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nofer

日本情爱电影:人性与道德的迷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子说的"那里"就是父亲常去的那家小酒馆,父亲觉得那里的女招待很像死去的妻子。不仅如此,父亲还觉得儿媳妇也像死去的妻子,这好像并不是睹物思人,臆想成病,这其实是他潜藏性欲的表现,这样说似乎有些过于龌龊,但是那个女招待和他的儿媳妇的样貌实在相差很远,他终日留恋在酒馆,势必是想念着自己早已经驾鹤的妻子,除此之外他还想些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小儿子看到姐姐隐约露出的内裤居然也有欲望的神情--也许仅仅是好奇,无论如何那是一个成长的符号,他开始注意女人的身体了,另外,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一定就是在房间里疯狂做爱的兄嫂。
只是电影开篇就开始了如此赤裸裸的做爱场面,好好一个青天的清晨也因此而变的浑浊不堪,其实表现性爱也有很多美好的方式,记忆深刻的就是《钢琴课》里的场景,两个人赤裸着身体,在床上寂静的拥抱,背景音乐是如水的钢琴声,整个世界似乎都在缓慢的沦陷了,只剩下两个人的爱,灼灼上升。还有《情事》里,两个人缠绕在一起的样子如同回到了母体一般的宁静,安详,远景处,他们像两个孩子,爱着彼此,难以割舍。
也许幸一夫妻之间的性欲要远远强于爱,所以那画面就该是如此真实的,粗糙的,甚至是有些暴力的,几乎是恶狠狠的触摸,放荡的呻吟。
幸一的妻子百合子一出现就是这个样子,在对她的身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会认为这真的是一个充满欲望且难以满足的野兽。
可是镜头马上换到另一个场景,似乎变到另一个天地,穿着白衬衣,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的百合子俨然换了另一个人,和父亲交谈,让他出去散散步,讲这样对身体有益。
她的语气幽雅而缓慢,和刚刚盼若两人。
父亲又说起,她像死去的她。
不言而喻,那个她就是他的妻子,也许这个公公对儿媳妇也是有觊觎的,只是掩藏起来,湖面上波澜不惊,在深沉的里面,却别有洞天。
百合子看到幸一身上的伤口,要他脱下衣服帮他涂药,他脱去衣服她却把自己的口水错当成了药水,伏在他身上舔来舔去,他则禁不住如此的诱惑,将手伸向他的裤裆,这一场没完没了的挑逗,他们都性欲旺盛,相互勾引,且乐此不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儿秋子去上班,中途却转去了父亲经常去的酒吧,她想看看那个传说中像母亲的女人。
秋子和朋友哀叹,结婚之后什么都结束了,不知道年少的秋子为什么会对婚姻有着如此绝望的态度,对天天思念着妻子的父亲视而不见,对天天疯狂做爱的兄嫂视而不见。
渐渐的,百合子难以满足幸一疯狂的性欲,他开始变本加厉,用塑料绳子将妻子缠绕在床上,她想挣扎,却只好屈服。
清晨,父亲在门口遇到一双夫妻,他们齐齐的回过头与父亲点头示意。
其中生活所流露出的清淡,悠闲,让人恍若觉得这是岩井俊二的又一部青春电影呢。
生活在继续,却远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的平静如水,女儿化名"露娜"在土耳其浴场做妓女,她的"工作表现"是从容的,驾轻就熟的,和客人攀谈,也讲心事,很奇怪,她那种状态并不是逼到绝境之后的无可奈何,不是绝望之后的愤怒,而是一种洞察一切之后的平和,看穿一切,看破所有,于是这一切所有也就都无所谓了。
露娜说:"大家都不知道对方在外面做什么"她还说"结婚就完了"。
幸一渐露真面目,原来他不仅仅只是性欲旺盛而已,他还是一个十足的性变态者,把妻子捆绑在床上不说,他又把目标锁定为酒吧的女招待。
不知道是不是恋母情节在作祟,但和一个长相与自己母亲相似的人做爱总是一件听起来古怪的事情,即便她并不像,可是总是听父亲反复提起,感觉总是古怪的吧,何况他并不仅仅是做爱而已,而是变态的性行为。
女人像角斗场里的驯兽员,挥舞着手中的鞭子打他……看到这里我已经有些受不了了。
父亲发现女儿满面红光,就问她是否在恋爱,因为他觉得她更漂亮了,更像妈妈了。女儿没有任何惊恐的反应,反而好像很不好意思的似的摸了摸自己的脸。女儿告诉父亲大哥与酒吧女招待的事情,父亲只是淡淡的说了句"是么?"却难以掩饰眼中的落寞。父亲和儿媳妇一起坐船,他问起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本该是那么私密的事情,问起来却很平静,没有一点掩饰,她却并不多说,只想蒙混过关,父亲仍是一脸淡漠的样子,语气中却有了警告的意思,要她好好的留住丈夫。
留住丈夫还是留住那个酒吧女招待?
