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月公爵

浅谈基督教世界好战的根源

[复制链接]
马赛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8 13: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1-28 12:40 发表


我觉得一切都是事在人为。霍少能对外打胜仗,汉武时期也曾出动10万骑兵的规模,若说对蒙对满的失利,我认为主要是内部腐化的原因,蒙古进犯时也并非一路轻松打下的,费了不少力气。

因此我觉得每个种族都 ...


   汉人朝代的几次对外扩张,的确,汉朝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次彻底的军事胜利。
   后来的唐朝,明朝都有过北伐,西征,都不彻底,没有大举歼灭游牧民族的骑兵集团。也就是有生力量。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汉朝的这次军事打击,整整准备了几十个年头,文帝,景帝时期,中国北方汉族农村,政府鼓励家家养马。马匹数量和质量都在发动军事打击以前达到了与作战对手相同的水平。
   
   巨大的战马资源,可以给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带来决定性的因素:机动性,追击,逃跑。
   汉朝做到了在战马数量上,国内马匹资源储备上等同于匈奴,这是汉朝忍辱负重的背后积极准备才得来的。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实在难得。
   后来的唐,尤其是明都没能效仿汉朝积极鼓励储备马匹,训练战马,骑兵的策略。使得针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不能大举歼敌,不能取得决定性战果。胜利也只是暂时的战术性胜利而以。

   没有大规模的骑兵的汉族军队,无法追击进而歼灭游牧军队。

   后来的明末皇太极偷袭北京,率部10万奔袭,袁崇焕闻讯之后从山海关只带领8000铁骑兵(关宁铁骑)连夜驰援京师,到了北京城,居然比皇太极还提前了2天,在北京城外等了2天以后皇太极的10万大军才到。最终也是8000关宁铁骑在没有城内明军配合的情况下打败了数量庞大的10万清兵,成功给北京解围。

   可见,骑兵对于冷兵器时代一个国家的重要。
   当然,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01: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说事在人为,并非先天因素。如果真有心扫除外族,稳定国土,那么就能做到,只是一个肯不肯的问题。

不过8千骑兵击败10万清骑兵那个怕是夸张的太厉害了吧。只是骑兵战而已,骑兵战并无太多战略战术可言,8千对10万这个数字太悬殊了。10万人在广阔地域展开,8千人怎么顶的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1: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朔风 的帖子

那张辽逍遥津怎么讲?陈汤100人不到,打垮西域诸国又怎么讲?
战争中也有多米诺骨牌的效应,看怎么引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马赛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30 13: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7-1-29 01:51 发表
所以我说事在人为,并非先天因素。如果真有心扫除外族,稳定国土,那么就能做到,只是一个肯不肯的问题。

不过8千骑兵击败10万清骑兵那个怕是夸张的太厉害了吧。只是骑兵战而已,骑兵战并无太多战略战术可言 ...



   是这个道理,袁崇焕的8000骑兵,我看的话其实起到的作用有二
   1,打破皇太极10万人远距离奔袭,直接攻北京城的既定目标。
        使得皇太极在远道行军,人困马乏,立即投入作战。无法取得战役突然性(8000关宁铁军已经在城墙底下歇了2天等着)
   2,皇太极若要攻城,附近受到8000人规模的骑兵袭扰,也会冒很大风险
        即使清兵打退8000骑兵,也是一时的,骑兵在远距离上重新集结,还有可能再回来给北京解围   

   多民族国家么,主体民族出来当领导,很自然,也合理。大家受益嘛
                        少数民族出来领导中国,少数人受益,大伙跟着受苦,也不可取
   
   不过,汉人的确除了汉朝一朝,在后世的多数朝代,作为国家的实际领导力量。做得不够,没有大哥风范。这是真的
   想击败北边,的确不难,而且整整几千年,中国也就只有北面临敌(西面的威胁时断时续)。
   作为国策,彻底消灭北方军事异端,在明摆着的道理不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1-31 07: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是在城墙下歇了两天,8000对10万也就是以一当百,技术力量差的还不悬殊,皇太极也不是什么傻瓜将军。打赢了......请给个出处。
你这么说看看奥匈帝国,是不是多民族国家?谁的人数最多?谁在当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马赛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31 08: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星逐日 于 2007-1-31 07:04 发表
就算是在城墙下歇了两天,8000对10万也就是以一当百,技术力量差的还不悬殊,皇太极也不是什么傻瓜将军。打赢了......请给个出处。
你这么说看看奥匈帝国,是不是多民族国家?谁的人数最多?谁在当头?


   8000是明朝末年山海关的主力,关宁铁军,都是骑兵。
   这场大战称为北京广渠门大捷,出处实在实在太多了,老北京的文盲都差不多能说出个一二
   你不妨查阅一下明末方面的战争资料,这个战役不属于存在争执的历史问题。
   
   而且我说的10万清兵,那是说少了,实际上是10余万。
   激战整整一天,清军后退15里,明军继续追击到运河附近。此战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袁崇焕本人也中箭受伤。

   
   奥匈帝国可不是个好例子啊,到底那个帝国还是垮台掉了不是?
   现在也没听说奥地利,匈牙利要重新合并,捷克,斯洛伐克就更不认奥地利的德意志日耳曼人了。

   之前出了个叫希特勒的,代表奥匈帝国的前任统治民族(日耳曼德意志人)再一次统一帝国,呵呵。结果呢?维持了多久?

   大臣阁下这个例子举的可是大失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1-31 1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头看看,很有意思的战例。

没完全失败。1848年革命匈牙利不还是倒在帝国一边没有独立。奥匈是被一战解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1 14: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奥匈帝国灭亡之后最想恢复帝国的是匈牙利,帝国解体之前最想保住帝国的是波希米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1 22: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马赛曲 于 2007-1-31 08:17 发表


   8000是明朝末年山海关的主力,关宁铁军,都是骑兵。
   这场大战称为北京广渠门大捷,出处实在实在太多了,老北京的文盲都差不多能说出个一二
   你不妨查阅一下明末方面的战争资料,这个战役不属于存在争执的历史问题。

SC上就数这个争执最大了。
单从骑兵战术说,可能性很小。优秀骑兵统帅在骑兵行军中,是善于保持马力的。拿破仑部下蒙布伦,拉图-莫伯尔,格鲁希都是这方面的行家。皇太极非庸手,即使不如格鲁希等也应该有此类能力。正规骑兵对战中,足够预备队很重要。骑兵真正在战场上冲锋时间和次数都有限,克勒曼师在奥斯特利茨的五次冲锋是非常高的次数了。一次冲锋后重组时骑兵很弱,在遇到其他队形严整的骑兵是极端不利。一旦队形乱,被敌骑追打,是骑兵最不愿遇到的情况。这时候骑手愿打,马也不听话,按南苏蒂的话:“马不懂爱国主义。” 8千骑兵平原对10万在战术上属于不理智,因为预备队说用完就用完了。如果是打非正规骑兵+突袭,这还有成功希望,可满洲骑兵不是这种情况。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7-1-31 22: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2-1 04: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看到不少举出反例的文章了,马赛曲可以上网搜索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5-5 12:00 , Processed in 0.02248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