,像是战斗的局外人似的。火绳枪兵战斗编组的纵深较大,主要是为了保持连续的火力。前一排士兵射击后就退到队形的最后装填弹药,紧跟其后的一排士兵前进接着射击,而后又退到阵形的后面装填。这种新编制的营,其长矛兵队形的纵深较浅,在战场上要想保持这种浅纵深的队形部署,维持长矛兵与火绳兵之间的固定支援关系,发挥小编组部队应有的高度机动能力,就要求长矛兵进行反复的练习。因此,为解决线式队形的战场机动问题,莫里斯采用了罗马军团的训练方法,甚至连指挥官的训练口令也照搬使用。这就使得荷兰军队成为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第一支训练有素的采用线式战斗队形的军队。为使士兵遵守必要的纪律,达到训练要求,要定期地给士兵发放军饷。因此,莫里斯不得不改变以往军队的不定期发放军饷的做法,而采用定期发放军饷的做法,这种做法是有支付军饷能力的荷兰政府所进行的一种革新。这样,莫里斯在其步兵部队实行定期发放军饷,士兵年复一年地服役。这支部队军事素质较强,纪律严明,凝聚力强,有较强的机动力,这些是西方军队自罗马时代以来所不曾有过的。
   要发挥荷兰军队新的战斗部署方式的作战优势,需要的不仅仅是严格的训练和定期发军饷。这种正面50人、纵深5人的长矛兵线式阵形,其侧翼和侧后较为脆弱,缺乏瑞士方阵所具有的抗冲击能力。
   以骑兵冲击一个瑞士步兵方阵的侧翼或侧后,步兵方阵就可以停止前进,形成全方位的防御,然而,如果以同样的骑兵冲击荷兰步兵线式部署的侧翼或侧后,荷兰军队就将遭到打击。另外,由于军队部署成许多小的战斗阵形,这样,便于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地集中兵力对付进攻者的强点,或者对敌人弱点实施打击。但是,这却不便于整个军队的战场机动。尽管500人的步兵营比3000人的部队更容易机动,但要使这些步兵营在前进中保持整个军队的线式部署则不太容易。指挥官的指挥控制跨度相当于以前的6倍。这不仅意味着同一命令要传送6遍,而且要认真制定机动计划,以保证各营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会在机动过程中被打乱。相比之下,指挥官要调动3000人的士兵集团部署成一个新的队形,往往要比将500人左右规模的线式队形调整为一个新的部署容易得多。非线式集团部署,可以采用瑞士方阵的有效做法在机动中保持队形不乱,而线式战斗部署,就像埃巴米农达斯在琉克特拉会战中的纵深阵形,就很难在前进中始终保持其队形在一线,防止在其翼侧出现间隙。当然,士兵们如果都能及时地拿到自己的薪水,又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同时,指派更多的军官在前面引导,那么,军队就可以克服新的线式战斗阵形在战场机动不便等困难,其优势就可以得到发挥。
   在尼德兰战争中,会战的次数不多,因而,莫里斯针对西班牙步兵方阵战术而提出的新战术体系,没有在战争中得到全面的检验。但是,年轻的古斯塔夫国王还是接受了荷兰人的战术思想。这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国王,多才多艺,精通德语、意大利语、荷兰语等数国语言,熟读古典著作,认真研读了古罗马和荷兰作者关于军队训练和线式步兵部署的有关著作。然而,在实践中,他对荷兰步兵的线式部署也作了较大的改进。他将长矛兵部署为正面36人、纵深6排的长方形阵形,在长矛兵阵形的两侧各配置96名火绳枪兵,也是纵深为6行。这种浅纵深的部署反映了古斯塔夫想提高火力射速的愿望。由于采用了纸壳弹药筒,事先量好火药,这样,提高士兵在战场上的射速便成为可能。后来,他又以重量更轻、使用更方便的滑膛枪取代了火绳枪,并给士兵配发军服。总之,他组建了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军队。
   为提高部队火力威力,古斯塔夫在滑膛枪兵中采用了并排齐射技术,缩小士兵之间的间隙,以若干排交替射击以保持连续火力。当所有的士兵装填完毕后,他将以往的纵深为6行阵形减少为3行,后面的士兵填补在前面士兵的间隙处。由于以往使用火绳枪时,士兵的手中都要拿着一根点着的火绳,同时,在装填火药时,还要避免另一名士兵手中的火绳靠近自己,因此,在战斗队形中,士兵间要保持一时以上的间隙。这样,即使是原先安排最紧密的队形,士兵间也有足够的间隙空间保证后面的士兵可以前来填补士兵的间隙。由于使用了滑膛枪,士兵可以肩并肩挨着,原先的6行纵深变为了3行,第一行士兵跪着射击,第二行士兵弯下腰射击,第三行站着射击,这样,所有士兵就可以同时进行一次齐射了。按照古斯塔夫的战术思想,士兵的一次齐射就可以为经严格训练的长矛兵实施冲击作好充分的准备。用一位英国专家的话说,这样的一次齐射,不仅可以给敌人“更大的杀伤”,而且“还可以对敌人造成3倍于以往单排射击所带来的恐惧和震惊效果,可极大地挫伤敌人的勇气。道理很简单,对于一般人来说,一声持续时间长的惊雷所带来的震撼和可怕效果,会比10个间断的雷声的震憾和恐吓效果之和还要大。”
   古斯塔夫的战术变革不只是引进了荷兰的战术体系并加以改进,而且,他在步兵营中编设了一门小的加农炮以加大火力。这种加农炮可以发射三磅重的炮弹,更多的时候是发射一种葡萄弹或者是霰弹。这些葡萄弹或霰弹与滑膛枪弹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三磅重的加农炮弹一次发射就可以产生有两打多的子弹。一匹马就可以拉走这种加农炮,在战场上,两至三人就可以搬走一门炮。
   古斯塔夫没有改进骑兵的武器,但是,修改了骑兵的战斗条令。古斯塔夫在17世纪20年代与波兰人的一次战争中,学到了不少有关骑兵作战的有益经验。在此次战争中,古斯塔夫尝试了他的新战术体系——他的骑兵则是装配短手枪,作为轻骑兵使用。然而,他却发现,波兰的老式重骑兵,手持长矛实施冲击撞倒了他的轻骑兵,刺死他的长矛步兵,致使他的步兵营成为以轻步兵的火绳枪兵为主。古斯塔夫并没有因此让骑兵重新使用长矛,而是将骑兵部署成线式的冲击队形,指示他们以前面一排利用手中火枪进行一次射击,而后再持马刀实施骑马冲击。骑兵自有了火枪以来,变得过于依赖手中的火枪进行火力战,每射击一次后则退回装填。尤其在德意志,骑兵不再像以往那样,手持马刀向步兵或其他骑兵实施冲击行动了。然而,根据古斯塔夫的新一代骑兵战斗条令的精神,战场上的轻重骑兵又将在相互对冲战斗中决胜负了。这应该会使德意志的骑兵感到意外,就像当年波兰的长矛兵曾使瑞典人感到意外一样。当然,古斯塔夫最后还是满足了他的骑兵们愿望,要求在战斗中有抛射武器的支援。他给骑兵部队编设了一些滑膛枪兵,以配合骑兵作战。

