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朔风

[整理] 摘录:豫东战役的坦克大战—邱清泉与“猛虎”坦克部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0 05: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14师团应该有95坦克,违纪提到Tank Unit of 14th Division。但单位不大,而且
到39年,95才造100辆,估计14师团有10来辆左右。
http://en.wikipedia.org/wiki/Type_95_Ha-Go
By 1939, 100 Type 95s had been built.
...

报告文学<武汉会战>是胡写不少,但<坦装>的8辆坦克追击细节明显不一样,不该是
来自那个报告文学。文学作品加工版本是不少的比如<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 >
(http://book.sina.com.cn/nzt/his/ ... lixingwang/18.shtml)写:
“嗨!狗日的,想曹操,曹操到,我正要找人祭炮呢!”邱清泉热血上涌,兴奋异常,
第一个驾驶坦克冲向了敌人。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8-1-10 05: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06: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除95外,第14师团应该还有89式坦克,坦克总数可能能到20辆以上,装甲车可能也有些。

“坦装”杂志上序列有些问题,此外描述是第200师赶来参战师,第14师团已经突围了。
 第28军和第200机械化师司令官战争前都曾在德国的军事院校深造。当第200机械化师抵达第一战区的时候,日军第14师团在山东潍坊被国民革命军第71军从三个方向包围住,但最后仍被他突围出去。


这个我认为有问题。第14师团5月时在兰封(可查兰封会战),直到6月战斗一直在兰封,开封,郑州等地开展,山东潍坊不知是在哪里。
如果第200师赶到前,第14师团就已经突围了,那么照片上被击毁的装甲车又是怎么来的。考虑到邓贤搜罗了大批日方,国军资料与照片,我认为这场战斗是发生过的。

一天,他忽然发现了一支 100多人的日军侦察连,他毫不犹豫地径直向日军冲去,试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这群惊愕的敌人。随后,他又乘胜追击7千米,直到遭到日军反坦克火力的猛烈反击方才罢休。这一事件被宣传为中国装甲部队的一场胜利,提高了国民革命军军队的士气。受这场“胜利”的鼓舞,国民革命军总部下令第200机械化师对日军北方集团军发起总攻。不幸的是,此时的日本帝国陆军也已准备好攻击了。23日晚,借助夜色的掩护,日军一战车团在重炮及一支步兵旅的支援下突然夺取了潍坊,国民革命军部队处于随时被分割的危险之中。蒋介石大为震惊,下令第28军两天内务必夺回潍坊。第28军花了整整3天时间以伤亡5000人(包括3个旅长)的代价才将日军赶出潍坊。国民革命军第一次装甲战就这样结束了。第28军军长由于未能按时收复失地而被解职,守备潍坊的第36师师长被中央政府处决。


这里也值得商榷。
1,战斗描写与邓贤所描写的有共同点,如碰见100多人的侦察队(邓贤书里说的则是骑兵)。所不同的是第200师的坦克数量,以及战斗过程。首先,第200师在这个时期确实已拥有T-26等各式坦克装甲车数十辆,邱清泉没理由单独仅带8辆坦克突击。其次,杂志资料描述的不清楚,后来遭遇的反坦克炮是日军哪来的部队?如果第14师团已突围而出了,那么只有可能是日本华北派遣军(在徐州那面的),可是5月华北派遣军离第一战区(郑州,开封,陇海干线)还很远,怎么可能交战?
2,邓贤引用日本战地记者的描写,“一大群支那坦克”云云。
3,潍坊疑为兰封的误写(所谓的第28军投入进攻,第36师师长被枪毙,与报告文学中的如出一辙,而报告文学中写明了28军军长是桂永清,36师师长是龙慕韩,这实质证明了第28军实为第27军,第36师实为第88师)。如果是兰封的话,那么攻取兰封的是日第14师团,可杂志资料中说的却是很含糊的“日军北方集团军”攻取兰封,且之前又讲第14师团早在这之前突围了。种种描述,与事实不相符合。

综上,我认为第200师在第14师团突围前就到达前线,突击是总部组织的而并非是偶然遭遇,并且考虑到第200师的实力,没理由不让坦克装甲车作为突击力量尝试打破僵局。另外根据日本战地记者的报导与拍下的照片,基本可以断定一场大规模坦克战是发生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06: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坦装>那篇里的潍坊和廊坊,估计都是说兰封。
89式在14师团没有装备。(http://en.wikipedia.org/wiki/Type_89_Chi-Ro)
除非某独立坦克中队(Independent Tank Company)配属14师团。

