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28307|回复: 42

阿萨耶战役-威灵顿早期成名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 21: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1803年,拿破仑和反法同盟间的战事进入了一个相对的间歇期。这时在远离欧洲的印度,爆发了另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即英国征服本地王公的第二次马拉塔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一位年轻的英国将军脱颖而出,他就是阿瑟.韦尔斯利,十年多以后,人们更多记住了他的封号--威灵顿公爵。

在18世纪,印度由多个王国组成,中部的马拉塔王国较强悍,占有辽阔领土。但是马拉塔的各位有实力的王公长期不合,为争夺统治权,你攻我打,内战频繁。英国为了扩大在印度的控制,采用了分而制之的战略,1799年,英国先扫平了印度南部的莫索尔,有“莫索尔之虎”之称的土王提普毙命。恰在不久后,马拉塔发生了重大事变。1802年10月,马拉塔国的实力派王公辛迪亚和霍尔卡赶走了名义上的国王巴吉.拉奥二世,这位国王从首都普那(POONA)仓皇逃到英国控制区求助。英印总督莫宁顿爵士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把马拉塔变为附庸国,削弱各王公的势力。12月,与逃亡国王拉奥二世签订了《伯塞恩条约》,并保护他返回首都。然而事与愿违,王公们更认为拉奥二世是个英国傀儡,停止了互相争斗,一致反对国王。1803年8月6日,英国与王公们和谈破裂,战争爆发。英总督莫宁顿爵士的计划是分南北两路进军马拉塔,南路的前线指挥就是他的弟弟,在扫平莫索尔立下大功的阿瑟.韦尔斯利,将来的威灵顿。

他面对的是马拉塔王公辛迪亚,这位王公有一支较精良的部队。法国军官伯埃尼(de Boigne)在20年前开始以欧洲标准给辛迪亚练兵,后来由另一个法国军官皮尔隆(Francois Perron)接手。辛迪亚在这两人帮助下,组织了4个旅1万5千的正规军,全部欧式组织训练,装备欧洲的枪炮,并雇用了一些法国,葡萄牙,甚至英国军官。正规军总指挥由汉诺威军官普尔曼担任。除了这支正规军,辛迪亚还有2万多骑兵,和2万多非正规部队。

阿瑟.韦尔斯利的主力部队由1万人左右英印军组成,其副手斯蒂文森上校还有9千海德拉巴联军。其中只有不到二千是英国人,分别是第74,78,94团(此团配属斯蒂文森)各一个步兵营,加上第19轻龙骑兵团。韦尔斯利深知敌我两军的特点,自己的部队训练普遍比较好,英国部队虽少但善战。辛迪亚正规部队训练装备较精良,不过其余2万骑兵和众多非正规部队组织差,在袭扰时能很好发挥作用,大战能力则低。所以要击败他们,最好的方式是机动进攻,并寻求机会在有利条件下打决战。

韦尔斯利首先挥兵攻击马拉塔的山地城堡阿梅努格尔。8月8日,战争开始第3天,韦尔斯利率部强行军到达,当日就拿下了城堡外围。四天后,1400守军便在连续打击下缴械投降。攻城期间,韦尔斯利看到一名候补军官当先爬上云梯接近护墙,但是云梯立刻被守城者推倒了,那名候补军官被从最高处甩到空中,重重摔了下来。只见那个人不顾伤痛,从地上爬起,大步赶过了众人,不久又站在云梯最高处。韦尔斯利问部下,这人是谁?部下告诉他这是78团的柯林.坎贝尔。韦尔斯利记住了这个名字,坎贝尔不久获得提升,后跟随韦尔斯利到了半岛,一直征战到滑铁卢。多年后,韦尔斯利成为威灵顿公爵,坎贝尔也成了锡兰总督,威灵顿见到这位老部下时开玩笑说,他们第一次认识时坎贝尔总督阁下正在空中。

