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朔风

[讨论] 波若季诺战役——达武迂回建议的可行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0 2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usterlitz 于 2007-9-9 21:21 发表


蓝兄每次都一句话。为何不具体说说呢?



时间太短暂,资料都在本子上,等有空了憋一篇论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21: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mperor 于 2007-9-10 20:05 发表
用拿破仑自己的观点来说,重要的不是制订计划,而是执行计划

阁下的意思难道是说这个计划执行不了? 不见得吧。
达武的计划执行难度并不比霍恩林登战役时,里什庞斯将军迂回的难度大。甚至可以说,可执行性要高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usterlitz 于 2007-9-8 12:10 发表
这次战役,双方将领其实都可谓血气方刚,真正重要的反倒是一个冷静果断的统帅头脑。拿破仑是过于冷静,果敢不足,自战斗打响以后就没有对战事做过多干预,所以造成局势一旦僵持就难以扭转。俄军众将是果敢有余, ...


呵呵,同意~
想想达武在该战中真是有点“倒霉”,建议不被采纳,第1军团的几个师被调去支援内伊,开战没多久就坠马了。

最后一段,与我文章的结论稍有偏差,但仔细想想却也合理。我认为如果该计划被采用,法军很有可能吃掉一部分俄军,使俄军总体形势趋于不利,库图佐夫选择撤退。如果他撤退,第一法军还有不少生力军可用,第二法军占据有利的战术位置,第三他的撤退要受限制于两条河流,这些对于法军的追击都是有利因素。再加一点,倘若部分俄军被吃掉,俄军的士气也会受影响,后卫战也许对于法军更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mperor 于 2007-9-9 15:57 发表
 传令兵几乎不可能到指定地点或部队传达命令;各下级指挥官不但不可能请示拿破仑,甚至也不可能请示各路元帅。所以可以说这场战役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指挥,士兵只是看到哪有敌军就冲过去或开炮。这次战役是由拿破仑指挥或是由一个稻草人指挥没什么太大区别,所不同的只在于能否给军队增加士气。说什么这时候应该迂回,那时候应该包围,都是废话。问题主要在于双方的战斗意志。


皇帝指挥部在舍瓦蒂诺,距离战场最北与最南的地方约2公里。肉眼就可见到战斗,望远镜可以仔细观察,副官急行骑马跑2公里传令根本不是什么困难事情。
达武与孔潘受伤后,马上被皇帝看见,派拉普去接替第57团的指挥。整场战役达武一直是受皇帝的指挥作战,内伊也是一样,贝尔蒂埃的副官LEJEUNE在战场来回跑。骑2军主将蒙布仑在大多面堡前线牺牲,皇帝派了奥古斯特哥兰古前去接替,我怀疑最后巧妙夺取多面堡的配合都是皇帝的意思,因为欧仁没皇帝命令可能调动不了骑2军。

主帅临阵根本不是士气那么简单,当时战场不大,一个战场传令不用多少时间,即使是不同战场传递消息,几个小时就够了。

战斗意志?这又不是唯一因素,两军作战本来就是战略上最先较量,然后是大战术,然后是战术,其中都需要主帅的参与,军队意志力的强弱与主帅是否能得到士兵信心也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mperor 于 2007-9-10 20:05 发表
用拿破仑自己的观点来说,重要的不是制订计划,而是执行计划


执行计划就不需要主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9: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9-10 21:27 发表

阁下的意思难道是说这个计划执行不了? 不见得吧。
达武的计划执行难度并不比霍恩林登战役时,里什庞斯将军迂回的难度大。甚至可以说,可执行性要高许多。


里什庞斯将军从林奇袭奥军,真是神来之笔。
该战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革命战争战役,法军士兵的刺刀威力真是不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1 12: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参照前苏联作家布拉金的著作《库图佐夫》中对于博罗季诺会战的描述,去除其中对于库图佐夫本人和俄军官兵近乎肉麻的吹捧以及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分析之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库图佐夫知道法军的攻击重点在自己的左翼,但是为了保卫新斯摩棱斯克大道以及进行对任意方向实施反攻,所以把主力布置在了中右翼。
2.  库图佐夫有随时撤退的想法。因此他一定要保住道路情况良好的新斯摩棱斯克大道。正因为这条大道,所以俄军在战后的撤退基本上比较顺利,几乎是完好无损地从战场上撤了下来。
3.  即时拿破仑实施迂回,俄军可以立即主动撤退,“退守莫扎伊斯科背后的新旧斯摩棱斯克大道的交叉点”。
4.  库图佐夫将图奇科夫的第三军和全部义勇军隐蔽部署在左翼,准备作为伏兵突击进攻巴格拉季昂的法军的侧后。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本尼格森未经库图佐夫同意,擅自将上述部队调去堵截波尼亚托夫斯基的进攻。
5.  库图佐夫牢牢控制战役预备队,使其既可以在两翼实施方突击,还能支援左翼,或是掩护全军撤退。
6. 整个上午,拿破仑闷闷不乐地呆在舍瓦尔季诺山岗的指挥所内,沉默不语,几乎没有过问过战斗。与此同时,库图佐夫也坐在戈尔基高地的指挥部里,用马鞭在地上画圈。
7. 当钝角垒被攻破,俄军全线出现动摇的关键时刻。当拿破仑刚刚命令青年近卫军和骑兵预备队去准备致命一击之时,库图佐夫果断地将普拉托夫的哥萨克骑兵和乌瓦罗夫的骑兵军投入法军的侧翼,引起法军的恐慌,拖延法军进攻近两个小时。
8. 法国元帅们最后一次要求(不是恳求)皇帝投入老近卫军参战。情绪失控的内伊甚至喊出了“如果他只想当皇帝,不想当统帅的话,就回到迪耶勒里去吧。把军队交给我们好了。”于是,拿破仑骑马第一次亲临火线,在观察了谢苗诺夫斯卡亚村的废墟之后,立即明白,他是无法取得这场会战的胜利的。(俄国人创作的神话?)

