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nofer

日本情爱电影:人性与道德的迷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鳗鱼:泅泳与释放
《圣经》中有"原罪"一说,嫉妒便是其中之一。上帝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到世间来是为了赎罪,嫉妒是与生俱来的,渗入我们的骨血之中,我们要以一生的时间来偿还。
这部影片中当丈夫发现妻子与别的男人通奸在床的时候,他沉着冷静的杀掉了她--不久前还笑靥如花面对自己的人,他的握着刀的手一次又一次的刺下,直到眼前全部是血红色。
这一切只是影片的序幕,男人要如何面对未来漫长的生活?走出背叛与谋杀的阴影?杀戮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不过把自己推入更深的深渊,如同泅泳在水缸中的鳗鱼。
《鳗鱼》是日本名导演今村昌平继十四年前的《楢山节考》之后再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作品。影片讲述的是中年男子山下在愤怒中刺死通奸的妻子,八年后假释出狱,在小镇开理发店维生,过着平静的生活。一天他偶然发现一个倒在花丛中自杀的女子,妻子的尸体迅速在他脑中闪回,他仓皇而逃,这样的闪回一方面说明他始终没有走出杀妻的阴影,另一方面也预示了他和她的路并不好走--这个女人从一开始就牵动他最不愿意触碰的那部分记忆。犹豫之后他将她救回,并让她留在店里帮忙。
自杀的轻生女子有着和妻子相似的脸孔,是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名叫桂子。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桂子从山下那里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怀和照顾,逐渐产生爱意,但山下却一直回避着这份感情--由于自己曾经杀过人加之杀死的人是自己的妻子,他难以走出这巨大的阴影。其中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坏男人山崎,他似乎是为了不断提醒山下的过去而存在的,他和山下在一个监狱中,同时获得保释,在偏远的村子里没有人知道这个看上去老实平和的山下有着怎样极端残忍的罪行--当然,除了山崎。因此即便躲在一片山清水秀中,山下依然无可遁逃--心里的阴霾,还有现实的阴霾。山崎也发现桂子与山下相好,更是以揭穿他的过去相逼,倒垃圾的桂子被突然到来的山崎吓了一跳,他问他:"你想知道山下的事情么?"镜头转到下一个场景,船迎面而来,有人对山下说:"她又在桥上等你"。省略了很多繁冗的解释和说明--尽管桂子知道了一切,但她仍然没有放弃等待。
这其实是一个如何克服心中魔障的故事。相信在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些让自己害怕的,不敢直面的黑暗。对于山下来说,这种黑暗便是让他丧失理智的偏激。


山下向桂子讲出一切,在楼梯上,外面落进幽蓝幽蓝的光,时隐时现,清冷而恐怖,就像山下隐藏在心底的痛苦突然喷薄而出,后来这束蓝光全部落在桂子的脸上,她的脸孔苍白--面对如此赤裸裸的真实,她将何去何从?这推手一般的进进退退,退退进进直到桂子发现怀孕才终于宣告结束。她以前的男友又找上门来找她,山下在与他大打出手的时候,终于突破过去的桎梏接受桂子。
小镇上一片歌舞升平,山下偷偷上船,去河边放了那条一直被他养在水缸里的鳗鱼。由于在假释期间打架,他不得不回到警察局接受调查,桂子送上便当,问他会不会等,他没有回答,只是平淡地对她说:"把孩子健康的生下来。"
以前我对鳗鱼知之甚少,只看到电影中它有着很长的身体,嘴巴一张一翕,男主人公在看他的时候,摄影机总停留在鱼缸的另一端,于是,盘踞在水底的除了那尾身体异常颀长的鳗鱼外,还有男主人公那张抑郁孤独的脸。