占领阿梅努格尔,韦尔斯利没有停步。他得到情报辛迪亚军在海德拉巴北面的伯克顿扎营,决定过戈达瓦里河,向敌军快速进击。9月20日,为了更好利用道路和补给物资,他在贝纳普尔和副手斯蒂文森上校分兵行军。韦尔斯利率7000英印军行动,斯蒂文森在距韦尔斯利14英里的山谷平行进军,按计划两军在距离伯克顿12英里的一个村庄会合,然后在24日和敌军决战。23日,韦尔斯利按时到达了会合点,但分开行动三天的斯蒂文森上校没有了一点踪影。原来附近有两个镇重名,斯蒂文森搞混地名迷了路,这个意外让韦尔斯利只剩了计划中一半的兵力。在韦尔斯利急切等待斯蒂文森时,一份情报送到了他手里:辛迪亚的骑兵已经离开了营地,步兵扎营未动,但敌军此时距他不是原先报告的12~14英里,而是在阿萨耶附近,只有6英里。

韦尔斯利立刻亲自进行侦察。快马奔驰了4英里后,这位年轻的将军看到了惊人的景象。面对的不只是原先被告知的步兵,是包括大量骑兵和炮兵的几乎全部辛迪亚军主力,还加上一部分庞斯拉王公的士兵。共有包括3个旅精锐步兵,两万骑兵的4万多部队。这支大军绵延展开在近7英里的平原上,隔凯特纳河在对岸安营扎寨。步兵和炮队在阿萨耶村中央,周围是骑兵。凯特纳河保护着部队正面,约阿河保护着部队后方。这是个相当稳固的位置,不易受突袭,法国人训练的队伍看来不简单。韦尔斯利开始快速思索对策,斯蒂文森踪迹皆无,敌军比原来情报报告的要强大,距离又是这么近。撤退未尝不是个选择,但敌军有20倍于己的骑兵,很难全身而退,辎重会损失,这支印度人为主的部队赖以作战的士气会彻底失掉。如果进攻,韦尔斯利只有7000人,其中1500英军,炮22门,敌军有4万之众,炮100门。实力悬殊外,英印部队在酷暑下经过40公里连续行军后人困马乏,进攻看似以卵击石。沉思中的韦尔斯利忽然转头问一名随军印度使节怎么想,印度人礼貌地答:“强的不一定胜弱的。”一句很得体的场面话。不料韦尔斯利真下令了--进攻! 惊讶中的印度人几乎认为这位将军疯了。

韦尔斯利并非在作一场冒险赌博,他在观察中发现了辛迪亚军一个不易察觉的破绽。两条一前一后保护马拉塔军的河流在偏东一些的地方汇合,河之间的平地逐渐变窄。如果能从这一带渡过河,不但可以侧击马拉塔军,敌军抵抗时,无法在两河交汇较窄的地域内展开庞大的部队,另外两条河让马拉塔骑兵机动受限制。只要能从东侧渡河迂回,英印军就能形成绝对的地形优势。计已定,韦尔斯利直向马拉塔侧翼进发。

在靠近横在前面的凯特纳河时,向导带来了令人失望的消息: 河岸很高也很陡峭,没地方可以涉渡。韦尔斯利一言不发,举起望远镜,延河岸慢慢扫视。忽然,他的视线停住了,两个看似不很特别的小村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两个小村庄就在他准备渡河的地区内,隔河相对。韦尔斯利立刻想到两个村隔河而建,一定是因为那里渡河交通方便,很可能可以涉渡。韦尔斯利派出了工兵勘测,工兵们很快证实那是个涉渡口,炮兵都可以过去。

部队向新发现的涉渡口急进,但辛迪亚部队已察觉了英印军的出现,炮弹开始向这边射来。韦尔斯利把部队迅速带过了河,布置成三线,步兵在前两线,骑兵在第三线。现在的形势是英印军左翼靠着刚渡过的凯特纳河,右翼接近远端的约阿河,对着阿萨耶镇。他的作战方案是从中央和左翼主攻,如果这两个方向成功突破,敌军会被挤压到约阿河边,前拥后挤的马拉塔军将崩溃,阿萨耶镇会不攻自破。在英印军部署的同时,辛迪亚军也快速变换着队形,大炮和步兵不断转向了侧翼和英印军相对,一切作得井井有条。即使知道他们经过欧式训练,这样的战术素质仍很让英印军吃惊。韦尔斯利调整了一下部署,命令右翼的奥拉克上校向右前方向移动,后续部队填补进来,扩展战线以防出现漏洞。同时他告诫奥拉克不要冒进。辛迪亚军火炮越来越多地转过方向,每分钟都会有更多炮弹打来,事不宜迟,韦尔斯利没有犹豫,现在立刻总攻击。他的队伍在炽烈的炮火下前进,辛迪亚军很顽强,但仓促转过来的队伍挡不住韦尔斯利的凌厉攻势。英印部队迅速夺取了第一线的炮阵地,一些顽强敌军炮兵佯装中弹倒地,待英印军冲过,捡起地上的枪从后面射击,但马上被第二线英军打倒。失去了火炮的马拉塔人逐渐失去了斗志,象韦尔斯利预计的那样,向约阿河边的阿萨耶溃退。

