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tntxhy

[转贴] (转贴)奧斯特利茲會戰所帶來的軍事革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6 13: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註:
(註一)Rothenberg 1978,11.
(註二)Bartlett 1955,399.
        原文﹕「寶座是什麼?----不過是一塊鑲金嵌銀的木頭罷了。朕即國家--
        --朕是為唯一代表法國人民出席這場會議的。就算朕做錯了,你們也不應
        該在公共場合批評朕----就像人民會在家裏洗髒衣服一樣。法國需要朕,
        比朕需要法國。」此為拿破侖於1814年向元老院說明他不肯退位的理由。
        同時參考Schom 1997, 685. Schom同時在書中記錄此一語句,但並沒有寫
        「朕即國家」,而其他拿破侖的傳記也沒有講到關於拿破侖在1814年退位
        的細節,此外由於Schom 沒有指出他在那裡取得此一演講詞,因此我無法
        從Napoleon's Correspondences查詢到這段話。
(註三)Schom 1997, 4. Schom也指出拿破侖在數學、拉丁文學、德文以及科學方
        面的成績斐然。但比較起他取得權力的方式,我發現拿破侖在歷史方面有
        很大的興趣,因為奪權登基的過程可以說從凱撒與查理曼的事蹟中找到許
        多相似之處。同時他的戰術與戰略更是與其他歷史上的名將如亞歷山大大
        帝或是非特烈大帝等人相同。David Chandler證實了我的看法。比如參考
        Chandler 1966, 136. Chandler寫道﹕「正如拿破侖在舊統治時代與〔軍
        事〕革命初期的許多表現來看,他的戰略以及戰術理念都來自於以往的思
        想家以及戰爭領導人。」
(註四)Chandler 1966, 136. David Gates用幾乎相同的語氣在他的論文Napoleon
        as General中寫道﹕「與其他軍事改革者一樣,他並非是什麼完全創造新
        理論的開創者,大部份還是因為他著重於現有科技狀況而做的改變。」
(註五)Rothenberg 1978, 32.
(註六)Chandler 1966, 158.
(註七)Chandler 1966, 141.
(註八)Chandler 1966, 161.
(註九)Chandler 1966, 149.
(註十)Weigley  1991, 387.
(註十一)Rothenberg 1978, 93.
(註十二)Rothenberg 1978, 11.
(註十三)Rothenberg 1978, 11.
(註十四)Schom 1997, 349.
(註十五)Schom 1997, 685. 同時參考(註二)。
(註十六)Bonaparte, http://www.wtj.com/archives/napoleon/nap1205a.htm.
          這是我所找到的第一手資料之一,但它內容寫的是法文,因此我只好用
          字典一個一個字慢慢的查。原文是﹕「dans cette journee surtout
          ou il y va de l'honneur de l'infanterie francaise, qui importe
          tant a l'honneur de toute la nation.」後來我在其他書上發現到關
          於這句話的翻譯。在Unwin 1966, 175, George Unwin翻譯道﹕「當法
          國步兵光榮已經在架子上的時候,就表示全法國的光榮都已經在這裏。
          」另外在Dupuy 1968, 52, Dupuy也翻譯了一部份﹕「今天,尤其是今
          天,屬於法國步兵的光榮,民族的光榮已經在架子上了……」和他們的
          翻譯比較起來,我還是決定自己翻譯算了。
(註十七)Tsouras 1992, 266.
(註十八)Rothenberg 1978, 25.
(註十九)Elting 1988, 257.
(註二十)Rothenberg 1978, 26.
(註二十一)Rothenberg 1978, 27.
(註二十二)Elting 1988, 258.
(註二十三)Rothenberg 1978, 75.
(註二十四)Rothenberg 1978, 76.
(註二十五)Elting 1988, 254.
(註二十六)Elting 1988, 254.
(註二十七)Elting 1988, 261.
(註二十八)Rothenberg 1978, 72.
(註二十九)Elting 1988, 228.
(註三十)Elting 1988, 228.
(註三十一)Elting 1988, 228.
(註三十二)Elting 1988, 237.
(註三十三)Elting 1988, 232.
(註三十四)Elting 1988, 207.
(註三十五)Rothenberg 1978, 63.
(註三十六)Rothenberg 1978, 65,
(註三十七)Rothenberg 1978, 67-68.
(註三十八)Gates 1999, 48.
(註三十九)Rothenberg 1978, 228-229.
(註四十)Rothenberg 1982, 32-33.
(註四十一)Rothenberg 1978, 232.
(註四十二)Elting 1988, 184.
(註四十三)Elting 1988, 188, and 191-192.
(註四十四)Elting 1988, 187. 活的不錯。
(註四十五)Rothenberg 1982, 33.
(註四十六)Rothenberg 1982, 42.
(註四十七)Rothenberg 1982, 43.
(註四十八)Rothenberg 1982, 50-54.
(註四十九)Rothenberg 1982, 67.
(註五十)Rothenberg 1982, 69.
(註五十一)Rothenberg 1982, 71.
(註五十二)Duffy 1981, 234-236.
(註五十三)Klimenko 1989, xvii-xxi. 依照Klimenko的調查,他對於歷史方面
            的疑案是在是興致勃勃,因為竟然連著名的俄國作家里歐‧托爾斯泰
            侯爵(Count Leo Tolstoi)都對此傳言深信不疑。為什麼Romanovs