丈夫不能和自己夜夜交欢,百合子也感到了落寞,此时恰有一个人填补了这份难得的空白,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丈夫的弟弟。
她主动的脱下了衣服,告诉他,只有这一次,像是恩惠,也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在这对叔嫂做爱的过程中,父亲孤单的坐在门口的画面出现了两次,像某种不洁的暗示。
一直对婚姻嗤之以鼻的小女儿要出嫁了,嫁给一个赌场老板,这将注定是一场无爱的婚姻,因为她本就不相信婚姻,何况是和一个比自己大哥还老的男人朝夕相处,想必他是有钱的,好歹也是个老板,没有爱情就只剩下钱了,以后可以过相安无事的生活,依旧可以锦衣玉石。小儿子也想搬出去读书,大儿子干脆留在酒吧做了一名招待,叫他回家他也不肯,一家人眼看着就要四分五裂,只剩下老爷爷一个人的孤独和落寞,在这里,我似乎又看到了小津安二郎对日本家庭生活那些细微情感纠葛的特殊关照。
老爷爷让百合子回娘家,百合子不肯,他告诉她,幸一不会回来了,她却要留下来陪公公,接着她发表了一大段感人肺腑的言说,就是东方传统妇女那种贤良淑德的典范代表,对丈夫对家庭无比的坚贞,听着让人动容。
她说,结婚一开始也许会感觉不幸福,觉得结婚是幸福的是错误的,结婚不是等待幸福的到来,而是创造幸福,是一对一的信任,是在一起创作幸福中获得幸福。她对着门深情的表白,让人难免有些动容,她坚定的要等丈夫回来。
这时,那对邻居夫妻抱着孩子与老人点头示好。
她在桌角发现过她的一截绳子,她拣起来,用舌头舔来舔去,也许回味着他留在上面的体温,接着她脱掉了衣服,用绳子摩擦身上……
而此刻公公正坐在门口的绿色中,自言自语,他说,老婆,她真是个好媳妇,幸一太不知道珍惜了,她真是个好媳妇……
电影中流露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一个家庭却难以沟通,老父亲终日留恋着酒馆,从中得到安慰,他的儿女不了解他的孤单,女儿在外面从事色情服务家人却一无所知,即便她的第一个客人就是自己的哥哥,依然没有人在意,她的一句话将这一切都明朗化了:"大家都不知道对方在外面做什么",在家里都可以相互掩饰,何况在外面?