在中央和左翼进展顺利时,一个意外的危机发生了。英印军右翼的奥拉克上校不知是被硝烟所迷惑,还是没理解命令,不顾韦尔斯利的告诫,过于突前,直冲向阿萨耶镇的马拉塔火炮前,损失惨重。辛迪亚王乘机亲自督队反击,大队骑兵压向英印军右翼。英74团勉强组成方阵拼命抵抗,但寡不敌众。现在形势变得微妙,英印军左翼中央突破成功,但右翼危在旦夕。韦尔斯利不假思索,跃马赶到后备骑兵前,亲自带骑兵向右翼反冲锋。韦尔斯利带领本地骑兵4团,麦克斯韦尔上校带领英19轻龙骑兵团并排杀入敌阵。激战中,韦尔斯利的坐马两次被打倒--一匹被炮弹打翻,一匹被名马拉塔炮兵用矛戳倒。但他仍身先士卒战斗在前列。在英勇的骑兵和中央得胜的步兵联合进攻下,被挤压到约阿河边的马拉塔人彻底崩溃了,他们的汉诺威总指挥勉强溜走,其余的人争先恐后地逃过约阿河。

英印军取得全胜,歼灭敌军6千人,缴获约100门大炮,敌军阵亡者包括辛迪亚王公的首相加多恩.拉奥,法国上校多桑。英印军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损失1584人,其中英军650人。这是威灵顿(韦尔斯利)第一次指挥大型战役。情报的差错,副手的失误使他不得不面对近在眼前的6倍敌军。但他以巧妙的战术,过人的洞察力和胆识赢得了一场决定性的大胜。

