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毛大大

滑铁卢断章:一团情结,两种战术,三个推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不是说所谓在炮击和第一军大攻势中拜兰德旅已经基本被消灭的说法只是一个长期没得到纠正的错识,在第一军被击退后该旅仍能成建制参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0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第8民兵营的档案等看,拜兰旅被消灭是不会的。不过按巴布罗说,在与第1军对射中,除了正规部队,民兵散得较快。后来有部分部队负责押送英重骑旅抓的俘虏回去了。后半段大概只是保持1千多人的规模作二线部队。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7-11-2 0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05: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毛大大 于 2007-10-31 09:45 发表
                                                              升华:千古流芳

       我们可以从纯战役战术角度上来探讨滑铁卢,满足我们的虚荣、好奇,或仅仅是为了在对皇帝的热爱中锻炼我们的头脑与理智。从 ...


终于把全文读完了~~
再赞一下毛兄的好文。战役过程讲的细致清晰,个人也比较赞同这种打两翼的战术:四面围击取下乌古蒙,再对英军右翼实行侧击,依靠流畅的兵种配合取下西侧。同时精兵攻打东侧,最后发展为从两边夹攻敌人中央的形势,拿下战役中的主动权。

战前法英总兵力对比,法军兵力比英联军多7千到8千人,而且讲同一种语言,有同一种信念,士气亦是十分高昂,可惜皇帝打这场仗没有使用以往灵活的战术,用威灵顿的话来评价就是“根本没有实施任何战术机动”,选择的正面进攻打法正好是威灵顿在半岛战争中最擅长对付的。读完毛兄文章,对此战的认识也有些须改变。以前总是认为这仗的地理条件不适合皇帝习惯的战术机动,现在想来也并非如此。威灵顿在半岛时曾选过许多极为易守难攻的地形,在比利时却没这个条件。滑铁卢的英军阵地也有其薄弱点,而且一些薄弱点还是由弱旅把守,我先前未太重视这些,便武断的下结论认为该战无法赢,现在看来实在错误。这仗总指挥者是皇帝,但感觉他在整场仗里几乎没发挥什么必要的作用,没有任何他以前善用的机动。全部以正面进攻为主,此外兵种协同指挥也十分不好,确实不能说是“此天亡我”了。

“升华”中体现的真情实感,仿佛在叙说所有皇帝崇拜者的心路,尤其是最后一段。回想自己,也曾在昏暗的灯光下翻读“告别老近卫军演说”而双眼湿润。一个历史人物,能给人带来这种触动的,也只有人生如一部小说的拿破仑皇帝。