"鳗鱼"在佛教中的地位不同寻常,同黑鱼等一样是寺庙中主要的"放生物"之一。多放生,多积德,如此人身上的罪孽便可得到超脱,终有一日可登上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当他把那条始终盘旋在他生活中的鳗鱼释放回河里的时候,他也找到了新的出口。
朋友向他讲述的鳗鱼产子,让他意识到:鳗鱼生命的延续,原来是很散漫的,它们需要从遥远的赤道游回日本的池塘,一路忍辱负重,人生也是如此,充满了种种难以逾越的艰难和痛苦,却依然要生活下去。山下终于可以坦然的面对自己的过去,面对亡妻,面对那一个他一直逃避的真相--并非出于妻子的背叛而举刀杀人,而是潜藏在心底他不愿承认的嫉妒。在经历了漫长的痛苦的心灵囚禁之后,他终于平和,宽容,淡定,我们都知道,他将会接受别人的孩子,过崭新的生活。
于是他放走鳗鱼,也放走了在自己脑海中游离的罪恶记忆。
一直都很喜欢老导演今村昌平讲述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不紊不慢,将一个杀人犯出狱之后的心理转变丝丝入微的展现出来。主人公山下始终活在那封匿名信和那场杀人事件中难以自拔,一方面,他坚定自己没有做错,从未为自己的选择忏悔,另一方面,他始终不能从妻子的背叛所带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拒绝和人的接触,变得自闭而孤独,他不敢接受桂子的爱,因为他坚定在看到那封匿名信的时候,他就已经和前妻一起死了。他的生活就像他养的鳗鱼一样被囚禁,他活在痛苦,责问,怀疑,愤怒之中,无法解脱。
本来这一切的感觉都是理所应当,顺其自然,甚至他的杀妻行为都成了可以被理解,被原谅的事情--他深爱她的妻子,她的丑事却被一封匿名信揭穿,他怒不可遏。在船上,他痛苦的说出了自己的这番感受,然而这一切却突然有了急转直下,有了新的诠释--山下自己开始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这封信?或者那只是他臆想出来的而已?特别是山崎在醉酒后的那番话使这一切变得通透起来,他意外的为山下找到了重新呼吸的出口--他的一腔愤怒并不是妻子的不忠带给他的,而是自己的嫉妒,他不能忍受的不是妻子的不爱,而是妻子爱上别人。
山下找到了出口,于是不必活在让他窒息的痛苦当中,因此他把那条一直陪伴他的鳗鱼放回了水里,他终于可以呼吸到新鲜自由的空气,他的心里不再被那封信和那件凶案充斥的密不透风,他找到了出口,可以容纳爱他的女人,以及那个不属于他的孩子。
山下被接走接受审讯,桂子送上便当,问他会不会等,他没有回答,只是平淡地说:"把孩子健康的生下来。"
结果会怎么样呢?总之镜头又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起来--村里的人问桂子外星人会不会来,桂子微笑着说只要诚心等总会回来的。山下也没有说自己会不会回来,他只是说那些游到赤道去的鳗鱼最终还会回到泥里。
镜头又转到那些和谐平静的风景中去,尽管还是一样的蓝天,绿树,清水,飘荡的小舟,心情却有了不一样的清爽,平和与闲适。
电影充满着东方水墨画的气韵,同时有不乏好莱坞似的镜头语言与欧洲片着意刻画人物心理的特点。电影开篇的交代极为简练--匿名信,心理失衡的丈夫,通奸的妻子,然后就是那场触目惊心的凶杀,这一切都在一种异常平缓的状态中进行--沉默的丈夫换好衣服,拿着钓具准备出门,妻子送上便当,小心的叮嘱丈夫多穿件外衣,并帮他整理衣领。然而当丈夫早有准备提前回家,发现路边的白色轿车,话外音出现匿名信里的话:"他每夜会开着白色的轿车",镜头转向车顶的路灯,原本温暖柔和的黄色突然变成了鲜红色,并伴以十分诡异的音乐,一切都在这平稳中失去控制,尽管他仍然一脸平和的面对正在自家做苟且之事的妻子,尽管他异常平静的打开了厨房的灯,又异常平静的拿起了刀,这一切似乎都顺其自然,突然他的速度一下儿变快,镜头也随着摇摆起来--他冲进屋里,一刀刺向陌生男子,然后转向一脸惊惧的自己的妻子。杀人的场景在电影中出现不是少数,但这里却别具一格--血喷向了镜头,视线里的一切全都变成了红色……而这一切过后的平静一如既往,男人用被单盖住死者,下一个镜头是他骑着自行车在清晨那条狭长的小路上由远及近,轻松的吹着口哨,就像无数个再平常不过的春日清晨,但是他停在了公安局门口。接下来并没有想象中的沉重,反而有些滑稽--全身是血的他平静的做了自我介绍,平静的诉说,他刚刚杀死了他的妻子。就像在讲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电影的开篇,也就是故事的序曲,但是却给整个故事留下了一个沉重的基调,即便那具满身血迹的尸体没有再次出现,即便他杀妻的事情没有被反复提起,那个在平静中蕴藏着无限能量的杀人场景也难免让人对以后的一切带着一丝怀疑和不安的感觉。
