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9417|回复: 26

[讨论] 解放军到底有没有“人海”战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5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凡是有关朝鲜战争的记述,西方的著作里无一不强调解放军的“人海战术”。
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里面志愿军登场的镜头,可谓是他人对解放军“人海战术”的理解和描绘。
更记得从前看过的台湾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里,居然把国共内战的失败也归咎于解放军的“人海战术”。
我们的敌人这样说也就算了,但是国内有关解放战争的影片《大决战 系列》中,恢宏的战争场面也是用人堆出来的。只要是解放军的进攻,就看到呼啦啦的一大片人端着武器,在冲锋号的鼓舞下往前冲的镜头出现。这就和别人对解放军的描述基本一致了。
这到底是历史的真相还是人为的渲染。为何敌我双方在此问题上的表现如此一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5 08: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集团散兵线的冲锋不是什么丢人的战术啊~解放军的冲锋,按照星火燎原里的记载的印象,是在炮火准备后和打击敌人最后最终阵地时的手段,在外围作战中,渗透和攻坚是主要形式,而一旦拔出了钉子或者形成合围,比如在辽西对国民党9兵团,在双堆集对12兵团的最终战斗,都是使用冲锋来达成战果的。

一只军队能不能冲锋,是一种意志力和战术素养(指挥和被指辉能力)的体现。当然,民国初年的军阀也冲锋,但是一遇到炮火就往后退或者溃散,属于比较幼稚的武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5 08: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冲锋主要国家都有不同的形式,苏联和我国更多使用步兵或步坦,德国使用机械化集群,美军使用空军冲锋后的陆军攻击,基本上都是要形成攻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5 09: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战术也是无奈,如果有远程重炮和大量弹药,谁会用人来填啊!
按李奇微的回忆,PLA是先用少量侦察兵和散兵试探,吸引敌人火力暴露,找到薄弱环节,立刻用重兵集团散兵线冲锋来突破,前赴后继突击一点,最后撼动全局.但弊端在于部队一旦冲锋就难以调整变化,这也和当时部队缺少足够的通讯技术手段有关,所以五次战役后期李奇微就有针对性的调整部署,PLA火力侦察时,部分重火力点隐蔽不动,等PLA冲锋时再开火,为此PLA承受了大量伤亡,加上20mm自行高炮平射时近似变态的火力... 轻易可以把一个士兵拦腰打成2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5 09: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同于日本和沙俄时代的自杀式集团冲锋!解放军作战多选则穿插迂回战术,就战术本身穿插与迂回两者是被严格区分的,但解放战争中两种战术被集合并被运用的十分娴熟,利用优势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在敌防线突破一点,中间劈开后穿插到敌防御纵深后再迂回分割合围若干零散敌战斗群,解放战争对付老蒋是得心应手,我祖父就亲身经历过淮海和渡江两大战役,他谈到这种战术对国军很有震撼效果,所向披靡.
PS:朝鲜战争中,面对美军各种武器构成的环型火力网,这种战术就有点无用武之地了....我看老美也是吸取祖先用大车围成环型抵御印第安人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5 0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军作为一支基本上由土包子组成的革命军队,技战术一开始肯定不会特别高,存在人海战术,集团冲锋的特点,(这一点和革命时代的法军有点相似),因此在敌人密集火力攻击下伤亡会特别惨重,因此解放军高层军事家不得不做出一些战术调整。