附英印军战斗序列:
步兵(6个营):
英第78高地团(1个营)
英第74高地团(1个营)
印第118团
印第10团第1营
印第12团第2营
印第4团第1营
印度前卫队
骑兵(4个团):
英第19轻龙骑兵团
印第4,5,7骑兵团
非正规骑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 21: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9轻龙骑兵团冲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 22: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传说“莫索尔之虎”的土王提普是被暗杀的。虽然韦尔斯利兵力占劣势,但是对付印度人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 08: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文。资料很清楚,战役步骤也非常清晰,写的也很精彩,加精!
看起来马拉塔的骑兵主力部队都没派上用场(隔离在河西),韦尔斯利选择的进攻地点很巧妙,众所周知:一支兵力雄厚的部队如果无法在宽广地段展开,只能重叠部署,那火力会减少大半,威力也会减少。再加上无骑兵的保护,那面对敌人骑兵冲锋的时候,阵型将会被打的四分五裂。印度土王军战力虽然差些,但装备,训练都是欧式,兵力更占压倒性优势。韦尔斯利的计划应该是(不对请指正):
1,从河东渡河,选狭窄地段为战场。(克服了渡河处地势陡峭的困难,渡河口选的好,有点像苏黎士战役。)
2,看出马拉塔军部署的漏洞:骑兵主力在河西。于是实行快速机动,到河东侧击,这样河西的敌人骑兵无法快速渡河机动。妙笔。
3,狭窄地段集中主力攻击,7000人比4万有很大人数劣势,但集中在一个狭窄正面上,火力基本无区别。这样就把部队火力运用到最大优势。
4,左翼中部突击,斜线式把敌人往后面赶,这样更分割了敌人。
5,右翼被突破后临危不乱,亲自指挥骑兵预备队反击,马拉塔军吃了大亏(骑兵被隔在河西,转不过弯了)。
全胜后俘获所有大炮,可见还是有能力追击的。当然,敢用7000拼4万也是很有勇气的。
PS:如果这4万人是法军,我估计应该是另一种结局了 :i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 18: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很好。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威灵顿渡河的这个地区两河间的宽度大概1500米不到。按1米半一个人正面只能容1000人,马拉塔人就算能有机会部署,也要叠40排。这个攻击点选得非常巧妙。其后的斜线进攻更加剧了敌人的混乱。
图示渡河的马拉塔骑兵是较后期的位置,起初也是在两河间偏西侧。本来这支骑兵就是以袭击见长,组织较差,这时又得渡河,队形就更差了。这种攻击对英印军布好阵势的留守部队构不成威胁。只能眼看主力崩溃。
全胜后英印军没作大规模追击,因为部队战前行军40公里,又打了3个小时恶战。骑兵也较疲乏,否则战果可能还大些。
要是对阵法军,那可就不同了。法国步兵机动能力强,作战也顽强。法国骑兵要是渡河估计队形不会有多大影响,尤其要是在克勒曼等指挥下。那样威灵顿就会改变战略,不用这种锋芒毕露的打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3 05: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6年3月2日 18:31 发表
分析得很好。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威灵顿渡河的这个地区两河间的宽度大概1500米不到。按1米半一个人正面只能容1000人,马拉塔人就算能有机会部署,也要叠40排。这个攻击点选得非常巧妙。其后的斜线进攻更加剧了敌人的混乱。
图示渡河的马拉塔骑兵是较后期的位置,起初也是在两河间偏西侧。本来这支骑兵就是以袭击见长,组织较差,这时又得渡河,队形就更差了。这种攻击对英印军布好阵势的留守部队构不成威胁。只能眼看主力崩溃。
全胜后英印军没作大规模追击,因为部队战前行军40公里,又打了3个小时恶战。骑兵也较疲乏,否则战果可能还大些。
要是对阵法军,那可就不同了。法国步兵机动能力强,作战也顽强。法国骑兵要是渡河估计队形不会有多大影响,尤其要是在克勒曼等指挥下。那样威灵顿就会改变战略,不用这种锋芒毕露的打法了。

完全同意。高明的将领一般都有极快的判断力和准确的慧眼,既可以快速分析对比敌我差距和战场情况,又可以一眼看出敌人的弱点和我军的强项并加以发挥。威灵顿并非只会防御,如果有取胜的可能,他也可以打出许多漂亮的攻势。有趣的是,他的两次著名攻势战都是“渡河”:阿萨耶和杜罗。判断力就是在开战前决定打不打,胜利的可能性是多少等,敌人虽众,但如果以精兵巧妙击之,那胜利也是有希望的。战争中的决策非常难,快速的判断力是很重要的。威灵顿决定进攻之后,就要考虑该怎么打。这就是战场上的慧眼,一眼看出哪些东西对我军有利,哪些是无利益的。该战中,他看到的是河间狭窄地带,如果选那里做战场,渡河侧击,既可以减少我军的不利因素(狭窄正面把敌人火力威力减少许多,使其人数优势无从发挥),又可以增大我军的胜算(敌人骑兵渡河队型会散乱,指挥起来就不灵活了,我军则有骑兵可以自由发挥,不受阻拦)。所谓的慧眼一般都用来形容名将,像皇帝就具有这种“慧眼”,其实说白了就是看透战局的眼光。马塞纳在苏黎士前夕一直按兵不动,直到苏黎士城已经孤立无援的时候才集中所有兵力果断出击,取得大胜,我认为这也可以说是战略上的慧眼。克勒曼在马仑哥瞬间之中看到德塞的反击和马尔蒙炮阵在敌人之中造成混乱,一眼看透整个情况,于是敢用500骑突击,(战机稍纵既逝,这500骑也是从各骑兵队临时凑出来的杂军)俘虏敌人代理指挥官和整个先锋纵队千余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22: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名将的用兵之道啊。毛奇有句名言:“先计算,再冒险。”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威灵顿渡河作战真是一绝,半岛战争后期的突破苏尔特的毕达索阿河防线也很精采,声东击西,骗开苏尔特,从防线最弱处成功渡河。奥泰兹战役前渡阿多尔河也相当巧妙,当时河的落差近6码,浮桥没法固定。威灵顿灵机一动,拿攻城的长管18磅炮口当浮桥固定点,涨潮把炮摇高,落潮把炮口摇到最低,成功渡过大部队围住了巴荣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3 22: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顿的这次胜利至少体现了两点:
1、英国在印度的战略形势已占有绝对优势,对付马拉塔实际上是分而治之战略的具体实行步骤,毛奇的“先计算,再冒险”在这次战役中实际上是有这种大战略背景为先决条件的,威灵顿的胜利决不是侥幸的或完全是个人行为造成的,因为英国人在印度已经取得统治地位。