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让你明白了西班牙方阵与古斯塔夫线式队形的渊源于特点。关于布赖腾菲尔德会战的经过,下面会贴出;顺便提一句,会战中古斯塔夫三分之一的兵力是萨克森人,他们本来就无心作战,所以还没开战就临阵脱逃,不能算是提利击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2 21: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3。入侵德意志

1630年,古斯塔夫仅率领1万3千瑞典军,在德国登陆,正式开启了三十年战争的第三阶段,瑞典阶段。在登陆之初,古斯塔夫还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对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支持估计过高,在他给首相奥克森斯滕的信里,曾经提到过在德国招募新兵,组成10万大军,分5路南下横扫德意志的计划。但是很快,他发现形势远没有那么乐观。新教的两大选帝侯,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都拒绝给他任何支持,甚至拒绝瑞军过境,一定程度上,萨克森选帝侯甚至把他看作是外国侵略者,因此以萨克森选侯为首,一些德意志诸侯想在旧教的皇帝和新教的入侵者瑞典国王之间,找寻一条“中间道路”。瑞典军队本身只有不到两万人,而面对的帝国军队,是十万之众的得胜之师。

但是在几个月之内,帝国的政治形势出现对瑞典有利的急剧转机:我们上文提到,帝国军队总司令华伦施泰因被迫辞职了。因为华伦施泰因所率领的帝国军队是由他私人招募并且指挥的。华伦施泰因带着这支大军所到之处连战连捷,个人威望如日中天,大多数领兵将领以华伦施泰因个人的马首是瞻,他这一去职,10万人马顿时散了一半。华伦施泰因的副将,阿尼姆伯爵,本身是个新教徒,也脱离帝国军队,转投新教的萨克森选帝侯担任萨克森军队司令,一心一意辅佐萨克森选侯走他的“第三条道路”。