电影就在阴暗与阳光中交错,在轻松与沉重中更迭,通过光线与场景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一个平静家庭之中的暗流。
百合子实在不能算是一个不好的妻子,她对待丈夫无微不至,小心翼翼,甚至他的变态要求也都尽量满足,但她却又难以控制自己,和小叔子通奸,这在中国人看来绝对是难以接受的,欲望和她的忠贞并不矛盾,出轨和她的坚持似乎也不冲突,总是原本是件难以平衡的事情,但在这里却好像无比和谐着。
变态家族,族人各怀鬼胎,归根结底,还是欲望作祟。
相关链接:
片名 变态家族
年份 1983
导演 周防正行
主演 山地美贵 大杉涟
时长 63 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罗双树:情感的释放
真的被河濑直美电影中的从容不迫和清淡婉转所吸引,《萌之朱雀》是这样,《沙罗双树》也是这样,就仿佛生命的美全都在那些不相干的事情上--奈良的古老小镇,镇上各有故事的人,绚烂的沙罗节,失踪的男孩子,还有情窦初开的少女,只是似乎多了些阴沉,从电影开始就让人感觉被什么压抑着,有微微窒息的感觉,尽管镜头是那样的缓慢,直到最后一刻,新生命的降临才冲破这种压抑,终于可以大口呼吸。
日本是乐于讨论生死的国家,岛国的地理环境使他们对生死有独特的见解,比如他们钟爱樱花,因为花期短却开的绚烂,在俳句里有著名的一句"沙罗双树的花朵,昭示着胜者必衰的道理"有着难以言喻的悲凉之感。
电影开篇,缓慢的镜头静静的从下移到上,又从右移到左,把俊的家整个交代了一遍,屋子里有一束光,从天顶直直的落下来,屋外的声音很静,有虫鸣和寺庙里敲钟的声音,一声声的,如同直接敲到人的心里。
俊与他的双胞胎哥哥不知道在园子里洗什么东西,阳光很亮,看不清楚他们的脸,只听到他们在说"能洗干净么?"然后俊突然跑开了,哥哥圭追了出去。
想必兄弟俩常玩这一个游戏,在小镇里一个跑一个追,甚至连动作都保持一致,我们看到他们所居住的小镇是如此的古朴安静,窄窄的小巷,周围有很绿的树,地不怎么平整,滋生着嫩绿的小草。
两个人在树林里奔跑的画面像两个精灵玩耍,白色的上衣在一片绿色中显得格外耀眼。
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尽管景色如此优美宜人,因为耳边那似有若无的钟声让人有些难受,果真,圭拐进另一条小乡,俊也随着跑进去,可是巷子里却空空如也,他顿时有些张皇失措,他回身,看到旁边是一个荒废的寺院,里面有红色的栏杆,他用手推推门,门锁着。
此时此刻,他站在空无一人的小巷中,四周寂静无声,他被巨大的恐惧包围,无所遁形,他转过身,丢下不知所踪的哥哥朝家跑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1997年炎热的仲夏。俊跑回家,妈妈问他"圭呢?"他嗫嚅着说:"找不到了"。
如果一切只是一场游戏该多好,圭,那个和他长相一样的男孩子会带着坏坏的笑脸回来,嘲笑弟弟的胆怯和懦弱,一切都没有发生,他们还可以玩同样的游戏,在追追跑跑中长大,可惜他的确丢了,时间匆匆的流过,圭依然杳无音信。
若干年后,俊已经长成一个17岁的少年,他喜欢画画,每天载着邻居家的女孩子夕一起下学。
夕是安静而美丽的女生,有厚重的美,她站在他的单车后,他把书包背在前面,穿过宁静古朴的小镇,错落的房间和葱茏的树。
最初也就是封面上的那道安静的风景吸引着我,两个孩子的幸福时光,简单清澈。
夕和俊青梅竹马,两个人都对彼此暗生情愫,却谁也不开口表白,相互试探,女孩子给俊送西瓜,约他陪自己去逛街。
俊并不拒绝,点头答应,在鞋店里,遇到了夕的母亲,她是一个独身妈妈,和夕感情很好,两个人愉快的交谈,把俊忘在了一边,俊只好悻悻的离去,有些失望有些无措的落寞样子十分可爱。
回家的路是一条狭长的小巷,母亲突然对女儿讲起故事,我喜欢这样的画面,两个人穿着新修的木屐,在地上踩出咯噔咯噔好听的声音,阳光藏在屋子的背后,时隐时现,母亲终于把女儿看作大人,才能这样平等坦诚的倾诉秘密,她说:"我不是你的亲妈妈"。
奇怪的是夕似乎并无反应,依然安静的跟在她身后默默的走,她开始讲她的故事,关于爱,并不怎么美好,却让人动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她说,从前有兄妹俩,他们感情特别好,妹妹一直爱着自己的哥哥,以为会和他相伴终老,可是后来哥哥和另一个美丽的女子结婚了,妹妹虽然痛苦却只能送上最好的祝福。
而哥哥是个不安定的人,在妻子生下孩子之后仍然离家出走,自此失踪一直没有音训,留下妻子女儿,妻子日渐消瘦,于是他的妹妹就主动承担起抚养哥哥的女儿的任务。
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到了小巷的尽头,她停了下来,阳光全部被房子挡住了,夕依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淡淡的说,我说你怎么会有关西的口音呢?