2、西方人,主要是英国人的冒险精神传统。实际上英国在印度打的大部分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在决定印度命运的普拉西战役中,罗伯特克莱武也是靠冒险(还有一些运气因素和东印度公司的诡计)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威灵顿应该说是这种冒险家精神的传承者。

还有一点,我认为威灵顿的胜利除了战术“慧眼”之外,对印度人的看法实际上也决定了他的战略判断。英国人在印度的多年经营,使他们对东方人了解颇深,所以,英国人压根就看不起印度人,他们知道印度人的实力是怎么回事,所以很有信心打败他们。这也许也是促使威灵顿冒险的理由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4 04: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战略上的决策也是重要因素,毛奇那句名言主要对战略而言,在战术上也通用。
马拉塔那支欧洲人训练了20年的军队当时还是有威摄力的,斯蒂文森开始行动极其小心。威灵顿立即指出:“如果被拖入一场长久的防御战,那他一定是个失败者。”
在阿梅努格尔,面对有18英尺的石墙和外护墙的城堡,威灵顿的战略是先声夺人,打掉印军的士气。一个马拉塔酋长曾描述:“这些英国人很奇怪,他们早上到达,先查看护墙,越过来杀掉守军,然后才回去吃早饭。”结果4天后,马拉塔守军就投降了。
克莱武数十年前那次也是很厉害,1000英军+2000印军破敌7万。不过那次孟加拉人大多乌合之众,还有英军内应(怎么有点象淝水)。
要说印度人也不是完全不行,拿破仑在圣赫勒拿时,有位驻过印度的英国官员讲印度人如果经过良好训练,和欧洲部队士兵相当,说得拿破仑很吃惊。可是军队组织训练如果隔代,那仗简直没法打。辛迪亚那支精兵在阿萨耶被打残后,部队算失去了脊梁。稍后的阿高姆战役(ARGAUM)威灵顿虽1万2打4万,胜得就十分轻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4 05: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aoduoxi 于 2006年3月3日 22:48 发表
威灵顿的这次胜利至少体现了两点:
1、英国在印度的战略形势已占有绝对优势,对付马拉塔实际上是分而治之战略的具体实行步骤,毛奇的“先计算,再冒险”在这次战役中实际上是有这种大战略背景为先决条件的,威灵顿的胜利决不是侥幸的或完全是个人行为造成的,因为英国人在印度已经取得统治地位。

2、西方人,主要是英国人的冒险精神传统。实际上英国在印度打的大部分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在决定印度命运的普拉西战役中,罗伯特克莱武也是靠冒险(还有一些运气因素和东印度公司的诡计)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威灵顿应该说是这种冒险家精神的传承者。

还有一点,我认为威灵顿的胜利除了战术“慧眼”之外,对印度人的看法实际上也决定了他的战略判断。英国人在印度的多年经营,使他们对东方人了解颇深,所以,英国人压根就看不起印度人,他们知道印度人的实力是怎么回事,所以很有信心打败他们。这也许也是促使威灵顿冒险的理由之一。

1,我觉得就此战来讲,完全是威灵顿指挥有方的缘故,即使英国人在印度已经取得统治地位,但换个人来打,在这种情况下却未必能打的赢。
2,有胜算才冒险。威灵顿看出胜机才冒的险,如果对手是法军,他就不会采取这种打法了。
3,别忘了印度人可有100门大炮,信心再强也要合理分析情况吧。像奥拉克上校,信心极强,手下部队也比印度人战力高,但冒险后就是失败(撞到敌人炮口上了)。
我觉得战略是运用战斗和在地图上调动部队的艺术,从而制订相应的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3 16:17 , Processed in 0.02525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