但即使是这样,帝国和巴伐利亚军队的数量还是比瑞典多。1630年10月,提利伯爵接任帝国军队总司令,同时还兼任着巴伐利亚军队的司令。他的才能虽然不如华伦施泰因,但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机动作战的高手,一生身经百战,未尝一败,很受士兵信赖。提利曾经亲手创建了巴伐利亚的军队,尤其是身边有一支全由瓦隆人(提利的家乡)组成的子弟兵,在帝国的雇佣军部队里是一支可靠的中坚力量,提利本人被这支子弟兵称为“提利老爹”(FatherTilly,也可能应该译作提利神父,因为提利本人是红衣主教)。提利的副将,是骑兵将军巴本海姆(Pappenheim)。此人脾气暴躁而勇猛绝伦,不过有点有勇无谋,正好和谨慎小心的提利形成对比。巴本海姆指挥着一支精锐的胸甲骑兵(轻骑兵的一种),全军黑衣黑甲,军容整肃令人生畏。

面对强大的对手和不合作的友邦,古斯塔夫很快调整战略,采取稳扎稳打,首先占领波罗的海海边的港口要塞什切青(Stettin) ,然后全力巩固海岸地区作为稳固的后方,然后再一步一步沿奥德河上溯,向德意志纵深深入。因此在瑞典军登陆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没有什么向德意志腹地进军的大动作,基本上是沿着奥德河流域慢慢前进,占领一个一个堡垒,从瑞典接受援军,也收编其他国籍的雇佣军来壮大力量。虽然这一年古斯塔夫的战略是小心谨慎的,但是他本人在战斗中还是一如既往地冒险,甚至在刚登陆不久有一次亲自带领一支骑兵小部队进行侦察的时候,闯入敌军骑兵大队当了俘虏,幸亏敌人不认识他就是国王,瑞典的大队人马随后赶到,又把他夺了回来。

在战争的这个阶段,古斯塔夫的对手提利也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是满足于屯兵易北河流域,静观古斯塔夫在奥德河流域下游的进展,阻止瑞典向易北河和奥德河上游进一步扩张。曾经有评家主张古斯塔夫的战略还可以更积极一些,但是批评古斯塔夫在战争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开始太过谨慎的人,恐怕没有把瑞典的军事行动和政治目标联系起来看。姑且撇开德意志新教诸侯的缺乏热情不说,古斯塔夫首先是瑞典国王,其次才是德意志新教的救主。他的政治大战略首先是为了瑞典的国家利益,而瑞典的国家利益,在於波罗的海周边。古斯塔夫先用一年半的时间巩固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攻占所有堡垒城市,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即使他在德国的作战失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仍然是瑞典的,作为瑞典本土已经有了实际收获,甚至要把瑞典、丹麦、挪威重新合并成一个统一的、以瑞典为首的联合国家,也未尝不可。德国的远征成功固然可以建立不世功名,即使不成,瑞典也已经立於不败之地。

在1630年圣诞前后,瑞典军和提利的帝国军在加兹(Garz)进行了一场小规模战役,结果瑞典击败皇军的前锋。另外1630年夏末,易北河中游的战略要地马格德堡市,新教徒市民举行起义,反抗帝国统治,准备迎接古斯塔夫大军。这是古斯塔夫向德国纵深进军的一个天赐良机。但是马格德堡处於易北河畔,是帝国军队的腹地,古斯塔夫鞭长莫及,无法立即给予支援。提利的大军立即向马格德堡集结,围困这座城市。整个1630-1631年冬天,马格德堡的市民都和帝国军作殊死的城市保卫战。

