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11461|回复: 26

[讨论] 东方思想VS西方战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5 1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拜读了西方军事理论“教皇”李德.哈特的大作《战略论》略有感想。若是“东方古老的军事战略思想”VS “西方‘先进’的军事战略思想”谁更厉害一些呢?
  就本人愚见,还是倾向于“东方”。不是因为咱是中国人,你随便翻翻西方的战史,所谓的“名将”全是“生打硬抗”“青史留名”的。而且就军事思想而言,西方重视“战役”多于重视“战略”。好不容易出了个被西方捧为“教皇”的李德.哈特,但在我看来一句话就能概述他数十万字想表达的思想,“出奇不意,攻其不备,兵家必胜之法”。再看我们,几千年前伟大的孙子老先生区区几千字《孙子兵法》,在我们现在还是无比的受用。还有就是其语言,我本人反正是“敬佩之情无以言表”。随便“抽出”一句,其美感,其哲理性远以超越了军事著作的范围。
  以上就是本人观点,稍有偏激,但希望大家理解。因为我实在为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而骄傲!(“主管大人”别就因为这点话就给我“上纲上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20: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梯也尔 于 2008-5-15 19:53 发表
你随便翻翻西方的战史,所谓的你随便翻翻西方的战史,所谓的“名将”全是“生打硬抗”“青史留名”的。

说西方“名将”全是“生打硬抗”“青史留名”的,威灵顿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20: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_^!在下却是有些偏激,在此我向您及各位致歉。威灵顿确实是位“将才”,滑铁卢大战已见其功力。但我说的意思是西方的将领大多不重视一些“阴谋轨迹”的战争方式(起码19实际中期以前是这样)。而我们很多都是用这种“谋功”的方式先占据有利地位,而后的战斗就“水到渠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20: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弗龙蒂努斯的《谋略》里阴谋诡计可也不少。
简介:
http://www.zhimou.net/bbs/Dispbb ... ;id=2971&skin=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21: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看不了呢?
不过,后世对此书是否重视不足;在我所见战例中少有谋略精妙之极之处啊!
但不知此书是否提及“谋攻为上,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和“不战而驱人之兵”的深刻道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21: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围困和解除围困时  采用的谋略实例

    弗龙蒂努斯用18章的篇幅探讨了围城及城防的谋略问题,并将前11个问题作为与围困有关的谋略格局,之后则被作为与保卫被围困者有关的谋略。

    第一,出敌不意。其只列举了两个实例,例2是:公元前195年,马尔库斯·加图在西班牙时发现,只要出敌不意,就可攻克一座城池。于是,他在岗峦起伏和荒无人迹的地方,以两天时间穿行了一般需要4天走完的路程,终于歼灭了对此毫无戒备的敌人。当其部下间他为何竟能如此轻易取胜时,他告诉大家,这是因为他们在两天之内赶完了4天的行军路程。

    第二,示假隐真。其列举了11个实例,例1是:罗马将军多米蒂乌斯·卡尔维努斯包围了利古里亚城镇卢埃利亚。该城镇不仅地势险要,工事坚固,而且守军英勇顽强,戒备森严。卡尔维努斯率领其部队频繁地绕着城墙巡行,然后又把部队带回营地。渐渐地守军对此习以为常,他们以为罗马指挥官如此巡行是在搞训练,随之便放松了对这种老一套常例的警惕。有一次,卡尔维努斯改变了日常的巡行,发起突然袭击,并终于攻破城墙,迫使守军投降。

    第三,策反用间。其列举了7个实例,例4是:公元前51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故意毁坏了其近臣佐皮鲁斯的容颜,他对这位近臣的忠诚深信不疑。事后将佐皮鲁斯派到敌人那边去。别人看到他这副面容,都以为他与居鲁士势不两立。他在战斗中冲杀在前,还将标枪投向居鲁士,这就愈加证实了这种看法。然而,正是佐皮鲁斯最终在一次战斗中,把托付于他的城市巴比伦献给了居鲁士。

    第四,饥敌。其列举了6个实例,例3是:公元前391年,叙拉古僭主狄奥尼西乌斯夺占了许多城镇,还想进犯供应丰足的雷吉翁人。他借口求和,请求雷吉翁人为其部队提供粮食。当他达到目的,把居民的粮食储备耗尽之后,便向缺粮的城镇发动攻击,并降服之。

    第五,因势制宜,因情措法。其仅列举了3个实例,例2是:当卢西塔尼亚人向蒂贝留斯·格拉古宣称,他的粮食足够吃十年,所以并不怕围困时,格拉古说:"好呀,那我就等到第十一个年头再收拾你们。"慑于这样的说法,卢西塔尼亚人虽然手头还有充裕的粮食,仍很快就投降了。

    第六,声东击西,调动敌人。其列举了7个实例,例1是:公元前202年,汉尼拔回至罗马省份阿非利力时,许多城镇都仍由强大的迦太基军队守备着。西庇阿的方针是把这些城镇都攻下来,因此经常派部队袭击这些城镇。最后西庇阿亲自出马,摆出一副要大劫掠一番的样子,然后假装畏惧退却。汉尼拔以为西庇阿真的害怕了,就将各个地方的守备部队都撤下来,开始追击西庇阿,准备决战。而西庇阿则在马西尼萨和努米底亚人的配合下,夺取了这些失去守军的城镇。"

    第七,断河毁水。其列举了6个实例,例6是:古希腊西锡安将领克利斯膝斯切断了流入克里萨伊人市镇的水道。正值当地居民备受干渴之苦时,他又把河水重新引了回来,但在水里放了有毒的黍芦。当居民们饮用此水后腹泻不止,都变得十分虚弱,克利斯膝斯乘机征服了他们。