            王室會有那麼多的傳聞?看來這和俄國人的思想與文化價值觀有關。
(註五十四)Klimenko 1989, 54. 基本上我還不是很清楚Ukaz是什麼意思?不過
            看起來應該是歷史報告或是記錄之類的東西。
(註五十五)Duffy 1973, 48.
(註五十六)Hartley 1994, 73.
(註五十七)Klimenko 1989, 116.
            亞歷山大寫道﹕
            ……一道濃霧遮住了四周所能看到的一切。朕問其中一名軍官他的槍
            上膛了沒有?然後他的回答是還沒。於是朕下令把槍上膛。接著朕問
            庫圖佐夫將軍為什麼還不他還不趕快前進,而他的回答是他還在等待
            另外一個縱隊前來會合。朕很清楚的記得我們彼此之間的對話內容。
            朕對他反應道﹕「我們可不是準備在廣場上遊行那樣必須等所有的兵
            馬到齊了以後才開始行動的。」他的回答則是﹕「一點也沒錯,就是
            因為我們不是廣場上遊行,所以我不能讓全軍一起出動。但假如皇帝
            陛下您希望這樣做的話,那麼我會下令部隊前進。」
                接著部隊開始將我們包圍了起來。濃霧繼續滿佈在這個鄉野地帶
            。在濃霧中有一種神秘的氣氛在醞釀著。我軍看不到我軍的陣列,更
            看不到法軍的陣列。但好像在某個地方已經發生了戰鬥,並且規模逐
            次升高的樣子。到了中午,濃霧終於消失了。朕並沒有發覺原來朕的
            位置是如此的接近敵軍,而且在敵軍發動攻勢的時候竟是如此的危險
            。御醫韋列(Wylie )的座騎受傷了,在朕身邊的馬匹也紛紛被榴彈
            擊斃。庫圖佐夫的臉上中彈。接著一顆炮彈在朕的身邊爆炸。朕的隨
            從以及朕都被泥濘淋了個全身都是。這使得朕的隨從恐慌了起來。當
            朕環顧四周時,朕的身邊只剩下了五個人還在保護朕。天氣變化的極
            快,一陣冰風吹起,灰暗的雲朵落下了雪花或是雨水。
                朕到現在仍然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註五十八)參考上面。
(註五十九)Duffy 1973, 45.
(註六十)Duffy 1981, 162.
(註六十一)Duffy 1981, 162.
(註六十二)Schom 1997, 685-686.
(註六十三)Keep 1985,146.
(註六十四)Keep 1985, 146.
(註六十五)Keep 1985, 149.
(註六十六)Keep 1985, 154.
(註六十七)Rothenberg 1978, 22.
(註六十八)Dupuy 1968, 68-69.
(註六十九)Dupuy 1968, 25.
(註七十)Plans. http://www.拿破侖icwars.com/campaigns/3rdco.shtml
          計劃是很好的計劃,但它有個很大的缺點﹕每個入侵方向都距離彼此太
          遙遠了,而當時的通訊技術更是受限於當時的科技能力。
(註七十一)Horne 1996, 130. 同時參考Strakhovsky 1947, 68.他多次指出亞歷
            山大的理想與目標就是讓歐洲脫離拿破侖的控制。另外參考Klimenko
            1989, 107, 亞歷山大寫了一些關於他對拿破侖稱帝的感想﹕「他怎
            麼可以自行稱帝?這對所有依照正統方式繼承王位的歐洲皇室來說簡
            直是一種羞辱。討伐他的行動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了。他的野心使他成
            為人類的頭號公敵。朕不認為有再向他讓步的任何可能性了。」
(註七十二)Klimenko 1989, 116.  庫圖佐夫告訴亞歷山大他需要再等一個縱隊
            但他還是放棄了堅持並且下令部隊前進。在亞歷山大的記錄中,他把
            整個過程簡化了不少之外,更不提他其實是如何被拿破侖誘入陷阱的
            經過。
(註七十三)Smith 1998, 217. 關於反法同盟軍的損失資料,就算是Smith也有兩
            種不同的內容。另外一個是奧軍5.922人、俄軍21.000、火炮133門被
            殺、重傷、或是失蹤。此外參考Bonarpate,拿破侖向法軍宣布反法
            同盟軍的損失是﹕「20.000人淹死、兩個俄軍縱隊,每個縱隊4.000
            人放下武器投降。其他避開戰鬥的敵軍都拋下他們全部的裝備。戰果
            總計共俘獲了四十面俄軍旗幟,其中包括俄軍帝國衛隊的儀仗,此外
            還有一定數目的俘虜(參謀們現在還忙著計算有多少人呢,但目前已
            經數到了20.000人)。敵軍有12或是15個將領陣亡,至少15.000敵軍
            的屍體還留在戰場上,其中有80.000個俄軍和25.000個奧軍的屍體。
            一半以上的敵軍已經被消滅,剩下的也已經潰不成軍,大部份都把武
            器丟棄在路上……」而參考Dupuy 1968, 74, Dupuy說有12,500名俄
            奧聯軍的士兵陣亡與15,000名俄奧聯軍的士兵被俘。而在Horne 1996
            , 182, 反法同盟軍的損失報告則是15.000陣亡與27,000被俘。其他
            資料的內容都完全不一樣。
(註七十四)Rothenberg 1982, 111.
(註七十五)Rothenberg 1982, 111.
(註七十六)Rothenberg 1982, 111.
(註七十七)Rothenberg 1982, 111-112.
(註七十八)Rothenberg 1982, 117.
(註七十九)Rothenberg 1982, 119.
(註八十)Rothenberg 1982, 119.
(註八十一)Epstein 1992, 378.
(註八十二)Duffy 1973, 38.
(註八十三)Duffy 1973, 40.
(註八十四)Duffy 1973, 45.
(註八十五)Duffy 1973, 47.
參考書目
