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pires17

[其他] 问个业余点的问题,关于皇帝骑兵部队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5 21: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下有两个版本的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
我看过1936版那个,这个片子里就剩英国枪骑兵英勇无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5 22: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伦赛泽伯爵 于 2007-4-5 16:10 发表
在中世纪时期骑兵一般部署在侧翼,甚至在路易14时代都是如此,莫尔伯勒公爵正是如此,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的决战布崃尼姆战役他就用侧翼的骑兵(有步兵掩护)的冲击来牵制对手法军的两翼,导致对手中军虚弱,这位公爵才获大胜.
骑兵对于追击和冲击侧翼还是很有威力的.


我认为这个例子举的不太好。因为恰好最后决定性的突破是由马尔巴勒公爵的弟弟在战线中段取得的,恰好2万人里面包括72个中队的8千骑兵,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考虑到马尔巴勒本人手上一共才84个骑兵中队,骑兵在侧翼起牵制作用这个说法就很勉强了。
其实在任何情况下拿骑兵作牵制作用都是权宜之计甚至万不得已的下策(比如在后卫战中)。西欧的骑兵用来这样打太浪费太可惜。
另外布伦海姆战役,法军侧翼没有危险,因为左翼是树林,右翼是多瑙河。联军的进攻其实完全是正面的和平行的,打的只是法军战线上的3个点,只为把法军分隔开来,在战场中央找到突破点。

要举拿破仑之前骑兵侧翼包抄的例子,最好的莫过于洛伊滕会战。有局部的骑兵正面硬拼,有跨越整个战场的侧翼迂回,最后强有力追击。齐滕的骠骑兵在这场战役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8 19: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骑兵的反冲击,的确对防御骑兵的冲击起很强的作用,但是骑兵对骑兵的正面硬拼按奥茨兄的话说本人觉得仍然是太浪费了点,如果说阵形合理的步兵方阵且选取很好的地形来防守和骑兵反冲击阁下会选择哪一个呢,如果在敌军的骑兵的正面冲击之时用我方骑兵包抄对手骑兵队伍的两翼呢?
在滑铁卢英军对法军的龙骑兵,皇帝把宝贵的骑兵队伍正面的冲向布满英军步兵的山冈(英军有炮兵支援),结果是后者骑兵队伍的一次惨败。
从这里可以看到骑兵从正面冲击严阵以待,占据地形以及防御优势步兵队伍是很吃亏的。
虽然骑兵冲击力强,骑兵自己身上还穿着盔甲(龙骑兵就是这样,当然轻骑兵就不是了),但最容易受伤害的是马匹,铁公爵兄的图片里可以看到(而且当时本人若是没级错,俄军装备的是滑膛枪),前面骑白马者先倒的是马(马的正面目标当然比骑兵大),估计处理倒下的骑兵不会象对付步兵那么难吧,而且,马死了,骑兵的意义也就失去了,步兵对骑兵当然有他的优势。

[ 本帖最后由 伦赛泽伯爵 于 2007-4-8 20:1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8 20: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用约翰·丘吉尔的战役说明骑兵在两翼用来牵制是比较牵强,但完全可以说明一点,用骑兵从正面冲击的是敌人已经开始空虚的中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9 00: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伦赛泽伯爵 于 2007-4-8 19:56 发表
说到骑兵的反冲击,的确对防御骑兵的冲击起很强的作用,但是骑兵对骑兵的正面硬拼按奥茨兄的话说本人觉得仍然是太浪费了点,如果说阵形合理的步兵方阵且选取很好的地形来防守和骑兵反冲击阁下会选择哪一个呢,如果在敌军的骑兵的正面冲击之时用我方骑兵包抄对手骑兵队伍的两翼呢?

阁下根本没给我选择。我方骑兵包抄对手骑兵两翼本来就写在各国骑兵最基本的战术手册上面,更发生在从菲特烈大帝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所有骑兵战之中。另外我好像不记得自己说过要骑兵跟骑兵正面硬拼这样的话。并且我认为让天时地利的步兵方阵对抗骑兵冲锋和让己方骑兵反冲击对付骑兵冲锋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好的防守者必然会以骑兵打乱对方步伐,增加步兵方阵成功的几率,好的进攻方可能只是迫使对方形成方阵而已。

在滑铁卢英军对法军的龙骑兵,皇帝把宝贵的骑兵队伍正面的冲向布满英军步兵的山冈(英军有炮兵支援),结果是后者骑兵队伍的一次惨败。
从这里可以看到骑兵从正面冲击严阵以待,占据地形以及防御优势步兵队伍是很吃亏的。