1631年战局开始时,古斯塔夫想出发驰援已经被提利大军重重围困了几个月的马格德堡,但是新教的两大选帝侯,勃兰登堡和萨克森仍然拒绝瑞典大军过境,尤其是萨克森选帝侯,拥兵4万之众,由华伦施泰因的前副手阿尼姆任司令,他们从中立倒向任何一方都是举足轻重的,古斯塔夫也不敢逼人太甚。况且就算强行过境,古斯塔夫也怕这两个选帝侯的军队哪一天突然变卦,断其归路,所以对马格德堡的形势只能干着急。他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率领一部分兵力向其他方向进军,企图把提利的主力从马格德堡城下引开。一开始提利果然留下副将巴本海姆的一部兵力监视马格德堡,亲率主力前来,但是过了几天,谨慎的提利又改变了主意,退回马格德堡继续他的围城战。此时,古斯塔夫的后方波罗的海沿岸已经稳固,见提利按兵不动,索性加大动作的力度,率全军突击占领了奥德河上游纵深腹地的屈斯特林(Custrin)和法兰克福两大要塞,一时全德震动。他的思路是“你不是不出来么,我尽占你战略要地,看你出不出来,就算你不出来,皇帝恐怕也不会答应”。这次,提利又是率军出发,半途折回马格德堡。1631年5月,马格德堡终於在古斯塔夫赶来解围之前,在帝国军队假意谈判的情况下,被攻陷。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作战和重大牺牲,进城的帝国士兵已经杀红了眼,破城之后即行屠城,而且一把火把马格德堡烧为平地,全城3万居民几乎无一幸免。这次暴行,即使是在当时德意志新旧教各国军队都纪律败坏,杀人放火成为家常便饭的时代背景下,也是骇人听闻的。从战略上讲,也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行为。客观地说,笔者本人倾向于认为,这不是出於提利的本意,因为马格德堡是易北河中游的战略要地,留住这个城市,可以给帝国军队提供可靠的补给基地,否则提利也不会费那么大的劲,作几个月的围城战。一把火烧毁城市,他的大军再也没有粮食补给来源和立足的基地,本身也无法在此久留。以提利的战略头脑,不会计不及此。这把火,应该是乱兵自发放的。但是无论如何,提利的名字从此与马格德堡屠夫挂钩而被后世记住。

马格德堡陷落以后,提利大军因为补给不足,也无法在这个地区立足,转而进攻另一个与瑞典合作的德意志新教诸侯黑森-卡塞尔(Hesse-Kasser),古斯塔夫则干脆打消顾虑,用武力威胁勃兰登堡选帝侯屈服与他合作,然后攻击提利手下的巴本海姆,逼迫提利应战。在伯格施道(Burgstall)附近以骑兵消灭了提利军的前锋。提利集中全军兵力进攻古斯塔夫据守的维尔本(Werben)营地,结果在坚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总共死伤6千人。

此刻,提利伯爵在皇帝菲迪南二世的谕令逼迫之下,犯了最大的一个战略错误,他举兵进攻保持中立的萨克森选帝侯,把他的领地变为一片废墟。皇帝的本意,是要消灭这个新教选侯的势力,免得他以后帮助古斯塔夫,但是这么一来,就逼着萨克森和他的几万大军再也无法走第三条道路,不得不与古斯塔夫合兵作战,反而增强了古斯塔夫的力量。1631年9月17日,提利的帝国大军主力终於和古斯塔夫的瑞典、萨克森联军主力正面相撞,在莱比锡附近展开了一场大战。这场战役,美国西点军校的评论是“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的开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2 21: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4。 布莱登菲尔德会战

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中双方的兵力,据英国军事历史学家西奥多。道奇的记载,提利的帝国军队大约在3万2千至4万人之间,古斯塔夫的瑞典军队2万6千人,其中1万9千步兵和7千骑兵,萨克森军队在阿尼姆的指挥下,大约1万9千,古斯塔夫一方合计5万5千左右。

原本,提利并不想和古斯塔夫在战场上做决定性的会战。但是当古斯塔夫大军临近的时候,他派出副将巴本海姆率骑兵外出侦察,巴本海姆求战心切,派了信使通知提利说,他已经和瑞典军交火,而且在当时的形势下全身而退已经不可能,请求提利立即率主力前来接应。因此,实际上是巴本海姆把提利拖进这场决战的。

瑞典军战线中央是古斯塔夫亲自坐镇,右翼巴纳尔元帅,左翼是霍恩元帅,炮兵部署在中央和右翼前方,炮兵司令托尔斯滕森。阿尼姆指挥的萨克森军展开在霍恩元帅的左边。所以,联军战线基本上是瑞典军在中央和右侧,萨克森军在左侧。瑞典军的步兵和骑兵是混编的。帝国军队战线中央是提利伯爵元帅亲自指挥的17个步兵大方阵,左右两翼摆开骑兵,其中左翼,正对着瑞典军右翼巴纳尔元帅的,是巴本海姆统领的5千精锐黑甲轻骑兵。两军对圆,帝国军队人数虽然较少,但是顺风背向日光,占有天时之便。提利本人骑一匹纯白色战马,由他的瓦隆亲兵簇拥着出现在战线中央,接受帝国全军发自内心的欢呼。一直到今天为止,他们的“提利老爹”从没有在任何重大战役中失败过,帝国士兵对他的信赖和爱戴,绝不亚于瑞典将士对古斯塔夫的信心。

