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朔风

甲午海战挫败的几点反思(转自北洋水师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 12: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9-1 12:18 发表
外强内虚,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在于皇帝太后操纵的朝廷与陈腐的封建制度,未能快速从体制上改革,各方面自然还是老一套。日本能迅速成长就是因为革新,而我们不从底子上变革,只是增强下表向,到了实际碰撞时会很惨。


如此,如何解释中法战争的胜利呢?

其实当时在朝内并非是李鸿章一枝独秀,张之洞就比他沉稳远见的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2: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9-1 12:22 发表


如此,如何解释中法战争的胜利呢?

其实当时在朝内并非是李鸿章一枝独秀,张之洞就比他沉稳远见的多啊。


法国登陆队一船才几十人,被刘铭传围歼了也很正常,倒是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 12: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9-1 12:28 发表


法国登陆队一船才几十人,被刘铭传围歼了也很正常,倒是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不提镇南关和谅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2: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9-1 12:51 发表




不提镇南关和谅山?


这两战我了解不多,一会我查查书,了解下作战过程再讨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 12: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主要是战术,用人,以及战前准备。中法战争的陆战胜利体现的就是在一个相对腐朽的大环境下通过智虑和谋划达到的良好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3: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子才在镇南关打的确实不错,击败了法军1个步兵旅(2000人),不过法军该旅弹药补给不足也是撤退的原因之一,只能说是利用有利地形阻击了疲惫之敌。以此战例来说明落后的体制能够战胜强国,证据尚不充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 13: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9-1 13:03 发表
冯子才在镇南关打的确实不错,击败了法军1个步兵旅(2000人),不过法军该旅弹药补给不足也是撤退的原因之一,只能说是利用有利地形阻击了疲惫之敌。以此战例来说明落后的体制能够战胜强国,证据尚不充分吧。


广西提督冯子才,因为和太平军作战战绩平平,一时不受重视,带着两个儿子赋闲在家。

法国侵占越南,当时广西云南边警,却无人可为大将之才。张之洞屈尊造访,以义理说服冯子才出山。冯子才在广西提督不足3年,用有限的银两修筑大量工事,且团结一切抗击力量(比如刘永福)。对士卒,也与其同甘共苦。

镇南关和谅山之战,清军首先依托地形阻击,待到法军战力不支时,则全线出击,主将和虎子一马当先,士卒无不振奋。

我以为,统兵之道全仗统帅之德,因为这是纯军事问题,北洋的拨款一直丰厚(看看北洋诸公的私存便知),不存在因为自己不足而抵赖于北京政府的理由。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也是这个道理。

何况,甲午前的中国,是经过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加上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个也是一个例子),击败法国,也算得上东亚当时的强国。如果调配得当,用人唯贤,地方独大的北洋是可以在甲午战争中打出不大不小的胜仗的。

看细节:何解黄海海战:勇者过勇,怯者过怯?
             丁汝昌缘何只带常规而非战斗级别的弹药?
              致远被击伤,缘何因为水密门常年不修而导致极速下沉?
              超勇,扬威,缘何为了减轻航机的负担而拆除隔离舱门使得燃起大火后马上烧毁?

军人不爱舰,不知维护,这些平常的工作需要几个钱?这都是一种由内到外的腐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 0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被击败的并不是全力以赴的法国,法国是共和国,打仗需要议会批准预算拨款。法国侵入越南,其陆军人数本就不多,镇南关是在艰险地形上以2000人的步兵旅对付清军7千到万余人。地形艰险,法军的火炮也难以充分展开,弹药又缺乏,所以败了。这样的例子也有过,英国人与祖鲁作战时也是因雨火器不得充分发挥,被祖鲁袭击了几次,这并不能说明祖鲁就多么强大。

北洋拨款看似丰厚,实际不够用。李鸿章自己说北洋海军各项开支一年需要120到130万两,而二十年海防的全部费用,只占了同期总开支的2%,朝廷完全有能力继续拨款,持续维护,购买新舰等。颐和园一地的建设费用,就够北洋用5到6年了。

黄海海战战败的军事问题,最致命的是战舰航速低,弹药供应有问题,且船只训练与维护水准都不及格,究其原因,朝廷要对此负责的。细节性的几个问题,也与朝廷拨款不足有关。当然丁军门在治军方面也有问题,可最初启用他的不正是李中堂吗。

就弹药问题又查了点资料。北洋弹药供应不够,不能怪丁军门,战舰多装备固体铁弹,而不是爆破弹,主力“定远”,“镇远”两舰的305主炮装备爆破弹仅200多发,远远不足。而丁军门急电要求的炮弹在海战发生时仍在天津赶造中,等仗打完了,炮弹也造的差不多了,可舰队元气已大伤。

我认为,战争是国家与国家的整体碰撞,各方面的综合对抗。如果朝廷不给予全力支持且不能理解近代军事,仅把希望寄托于一二军人奋勇,早晚仍将败亡。战舰维护问题,弹药供应问题,在海战中极为致命,当然北洋训练不佳也是原因,可就算有了充分的实际训练,弹药不足也无法击沉敌船,航速不够也必然受制于敌,北洋成军后未添一舰一炮,与日本海军突飞猛进形成强烈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 06: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9-2 00:57 发表
可被击败的并不是全力以赴的法国,法国是共和国,打仗需要议会批准预算拨款。法国侵入越南,其陆军人数本就不多,镇南关是在艰险地形上以2000人的步兵旅对付清军7千到万余人。地形艰险,法军的火炮也难以充分展 ...

从1885年中法战争的画作看,法军里混编了不少土著人,故那个2000人的旅战斗力实
际可能还要打点折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 12: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9-2 06:49 发表

从1885年中法战争的画作看,法军里混编了不少土著人,故那个2000人的旅战斗力实
际可能还要打点折扣。


不知道你说的土著人是哪里人?1882-83年度刚刚进入安南的法军,有时间在1年把土著编制到正规军里? 法国不比英国,殖民地要是多到可以随便弄个廓尔喀营澳洲旅的话也不至于去侵略安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8-15 07:47 , Processed in 0.0200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