作为结语:感谢阁下为大家奉献了这样优秀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06: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认为虽然可能比实战情况要好些,迂回的成功可能还是较小。
东侧再补充一下。除了1万5的步兵兵力,维维安和范德勒的骑兵旅,威灵顿留给法军的机动空间也十分别扭,就算拿下了帕佩洛特和拉海,兵力向东运动绕文克和贝斯特侧翼,仍无法从奥安溪北走,那样会使机动部队暴露在英军炮火之下。从奥安溪南走,地形比较不好,有林地,小村斯莫安和弗里奇蒙,还要过雨后涨水的奥安溪,起码这对部队展开和炮兵通过是个不小的障碍。考虑到英联这段弱旅比例较高,法军占上风可能要大些。但需要时间,而且行进间仍有遇骑兵突袭可能。
西侧乌古蒙北侧通路切断很难,威灵顿在西侧除乌古蒙本身还有2万步兵(亚当,杜普拉特,米切尔,布伦瑞克,休哈克特,夏塞)。法6,9师,和克勒曼军攻击较显单薄。地形为乌古蒙,布兰拉勒,莫布-布莱恩围成的三角地,进攻部队回旋空间较小。对守方较有利。指挥上即使威灵顿临时不在,一天中较“安静”的希尔将军可拿出当年圣.皮尔之战的功底,应该守得很稳重。希尔可能算是威灵顿部下最具独当一面能力的将军。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7-11-2 07: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致铁公爵兄:
首先感谢老兄给的那幅地图,是至今为止我见到的关于战场最详细的战役地图。从地图上看,英阵地东侧为文克,贝斯特,帕克,拜兰4个旅+两部骑兵,约1万2到1万3步兵,可是仔细看看这些步兵的组成,荷比与汉诺威部队占了大半,战斗力与士气上不是法军对手。毛兄计划是用1军的3师,4师+骑1军的8个重骑团破之,我认为仅兵力衡量对比上就大有成功希望。地形问题,拉海与帕普罗特皆有弱兵把守,个人认为拿下并非难事。取下后从北走我认为没有问题,虽然暴露在敌火力之下,但个人认为这并非致命性的,火炮对于移动中的3,4师纵队应该造成不了太大的直接伤亡。而且该战威灵顿是将火炮分散部署(WELLER),而非集中成炮群式,伤亡减少的更多。此外,考虑到有骑1军的胸甲骑兵掩护,敌炮手前置必然时刻遭受骑兵威胁。骑兵只要一冲,炮手便往后跑。法军骑兵可重复此战术给联军炮手施加压力。一旦迂回成功,考虑到1万2步兵大多是杂牌军,法军破之我认为绝非难事,当然阁下提到的火炮支援因地理因素比较困难,这点我同意。不过若是两村在手,且计划这么打,火炮支援还是会来的。
西侧的三角地地形虽然狭小,但却极为适合机动。威灵顿此地的2万步兵虽然不乏精锐,但个人认为缺少了后坡掩护,法军的步兵战术,骑兵战术,以及步炮协同将是十分有威力的。2个师+克勒曼也许对付不了这2万人,不过我的想法是使这片三角地段至少打成类似塔腊维拉的阵地鏖战,这对于已经抵消了地形劣势的法军来讲应该不难,等待东侧的主侧击有所发展,方为上策。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浅见,最近时间不多,所以手头资料较缺乏,也就没有细节性证据,让阁下见笑了。这周末准备去找点资料进行下一步讨论~

PS 希尔,夏塞虽都是宿将,但法军富瓦(皇帝眼中最具备元帅潜力的4大将:富瓦,克洛塞尔,热拉尔,拉马克),克勒曼也不是吃干饭的 更何况假如皇帝发挥正常,按以往的习惯,很可能是派苏尔特担当左翼指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请问圣皮尔之战是哪场?没见违纪的希尔小传提到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6: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维基把圣皮尔(St Pierre)之战归到NIVE战役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the_Nive
英29/36团史站有较简明的介绍。希尔以14000面对35000左右苏尔特的部队,依靠地形节节抵抗,成功坚持到下午威灵顿赶到。苏尔特部队里包括戴尔隆,富瓦等将领。
http://www.worcestershireregiment.com/wr.php?main=inc/h_nive
Throughout the next two days heavy fighting raged across the area as Soult attempted to throw back Wellington's force that remained on the left bank of the Nive. The attempt failed, however, and so Soult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Hill's force, numbering about 14,000 men, which was still on the right bank of the river. The British force here had been severely reduced when Wellington ordered Beresford to recross to the left bank following Soult's attack on the 10th. To meet the impending threat against Hill Wellington again ordered Beresford to return to the right bank but the pontoon bridge connecting the two halves of the Allied army was swept away on the night of the 12th after heavy rain had caused the river to swell. This left Hill isolated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force, which was now attacked by 35,000 French troops who had come forward from their positions in and around Bayonne.

The ensuing battle, although officially part of the battle of the Nive, is often called the battle of St Pierre by the British, the French choosing to call it Mouguerre after a small village above which now stands an obelisk to the memory of Marshal Soult.

