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iron duke

阿萨耶战役-威灵顿早期成名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4 05: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6年3月4日 04:22 发表
要说印度人也不是完全不行,拿破仑在圣赫勒拿时,有位驻过印度的英国官员讲印度人如果经过良好训练,和欧洲部队士兵相当,说得拿破仑很吃惊。可是军队组织训练如果隔代,那仗简直没法打。辛迪亚那支精兵在阿萨耶被打残后,部队算失去了脊梁。稍后的阿高姆战役(ARGAUM)威灵顿虽1万2打4万,胜得就十分轻松了。

阿高姆才损失200人不到,威灵顿打仗真是太稳了,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4 11: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才看到公爵兄的大作,已收藏,照这样下去韦尔斯利的粉丝要越来越多了呀,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4 11: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初对威灵顿也不太了解,看了公爵兄的一些论述才开始感兴趣。至少从军事方面讲,我很敬佩威灵顿。只是不少人对他有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4 14: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年3月4日 05:04 发表

1,我觉得就此战来讲,完全是威灵顿指挥有方的缘故,即使英国人在印度已经取得统治地位,但换个人来打,在这种情况下却未必能打的赢。
2,有胜算才冒险。威灵顿看出胜机才冒的险,如果对手是法军,他就不会采取这种打法了。
3,别忘了印度人可有100门大炮,信心再强也要合理分析情况吧。像奥拉克上校,信心极强,手下部队也比印度人战力高,但冒险后就是失败(撞到敌人炮口上了)。
我觉得战略是运用战斗和在地图上调动部队的艺术,从而制订相应的计划。
以上三点我完全赞同,但你对于战略的观点有待商榷。

博福尔对于战略的定义:“依我看,战略的本质就是一种抽象的相互作用,用福煦的说法,它是从两个对立意志之间的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战略是一种艺术,它使一个人不管使用何种技术,都能驾驭任何意志冲突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其结果也就能使技术的使用发挥最高的效率。所以,它是力量的辩证法艺术,说得更精确一点,是两个对立意志使用力量解决其争执时所用的辩证法艺术。”

显然,战略的观念是十分宽泛的,牵涉的因素很多,并不仅限于“运用战斗和在地图上调动部队的艺术,从而制订相应的计划。”还包括政治决策,财政预算,军事体制,宣传鼓动,后勤补给等一大堆问题。战场上的几小时的结果实际上在战场之外已经经营了很长时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4 15: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年3月4日 05:04 发表

3,别忘了印度人可有100门大炮,信心再强也要合理分析情况吧。像奥拉克上校,信心极强,手下部队也比印度人战力高,但冒险后就是失败(撞到敌人炮口上了)。
补充一句,不是你的观点不对,而是有时某些超出计算的鲁莽行为也会导致突破性战果。例如普拉西会战中,克莱武本来不打算在白天对孟加拉人采取攻势,他计划进行夜袭。但他手下的吉尔帕特立克少校却违背了他的命令而派出一个支队,两门炮发动了进攻。这次抗命行为却导致了胜利。所以有时候非理性的冒险未必导致失败,关键是指挥官如何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5 01: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aoduoxi 于 2006年3月4日 14:26 发表
[quote]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年3月4日 05:04 发表

1,我觉得就此战来讲,完全是威灵顿指挥有方的缘故,即使英国人在印度已经取得统治地位,但换个人来打,在这种情况下却未必能打的赢。
2,有胜算才冒险。威灵顿看出胜机才冒的险,如果对手是法军,他就不会采取这种打法了。
3,别忘了印度人可有100门大炮,信心再强也要合理分析情况吧。像奥拉克上校,信心极强,手下部队也比印度人战力高,但冒险后就是失败(撞到敌人炮口上了)。
我觉得战略是运用战斗和在地图上调动部队的艺术,从而制订相应的计划。
以上三点我完全赞同,但你对于战略的观点有待商榷。

博福尔对于战略的定义:“依我看,战略的本质就是一种抽象的相互作用,用福煦的说法,它是从两个对立意志之间的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战略是一种艺术,它使一个人不管使用何种技术,都能驾驭任何意志冲突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其结果也就能使技术的使用发挥最高的效率。所以,它是力量的辩证法艺术,说得更精确一点,是两个对立意志使用力量解决其争执时所用的辩证法艺术。”

显然,战略的观念是十分宽泛的,牵涉的因素很多,并不仅限于“运用战斗和在地图上调动部队的艺术,从而制订相应的计划。”还包括政治决策,财政预算,军事体制,宣传鼓动,后勤补给等一大堆问题。战场上的几小时的结果实际上在战场之外已经经营了很长时间了。

[/quote]
政治决策也算在战略之内吗?我从不把政治因素考虑在战略之内,军事就是打仗,后勤也是为了战斗服务的,而军事本身是为政治服务的。比如,一支军队出征时需要的钱财和后勤保障算在军务之内,但决定这场战争的政治因素本身却不属于军务和战略之内。拿破仑战争中,战争的发起都是取决于政治走向,但政治本身不包括在军事范围内,而是一种在军事之上指导战争的东西。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6 00: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陛下之所以能横扫欧陆,就是因为整体战,政治外交内政军事全面协调才有帝国的建立,难道元帅只想当骑兵元帅而不想独当一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7 21: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啊,我所看的威灵顿的传记对他在印度的三次战役只是一笔带过.这篇文章是很珍贵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7 21: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3-4 11:50 发表
我最初对威灵顿也不太了解,看了公爵兄的一些论述才开始感兴趣。至少从军事方面讲,我很敬佩威灵顿。只是不少人对他有偏见。


他们存有偏见的是英国将领.中国人对一战前的英国军事史了解甚少,关于马尔波罗,罗伯茨,吴尔夫的中文资料少得可怜.而英国在两次大战中的表现又实在不好[至少在主战场上],可国人却不知道,英国将领的知名度和才能几乎是成反比的.当他们为蒙哥马利,韦维尔,哈罗德亚历山大之流皱眉头的时候,又哪里想得到真正优秀的是斯利姆和奥金莱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7 2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客蒙 于 2006-6-27 21:49 发表


他们存有偏见的是英国将领.中国人对一战前的英国军事史了解甚少,关于马尔波罗,罗伯茨,吴尔夫的中文资料少得可怜.而英国在两次大战中的表现又实在不好,可国人却不知道,英国将领的知名度和才能几乎是成反比的.当 ...


这倒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1 21:25 , Processed in 0.02506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