那段对山下痛苦心理的刻画也堪称经典:他在极度矛盾中难以自拔,他发现那封揭发妻子偷情的匿名信就在水缸里,于是痛苦而疯狂的伸下去拿,此时有一个幻觉的场景出现--山下的身体一点点沉了下去,水缸变的无限大,他在里面痛苦的挣扎。这个幻觉镜头十分简洁明白,既交代了山下难以摆脱的痛苦状态,又说明了他像鳗鱼一样泅泳在难以原宥的水中。
电影的画面大部分保持干净清澈的暖色,有些场景非常优美,湖水清澈,小镇的宁静悠远,充斥在镜头中的绿色鲜艳的扎眼,色彩明丽的野花,还有那个虔诚相信UFO会来到的邻居都是那么清新,让人感觉很舒服;但另一方面,入夜之后的深色让人有找不到方向的感觉,特别是几段在水上的场景,显得阴森和诡异,山下面对鱼缸与鳗鱼讲话的时候,他的脸会略微变形。杀妻的场面只看一遍就记忆深刻,甚至不愿再看第二次,感官的刺激让人感到极大的不适应,可是转瞬镜头就转到清晨安静的小路中去,晨曦微露,雾气弥漫,树叶葱茏;在山下重新审视过去,对一切开始怀疑,颠仆自己的坚持的时候,他在养着鳗鱼的水缸里看到了那封匿名信,它到底是不是存在?他陷了进去,水缸变成了湖……至于电影中的情感,也还是东方的,传统的,缓慢波澜不惊,却十分细腻悠长。一面是春光明媚,一面却阴暗晦涩,这种感觉就像把这个原本沉重、浑浊、郁闷的故事架空了,山下活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怨恨与委屈混杂,愤怒与绝望混杂,如同那条盘踞在玻璃钢底的鱼--他找不到出口,在打开那封信的同时,他的世界就开始失衡,他跌跌撞撞,无法解脱。
反差极大的颜色,加上古怪异常的音乐把山下的痛苦架空了,所以痛苦才显得格外的暴露,格外的真实。所幸,他没有溺毙在这痛苦的挣扎当中,在结尾,他找到了出口。
相关链接:
片名:鳗鱼
年份:1997
导演:今村昌平
主演:役所广司 清水美砂
时长:117 分钟
获奖情况:5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与爱丽斯:在真实与梦幻之间
只能用两个词语形容岩井俊二的这部最新电影--干净,舒服。影片的主人公们是来自高中的三个学生,两个女生,暗恋上一个男生,而男生喜欢其中一个女生,情节散淡平实。本片描述了青春异性间最初的心动与爱意,简简单单的情怀。花与爱丽斯是片中女生的名字,她们在电影中,就像她们的名字,几乎毫尘未染、唯美而纯净。岩井描写了许多日本高中生活的传统玩乐,比如"落语"表演等等,他将这部电影变成了对青春的某种自我感动,钢琴声悠然荡过全片,一根清柔的丝线绵延着整个故事,它太干净,以至于你会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重感,可是它也能让你感受愉悦,那种最简单会心的愉悦。
最早知道岩井俊二又拍新片了还是在好几个月以前,日文网站上有几张很漂亮的海报,女孩子干净的脸,还有淡淡的笑容,那种春天的感觉按也按捺不住地流淌出来,而我们似乎还沉浸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的绝望与抑郁难以自拔,是他把我们推入了属于青春的巨大深渊,这次又是他重新向我们勾勒了青春的浪漫与美好,一切的一切都是青春,这似乎是岩井俊二可爱的固执。
故事很简单,花与爱丽斯是好朋友,一起上下学,一起学芭蕾舞,一起在车站看帅气的男孩子,交换秘密和心事,并且一起长大。花的家藏在大片绚烂缤纷的花朵里,淡淡的香气,妖娆的花朵,还有疯狂生长的藤蔓植物,像是童话里才有的世界,在某个宁静的月圆之夜,会有长头发的公主推开窗,用忧伤的眼睛望着远方。
