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xixi

余秋雨让糊涂警察气懵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09: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8-4-8 09:15 发表



?????没看懂,是赞同还是反驳啊?


都有.我是说曹操本身也是重视有文学才华的人,只是当这个文学才华威胁到他的统治时,他就会下狠心.政治人物这样的做法,也能够理解.杀杨修,的确为以后的曹丕顺利继位铺平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09: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丁 于 2008-4-8 09:20 发表
央视和秋雨,哪个更应遭"嘘"


这还用说吗?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但我不说.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8 09: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xi 于 2008-4-8 09:21 发表


都有.我是说曹操本身也是重视有文学才华的人,只是当这个文学才华威胁到他的统治时,他就会下狠心.政治人物这样的做法,也能够理解.杀杨修,的确为以后的曹丕顺利继位铺平道路.


我只表达了你赞同的意思,我哪里说曹操滥杀无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09: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的帖子

我什么时候说了曹操滥杀无辜?我是说他也有杀文人的,当然是对他不利的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8 15: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起韩寒说过余秋雨是油条洗脸,就忍不住笑出声来,一个特别简单的小寓言或格言之类的东东也能被他拿出来卖弄半天,所以一看到他马上就换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8 15: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余秋雨和央视挺配的。二者在用特别严肃的态度说一件很扯淡的事情的功力方面非常有造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8 16: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的帖子

余老这是“以小见大”吧?毕竟人家也是60年风风雨雨的走过来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8 16: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大教授马屁文章批判

http://bbs.culture.163.com/bbs/dusu/37494.html

阅余秋雨博客中其新作《望海楼新记》,文白夹杂,不伦不类,不通之处非一,最后以一首不辨平仄之“七言绝句”收束全文,从古记事之文无此体,亦可谓怪矣哉!此人之不学,每于此等处现底。堪称“五不”之文: 不伦不类、不通、不辨平仄、不学。

【附】《望海楼新记》

泰州望海楼初建于南宋绍定二年,距今恰为七七七年。七起同音,连出三声,必含天意。此楼屡毁屡起,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相传康熙年间重起之时,始则大雨雷鸣,继则晴空鹤翔,民众惊视此象,以为大吉之兆,便愈加敬重此楼。最近之毁在抗战初期,亦为战火之祸也。可见此楼命运,实乃中华民族兴衰之表征。值此故国盛世重开,泰州百业兴隆,望海楼岂有不重起之理?

泰州之有望海楼,全因本地仕人身居村邑而志存高远,徘徊泥途而心在沧海,筑斯楼也,可时时登高,俯视遐迩,以极目畅怀。历代登高者,既有本地人士如施耐庵、王艮、郑板桥、柳敬亭、梅兰芳,亦有外地人士如陆游、范仲淹、欧阳修、岳飞、孔尚任。更有袈裟如云,佛号盈耳,高僧大德,不绝于道。双双布履,层层石阶,天也愈高,地也愈广,此地何地?曰中华文化一处重要高台之所在也。

 丙戌初春,泰州市政府决定重建望海楼。建筑采宋代形制,且又壮其规模,优其材料,精其工艺,以吞吐古郡风范,盛世气韵。清人咏望海楼诗云:“忍见荆榛老夕阳”,“建楼一夕万户忙。”今荆榛已除,夕阳未老,新楼既成,万户更忙。忙于登临,忙于接待,忙于怀古,忙于畅想。正可谓:本为望海筑此楼,岂料远近皆望楼;风晨雨夕独登临,方知何处是泰州。

丙戌秋日 余秋雨记于京城

西方朔评点:

检手边江苏古籍1999年版《泰州旧事摭拾》,卷七“文物”类有《望海楼》一篇,采录自清夏荃《退庵笔记》卷九,叙此楼历史甚详,盖始创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初名海阳楼,本为府学一隅之附属建筑,地方官张宴延科士之所也。毁于元代兵火,明嘉靖时州牧鲍龙重建。万历再毁,康熙时州官施世纶又建,更名靖海楼。嘉庆初,州官杨玺加高重修,名鸣凤楼。余秋雨此文,真所谓佛头着粪者也。

“七起同音,连出三声,必含天意”是何言欤?此楼自南宋初建至今已777年,有何“天意”?今余秋雨于造楼之事,曰“天意”,是为装神弄鬼,掇拾迷信陈腐,以无聊语敷衍填塞也。

所谓“此楼屡毁屡起,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南宋理宗之时,明代嘉靖之际,可谓之“盛世”耶?

“便愈加敬重此楼”,“望海楼岂有不重起之理”,此为“三言二拍”等白话小说语句,居然阑入古文!

“值此故国盛世重开”,何为“故国”?何为“重开”?“ 按“故国”之义项有三:一,历史悠久之国家。二,祖国;本国。三,故乡。此处三义无一合适,“故国重开”更不知所谓。

文中所历举登楼人物,本地人士如施耐庵、王艮、郑板桥云云。耐庵、板桥为号,王艮为名;外地人士,陆游置于早于彼之范仲淹、欧阳修、岳飞之前,不识是何义例?而且范仲淹、欧阳修为北宋人,岳飞、陆游为南宋初人,前者在十一世纪,远早于十三世纪之宋理宗时代,后者亦不及见此楼之竣工,余秋雨谓此四名人登楼,岂非白日见鬼、热病谵语?

至曰“更有袈裟如云,佛号盈耳,高僧大德,不绝于道。” 使阅者几疑此楼为梵宫佛寺,读之令人失笑。

“双双布履,层层石阶,天也愈高,地也愈广,此地何地?曰中华文化一处重要高台之所在也。”更是不成话说。泰州一楼,何能成为“中华文化一处重要高台之所在”?可谓奇谈。

“忍见荆榛老夕阳”,“建楼一夕万户忙”云云,乃清康熙间泰州著名诗人邓汉仪(孝威)《海陵重建望海楼》七律三首中之句,见《雍正泰州志》卷十“艺文”,所叙乃康熙间建楼事。 余秋雨随手拾一“忙”字,引出“新楼既成,万户更忙。忙于登临,忙于接待,忙于怀古,忙于畅想”之句,此即予所谓文白夹杂、不伦不类之病。

“正可谓”之下,带出其所自作“七言绝句”,实为“大师”之原形毕露,不仅格律全无,平仄一片混乱,第三句末尾竟用平声字“临”字结尾。而以此“诗”用为文章结语,此为说鼓儿词也,从古文章无此可笑之体。

予曰:晚清、“五四”以来,能文章者,动以千数。余秋雨文,为《儒林外史》中匡超人、牛浦郎之水准,居然号名家大师,毋乃为文木老人笔下周进、范进之流所笑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16: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海楼新记》,在考察现代人的古代文学功底.
余秋雨是现代学者,用现代人语言写文章不是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0 1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xi 于 2008-4-8 09:38 发表
我什么时候说了曹操滥杀无辜?我是说他也有杀文人的,当然是对他不利的文人.


……………………………………………………………………………………

我不是说你说了,而是说我没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9-6 19:55 , Processed in 0.03042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