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欧洲三十年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4 21: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6。三十年战争大结局

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死后,战争又拖延了14-16年。瑞典方面,首相奥克森斯滕继续推行古斯塔夫未竟的事业。帝国方面,换了两位军事领导人。皇太子菲迪南接任皇军总司令。同时,洛林公爵接任巴伐利亚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军队司令。大家都读过中学课本里法国作家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可能以为阿尔萨斯和洛林自古都是法国的国土,其实不然。历史上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是独立的诸侯,阿尔萨斯是德意志皇帝的臣属,洛林则有时向皇帝称臣,有时又向法国国王称臣。这个时代,是法国完全占领洛林的开始,洛林公爵被法军赶了出来,心有不甘,所以投入德意志皇帝一边,当了巴伐利亚军队司令,和瑞典、法国为敌。1634年9月,帝国和巴伐利亚两军合作,在诺德林根会战中,击败了霍恩元帅指挥的瑞典军团,并俘虏了霍恩元帅,从而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的第三阶段,瑞典阶段。

       当瑞典被击败后,法国再也坐不住了,黎塞留终於从幕后走到台前,于1634年正式向皇帝宣战,西班牙也站在皇帝一边向法国宣战,从此开始三十年战争的最后一个阶段,法国阶段。曾经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联手的萨克森选帝侯,把法国的宣战视为外族入侵,转而站到了皇帝一边。基本上,战争分为两个战场:莱茵河流域是西战场,这里,法军在吕岑战役的胜利者,魏玛公爵伯恩哈德指挥下,和帝国、西班牙联军作战。德意志腹地是东战场,瑞典军队在古斯塔夫的元帅巴纳尔指挥下,与帝国和巴伐利亚、萨克森诸侯军队作战。1636年,瑞典军在巴纳尔指挥下,赢得了魏茨托克(Wittstock)战役,在德意志腹地站稳脚跟,进而向波希米亚进军。同时,法军在伯恩哈德指挥下从失败转入反攻,打过莱茵河。此后几年,大家一直在打没有结果的拉锯战,1639年,法军挫败,伯恩哈德也生天花而死。1643年,法国名将孔代亲王和杜伦尼元帅接替指挥西战场的法军。1641年,瑞典军总司令巴纳尔元帅死,接替他的也是当时名将,古斯塔夫的前炮兵指挥官托尔斯滕森。这两支军队接连打赢了几次决定性的战役,终於在德意志境内会师。1648年各国签订威斯特法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正式结束。(霍恩、巴纳尔、托尔斯滕森等的事迹,在下将在另一篇“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中的将军们”的文章中有更多交代。杜伦尼元帅和孔代亲王的传奇,也将在另一篇文章“太阳王麾下的双子星座”中介绍)。

         实际上,在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两位大英雄死后,德意志统一的希望已经破灭了。德意志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所有诸侯都厌倦了无休无止的破坏。只是法国出於打击哈布斯堡王朝的目的,坚持把各方卷进去继续作战,战争变成了法国、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三方面的王朝战争,对德意志的前途毫无意义。又因为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谁也无法在战场上打出一个决定性的结果来。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所有各方的理想都破灭了:古斯塔夫的理想,华伦施泰因的理想,皇帝菲迪南二世统一皇权和复兴旧教的理想,巴伐利亚选帝侯为天主教而战的理想,萨克森选帝侯走第三条道路的理想,统统破灭了。只有法国得到了实际利益。黎塞留虽然不是名将,但是不愧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为太阳王时代鼎盛的法兰西王朝开一先声。
1618年战争开始时的主要当事人,谁也没有活到战争结束:除了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之外,皇帝菲迪南二世死于1637年,王太子兼皇军总司令菲迪南继位,是为菲迪南三世。法国首相黎塞留死于1642年,不久,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也在1643年死去。继位的,是5岁的路易十四,他日后将以“太阳王”的别称载入史册,但此时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由王太后奥地利的安娜摄政。

        这个时期的军事历史,缺乏激动人心的事件和人物,唯一的亮点,在於战争末期崭露头角的两位法国统帅,杜伦尼元帅和孔代亲王。他们是欧洲军事史上,与古斯塔夫国王、马尔博罗公爵、欧根亲王、腓特烈大帝并列的名将。曾经有朋友问我“你把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称为三十年战争的绝代双雄,那么怎么摆三十年战争后期涌现出来的名将杜伦尼和孔代呢?”我觉得,一则杜伦尼和孔代成名于三十年战争末期,他们的业绩实则已经不能影响德意志的命运,德意志已经是在劫难逃了。二则,他们的军事生涯,绝不仅限於三十年战争。事实上,杜伦尼和孔代是太阳王路易十四早期,让法国上升为欧洲霸主的干将。这两位名将的军事生涯,也是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他们曾经并肩作战,合作无间,也曾经各为其主在战场上互为对手,最终又站到同一面法兰西的百合花王旗下,终其一生,都是声气互通的朋友和对手。