花就是童话中的公主,她曾经忧郁而自闭,是爱丽斯先把她从花圃牵出,带她去跳芭蕾,让她重新接受这个世界……
后来她们爱上了同一个男孩子,宫本雅致,他总是在等车的时候安静的看一本漫画书,有些傻气的样子,花偷偷拍了许多他的照片,参加他参加的"落语"社团。有一次,宫本不小心撞到了头,倒在路边,被悄悄跟踪他的花发现,于是花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宫本失忆了,他曾经向她表白过爱意,可是他却什么也不记得了。
一出好戏就此上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由花一手编织的谎言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搭上了爱丽斯,也连累上了另一段纯洁的爱情……
傻气的宫本相信了花的弥天大谎,与她开始交往。玄妙而浪漫的开始本来可以平淡的继续下去,可是宫本却意外在花的电脑里看到了她曾经偷拍的照片,他百思不得其解,终于给花打去电话询问,于是花只得把爱丽斯拽进了整个骗局里,谎称爱丽斯是他的前女友,由于他对自己一见钟情所以就和爱丽斯分手了,爱丽斯为了报复就拍了那些照片想要挟。
尽管这个谎话如此蹩脚,但宫本还是相信了,并且傻里傻气的找爱丽斯询问,他怎么知道爱丽斯早就和花串通好了,爱丽斯在教室门口大喊:"你还来找我干什么?"--两个人的配合天衣无缝。
而宫本似乎对爱丽斯更有好感,他约她寻找记忆,爱丽斯也有胡编乱造的天分,无论是吃的、玩的、场景、地点她总是能张口就来,就在爱丽斯的信口开河中,宫本的记忆被重新塑造,他甚至感觉到自己真的曾经和爱丽斯交往过,他以为那种似曾相识就是恋爱的感觉。而爱丽斯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发酵。
电影中对记忆的再现和重塑让人瞠目结舌,宫本相信自己的确失去了部分记忆,并因此而苦恼,而三个人在一起寻找记忆的时候,仿佛真的走进了那段根本不存在的时空,沙滩上,两个女孩子荡一条绳子,男孩子跳,海浪,天空,一切都宁静美好,在不远的曾经,他们似乎真的来过这里,玩同样的游戏,看相同的风景……
三个孩子跌入了同一个谎言且越陷越深--凡是和感情沾边的东西总是会一点点变的复杂起来。
为了宫本雅致,花与爱丽斯终于还是闹翻,在美丽宁静的海边,他们玩着一个关于扑克牌的游戏,先找到红桃A的人算是胜者,胜者代表什么呢?我不知道,但他们似乎想用游戏的方式来角逐出一个感情的胜者。
扑克牌的背面是一只胖胖的可爱的兔子,三个孩子在沙滩上开始寻找,宫本该是最淡定的一个,但花和爱丽斯呢?爱丽斯率先发出了尖叫,她把牌死死握在手里,以一个胜者的姿态挑衅的看着花,大声的告诉花,因为自己赢了,所以自己要和宫本在一起。她不知道就在她大声喊叫的同时,宫本从石头缝里找到了那张真正的红桃A。
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在如此宁静的蓝天碧水之间,只是这个时候夕阳西下,世界一片惨淡的红色,两个曾经如此亲密的女孩子就这样在沙滩上扭打,感受青春特有的凛冽的伤。
爱丽斯死死握在手里的是张黑桃A,她想告诉花真相,可是最后她还是笑了起来,把一切当成一场玩笑。
曾经携手的好朋友扭打在一起,伤害也还是因为爱,所以痛苦也更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的后来,宫本和爱丽斯约在一起吃饭,爱丽斯继续编造着属于他的记忆却不小心被宫本识破--有一种食物宫本吃过会过敏,可是她却胡说他曾经很喜欢吃,一切都不言自明,到了该结束的时候,男孩子却恍惚被这个谎言感动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花而放弃了爱丽斯这到底是青春的美好还是荒诞?
他掏出那张他藏起来的红桃A,牌的背面是那只胖胖的兔子和一个小女孩,如果变换牌的角度兔子就会和女孩子接吻……爱丽斯看着变换的图案笑着笑着却突然哭了起来,趴在桌子上,放声哭泣。她的哭泣在宫本看起来也许有些莫名,但我却是懂的,因为她已经在心里做好了离开的决定!