她们走出巷口,街道上一片灿烂,母亲脱下了脚上的木屐说,这不是我的鞋,是你爸爸穿过的。
有些不伦的情感,因为是宽容的,所以没有丝毫不洁的感觉,一直觉得血缘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感情才是无可替代的,她们那样的亲密,那样的亲近,相互依赖,所以夕的平静也是可以理解的。
警察的到来打破了俊一家表面上的平静--警察在屋里和俊的父亲交谈,这一切都被俊听到,圭的尸体找到了,让他去确认。父亲似乎有些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反复问着,您确定么?
找不到也许还存有一些希望,找到了,就注定颠覆所有幻想。
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更不愿面对几年前的那个夏天,他发疯似的想要跑出去,被父亲和又已经怀孕的母亲拦在屋子里。
原来,所有人都无法走出那年夏天的阴影,他们彼此只是不说,只是安静的生活着,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着巨大的伤口,一碰就会很疼,而警察的到来几乎要把这个伤口撕开。
俊的画室里有一张很大的画像,看起来像自己其实是失踪的哥哥圭,他问爸爸:"你看他像谁?"。
父亲对他说了一些听起来很玄妙的话,关于过去,关于记忆和遗忘,其实他们都懂,只是谁都不愿意直白的说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挥毫在宣纸上写下"阴风"两个字,一家人全部沉默着,只听见窗外的蝉鸣,也许他们开始接受并面对那一个真相。
俊独自走到圭当年失踪的小巷--古老的小镇有种特殊的安静和纯美,白色的小猫在草丛里睡觉,蝴蝶在树叶上交配,蝉在树上震颤着翅膀飞开……俊的耳朵里不断出现一些碎片似的话语,他站到那个寺庙前,里面依然没有变,有红色的栏杆。
夕和圭一起坐在绿树掩映的房间门口,两个人都沉默着不说话,夕突然转过脸亲吻俊,镜头在他们周围摇摇晃晃,那么久,却那么缓慢,她坐正,仍没有一句话,时间静静的流走了,只听得见蝉和小虫鸣叫的声音。
总要有一个人先主动,才能让故事继续下去吧,可爱的夕,勇敢的夕停止了这一场无休止的试探,我喜欢她的那种安静和从容,以及那羞涩的长吻,干净的如同那个清晨,那片绿色。
沙罗节开始了,这应该是电影的华彩段落,那么长的舞蹈,重复的动作,重复的吼叫,似乎是前面压抑太久之后的情感爆发,我多么的希望那种情感的负累可以在这一次欢腾中释放,可是跳舞的队伍行进缓慢,一次次重复同一个动作,后来下雨了,一切又都恢复到最初的压抑中去。
正在学校画室的俊和圭,突然听说母亲发生了很大的事情,疯狂的往家奔跑,很奇怪,俊居然没有骑车,似乎这只是一次为了奔跑而奔跑,总之两个人气喘吁吁的样子很可爱,也让人感动,看到母亲安然无恙,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原来他是那样的爱她,尽管表面上看他们如此疏远。
俊的母亲就要生产了,那样的场面是在任何电影电视里都不曾有过的,一家人围坐在她身边,还有夕和夕的母亲,他们和她一起呼吸,轻声说着鼓励的话,丈夫紧紧握着她的手,这也是一个漫长的段落,在如此烦闷冗长之后,终于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几乎每个人都难以掩饰的笑了起来,是个可爱健康的男孩子,接生的人给他洗好了澡,母亲把他报在怀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只有一个人在默默流泪,那就是俊,但是他的表情也是从容的,平和的,在那一刻,这一家人,包括我,都得到了最畅快的情感释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演似乎将故事的结尾放回在最开始,同样的盛夏,还是有虫鸣和寺庙里敲钟的声音,镜头还是摇摇晃晃的摇向了两个蹲在院子里洗着什么东西的兄弟俩,只是这一次,画面十分的清晰,那是奈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四口之家,他们不知道,不多久后,自己将遭受怎样大的伤害,以及他们将用怎样漫长的时间才能平复这伤痛。
电影讲述着关于死亡,关于爱,关于生命和家庭,很琐碎,却因为镜头里流露出的绵长细腻,以及情感由极度压抑到最终释放的畅快,让人对它欲罢不能的喜欢。
圭的失踪让一家人仿佛停滞了,尽管时间仍在流逝,他们却永远停在了那个夏天,不知不觉过了五年之后,十七岁的俊已经是高中生。他加入了艺术俱乐部,想为圭绘制一幅真人大小的画,尽管家人之间都没有再提起这件事情,但事实上他们都没能走出阴影,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也算是对爱人的保护,俊更是无法忘记这位杳无音信的兄弟。