  林彪则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六个战术原则”,具有代表性。
  六个战术原则是:
  1.一点两面。
   即集中兵力于主要攻击点突击敌人,同时以部分兵力从另一面或多面钳制并协同歼灭敌人,对敌人形成包围,不让敌人跑掉,打成击溃战。在主攻点上要“采取狭 窄的战斗正面和纵深的战斗配备”,使主攻点的部队象尖刀和钻头一样,突破敌人的防线并向纵深发展。这是强调要打歼灭战,并将战术具体化。
  2.三三制。
  是指一种疏散形的进攻战术。我军每连3排,每排3班。林总指出:战斗时每个步兵班还可以再分为3个战斗小组,每组3、4个战士,在村长的指导下,以疏散机动、小群的战斗队形进行战斗,以减少伤亡,扩大战果。
  3.四快一慢。
  四快指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后进行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敌人开始溃退后追击时要快。一慢指总攻发动时机要慢。慢的时间要用以侦察地形敌情、布置兵力及火力,政治鼓动工作及休息。林总特别强调一慢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中外兵家未曾注意过的一个盲点。
  4.四组一队。
  四组是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一队指突击队。同“三三制”一样,这也是说的进攻时的队形问题。林彪提出“四队一组”是为了解决攻城巷战中的战斗队形,并说明这种分组方法不受四个组的限制,不必拘束于教条,可以灵活运用。
  5.三猛战术。指猛打、猛冲、猛追。
  对于所选定的主攻点上,应将各种机关枪各种炮秘密地尽量接近敌人,适当的配备起来,以便统一向主攻目标射击,并于同时猛然开火。是谓猛打。这种火力用法,是反对零敲碎打,把火力到处分散使用的。
  在主攻点上,火力猛然开始射击后,我军突出部队应乘此际敌人一时发呆发慌拿不出主意来不及调整时猛烈冲锋,跃然奋进,以刺刀、手榴弹向前冲击,必须建立刺刀血战的威风和随手榴弹的飞出爆炸而猛进的勇气,迅速打垮敌人的战斗意志。是谓猛冲。
  对于已经被我军冲动、开始溃乱的敌人,应实行猛烈追击,要一直压下去,尽量消灭敌人,求取最大战果。是谓猛追。
  6.三种情况下三种不同的攻击法。
  一种是敌人守,一种是敌人要退不退,一种是敌人退。为了有针对性地最有效地打击敌人,提出三种相应的攻击战法。
   如果敌人守,就要经过正式的准备,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后再攻击。如果敌人要退不退,我们准备好了再打,敌人会跑掉;不准备就打,又会被碰下来;这时应先将 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攻,或围而小攻,用一部分和他们打,抓住他,使他走不脱,然后准备好再大打出手。如果敌人退,就要猛追,这时不要等命令,不准备就是合 乎战术,准备了反而不合乎战术,不要怕部队少!也不要怕情况不清楚。抓着打就是。当然,战役指挥员应该组织有计划的追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5 11: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彪在对峙四平时,不是很痛心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5 11: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海战术,是自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12: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我还想补充一句。人海战术应该是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战法。
很难想象,在攻方的参战人数少于守方或与守方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能用人海战术取得什么效果。
也就是说,人海战术含有以量取胜这个关键问题。

[ 本帖最后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7-7-25 13: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5 15: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应否认的是,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在装备方面一直处于劣势,依靠人员数量优势去争取胜利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之一。土地革命及抗战时期,我军野战条件下的大规模冲锋是歼敌的法宝(如平型关,黄桥)。即使在解放战争时期,各战场的围歼战也大多是靠大规模冲锋来分割、消灭敌人。而对于具有完备火力的城市和野战阵地来说,由于防御火力的密集,集团冲锋必然付出惨重代价。在我军攻坚经验不足的阶段,确实也因集团冲锋吃过亏。
       远的如抗战时期的关家垴战役,八路军以2万余人对400日军,损伤数千也未能全歼敌人;近些的如第一次四平攻坚,曾有整营的官兵全部牺牲在大街上。而董存瑞的牺牲也和战役总攻阶段的集团冲锋有关(否则他也不会舍身炸碉堡)。但总的来说,解放军并没有一味搞集团冲锋的习惯,多数时候是靠灵活多样的战术来取胜的。
       淮海战役中,我军进攻的战术也各有不同,如楼上各位所说,集中兵力火力重点突破是有效方式之一,但也还有壕沟战术、飞雷战术等破敌手段。黄维的机械化兵团主要是被飞雷打垮的,杜聿明、邱清泉兵团主要是被坑道围困瓦解的,只是到最后,敌军已经不成阵势的时候,宏大的集团冲锋才会出现。
       抗美援朝是我军真正接触现代战争的开始,在野战的条件下,面对美军的立体式强大火力,集团冲锋(人海战术)往往不能奏效(典型战例有砥平里之战等)。但是应当说,在当时的特殊条件下,以穿插分割见长的我军采用步兵集团冲锋来达成战役目的也是无可选择的办法(当时没有强大的装甲机械化部队来完成割裂敌人的战术动作)。甚至在特殊的条件下,美韩军队也不得不采取类似招数来作战(如上甘岭争夺战)。
        到了珍宝岛之战、对越自卫还击和边境争夺战的时候,大规模的集团冲锋战术已经不存在了。野战进攻的冲锋规模至多到营、连级别。不用说,武器的进步已经使我军摈弃了这种战术。
      至于电影中的战士冲杀场面,那纯粹是为了营造一种热烈气氛。美国电影对于这种场面通常是靠飞机坦克来渲染的,我们则主要是靠人来渲染的,谁让咱那时候没有那些洋玩艺来着?不过这和“崇尚人海战术”就挨不上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4-19 07:15 , Processed in 0.1095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