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leeheejin

[讨论] 《滑铁卢战役》精彩在线电影。来讨论一下法国骑兵的战术哦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6-18 11: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是哪个炮兵连.感觉整个会战从头到尾内伊的战术都有问题,先是第一军的密集纵队,然后是骑兵的冲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0 23: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滑铁卢一役太惨烈了,不过个人认为在俄国的失败才是转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5 2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1

战争除了兵种战术以外也靠战略战术,其实拿破仑诸多战役都是靠优秀的战略胜利获得的。滑铁卢只能说是天亡拿破仑,倒是我觉得皇帝的滑铁卢倒是他一生诸多闪耀点的一个,尽管皇帝自己不这样认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5 2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6-18 11:02 发表


哪个炮连?
还是问下铁公爵吧,他对这战的细节最为了解。

骑炮连只是运动力强,用马匹运输而已,又不能在游动中随时开火。拉到前线,也要卸下并且布置炮兵阵地,这无疑需要稳固的后方,圣拉埃没被夺下,内 ...


看一看西点军校所表明的地图的地形高度。就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2 13: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喜欢骑兵冲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4 18: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铁公爵兄能解释一下这个么:
马尔波曾讲述过1813战役中,伯尔德苏的胸甲骑兵用骑炮迫使一师奥军投降。

另外最早的一段讨论里面有个地方要澄清一下,就是征俄和反英的因果问题。若拿破仑能打败英国,则大陆封锁政策就没有必要了。没有大陆封锁的诱因又怎么会去征俄。反过来说,正因为从质量和数量上超越皇家海军是短期内不现实的事情,所以才会采取大陆封锁政策,所以才要控制欧洲大陆的海岸线,所以才会有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俄国的反抗。
另外,即使拿破仑能保证登陆英国的制海权,陆上战争仍然是个很不明确的事情。在英国的狭窄土地上和英国人打陆战,情形只会像1813年那样,结果非常难说。而且在同英国进行战争的同时怎样保持对欧洲大陆的控制是个问题,即使战胜之后怎样保证有效的占领也是问题。
最后,即使我们假设拿破仑摧毁并占领了英国吧,我认为下面发生的事情倒很有可能是沙皇向法国开战,让拿破仑深入到俄国腹地去不会是他在征服英国之后想做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00: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VV~
征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维持大陆封锁,而不在于俄国的土地,皇帝是去俄国签条约的。因此,反英带来的大陆封锁是皇帝做决策的根本思路,我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如果仔细讲究哪个国家击败了第一帝国,那么答案肯定是:英国。
若能保证制海权,这一假设已经很大胆了。若真取得制海权,击败英国也许很有希望成功。假如拿下制海权,那么根本不用登陆本土,打经济战几乎就可以了,大陆封锁搞起来也肯定得心应手,不用把战场延伸到葡萄牙这些地方。
假设第一帝国拿下英国,要看在哪年。如果是1805年,沙皇怕是不会动。1805年俄罗斯与奥地利动手是英国组建的同盟,倘若英国早被拿下,奥俄真正联合采取一些有规模的行动不会来的太早,法军完全有时间回去应付。

期待铁公爵兄网络早日恢复,我也很想听听1813年那件事,不过马尔波的回忆录“演义”性质很强,虽然精彩但怕是不太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8 21: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故事发生在1813年莫罗阵亡前后。

http://www.worldwideschool.org/l ... eMarbot/chap62.html

A division of Cuirassiers, commanded by General Bordesoulle, found itself facing a strong Austrian infantry division formed into a square. Bordesoulle called on the enemy general to surrender, which he refused to do. Bordesoulle then pointed out to the Austrian that not one of his men's guns was capable of being fired, to which he replied that his men could defend themselves successfully with their bayonets, as the cavalry, whose horses were in mud up to their hocks, would be unable to charge them down.

"Then I will blast your square with my artillery"

"But you don't have any guns, they are stuck in the mud."

"If I show you my cannons, which are behind my first regiment, will you then surrender?"

"I would have no alternative, for I would have no means of defence."

The French general then brought to within thirty paces of the enemy a battery of six guns, the gunners with their slow-matches in their hands prepared to fire on the square. At this sight the Austrian general and his division laid down their arms.

马尔伯的记述有时是很有水分,这个奥军师组成一个方阵(  formed into a square)很让人难以置信。按正常情况一般是会有8,9个方阵的。估计是大约团级的部队,可能如同Fuentes de Onoro的情况,马尔伯把奥军军官军阶和部队数量都写大了。

PS 今天接到网络公司电话,要两周网才能完全连好,唉,图便宜的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0 08: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么回事,多谢引用资料,十分有意思的故事。马尔波的回忆录虽然不准确以及存在不少夸张内容,但十分好看。马尔波描写埃劳的用词文笔也很精彩:
他对我说:“我们的步兵团(第14)已经无法逃离险境了。请您回到皇帝的身边,代第14步兵团向他道别,我们团一直忠诚的听候他的号令,另外请您把他赠予我们的鹰旗带回去,因为我们已经没有能力保护它了。当我们战死的时候,如果看到它落入敌人的手中,那将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他把鹰旗放在我的手中,这个获取无数荣誉的步兵团残余最后一次高呼:”皇帝万岁!“...

PS 希望阁下的网路早日恢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 04: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12-25 00:21 发表
回VV~
征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维持大陆封锁,而不在于俄国的土地,皇帝是去俄国签条约的。因此,反英带来的大陆封锁是皇帝做决策的根本思路,我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如果仔细讲究哪个国家击败了第一帝国,那么答案肯 ...


恩恩。“夺取制海权”这个假设确实是大胆了些。我上面的假设其实是指能保证登陆顺利进行的制海权,也就是封锁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而已。即使是1805年成功登陆英国,我觉得要在陆战中取胜也并不好说。1805年的辉煌胜利是通过大胆的行军和机动完成的,作战区域广阔,为出乎意料提供了条件,而这些在英国狭小多山的国土上都难以实现,我觉得即使英国完全简单照搬1813年法军在德意志的做法(好像又回到了百年战争,呵呵),坚城防守,也非常有胜算,因为英国的狭窄国土可以使点连成网,而非1813年法军的“线”(沿易北河),这样法军的进攻就非常麻烦,另外人和也是重要因素。况且英国还有惠灵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4-20 16:45 , Processed in 0.02787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