俊与青梅竹马的夕暗生情愫,但羞涩的少男少女只是笨拙地悄悄试探着。几年来,俊和夕的家庭都承载着沉重的感情无从释放。每个人都在寻求出路。终于有一天,夕发现了自己出生的秘密,看着新弟弟的出生,泪眼婆娑的俊也明白了他的双胞胎兄弟从何而来。在这一刻,阳光才真的落进了这一家的生活中,时间才又以往常的姿态流动起来。
除了俊的故事之外,夕和母亲构成了另一短情感篇章,简短却精彩,因其背后有着丰富的内容,母亲与她兄弟的感情绵延到夕的身上,让我们明白感情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珍爱最宝贵真诚的东西。
《沙罗双树》是一部情调异常安静的影片,在平缓、细腻的线条中流淌出生活的情绪。影片以一个长达四分二十秒的手摇式长镜头开场,记录了男孩圭"神隐"般的失踪,但至始至终没有说明失踪的真相,只是作为其后表现麻生一家三口在圭失踪之后的情感挣扎及转变的一个契机。圭的失踪,给这一家人心理蒙上了不可揭开的阴影及情感缺口,每个人将悲伤埋在心底过着各自情感封闭的生活,所以寻找情感释放的出口及未来方向则是影片的真正意义。其后影片利用多处隐喻渐进地催生着一家人的重生,而众人狂舞的沙罗节场面则是导演为其"沙罗双树"寓意刻意安排的,也是对过去阴霾情感的一个终结,也是全片节奏最为跳跃、色彩最为明快的一段。同样是关于寻找"出口"的影片,河濑直美并没有像日本其他导演那样暗揭疮疤来现实说教。她用女性导演独特的细腻、含蓄视角,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不凡经历来说明在现实磨难、生命飘忽面前每个人必须该有的生活态度与追求。可以说,这是一部在平实叙事中言物励志的影片,带着一种蓬勃的光明之感。
全片对白不多,更多地是透过写实、干净利落的长镜头画面,运用人物肢体语言表达情绪。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较多地对古旧的奈良县风貌的丰富描述,除了透过奈良的历史感为影片营造出视觉上的隽永外,更是奈良出生的导演河濑直美对故乡眷恋情绪的一种体现。
对于导演河濑直美来说,这部影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她重回故土,通过对奈良的风土人情的考察与表现,构成了对自身的一次回溯与追忆。另一方面,近几年创作状态的低迷,《火垂》的失败,加上与仙头武则的离婚,都让她感到身心俱疲。这次《沙罗双树》能入围戛纳竞赛单元无疑对她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屈指算来,曾有份角逐金棕榈的日本电影人只有寥寥几位,她作为女导演,又是创了个记录。
相关链接:
片名:沙罗双树
导演/编剧:河濑直美
主演:福永幸平 兵头佑香 生瀬胜久 樋口可南子
片长:98分钟
其它:日本"唯美派"女导演河濑直美2003年作品。戛纳金棕榈奖入围影片。是导演对故土奈良的回忆与追溯,也是其个人创作状态再次振奋的成功尝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京日和:怀念的一种方式
每次看到携手而行的老人,心里就会涌动着说不出的感动,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总觉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句子,这是最真实却又奢侈的愿望。
相爱的人难免会面对离别,特别是无法抗拒的死亡,于是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怀念爱人,摄影家荒木经惟是温和的,他出版了一本关于妻子的写真集。
这是很自我的表达,却感动了无数的人。
相聚短暂,离别却漫长。
电影改编自摄影家荒木经惟纪念妻子所写的散文集,当竹中直人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即刻便被吸引,决心要将他拍成一部电影,作品感动了这位导演,所以他在影像及人物的情感上有着相当精当的把握,包括表演上的每一个小细节都与整部电影交相辉映,虽似无意之做,却是行云流水般酣畅自然。
《东京日和》是一段温馨浪漫的记忆旅行,总有些事情是你想忘也忘不掉的,总有些人会在你的记忆里长成花朵,在无风雨的日子里妖娆的绽放,总有孤单和寂寞的时候,于是那些时光,那些人和事就会变成一潮温润的水,静静的将你浸湿,让你感觉温暖。
电影中的岛津巳喜男接到出版社的电话,他的记叙妻子的新作即将出版。
这让他又想起了自己已经故去的妻子,望着家中明亮的阳台,看到那只突然跑开的小猫,他仿佛又看到了最爱的妻子站在那里晒床单,她转过身,做出各种可爱的动作……