那个<武汉会战>的报告文学确实成文很早,<坦装>那篇看来也可能用了这个报告文学部分不实资料。

sonic有一篇。日期编制都较全。国军损失坦克10辆,大概那些邓贤说的照片是这些。但T-26仅占3辆。
sonicbbs.eastday.com/topicdisplay_safe.asp?TopicID=1877547
1938年夏,日军14师团向开封地区进犯,国军在兰封一带阻击。200师副师长邱清泉率1150团第3、4两营(一说是第1营主力和1149团的一个连)赴兰封支援前线。(似乎零时归桂永清的27军指挥)5月20日,该部奉命攻击兰封南面之贵李寨等地,据时任71军军长的宋希濂回忆,大约在5月21 日,27军46师李良荣部一部在战车配合下,由兰封向东搜索,不及10华里,遇日军步骑100余人,敌看到国军有战车,便掉头后退占领阵地抵抗,随后调来战防炮,经激烈战斗后国军撤退。至23日,国军有4辆“菲亚特”3辆“维克斯”被日军击毁。1150团第3营营长刘介辉负伤。在围歼日军第6师团的战斗中,1149团第5连1排由排长王宗辉率领(t-26b战车)参于了攻击,虽一举攻克大小王庄等地,歼敌一部,然战车也被击毁3辆,王排长自杀殉国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8-1-10 08: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08: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邱将军为什么出动8辆,这篇有个解释。当时最早可用的坦克只有第1150团14-2=12辆,且无一辆T-26。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 ... ticle=109550&flag=1
1938年4月,第200师全师开赴江西上高协同汤恩伯部进行大规模演习,演习结束后回到湖南醴陵待命。5月,日军第14师团沿黄河两岸西进,大有直趋中原之势,为阻止陇海路日军,国军云集豫东兰封附近阻敌。9日,第200师奉军政部转蒋介石命令,编组突击纵队,由副师长邱清泉兼纵队司令,北上参战。突击纵队以第200师第1150团第1营为基干,另调拨第1149团第5连,特务营之机枪排、工兵排,搜索营第2连第1排及师部幕僚一部编成。纵队由湖南湘潭、易家湾、长沙各站集结上车北开,因第1150团第1营第1连此时尚在武汉演习,第2、3连则训练时间短促,实际无法参加战斗,12日,邱清泉在武汉晋谒委员长蒋介石面报部队战力状况,获准暂留第1150团第1营第2、3连于武汉。
  5月16日,突击纵队在开封下车,第1150团第1营第1连七辆“维克斯”炮战车和七辆“CV-33”战车以履带行军向兰封前进,经过一夜,战车连抵达目的地,由于道路不良,有两辆战车因机械故障在中原滚滚黄沙中抛锚。这时日军正截袭内黄车站西行列车,乘势向兰封以东各要点进犯。邱清泉看到情况紧急,未经请示上级,自动派出战车八辆,沿铁道以北地区援助第88师等部驱逐日军,当天16时,敌经不住战车猛烈冲击,向东溃逃。战至21日,第1连予敌一定打击,自身阵亡排附1名、班长2名、士兵4名,受伤7人,“维克斯”损失3辆、“CV-33”损失4辆。22日,第1150团第1营第1连战车排(注:似应为1149团第5连)一举攻克大小王庄等7个村庄,但在进入罗王寨一座堤防时,遭到日军战防炮袭击,造成3辆“T-26”战车折戟。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8-1-10 08: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08: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面几篇看,我觉得日本记者的“一大群坦克”,应该是被突然的坦克出现吓呆了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09: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啊。
看来还是《坦克装甲车辆》的描述符合真相,而邓贤所说的则在日期方面十分含糊,也欠缺详细有力的证据。如果《坦克装甲车辆》资料中的序列与过程更严谨些,战术编制资料更详细些,也不用争这么多楼了 天涯那篇文应该十分可信。我军虽未能施展摩托化兵团作战,但也是从无到有的军队现代化建设,值得一书。在后来的昆仑关应该展现出了威力。