Bartlett, John. Familiar Quotation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55.)Bonaparte, Napoleon. Napoleon's Correspondences: December 1st through
3rd, 1805 (9533 - 9539), and December 3rd, 1805 (9540; 9541-30e) -
Austerlitz. http://www.wtj.com/archives/napoleon/nap1205a.htmChandler, David G.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6.Duffy, Christopher. Borodino and the War of 1812.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3.Duffy, Christopher. Russia's Military War to the West: Origins and
Nature of Russian military Power 1700-1800.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1.Dupuy, Trevor N. The Battle of Austerlitz: Napoleon's Greatest Victory.
New York: Macmillian Company, 1968.Elting, John R. Swords Around a Throne: Napoleon's Grande Arme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8.Epstein, Robert M. "Patterns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Warfare",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Society
for Military History: July 1992, 375-388.Gate, David. "Napoleon as General", History Today.  June 1999, 47-54.Hartley, Janet M. Alexander I. London: Longman, 1994.Horne, Alistair. How far from Austerlitz? Napoleon 1805-1815.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6.Keep, John L. H. Soldiers of the Tsar: Army and society in Russia
1462-187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Klimenko, Michael. Notes of Alexander I, Emperor of Russia. New York:
Peter Lang, 1989. "Plans of the 3rd Coalition."
http://www.napoleonicwars.com/campaigns/3rdco.shtmlRothenberg, Gunther E. Napoleon's Great Adversaries: The Archduke
Charles and the Austrian Army 1792-1814.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2.Rothenberg, Gunther E. The Art of Warfare in the Age of Napoleon.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8.Schom, Alan. Napoleon Bonapart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8.Smith, Digby. The Greenhill Napoleonic Wars Data Book. London: Greenhill
Books, 1998.Strakhovsky, Leonid I. Alexander I of Russia: The Man who Defeated
Napole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47.Tsouras, Peter. Warrior's Words: A Quotation Book from Sesostris III to
Schwarzkopf 1871BC to AD1991. New York: Sterling Publishing Co. Inc.,
1992.Weigley, Russell Frank. The Age of Battles: the Quest for Decisive
Warfare from Breitenfeld to Waterloo.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2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觉得,奥斯特里茨并没有完全让拿破仑统治欧洲,因为那时欧洲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遭到法国的进攻或政治上的威胁,而且英国的势力并没有过多削减,从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建立和在东欧和中欧的一系列著名会战可以证明这一点,帝国应该是1808年才到达鼎盛局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23: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倒的鹰旗 于 2006-8-6 20:59 发表
我倒是觉得,奥斯特里茨并没有完全让拿破仑统治欧洲,因为那时欧洲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遭到法国的进攻或政治上的威胁,而且英国的势力并没有过多削减,从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建立和在东欧和中欧的一系列著名会战可以证 ...