只是那些日子已经随着她的离开,而永远的离开。
他说:"感觉阳子仍在这见屋子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那种孤单的感觉一定可以将人吞没,无可遁逃,所爱的人已经不再这个世界上,但在熟悉的空间里,她却似乎无所不在,无孔不入,随时随地勾起旧日的记忆,因而变的脆弱,变的痛苦。也正是因此,我喜欢着岛津的温和,在那个被记忆充塞的房间里,他依然平静的过活,面对着她的照片,细数旧日,深刻的缅怀着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当我们什么时候不在讨论爱情的时候,爱就在爱情里闪着光。"这句看起来很拗口的话,曾经却实在的打动过我,苦苦寻找的东西,也许在不经意间就触摸到了。
《东京日和》里的爱不是激越澎湃的,甚至连这个"爱"字两夫妻都吝惜着不说,但那种亲昵的情感却充斥着每个毛孔,从每一个微小的地方缓缓的流淌,渐渐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电影一直是温和的叙事,就像在严寒的冬日里坐在空荡荡的小饭馆里吃一碗馄饨。
阳子是个神经质的女人,就像《爱的捆绑》里的女孩子,她们需要的是爱,因为只有爱才能包容并治愈这种病态。
在岛津同事的聚会上,她因为记错了人的名字而焦躁不已,她经常会离家出走且几天不归,她经常对公司扯谎,甚至不惜用一些恶毒的谎言,她强迫邻居的男孩子穿女孩子的衣服……但是她又是可爱的,有些孩子气,特别是快乐的时候,她眼睛里有一种单纯的神采,似乎整个世界都可以映照在瞳孔中。
岛津的爱大多是用回忆来表现的--因为深沉的爱着,才会纠缠于回忆,才会难以摆脱,包括那些照片,包括书,包括房间里的一切,他们都有着昨天的气息,难以挥散。
岛津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摄影师,他算不上高大为猛,更谈不上英俊潇洒,妻子阳子却比他小很多,而且非常漂亮,岛津是个温和的中年男子,他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没有固定的工作,却从没有放弃摄影,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是他镜头里的主角,但最重要的却是妻子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起画家塞尚,他也画了许多妻子的画像,但那是因为大多模特无法忍受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动作。岛津为她照相却纯粹是为了喜欢,就像歌里唱的,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他曾经自费为阳子出了一本写真集,但这并没有让他成为名人,仍然默默无闻,本来那书就是他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而已。
只在某一刻,这个并不至关重要的细节感动着我--岛津和阳子在戏院门口排队买票的时候,前面有一个女人频频望向他们,然后终于走过来要签名。他的书还是有人看过并且喜欢的,岛津和阳子那一刻表现出来的喜悦真的让人感动,我留意他是用左手前下了自己的名字。
总觉得这是件很奢侈的事情,爱一个人并不锁在心里,而是大声说出来,想尽办法让它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然后用余下的时光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这一份爱,或者说是尽情享受着这一份爱。比如Lennon,他把对妻子的爱写进歌里,唱遍了全世界,与他们毫无瓜葛的我听到时候,依然感到了这份爱的真挚与热烈。
爱情也许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轰轰烈烈,那么热火朝天惊心动魄,它就是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潜入生命,那么的细枝末节,甚至有些琐碎繁冗,却是温情的,没有天荒地老的事实,却有天荒地老的感动,看到岛津和阳子那些生活片段的时候,我才深深体会到人们挂在嘴边的那一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曾经拥有过那么多美好记忆的他们,还要永远做什么?一个美丽的刹那即永恒,何况他们所有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刹那而已?!
