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讨论] 二战时期,为什么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会瞬间败给德国,败得那么狼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16: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事思想落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4 21: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只是“欧洲第一”,而也是“世界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4 2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最后的尼采 于 2011-11-4 21:57 编辑

你们看到的都是短期军事技术层面

这场战争的失利有着经济上的深刻根源。经济上,法国在战前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20年代末的世界资本主义危机,让法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30年代初下降了30%,大家想想2008年的经济危机才让美国经济下降2%左右,已经诱发了黑人总统上台、“占领华尔街”,欧元区面临崩溃等一系列深刻危机——而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0%这个概念,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则是致命的。法国政府当时没有处理好危机,导致经济长期以来得不到恢复,而相反的是,德国在纳粹党上台后,成为了全球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一个走出经济危机的国家: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行,有效的四年计划,集约化经济生产,没收犹太人财产——帮助德国走出经济危机,甚至迎来高速发展期——德国工人的福利得到质的飞跃,农业生产也重焕生机。。。

以上种种,在laissez faire(自由经济)主导的法国,都成了对比。

在深刻的经济危机下,法国非但没有进行有效解决,反而深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而顺应自由资本的盲动(确实,这也符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经济学界自由经济占主导的局面)——法国社会在灾难面前,并没有有效团结起来,建立应急机制,特别是上流社会任由经济上的弱肉强食,而法国全民,则有一种末日情节,在灾难面前放纵享乐——康康舞歌声不断,水兵嫖妓。。。。。。

法国只有到1936年的时候,社会民主党才确立政治统治地位,经济改革也开始略有起色,但一切都太晚了。

所以,即使法国在军事上预测到了德军的行动,并进行了最好的应对,一旦战局陷入持久战,法国也必将失败,除非有不可能的外部力量的强力介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12: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兰西固守马奇诺,战争思想比较落后,对于德国的机械化推进没有起到根本作用,加之贝当投降政府的错误领导,及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错误认识,一战使法国青壮年大量牺牲,兵源不足,使之三十九日亡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8 01: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38年的慕尼黑妥协 1939年的西线静坐战,坐失了大好时机。而1940年的5月 曼斯坦因的作战计划完全成功,胜利甚至超出希特勒的最好估计。
1940年5月,从荷兰入侵的德军节节胜利,让盟军误以为主攻方向在右翼,把装甲部队主力调到了比利时境内。而同时德军将装甲主力调到了盟军主力的西南边,马奇诺防线的北边,德国与卢森堡边境的阿登山区,这个被盟军指挥官认为不适合坦克作战的丘陵地区。在侵犯了中立国卢森堡之后,以闪电的速度袭击法军防线,在色当建立桥头堡,之后通向英吉利海峡的路上已经渐渐没有了法军的有效抵抗。北面的盟军主力本来可以选择向南突围,但是由于临阵换帅,延误了军机,在被包抄了后路,正面的德军继续推进中,不得已撤到敦刻尔克。
之后的比利时与德国媾和,敦刻尔克大逃亡。相当于英法正面战场上损失了一个盟国,又损失了有作战经验的一流的40个师以上和大部分的装甲部队。之后的法国再英勇抵抗,以60多个师对抗德军160个师,其中还有精锐的10个装甲师。6个星期之内,法国就败了。
德军大胆的作战计划和闪电战术,随意的侵犯中立国,而英法错过了1939年西线的好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8 19: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战前的法军,只想着进攻,没多想防御。
二战前的法军,只想着防御,没多想进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9 1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列强中,法国是最容易被爆冷门秒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9 16: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在一战时实行的是施里芬计划,即德军从低地国攻进法国腹地,直捣巴黎,虽然德军在一战初期基本实施了这一计划,几乎兵临巴黎城下,但最后还是功亏一篑,虽然计划最终没有成功,但是这一计划确实对法英两国印象深刻,除了在一战胜利后限制德国军备(事实证明最后没能成功)外,还依据该计划制定了反制计划,即以马其顿防线防守法德边境,英法盟军陈兵从英吉利海峡沿低地国家直至马其顿防线一线摆开阵势,待德军进入低地国家时,以低地国家预设筑垒地域迟滞德军进攻,以马其顿防线为右翼依托,盟军以战线与防线的结合部为轴向德军来犯方向旋转推进,将德国赶回去·~~计划看似完美,但是只是脱胎于一战模式的思想,而德军装甲部队从盟军战线和马其顿防线的结合部即阿登山林地区(盟军此地地形崎岖,不利于大部队特别是装甲部队的机动)突击,一举穿透盟军防线,绕道盟军战线背后,将集结于低地国家一线的英法盟军主力团团包围,直至赶进大海,才有了后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马其顿防线是针对德国的,所以它的火力点基本是对着德国方向的,所以德军很轻易地就从背后拿下了它,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面对法国腹地的大平原~~~德军装甲部队特别是步坦联合部队以及优势空军的多兵种联合作战,四散的残余盟军基本不是什么问题。说到底,与其说是装备和人员素质的差距,其实是战略思想和作战理论的差距,而这个往往是积重难返的问题,是思想僵化长期积累的结果。(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1 13: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军胆子太大,二战初期德军士气绝对是极端高涨,后来慢慢的士气就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1 13: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战后,德国大规模裁军,剩下的10万陆军都是精锐的军官,开战时这些军官都健在,是整个德军的支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4-18 04:13 , Processed in 0.02357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