另,这次引得这些资料详尽合理,老兄考证严谨,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19: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从天涯,SONIC等较可信资料,勾画出的邱清泉更有棱角。
200师在5月尚未装备全,包括1150团1营等训练短促,部队散于湘潭,易家湾,长沙,武汉等地。日本14师团突然进攻时,大规模集结不及。邱清泉在这个时候身先士卒带前锋赴战场。十几辆坦克在开封下火车后,马不停蹄,星夜赶往前线,正赶在内黄车站危机关口。邱清泉自主决断,不顾劳顿,带8辆战车驰援。这里<坦装>用了个“私下”决定,报告文学<武汉烽火>写是“手痒痒”“到城外去溜达一圈”,都是很不公允的。邱清泉是有大局观临危救险,同时也是与李良荣的46师(宋希濂回忆)和88师(见天涯)协同战斗。
战术上达到了目的,敌军溃退,坦克部队还重创或歼灭了日军侦察队。作为只有机枪的维克斯,CV33轻坦克,邱部8辆坦克可能给日军造成了比自己实际规模大得多的震撼。如果邓贤的资料部分准确,日本记者把它们看成了成群的苏联坦克(当然资料有可疑,尤其后半段可能是日本记者昏头,95坦克怎么有高射机枪)。后续部队1149团5连也有攻克大小王庄等等战绩。虽然有一定程度冒进,损失了10辆坦克。这次战斗坦克部队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PS,<坦装>除了些小错,还有个数挺玄乎“同时北方集团军新的先头部队──第14师团,集合了20000人和数百辆坦克向南进发。” 如同那个300辆装甲车,怎么看也不象日本的部队...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8-1-11 00: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1: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一个师团的常编规模要大于我军一个师,不过应该也就是1万多人出头,不会是2万人;至于“数百辆坦克”,绝对是不可能的了。日本人资源有限,坦克也造不出什么名堂来,之所以在抗日战争期间如此猖狂,主要是仗着有空军帮忙(海军的空军。日本陆军的空军就废多了,曾被我空军与苏联志愿航队收拾过 )。而我军在中原作战时,陆战战略施展不开。就拿围歼日第14师团作战计划来说,制订的战略基于敌所携带弹药补给只足够维持1周时间,可是后来日本空军从天上空降补给,同时华北派遣军从徐州发动进攻,使我军腹背受敌。此外日军携带的武器综合火力强大,他一个师团如果弹药充足就可以在数十万大军包围下死撑几个月,一个旅团就能和我们一个军对干,日军也被灌输了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血战也是拼到最后一人,因此十分难啃。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还是尽最大努力去与日本人作战,不放过任何机会。宋希濂的71军据说防守南京时几乎打没了2个师(他自己说的,不知是否确有其事)。还有从无到有的装甲部队,毕竟是因武器资源不足难以给予敌人战略上的重创,以邱清泉为代表的抗日将士值得后人尊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08: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日本师团编制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  
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因此、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将三单位制师团的后勤部队予以补充,使总人数达到了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队仍为原编制。另外又开始将四单位制师团改为三单位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以上就是抗战时期日军编制的全部情况了。  

师团平时编制:

指挥官为: 中将  11340人

辖:

步兵2个旅团、炮兵1个联队、骑兵1个联队、辎重1个大队、弹药纵列1个大队、军乐队;战时:增加大小桥梁纵列各1个大队、野战卫生部

2、旅团编制:

指挥官为: 少将  5690人

辖:

2—4个联队,包括骑、工、炮及其他兵种

3、人员计算:

(一)分队:

(二)小队:(排)三至四个分队;骑兵为50人;步兵为70人;指挥官为:中、少尉

(三)中队:(连)三至四个小队;骑兵为150—200人;步兵为210—280人;210人为:大尉指挥官

(四)大队:(营)二至四个中队;骑兵为300—600人、400—800人;步兵为420—840人、560—1120人;630人为中佐、少佐指挥官

(五)联队:(团)三个大队;骑兵为900—1800人、1200—2400人;步兵为1200—2400人、1680—3360人;1890人为大佐指挥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9: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纠正我上个回复。
日军一些精锐师团的兵力是超过2万人的,如板垣第五师团兵力就高达2万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9:30 , Processed in 0.02471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