在同学办的题为"风之舞蹈"的画展里,花看到那么多和爱丽斯共同排练一起欢笑的场面,听到同学重新讲起那个故事,笑容终于回到了她的脸上,她知道有些感情是不能放弃的。
花决定告诉宫本一切,她哭泣的特写让我觉得着实有些夸张,但却还是点点感动--他帮她系和服的带子,她忍不住哭了起来,鼓励他去爱爱丽斯,告诉他,他并没有失忆。为了爱丽斯,也是为了爱他,她哭得淅沥哗啦,而他只是淡淡的说:"不是这样的",然后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励她要好好表演,那是电影一个多小时以来,我第一次觉得他很帅。
故事的最终爱丽斯和花几乎同时选择了放弃爱情,成全友谊,那才是最美的结局,两个清澈如水的女孩子,穿着干净的制服,笑容明媚,嬉闹着走在清晨的小路上,书包上的挂饰叮当作响。
一个是花,一个是爱丽斯,时光匆匆的流走了,她们还是会记得彼此,爱着彼此,在共同的十五岁,走那样暖的小路。
是的,我喜欢这样温暖的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觉得岩井俊二依然拍了一部小品电影,尽管它有2个小时之久。
他只是把一些美丽温馨的片段连缀成线,把一个并不复杂的小故事用许多美好的细节填充丰盈,他说他要拍一部轻喜剧的电影,《花与爱丽斯》的确毫不沉重,甚至偶尔能让人感觉到青春的跃动,但又不是纯粹的喜剧,只是情节有些荒诞。
爱丽斯有种柔软的气质,鼻翼有颗痣,笑容甜美;花的眼睛很大,像个精灵,两个人见面就摆pose的可爱模样,在共车上看帅哥的花痴表情,这一切的放肆和美好都是属于青春的吧,铃木杏和苍井优,她们让我不禁又想起Chara。《花与爱丽斯》是岩井固执的沉溺,沉溺于青春的种种--花与爱丽斯拍照的场面让人想起《四月物语》里,女孩子卯月平淡琐碎的生活;三个人在沙滩上奔走让人想起《梦旅人》中的可可,卷毛和小悟;花在车上张着大嘴巴睡着了,阳光下的尘埃清晰可见,让人想起《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捧着CD的星野;花与爱丽斯靠着宫本的肩膀睡着的宁静让人想起《烟花》……青春就是这些美丽的片断,有着相似的温暖和安静,狂野和热情。
故事围绕着两个女孩子的生活展开,各种情感在美丽的镜头中缓缓流动,对于亲情的描述很淡,却充满着岩井特有的含蓄和温情脉脉。
花与爱丽斯全部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这样的孩子身上都有种很独特的气质,脆弱却坚韧,比如爱丽斯,她和母亲住在一起,她不得不忍受母亲频繁的更换男友,不断的恋爱和失恋。爱丽斯的爸爸是个温和的中年男子,他偶尔约会她请她吃饭,送他礼物,讲些人生的大道理,他教她念中文:"我爱你"和"再见"。爱丽斯也跟着念,在蓝天碧水间听到怪怪的中文,笑就不自觉的荡在嘴角。
后来父亲送她上地铁后准备离开,爱丽斯突然开口说:"我爱你",她的爸爸转过头,用那种习惯性的温柔的目光看着她,微笑着说:"这个时候应该说'再见'"。
在一部讲日语的电影里突然听到熟悉的汉语,有种说不出的亲切与温暖的感觉,即便是如此普通的一句"再见",仿佛也承载了很厚重的感情。
就是在这个段落里,我看到了东方电影世界中特有的绵延与温暖,是平静之下的波澜。
后来,爱丽斯决定放弃宫本的时候,说了同样的话,在如此葱郁浓密的树下,两个人的身影小小的,像印象派的油画,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落下来,她的面庞依然洁净眼神清澈,还有鼻翼上那颗可爱的痣,她看着他轻声说:"我爱你"。他一脸的茫然地问:"这是什么?"她微笑着走开,她说:"再见"。他问:"那是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再见"是悲伤的字眼,似乎暗藏着一场诀别。
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我爱你"三个字还是会感觉温暖,尤其是用汉语说,会有沉甸甸的厚重感。除去这些与感情相关的种种,梦想的表述也是电影中的华彩段落,爱丽斯被星探发现,签约了一家公司,却一直没有工作可做,她太可爱太纯净,像水一样,最后那一次选拔,她也几乎要错过了机会,但就是两个纸杯子,让她飞了起来。
她是选手中最后一个出来接受问话的,主考官让她跳一段芭蕾,她就拿了两个只纸杯子,用胶带绑在脚上当作舞蹈鞋,跳了起来。又是岩井俊二擅用的逆光,还有钢琴流畅舒缓的伴奏,爱丽斯穿整齐的制服,在阳光中天鹅一样的翩翩起舞,真的很美,是一种洁净的不染任何杂质的美。
故事又回到最开始,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还是两个要好的女孩子,上学的路上在花家的花圃前相遇,嬉闹,花捧着封面印有爱丽斯的杂志,爱丽斯却用手指着封面上自己的鼻尖被蚊子咬的包,两个人笑闹着跑开……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而一切却又好像才刚刚开始。
看岩井俊二的片子我不断的因为青春的失去而感伤,而他依然执着,向我们述说着青春的种种。
相关链接:
片名:花与爱丽丝
年份:2004
导演/编剧:岩井俊二
主演:铃木杏 苍井优 郭智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情,跳跳舞: Shall we dance?