    第八,惊敌。其仅列举了3个实例,例3是:波斯国王居鲁士将吕底亚国王克罗埃苏斯围困在萨迪斯。那里一面有座陡峭的高山挡着通向市镇的道路。居鲁士在靠近城墙的地方竖起许多塔架,其高度相当于山脊上的高地。他又在塔架上放了许多穿着波斯军装的假人,并在夜里将这些假人抬上山。黎明时分,他从另一端向城边发起攻击。太阳升起时,这些假人在阳光照耀下闪闪烁烁,活像一个个武士。这边的守军以为他们的市镇已被从背后攻破,纷纷溃逃,结果把地盘让给了敌人。

    第九,攻其无备。其列举了10个实例,例4是:执政官卢奇乌斯·科尔内柳斯·鲁非努斯接连攻克撒丁的许多城镇。他的办法是,令其主力部队夜间登陆上岸并潜伏起来,等待他亲自率领舰船抵达。当敌人前来迎击他时,他便佯装后退而诱敌追击至很远的地方。这时,潜伏在岸上的部队乘机攻击已无人守备的城镇。

    第十,诱敌入瓮。其列举了9个实例,例4是:公元前219年,一次,为把萨贡托人诱出城来,汉尼拔采用一种稀稀拉拉的战斗队形朝城墙边开进。城里的守军首次出击时,他便假装溃退,后撤插入敌人追击部队和城镇之间,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从而把敌人杀得大败。

    第十一,佯撤。其列举了5个实例,例2是:当斯巴达指挥官阿格西劳斯包围了福西亚,获知那些为福西亚提供支援的盟友被战争的重荷压得精疲力竭时,便略将部队后退一小段距            离,仿佛是要把兵力调作他用,从此为福西亚的盟友撤走援军提供机会。未隔多久,阿格西劳斯又将其队伍开了回来,并在福西亚人失去支援的情况下一举将其击败。

    第十二,提高警惕。其只列举了3个实例,例1是:当雅典指挥官亚西比德的城邦遭到斯巴达人围困时,他深怕哨兵疏于职守,便下令执勤哨兵留意察看他夜间从卫城上打出的火光,在看到他亮出的火光后应立即举起自己手中的火把,凡对此稍有怠误者将予惩处。守兵在急切等待自己将军的信号之际,自然会始终保持警惕,从而避免了潜藏于可怖的黑夜中的险情。

    第十三,传送情报。其列举了8个实例,例2是:当罗马人把被围的卡普阿人看守得严严实实时,卡普阿人派出一个小伙子,假装去投敌。不久,他找机会逃跑了,将一封信藏在腰带里送给了迎太基人。

    第十四,调用增援和供应粮秣。其列举了4个实例,例2是:公元前216年,当汉尼拔围困卡西利尼时,罗马人常把装满面粉的木桶顺着沃尔图诺河往下游放,以解被围者的饥饿。后来,汉尼拔穿河拉上锁链以拦阻这些木桶下行。罗马人便又将许多坚果零零落落地投入水中,使之顺流漂人城里,以此稍微缓解一下联军对食物的需求。

    第十五,明示充裕之形,暗隐短缺之实。其列举了6个实例,例5是:色雷斯人被围困在一座敌人无法接近的险峻的山岗上,每人分带着很少一点麦子。他们把这点麦子喂给几头羊,然后将羊赶往敌人营里。敌人捉住这些羊宰杀之后发现,羊肠子里还有不少麦粒。敌人由此判断,色雷斯人既然还在用麦子喂羊,肯定还有不少剩余的麦子,于是撤了围。

    第十六,反间,其列举了5个实例,例2是:迦太基将军,哈米尔卡尔的高卢援军中常有人往罗马人那边逃跑,罗马人便把逃兵看作盟军一样接待。哈米尔卡尔暗中吩咐其手下最忠诚的士兵假装逃跑,而当罗马人出来迎接他们时,却惨遭这些假逃兵的杀戮。这一诡计不仅帮了哈米尔卡尔的大忙,而且后来即使是真正的逃跑者,在罗马人眼里也变得不可信了。

    第十七,出击。其列举了9个实例,例2是:公元前181年,当利古里亚人的主力突然向罗马将军埃米柳斯·保卢斯的营地发起进攻时,埃米柳斯·保卢斯装作十分惶恐的样子,紧闭城门不出。后来,当敌人攻得精疲力竭时,他忽然命部队从四门杀出来,终于击溃了利古里亚人,还抓获了不少俘虏。

    第十八,临危镇定,以虚充实。其仅列举了3个实例,例3是:公元前211年,罗马人遭到汉尼拔围困,他们则又将卡普阿围了起来。罗马人声称,只要卡普阿不投降,他们就不从那里撤回军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21: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铁公爵兄又让我长了见识
看来此书堪称西方的《三十六计》啊!不过还是回到正题来,为何西方有此著述,在记载战争时确总是偏于战术,忽视战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21: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打扰铁公爵及各位高手一下,请问 “法郎” 在本论坛有何用处,因何所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21: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请教一下铁公爵,亚历山大高加美拉之役,是否可说是其在不利之时的自信之作?也就是说大流士的错误并未在其意料之中呢?西方军事家在称道亚历山大大帝时总以“高加美拉”为傲,倒是为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22: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仗是不好什么都预定好的,要看战场随时情况。孙子在柏举,也不是预先让夫概不
听吴王的。
[何九年,吴王阖庐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子对曰:
“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阖庐听之,
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吴王之弟夫概将兵请从,王不听,遂以其
属五千人击楚将子常。子常败走,奔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10-2 04:29 , Processed in 0.0374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