1807年提尔西特后吧,1808年西班牙战争都开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14: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入侵西班牙战争在一开始还是势如破竹的,只是后来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民才被激起了反抗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15: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革命能够带来政体优劣比较吗? 奥斯特里茨是一个个例吧。在督政府时期和大革命以前,法国陆军就很有实力和胜望了。如果一定说两种革命可以互相关联,那征讨俄国又怎么算呢?俄国落后的农奴封建帝国打赢了资本主义国家,岂不是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16: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俄国的部队很能吃苦耐劳,也很英勇善战。巴克莱改革颇具成效,部队更上了一个台阶。再加上自然条件和适宜的战略,以及民众支持,俄国成了胜利者。
如果1812年又是维洛泽指挥俄军,搞不好俄国也会败。文中维洛泽军衔写成副元帅是个小失误,奥国的FML应该相当于中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16: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军在俄国无法施展优势而陷入苦战,这可能有俄军素质提高的原因,不过俄军有限的改革是无法造就完全优势的吧..

我个人以为,军事科学的应用范围在18世纪还属于试验阶段,法军在西欧可以做到胜利的保障,是其后勤以及编制的长处--比如战场选择和资源的保障,军队的混编等等。但是这些优点到了俄国,因为战场形势突变,所以统统成为了劣势。比如以前可以在奥地利一个村子就可以保障一个师的给养,到了俄国可能就得要一个城市或者几个城市。

所以仗打到这个份上,联想到之前的奥斯特里茨,纯军事的战术应用是无法带来政治或其他的优劣比较的---如果说在动员和参战前,这个比较还是可以成立的--比如法军相对于奥军的效率,但是一旦开战,那么就是纯粹的军事,就不可能出现这篇论文里的观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23: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6-8-7 15:57 发表
军事革命能够带来政体优劣比较吗? 奥斯特里茨是一个个例吧。在督政府时期和大革命以前,法国陆军就很有实力和胜望了。如果一定说两种革命可以互相关联,那征讨俄国又怎么算呢?俄国落后的农奴封建帝国打赢了资本 ...


军事革命影戏影响不了政体。要说法国陆军,在革命战争以前也很一般,胜仗败仗都打过,直到革命战争时期才开始席卷欧洲。可以参考一下《战争论》,里面提到拿破仑战争显示了战争的绝对形态,既“不惜一切代价和牺牲去争取胜利,不做任何无意义的战略机动而是以主力会战作为利剑去消灭敌人“,这本身是一种革命,当然未必就是皇帝兴起的。只是说,奥斯特里茨之后,这种革命达到顶峰,彻底证明古老欧洲的军事体制的无用,并激起了以后欧洲各国的改革:如1809年的奥地利军改革,还有普鲁士和沙俄。到了1809年以后,列强们的军队已经完全能和法军抗衡了,只不过将领中很少有军事能力达到皇帝那个水平的,不过皇帝本人也不能保持不败了。
征讨俄国的事,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帝国只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雏形,而不是我国教材里所提到的那种”资本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23: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6-8-7 16:41 发表
法军在俄国无法施展优势而陷入苦战,这可能有俄军素质提高的原因,不过俄军有限的改革是无法造就完全优势的吧..

我个人以为,军事科学的应用范围在18世纪还属于试验阶段,法军在西欧可以做到胜利的保障,是其后 ...


还是有一定功效的。巴克莱的军事改革成功后,配上领土广阔而贫瘠的先天防御条件,是1812年俄罗斯胜利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7 23: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8-7 23:20 发表

1809年以后,列强们的军队已经完全能和法军抗衡了,只不过将领中很少有军事能力达到皇帝那个水平的,不过皇帝本人也不能保持不败了。


有一个例子,我记得查理大公以其才能就弥补了奥军自己体制或指挥系统的不足。当然,军事革命在那个时代实现了“革命"这个观点我依旧很怀疑 一般说革命是根本性的变化,欧洲列强在19世纪中后期才开始军事革命的,这也来自技术的革新。而指挥艺术和战术决心以及体制变化似乎是根据当时掌握军队者的才能来决定。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半叶,改革可以算得上,而脱胎换骨的革命,怎么都觉得很勉强~

[ 本帖最后由 KleinKlauss 于 2006-8-7 23: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4 04:42 , Processed in 0.02524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