日本电影在细节上很见工夫,他们擅长表达生活中种种细小的感动,这也就是所谓的此处无声胜有声,甚至省略了所有的直接的表白,只是用一种潜藏的激荡让人产生共鸣。
她没有留下只字片语就离家三天,他去单位询问才知道她谎称丈夫出了车祸已经请了假,他非但没有因为她这恶毒的谎言而发疯,反而平静的叮嘱她的老板,不要告诉她自己来过,如此小心温存的保护着他的神经质爱人,而她回来的时候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带回来邻居的小男孩开心的做着游戏。他把她当成孩子,所以宽容的爱着,包容的爱着,不计较得失成败的爱着,两个人回到老家柳川为了纪念结婚周年,他在理发店剪头发,出来就不见了她,他疯狂的跑在小镇的每一个地方,一脸的焦虑气喘吁吁,就像丢了孩子的父亲,当看到她趴在床上沉沉睡去的模样,他笑了,眼泪却簌簌的掉下来。
岛津的那种状态以及那种表情很真。
岛津有一次偶然看到一个人走在街上的阳子,慢镜头让阳子有了格外不同寻常的飘逸感,在人群中一脸平静的匆匆走过,远出的岛津心里却被什么触碰,他说,这是结婚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单独的阳子,他看到一个陌生的男人与阳子搭讪,她脸上有恬静的笑容,他说,想到没有自己她仍可生存难免难过。
她习惯于依赖他,而他也习惯了被她依赖,从没有想过两个相濡以沫的人会分开,从来没有想过,于是看到独自一人的她脚步轻盈的走在这个繁华的城市,也有帅气的男人上前搭讪,心里就会起了那种难以言语的落寞,是的,离开了自己,她仍然可以生存,就像没有了阳子,他还是要平静的生活下去一样。这样的现实谁都懂,只是相爱相处的时候,大家都不去想,真的想到了就会难过。
岛津在那个晚上约了阳子去喝咖啡,有的时候在不需要理由的日子约会,会有特别不一样的感受,他手里拿着一本叫"生命"的书,也就是白天和阳子说话的男人在手里拿着的书,岛津的爱就是这样的细枝末节,他从不把它挂在嘴边,却对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格外的小心谨慎。
晚上回去的时候,两个人踢一个易拉罐,像是小孩子任性妄为的举动,夜色里,因为这个小游戏两个人都快乐的不行,从平地到楼梯,一直不忍舍弃,他们叫那个罐子"罐太郎",鼓励它好好努力,和它说再见,就像路上遇到的老朋友,我想这也就是情趣吧,毫不做作的趣味昂然,生活本是琐碎平淡索然寡味的,要从这平淡的生活中找到闪光,玩味那些极其容易错过的美好,才能真正的理解生活,享受生活。
电影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地方就是两个人在大雨瓢泼的天气里,蹲坐在草地里弹"钢琴",两个人晨跑的时候发现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形状很像钢琴,两个人极有兴致的冒雨跑过去,四只手指在上面跳跃,嘴巴里哼唱着《土耳其进行曲》……快乐的无可救药,这样的场面有一点点的疯狂,特别是对于一对已经结婚11年的老夫老妻来说,他们深爱着对方,并在这丰盈的爱里得到滋养。
阳子已经有了生病的迹象,有了幻听,总觉得耳边有蚊子在嗡嗡,她偏执的要邻居小男孩穿女孩子的裙子,并且把他带到钢琴前教他做数学,我想阳子在潜意识里一定非常想做一个母亲,但是她永远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阳子的最后一张照片就是她蜷在船上,安静睡着的样子,这个世界也许残缺不完美,但对她来说,因为有了岛津而变的美丽丰盛。
这是一种内敛的感情故事,日本的作品好像大多这样,恋爱双方都不将感情挂在嘴边,因而使得电影中弥散的是安详的气氛,不刻意煽情,甚至,避免煽情,来取悦观众的,则是一种安静与平和的人生。音乐是一部影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整部电影中,背景音乐大多是钢琴和小提琴演奏的。钢琴是一切乐器中最温柔的音乐,而小提琴,则是温情与萧瑟的组合体,有了这两种乐器的铺陈,剧情才越发完整。在影片结束后,我突然想到徐志摩的一句诗:"希望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岛津对阳子的爱,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感觉,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啊!我想,或许这就是平凡人生所寄寓的不平凡吧!