图中画的是胸甲骑兵。滑铁卢的这次冲锋,的确是骑兵对步兵话题的最好案例之一。但是这个例子太过典型,因为法军方面其实问题很多,英军相比之下则是非常理想的情况。其实可以普遍的说,骑兵对一般步兵方阵的冲击,成功率也不高。毕竟方阵生来就是反骑兵用的

虽然骑兵冲击力强,骑兵自己身上还穿着盔甲(龙骑兵就是这样,当然轻骑兵就不是了),但最容易受伤害的是马匹,铁公爵兄的图片里可以看到(而且当时本人若是没级错,俄军装备的是滑膛枪),前面骑白马者先倒的是马(马的正面目标当然比骑兵大),估计处理倒下的骑兵不会象对付步兵那么难吧,而且,马死了,骑兵的意义也就失去了,步兵对骑兵当然有他的优势。

铁公爵贴的那张图里面是俄国骑兵冲击英军苏格兰掷弹兵。法军在1840年代就装备了Minie式线膛枪,到克里米亚的时候英军也已经采用,否则哪敢在这里不排方阵?

[ 本帖最后由 austerlitz 于 2007-4-9 00: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9 00: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了一段文字,93团600码就开枪,200码就开始打乱了俄军队形,这在滑膛时代真是不敢想:
At 600 yards, they fired a volley into the enemy cavalry which had virtually
no impact on its momentum.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volley fire and with
the Highlanders line still unyielding, at 200 yards the leading cavalry
finally began to break and wheeled to the left. The 93rd moved its defensive
position in response and still stood its ground. The Russians, baulked by
the 93rd's determination abandoned their attack, and withdrew. As they retreated
across the plain pursued by artillery fire, the 93rd threw their bonnets
in the air and cheered. "We expected to have to fight soldiers" one of the
Russian Cavalrymen commented subsequently, - "not red devil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9 03: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4-9 00:48 发表
We expected to have to fight soldiers" one of the Russian Cavalrymen commented subsequently, - "not red devils".


的确是难以想像的科技进步
红衫军威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4-9 05: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1楼铁兄

不过在那种炮弹满天飞的战场上(还是峡谷)轻骑兵旅的手气就没有萨尔洛维茨那么好了。冲锋时满壮观的,损失也不小:
The brigade was not completely destroyed, but did suffer terribly, with 118 men killed, 127 wounded, and 362 horses lost. After regrouping, only 195 men were still with horses.

枪骑兵的冲锋

另外一个角度
PS:1936年电影版(华纳兄弟的好莱坞产品)的不实之处:
The film originally featured the Siege of Cawnpore during the Sepoy Rebellion. When someone pointed out that the Sepoy Rebellion took place three years after the Battle of Balaklava, the name of Cawnpore was hastily changed to Chukoti, and the rebellion was turned into a fictional uprising led by the fictional Surat Khan.
The reason for 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 - arguably the most famous military blunder ever - was shown in the film as being because the 27th Lancers changed the direction of the manoeuvre so as to invade the Russian camp to kill Surat Khan. It was actually as a result of a dispute between Lord Cardigan and Lord Raglan.
The Battle of Balaklava did not result in the fall of Sebastopol, as is erroneously stated in the film.
Surat Khan is the leader of the fictional country of Suristan. Suristan is in fact an ancient Persian name for Syria.
The Union Jack is being held upside down during the charge sequenc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9 10: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轻骑旅冲锋和索默希拉的波兰骑兵比比较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9 20: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usterlitz 于 2007-4-9 00:17 发表

另一方面,对付对方骑兵的有效方法是运用自己的骑兵。

可能是本人理解错了,以为奥茨兄是要用己方的骑兵去反冲击对方骑兵,但是...怎样用己方骑兵有效的对付对方骑兵呢,难道用步兵方阵(在皇帝时代至少是这样,线膛枪出来了就可以有thin red line那样的阵形了)不够有效?
若从整个战史来讲,骑兵对骑兵有效,还是步兵对骑兵有效呢?本人看过的书里从中世纪时期就是步兵对骑兵(在双方地利相持的情况下)更有效.
本人只知道英法参加了对俄战争(克里米亚)以及在这次战斗中俄国方的传统滑膛枪方阵败给了英法的线膛枪技术,一开始也没注意,对这图还没太细看(后来看到了那裙子 哈哈哈哈),所以直接就拿来做步兵对骑兵马匹爱受伤的例子了.见笑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伦赛泽伯爵 于 2007-4-9 2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5-16 18:48 , Processed in 0.02741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