他向她表达爱意的时候,两个人相距20米左右,这场还没有开始就临近尾声的爱情,却是他生命中永难忘记无法抹去的微小波澜--就是这小波澜,让原本平淡乏味的生活生出了些许绚烂。
一个中年男子,生命渐渐归于平淡,眼睛和脸上都隐隐流露出这种苍白,终于在一个偶然之中发现了闪光--他爱上了教舞蹈的美丽的老师。爱情重新萌动,却也只是萌动而已,短暂的学习中,他领悟了舞蹈的真谛,也终于理解了生活。
轻轻一句:"Shall we dance?"便盛万语千言。
杉山是一个本份的中年男子,每天刻板地搭轻轨上下班。车上的他总是站在固定的位置,一脸触变不惊的表情。从他表面看起来,他生活完满,应该算得上很幸福--坐着大公司中层的位置,有车又有房,更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美丽懂事的女儿。但他似乎并没有体会到这种平和生活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在"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大前提下,他却似乎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只是机械化的活着,朝九晚五。
杉山的压力也来自于生活,他买下郊外的别墅,每期的供楼款压迫着他,他的人生之路已没有了目标,前面只是条一眼望得到头的直线:单调、乏味。
电影开篇,我们从车上的杉山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死水一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在轻轨列车上,偶尔看到她的倩影,一个有着姣好身材的白衣女子,正凝视着窗外。她所在的窗外有大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岸川舞蹈学院。他那波澜不惊的心里,竟然吹皱一池春水,他凝视着那个身影,觉得有什么蠢蠢欲动。
也许刻板的生活需要缓解,在车上看到另一片迷幻的光影,灯光柔和,恍如另一片难以企及的天地。
杉山开始看舞蹈杂志,某日,他终于下了车,犹豫着走到门口又离开,看到那片有着温暖光线的窗口又回来,被一个横冲直撞的女人推了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舞,就是那个漂亮女人的名字。杉山开始算计着报名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个没有激情的人。他被分到团体班,老师是个中年女人,气质幽雅,名叫田村。杉山学舞蹈,笨手笨脚,没有天赋,心不在焉远远看着阿舞微笑。
几个学员一起去喝酒,交换来学跳舞的原因,有的是喜欢,有的是为了身体,问到杉山他却一时语塞,只是说为了锻炼。
杉山清晨骑车上班,自从报了舞蹈班之后,那段青色的路似乎变的朝气蓬勃,他有了冲动,面带笑容--中年男人的可爱。
单位里有一个扭捏的男人,名叫青木,是大家嘲笑的对象,他举手投足之间都女里女气。在舞蹈班,杉山见到了戴着假发的青木,舞跳的很棒,动作极其夸张,但是却不受舞伴欢迎,总是被一次次无情抛弃。
两个人聊天,杉山才知道青木是个不折不扣的"舞痴",他有着当拉丁舞王的梦想,但现实和理想的落差总是一次次把人推向绝望的深渊,青木摆弄田鸡腿兴奋的样子,像个疯狂的孩子。
青木带着杉山参加舞会,场面有些滑稽,有女人过来主动邀请他,他却因为技艺不佳而丑态百出。为了提高水平,杉山开始不断的在家练习跳舞,妻子和女儿都发现了他行为的古怪,甚至请私家侦探调查起他来。
阿舞也有自己的痛苦,她的父亲是舞蹈学院的校长不许她参加比赛,因此她常常和父亲发生矛盾,她实在不能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一次田村老师请假,阿舞代替她教团体课,下课以后,杉山向她表示感谢,并要求请她吃饭,阿舞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他,并且教育他一番--如果不是因为喜欢舞蹈,而是另有目的的来学习舞蹈,不如算了。