"东京日和"源自日本写真大师荒木经惟的一本散文随笔,以超现实的手法概略了他一生的事迹,导演此片的是日本超一流导演竹中直人,他把影片的叙述焦点降落在了荒木经惟和爱妻阳子的爱情故事上。从生活的细节出发,捕捉最原始最本质的恩爱缠绵。竹中直人初读荒木经惟的作品即被感动,他决定自导自演,但是对于女主角阳子的人选,却颇费踌躇。最终选定中山美穗。对于她,竹中的感觉是"除了美丽,她作为一名演员,还具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力量,但她本人对策却有些迷茫……这种感觉非常好!"
相关链接:
片名:东京日和 Tokyo biyori
导演:竹中直人
主演:竹中直人/中山美穗
播放时间:179分
上映时间:1997年
发行公司:东宝映画
获奖情况:第22届报知电影新人奖
幕后故事:
本片的创作动机颇富戏剧性。93年的夏天,竹中在一家书店闲逛时,无意中看到这本散文集。在竹中眼中,荒木夫妇是后现代主义和抽象艺术的代名词,他对夫妇二人先前的作品并不感兴趣。但被书籍封面的向日葵吸引,忍不住随便翻了几眼。
"我是站着读完的,然后就哭了。"两年后,竹中接受《创作》杂志采访时这样说道。书中内容深深打动了他:"接下来的半年里,我的脑海中全是关于这本书的记忆,忘不了,我无法忘记。"因此他决心一定要将《东京日和》中的文字变成画面,搬上银屏。
94年初,竹中通过《创作》(Create)杂志,与荒木进行第一次正式会面。席间,对于竹中将本书改编电影的念头,荒木只是礼貌的敷衍,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后来剧组美术人员的不断上门拜访,他才真正感觉到竹中的诚意。
此时的荒木仅仅是答应了竹中改编电影的要求,他让竹中全权代理,自己并不想参与。但这违背了竹中的本衷,在竹中看来,如果本片没有荒木的参与,就等于没有灵魂。他发誓想尽一切办法说服荒木。
竹中亲自去书店订购了20余本《东京日和》,送给朋友和他认为是志同道合的人。结果,94年夏日的某天午后,戏剧性的场面再次发生。那天下午,一群神秘的客人突然出现在荒木家门前,他们提出要拜访荒木,开门的一瞬间,荒木惊呆了。
他们全部是日本演艺界鼎鼎大名的人物,其中有《谈谈情、跳跳舞》的导演周防正行、《失乐园》的导演森田芳光、《铁男》的导演冢本晋也、久未公开露面的三浦友和与中岛美雪、岩井的爱将浅野忠信,以及当日虽名不见经传,但一致被大家看好的偶像派明星--松隆子。
他们想在剧中演一个角色,不要一分钱的报酬,不论角色的大小。他们恳请荒木答应。竹中的执着终于打动了荒木,除了参与影片的摄影指导与剧本改编之外,他甚至还亲自上阵,饰演了一个角色。
负责编剧的是竹中的老搭档岩松了。起初,他十分忠于原著,但不久发现如果完全按照现实中的荒木进行改编,将出现许多限制。最好决定将主人翁摄影家的身份保留,但性格和细节都做了改动,至此剧本才得以顺利完成。
竹中将男主角命名为"岛津巳喜男",也就是岛津保次郎和成濑巳喜男--两个竹中最喜欢的导演名字的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5-7 05:34 , Processed in 0.0232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