      根据威斯特法里亚和约,新教开尔文派和路德派一样获得了法律承认。曾被华伦施泰因那样强烈反对,而又被皇帝菲迪南那样顽固坚持的“归还敕令”,也事实上取消了。巴伐利亚终于保住了它在战争一开始时占领的帕拉亭(普法尔茨)的一半土地和选帝侯地位,而帕拉亭也拿回了另一半领土,并且也是选帝侯之一,谁让他站在胜利者一方呢?於是七大选帝侯变成了八大。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因为也是新教,也获得一定的领土扩大。瑞典在德意志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所获的土地颇丰,证实了当初古斯塔夫国王的远见。法国获得法德交界处的领土,包括都德小说中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其中阿尔萨斯,是忘恩负义地从为法国而死的魏玛公爵伯恩哈德身后抢来的。早先从奥地利独立出来的瑞士共和国和从西班牙独立出来的荷兰,都获得了法律承认。帝国的损失极其惨重,整个德意志分裂为三百多个小邦,已经是一片废墟,无一个邦国可以幸免,人口经过三十年的杀戮,减少了三分之一,学校、教育、文学、艺术都倍受摧残。这是德意志,乃至整个中欧大地的劫数,但却成全了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这两位悲剧英雄的千古英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0-30 07: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最近学欧洲历史学的头疼。最最好笑的是,在最后的 Swedish-French Period, 与哈布斯堡王朝同属天主教的法国公开和新教军队共同打击哈布斯堡军队。因为红衣主教黎塞留不希望西班牙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0-30 08: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一下我课本上的

Henry was assassinated in 1610, and the following year Sully retired. Because Henry's son and successor, Louis XIII, was only nine years oldat his father's death, the task of governing fell to the queen mother, Marie de Medicis. Finding herself in a valueable position, she sought security abroad by signing a ten-year mutual defense pact with France's arch rival Spainin the Treaty of FOntainbleau(1611).This allience also arranged for marriages between Louis XIII and a Spanish princess and between her daughter Elizabeth and the heir to the Spanish throne.The queen sought internal security against pressures from the French nobility by promoting the career of Cardinal Richelieu as the king's chief adviser. Richeliu, loyal and shrewd, sought to make France the supreme European power. He, more than any other person, was responsible for French succes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 apparently devout Catholic who also believed the church best served both his own ambition and the welfare of France, Richeliu pursued a strongly anti-Habsburg policy.Although he supported the Spanish allience of the queen and Catholic religious unity within France, he was determined to contain Spanish power and influence,even when that meant aiding and abetting Protestant Europe.It is an indication and of his diplomatic agility that he could, in 1631, pledge funds to the Protestant army of Gustavus Adolphus, the king of Sweden, while also insisting that Catholic Bavaria be spared from attack and that Catholic in conquered countries be permitted to practise their religion.One measure of the Richeliu's foreigh policies canbe seen in France's subtantial gains in land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when the Treaty of Westphalia ended hostilites in Holy Roman Empire and the Treaty of the Pyrenes sealed peace with Spai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16: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aoduoxi 于 2006-3-19 15:48 发表
后面的内容且听下回分解。ps阁下的资料有些眼熟,有些似乎是摘录自《千年十大军事灾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世界五千年》中的内容。

老大 这是顾剑写的啦 大概是2002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0 17: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ongg 于 2006-10-30 16:03 发表

老大 这是顾剑写的啦 大概是2002年

呵呵,老大。我转贴的是顾剑写的,参谋长转贴的不是,再仔细看看第一篇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0-31 05: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那套书。写的嘛马马虎虎。小孩子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14: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千古对决啊,以前在一本军事杂志上看过部分,这次看了全部了了心愿!谢谢二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22: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崛起》中对荷兰的一章中说,三十年战争结束承认了荷兰的独立,也为荷兰日后成为世界海上霸主奠定了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00: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三十年战争可真是琢磨透了,佩服佩服,希望楼主能多提供一些图片资料.

[ 本帖最后由 费希尔勋爵 于 2007-2-3 01: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3: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的想做一下欧洲与明朝在1550到1630年的军事对比,从战术到武器.
呵呵,有点汉朝与罗马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7:08 , Processed in 0.0231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