杉山也许动了放弃的念头,但反而更努力的练习--在车站、办公室、地铁上,每时每刻,招人侧目,他甚至用架子绑住身体,已有些全情投入忘我的意思,真的喜欢了,才会体味到其中的快乐,就像田村老师告诉他的那样,跳舞不寂寞,每个人跳舞都是因为心中有梦。这样平实的话听上去有暖暖的感觉,平淡中的温暖,生活以外的激情。杉山不断的靠近跳舞的真正含义。
学员阿丰因为疲倦而晕倒,她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中年女人,在医院里,杉山遇到她的女儿,才知道原来自己与阿丰死去的先生长的很像,她一直从他那里得到安慰--只是她强硬着从来没有说过。
衫山答应与阿丰搭档参加业余组的舞蹈比赛,但在训练中却总是找不到感觉,阿舞告诉他,舞蹈不仅仅是动作,而是一种理念,是可以传达出自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杉山达到了生活的理想状态,还是那条每天必经的小路,音乐却无比轻快,他在车站在厕所里练习舞步,在雨夜里空旷的桥下独自跳舞……
阿舞和杉山相互倾诉心事--著名的黑池舞赛,英国海边小镇,市中心的舞池,五岁的阿舞长发白裙,观看那些正在比赛的人们,一对舞者出现了意外,那个男的为彻底保护舞伴而摔到,这一幕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跳舞就是她的全部。
杉山也吐露心声,她凝视着窗外寂寞的表情吸引了他。他说自己28岁结婚,30岁有孩子……也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过于平淡,没有激情。
比赛开始,青木和阿丰跳第一轮的伦巴,青木摘掉碍事的假发后终于爆发,顺利通过预赛。杉山将和阿丰跳华尔兹,他十分紧张,阿舞告诉他,只要照音乐愉快的跳就行。侦探约了杉山的妻子和女儿观看比赛,杉山和阿丰在舞台上旋转,灯光下飞舞,他达到了忘我的状态,甚至听不到女儿的叫喊。
在跳快步的时候,开场很成功,但杉山却由于走神踩掉了舞伴的裙子,场面十分尴尬,妻子拉女儿离开--她不理解丈夫的行为。
杉山放弃了跳舞,回归日常生活中去,于是一切激情和快乐也随着消失,在骑车去单位的那条路上,轻快的音乐也不复存在。
单位里,同志正在嘲笑杂志上的青木,杉山大发雷霆,他说,没跳舞的人不会明白。
的确,这一切的一切,他全部体味了,感受了,得到了,却又失去了。
阿舞老师要去英国,将有一个送别会,青木和阿丰约他再去跳舞,可他拒绝了。阿舞写给他一封信,里面说谢谢他。
明亮的教室里,她站在阳光中跳舞--终于可以快乐的面对一切,她开口向他讲起自己不堪回首的曾经,她回忆起在黑池比赛中,在跳快步舞的时候发生事故,她被撞倒后狠狠的责怪舞伴,他提出分开,她并不能理解。
回国后她飞快的换了新舞伴,但父亲却不允许她参加比赛,让她留在学校教课,然后他来了,在训练他们比赛的过程中,她明白是由于自己对舞伴的不信任才导致失败……她在理解了这一切之后终于脱胎换骨。
杉山的妻子也支持并谅解他,希望他继续跳舞。在夜晚的阳台上,她要求他教自己跳舞,两个人终于拥抱在一起,他说"让你寂寞是我不好",她靠在他肩膀哭泣。一直相敬如宾相安无事的夫妻,在这一瞬间感情终于有了碰撞。
杉山犹豫着没有参加阿舞的舞会,留恋在游戏厅里,坐车回家的时候,忍不住抬头看了看那个他熟悉的窗口--窗子上写着大大的字"杉山先生,可以与你共舞么。"
此时舞会已经临近尾声,阿舞将自己选择舞伴,她手里的光束落到谁的脸上,谁就与其共舞,从左到右的徘徊,她似乎有些失望,杉山终于还是没有来。
就在最后的刹那,他站到了门口--他终于赶的及跳最后一直舞,盛装的阿舞老师缓缓走到他的面前,轻声问"Shall we dance?"
他羞涩而又甜蜜地回应道:"Shall we dance."