The battle of St Pierre was a bloody one and for Hill a close one which swayed one way and then the next as troops on both sides were thrown helter-skelter into the action. Ground lost by the Allies was regained at bayonet point until by noon Hill was throwing in the last of his reserves. However, with the pontoon bridge at Villefranque having been repaired two British divisions, the 4th and 3rd, were thrown across, the 6th coming up from Ustaritz, and by the time Wellington arrived Hill was assured of victory. Wellington's arrival heralded the start of a general advance which forced Soult back into Bayonne. It was a close call - Napier, the great historian of the war, called it the most desperate of the whole war - and losses were high, 1,500 on the Allied side and about 3,500 on the Frenc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7: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11-2 11:16 发表
致铁公爵兄:
首先感谢老兄给的那幅地图,是至今为止我见到的关于战场最详细的战役地图。从地图上看,英阵地东侧为文克,贝斯特,帕克,拜兰4个旅+两部骑兵,约1万2到1万3步兵,可是仔细看看这些步兵的组成,荷比与 ...

是的。东侧法军从奥安溪北走,直接面对英军火炮并不多。不过上万人机动不会很快,而威灵顿骑炮很多(炮总数比法军少很多,但骑炮数几乎持平),有可能发现后调过一部分。英联军主阵地奥安路距离奥安溪很近,火炮并不一定需要前置。兰伯特的旅在圣让农庄附近,也可能在这时拉上支援。从实力说应该还是逊于这个地段法军,但支撑很长时间应可作到。
西侧莫布-布莱恩和乌古蒙间距离不太大,图上看就800米,这里有1万3左右英联部队使切断乌古蒙北门交通很难。如果要击退这支队伍,首先炮兵要大量移动到乌古蒙西侧,这要用一定时间,且斜后的布兰拉勒还有6,7千人的夏塞师,对炮兵及攻击受阻重整的队伍是个威胁。
两侧攻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左右两支部队相隔在2公里多联军两翼。威灵顿在中央较容易调动。如果看准机会,集中5,6个旅骑兵先扑一侧较乱的法军,情况会很不好。两侧攻一般要求兵力数量占优势很大或地形适合,在滑铁卢法军并不具备。作为拿破仑考虑,他的情报是英联军数量为9万,就更难以下两侧迂回的决心了。于是拿破仑选择了近似利尼战役的打法。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7-11-2 19: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22: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但是大部分观点我不赞同。
   皇帝的指挥虽然失误不少,但从总体上看还是不错的。我认为在实际情况下,迂回英军两翼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文章有不少假设都是错误或难以实现的,英军难道不会抢先占领炮兵阵地?英军难道会因为发现法军前来包抄的部队侧翼行军
就贸然出击?而且,在整条漫长战线上,英军各部的联系性依然非常强,而法军迂回的活动空间并没有那么大,很费事,很可能被英军及早发现,
抢占有利地形,遭到夹击。
   其次,皇帝的军队已经征战多日,战斗力锐减。法军的战斗力并不比英军强,而且据我所知,英军当时的来复枪要笔法军好很多,大炮
也比法军多。
   还有,英军的防守并不只依靠背坡战术,即使没有山坡掩护,依靠树林等物还是可以有效发挥战斗力,而且,只要指挥官够格,我想并不会害
怕法军的迂回。而且,英军的皇家骑兵战斗力非常强,可以随时支援各战场,战斗过程中,可以有效组织法军迂回,使得法军骑兵、炮兵等都难以协调好。
而且,到时候,法军反遭英军夹击迂回也是大有可能。
   普鲁士在林尼之战中损失并不大(将近2万人),能够迅速组织起来的兵力很多,至少4万人,即使战斗力低下,但足以改变战局。
   还有,战争过程的各阶段中迂回英军两翼作战的具体作战目的难以明确,风险太大,难以指挥,一旦受挫,那么法军将陷入一个更深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致铁公爵兄
四臂村之战,罗斯说英盟死伤4600人,我觉得这是不是死伤加上逃散的总数?因为下一句说死伤的主要是英国步兵的精华,但有说三个苏格兰高地团损失878人,看来并不算多么。而那些荷比人和布伦瑞克就没有逃散么?
荷比2师在四臂村是不是有7800人?18日伯纳德旅只1700(那1700是纳索兵)、拜兰可能是1500-2500,就算3000吧,那其余三千都损失在四臂村了吗?
兄台有这么多新的细节了解,为什么不可以用最新的资料重新写成一篇较为准确的滑铁卢战史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3 16:10 , Processed in 0.02527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