在清晨的薄雾中,布莱登菲尔德会战正式开始,最初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虚实,谁也不敢贸然发动全线进攻,主要以密集的炮火互相轰击,间以小规模的骑兵冲突,试探对方的薄弱环节。激烈的炮战打了两个半小时之久,提利只有26门大炮,瑞典的火炮稍多,关键是瑞典炮兵的素质优势充分发挥了作用,他们的射速和火力密度几乎是帝国炮兵的三倍,帝国阵线中几乎每打一发炮弹,都要遭受三发瑞典炮弹的回击。双方的步兵骑兵阵线都被打出许多缺口,但是士兵门都镇静地保持队列,默默忍受伤亡。

终於,帝国军队左翼的骁将巴本海姆按捺不住了,他在没有接到统帅命令的情况下,一马当先,擅自率领自己的胸甲骑兵向巴纳尔发起冲锋。但是帝国骑兵的手枪火力远远不是严阵以待的瑞典长枪火力的对手,第一次冲锋被击退,冲在最前面的巴本海姆本人也受伤。但是骁勇的巴本海姆也够硬气,一连发动了7次冲锋,7次都在巴纳尔的火力网中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一次,巴纳尔见时机成熟,索性发动一次反攻,把溃不成军的帝国骑兵驱出战场。至此,瑞典右翼,皇军左翼的形势对古斯塔夫极为有利。

有勇无谋的巴本海姆擅自发动第一次冲锋的时候,敏锐的古斯塔夫和提利伯爵同时都已经意识到这个举动的愚蠢。据说提利气得在马上大叫“我的荣誉和威名在今天都被你夺去了!”。但是提利为了支援巴本海姆的进攻,只好下令皇军全线发动进攻。就在这次进攻中,战役发生了一个对帝国极为有利的转机。原来就在帝国右翼骑兵对联军左翼萨克森军队发起冲击之后,衣甲鲜明的萨克森军竟然被证明是不折不扣的银样蜡枪头,没有经过任何严肃的抵抗就一哄而散,溃不成军,败退下来的萨克森军队竟然还抢劫了瑞典军后方营盘的辎重。而营盘的留守部队,原本不是瑞典人,也是德意志各邦的雇佣兵,这时也就作鸟兽散。这样一来,开战不久,古斯塔夫一下子就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从兵力优势变成了劣势,更糟糕的是,他的左翼完全赤裸,帝国可以从左翼的空隙卷击瑞典全军。提利本人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自然一眼就看出这个机会,於是下令从战线中央调主力向突破口移动,准备一举击溃敌方战线。但是帝国军队没有预备队,提利必须把中央的方阵步兵集结起来投入突破口。
在这个危机时刻,瑞典军队在体制和士兵素质上的优越性完全体现出来了。古斯塔夫对危机的反映极快,马上命令霍恩元帅把左翼兵力向侧面旋转呈直角,面对突破的皇军,形成一道新的防线掩护中央,同时他本人亲率部分中央二线兵力驰援左翼。瑞典军完成整个部署只用了大约15分钟的时间,而帝国军队中央的步兵大方阵移动不便,等赶到突破口时,发现瑞典军已经封闭了突破口,战机已经丧失。
古斯塔夫在左翼稳定之后,回到中央,抓住战机下令右翼和中央向帝国军队发动反攻,立即击溃了皇军的抵抗。会战的结果,古斯塔夫赢得了一边倒的胜利,皇军死7千人,受伤被俘6千人,所有大炮和9面军旗被缴获,提利本人和巴本海姆都受伤。古斯塔夫这边,即使加上不中用的萨克森军的损失在内,也不过3千人。
笔者的总结是,在这次战役中,双方的左翼各自都被击溃,但是瑞典军队的机动性和纪律性更胜一筹,统帅古斯塔夫的应变能力也强,弥补了友军崩溃的后果。本来如果换了其他的军队,这场战役也就以失败告终了。可以说,这次会战,是瑞典军事体制的机动性和火力,对西班牙体制的重量和动能的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2 22: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文章作者总结的,布赖登费尔德会战是崭新的时代的开端,它宣告了主要以冷兵器作战,依靠“冲击”搏斗的古典战争模式的终结,而主要以热兵器作战,依靠“火力”战斗的近现代战争模式诞生了,从这种大时代背景来看这次会战,确实非常经典,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同样,耶拿会战中法军的散兵和纵队战术击溃了普鲁士线式队形宣告了新式的革命战争取代了老式的专业军队的战争;在新加坡日本海军航空兵击沉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终结和制空权时代的来临。从军事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些战役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绝对非常经典!

[ 本帖最后由 diaoduoxi 于 2006-3-22 22: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6:59 , Processed in 0.02806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