终于释怀的微笑。
这部电影中的舒缓与流畅的画面让人不禁为之动容,特别是对面临中年危机男子的情感经历,有着让人感动的描述,同时有特别的东方气质,就是那种共通的情感体验,让这个原本并不怎么激情四射的影片,似乎多了些值得回味的东西。描述中年危机的电影不在少数,但《谈谈情,跳跳舞》却以一种独特的东方情怀令人感动。主人公杉山的感情并不激烈,甚至有些缓慢和迟疑,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好丈夫,从不拈花惹草,勤恳的工作,对家庭负责任,只是一次偶然的抬头,使其进入了另一片未曾想过的天地--舞蹈世界。电影中,杉山坐在车里的镜头反复出现,那是一个混乱而真实的界,疲惫的人们都等待回家,而外面,那扇温暖的窗子后面却好像另一个世界,有着无限温暖柔情,和假象的浪漫爱情。杉山几乎是忙打误撞似的进了舞蹈学院,并开始接触舞蹈并渐渐爱上了它,于是原本一个俗套的出轨爱情,就嵌入一个对舞蹈及生活的体验故事中去了,如此巧妙。电影中的人少有性情中人,他们似乎表现了日本男人的另一面,极其压抑自己的欲望。跳舞也是一种欲望,它能带来原始的欢娱,但人们,尤其是男人却因为惧怕嘲笑而拒绝这种欢娱,杉山开始也是如此,他的犹豫不决,遮遮掩掩就表明了他的态度,直到他爱上了舞蹈并从中感到快乐的时候,他才理解它。另外就是竹中直人的表演让人大跌眼镜,他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给电影中平天了许多喜剧因素,让人忍俊不禁,在欣赏电影之余还可以欣赏舞蹈,也是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在《谈谈情,跳跳舞》取得大获全胜之后,分别又有美国版和韩国版问世,但我觉得都不如原版来是温情,舒服。
在网上看到很多评论津津乐道那一句"人生或许一如轻快的舞步,从一个圈子,优雅地划入另一个圈子,放松地享受人类这'最原始的欢愉'。"我以为这话过于抽象,简单来说就是交流释放,生活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平淡,但只要学会交流与释放,就会在生活中发现欢娱的闪光。
比如,阳台上,杉山和妻子拥抱着跳舞的模样,那消解了所有礼貌的距离。
相关链接:
片名:谈谈情,跳跳舞
导演:周防正行
主演:役所广司 本木雅弘 竹中直人
上 映:1996年01月27日
时 长:136 分钟
获奖情况:第二十届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导演、男主角、女主角、女配角、剧本、美术、摄影、灯光、音乐、录音、剪辑等十三项大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变态家族:情爱婚姻
日本人不主张禁欲,以前听说日本妻子会主动要求丈夫找情人--为了保全家庭。很奇怪,性欲、家庭、责任对他们来说似乎都是重要的东西,电影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欲望的实体,说是变态家族其实并不变态,只是张扬着的性欲另人有些害怕,还有这其中难以演说的虚伪性。
从周防正行的电影中可以看到一些今村昌平的影子,就是那种坐看潮起潮落的悠闲,他只是平静的讲着,哭笑由你。
全然没有《谈谈情,跳跳舞》里的那种绵延舒缓的感觉,也还是平和的,只是有些残忍。
韩国和日本都盛产情色电影,日本的似乎变态的居多,韩国2004年出了个风头很旺的《老男孩》,那可以说是不伦畸恋了,可说来说去还是由日本的漫画改编的,日本是个极端化的民族,一方面他们崇尚着唯美,另一方面由于受生存环境的局限他们又十分尚武,他们称情色片为粉红电影,并不是所有情色电影都是肮脏粗制滥造的,其中也有一些拍摄流畅技法娴熟的,也有包含着对社会人性的思考的,《变态家族》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说它色情因为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片长中,有大量的限制级镜头,就连我借的录像带上也写着"研究生以上",另一方面,它也有一些十分生活化的场景,有一些小机灵,很小,却温暖,那就是"东方特色"了,比如总是和老人点头示意的年轻夫妇,从单独的两个人到怀孕再到抱着孩子,只有短短不连续的三个镜头,时间却疏忽流过了,同时,也暗含着另一个家庭的种种,个中滋味不必言说,十分简练灵巧。
故事讲述的是老人和夫一家,大儿子幸一、百合子夫妇,女儿秋子和小儿子生活在一起,和夫对死去的老伴念念不忘,过清淡的生活,怀念着妻子,常常去酒吧借酒消愁;大儿子刚结婚不久,对房事乐此不疲;女儿终日百无聊赖胸无大志;而儿子处在性萌动期。
父亲喝完酒醉醺醺的回来,小儿子有些不高兴,他劝父亲不要喝那么多酒,对身体不好,甚至有些负气的说:"你要是死了我怎么办?"他对父亲说,他以前也去过那里,一点都不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5-7 05:33 , Processed in 0.02498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