[ 本帖最后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7-9-11 12: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1 19: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7-9-11 12:22 发表
1.  库图佐夫知道法军的攻击重点在自己的左翼,但是为了保卫新斯摩棱斯克大道以及进行对任意方向实施反攻,所以把主力布置在了中右翼。
2.  库图佐夫有随时撤退的想法。因此他一定要保住道路情况良好的新斯摩棱斯克大道。正因为这条大道,所以俄军在战后的撤退基本上比较顺利,几乎是完好无损地从战场上撤了下来。
3.  即时拿破仑实施迂回,俄军可以立即主动撤退,“退守莫扎伊斯科背后的新旧斯摩棱斯克大道的交叉点”。
4.  库图佐夫将图奇科夫的第三军和全部义勇军隐蔽部署在左翼,准备作为伏兵突击进攻巴格拉季昂的法军的侧后。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本尼格森未经库图佐夫同意,擅自将上述部队调去堵截波尼亚托夫斯基的进攻。
5.  库图佐夫牢牢控制战役预备队,使其既可以在两翼实施方突击,还能支援左翼,或是掩护全军撤退。
6. 整个上午,拿破仑闷闷不乐地呆在舍瓦尔季诺山岗的指挥所内,沉默不语,几乎没有过问过战斗。与此同时,库图佐夫也坐在戈尔基高地的指挥部里,用马鞭在地上画圈。
7. 当钝角垒被攻破,俄军全线出现动摇的关键时刻。当拿破仑刚刚命令青年近卫军和骑兵预备队去准备致命一击之时,库图佐夫果断地将普拉托夫的哥萨克骑兵和乌瓦罗夫的骑兵军投入法军的侧翼,引起法军的恐慌,拖延法军进攻近两个小时。
8. 法国元帅们最后一次要求(不是恳求)皇帝投入老近卫军参战。情绪失控的内伊甚至喊出了“如果他只想当皇帝,不想当统帅的话,就回到迪耶勒里去吧。把军队交给我们好了。”于是,拿破仑骑马第一次亲临火线,在观察了谢苗诺夫斯卡亚村的废墟之后,立即明白,他是无法取得这场会战的胜利的。(俄国人创作的神话?)


多谢总结,就以上内容简单说说看法

1,保护大道是没错,不过如果法军真的从左翼迂回,位置过于靠北的巴尔克莱来的来不及南下支援是个很大问题。从北线反击法军左翼也不容易,因为有河有森林,地形不利。我倾向于觉得俄军这个部署是有很大问题的
2,俄军的撤退主要是靠了普拉托夫和乌瓦洛夫两个骑兵军,当时法军骑兵就没有这么好的状态了,所以撤退是很顺利的。但要说“几乎是完好无损”就夸大了,能撤走的都“完好无损”地撤走了还差不多
3,技术上来说,是的。但是巴格拉季昂肯定撤不掉的,俄国人会甘心丢掉第2西部军团么?
4,这个事情在别处也看到过,不置可否。但还是忍不住怀疑可能是库图佐夫给自己圆场的说法。。。
7,战役结束写报告的时候,几乎所有将领都受到库图佐夫的表扬,唯独普拉托夫和乌瓦洛夫,库图佐夫认为他们没能起到翻盘的作用
8,拿破仑到西蒙诺夫斯卡亚?那可能是在俄军刚撤退的时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7-9-11 12:22 发表
参照前苏联作家布拉金的著作《库图佐夫》中对于博罗季诺会战的描述,去除其中对于库图佐夫本人和俄军官兵近乎肉麻的吹捧以及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分析之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库图佐夫知道法军的 ...


库图佐夫派普拉托夫与乌瓦诺夫那次反击几乎一点效果都没有
两军加起来好象有1万6千多骑兵,结果被克拉帕莱德将军的“维斯图拉勇士”吓回去了。
至于牢牢掌握预备队,说的还不够全面。实际上预备队在不停的前线增援中已经消耗干净了,巴克莱战前希望保留的战略预备队根本没保住。库图佐夫的战略计划是消极防守消耗,巴克莱是积极防守反击,库图佐夫的预备队只是填窟窿用的。

皇帝也并没对战事一点不过问。。。虽说他当天身体不好,但仍然尽力在指挥部观察应变。内伊那句话应该是听到皇帝不动近卫军时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2 00: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
对于乌瓦洛夫和普拉托夫这次大迂回,似乎各方面评价很不一致,有的认为这次迂回是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有人认为这次迂回是失败了,我比较偏向于后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4 09:22 , Processed in 0.0347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