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diaoduoxi

[讨论] 拿破仑的敌人中哪个军事才能最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0 12: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朔风,2005年9月10日 04:33]
另外你所说的马塞纳把中央误认为右翼是在哪场战役?我想仔细了解一下。
布沙柯战役(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0 16: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地方翻成布萨库(BUSSACO)。迂回“右翼”的雷尼埃军遭皮克顿师重击。
皮克顿这一战的打扮比后来在滑铁卢还夸张--戴了顶红睡帽指挥(滑铁卢是穿件旧大衣,以雨伞代剑)。士兵很欣赏其这种浑不把强敌当回事的作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1 12: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5年9月20日 16:49 发表
也有地方翻成布萨库(BUSSACO)。迂回“右翼”的雷尼埃军遭皮克顿师重击。
皮克顿这一战的打扮比后来在滑铁卢还夸张--戴了顶红睡帽指挥(滑铁卢是穿件旧大衣,以雨伞代剑)。士兵很欣赏其这种浑不把强敌当回事的作派。
典型的英国式幽默,能在大敌当前时保持这样的心态是十分可贵的,英国人的顽强能够体现在幽默中,这也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独特之处。法国人在危急关头可能会表现得比较滑稽,就像《虎口脱险》里演得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2 05: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炮弹把正在记皇帝命令的朱诺打翻, 他站起来, 平静的说:"正好, 我用不着擦笔上的墨水了."
达武指挥战斗, 一边发布命令一边用望远镜观察, 一个炮弹在他身边爆炸, 他动都没动一下.
内伊在滑铁卢, 腿被打伤, 战马被打趴, 剑都断了, 他徒步一边走一边说:"让你们看看一位法国元帅是如何牺牲的."(最后没成功, 被波旁王朝枪毙了.)

怎么滑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12: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人性格总体比较外露,容易激发动,所以相比英国人的幽默,他们的此类表现多倾向于滑稽。当然对于某些军人来说并不是这样,我这里只是依据法国人的总体性格作出推测,并不是下定论。《虎口脱险》里的指挥家和油漆匠不是很滑稽么?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里关于投石党暴动的记述也像一出滑稽剧,他还由此对英法国民性作了一番对比,得出法国人在对待国家危机时的态度是“闹着好玩”,英国人则是严肃认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3 04: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意思是法国人对待国家危机不严肃? 只是"闹着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4 12: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朔风,2005年9月23日 04:59]
你的意思是法国人对待国家危机不严肃? 只是"闹着好玩"?

[/quote
正是,但并非每个法国人都是如此。有许多法国人在危机关头仍能保持理性,但这个民族“秉性轻浮”(伏尔泰),理性往往不能持久。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投石党暴动时民众一会儿拥护高等法院,一会儿拥护王室,一会儿崇拜大孔代,一会儿抬举马萨林,谁给他们以哪怕是一点小恩小惠,他们就拥护谁;但谁只要出价再高点,民众就又见风使舵了,毫无原则立场可言。他们觉得局势越乱就越刺激越好玩,并视阴谋诡计为游戏。

虽然近代以来随着民族主义的觉醒,法国人在这方面收敛了许多,但例子仍然比比皆是:法国大革命中群众运动的过激与恐怖(据茨威格的传记记载,玛丽安托瓦内特看到群众将她的女友某某夫人分尸,用叉子叉着她的头,截下她的腿拖在队伍后面,叉子上还挂着一条人肠,他们就以这样的丑态来王后的关押处示威。这完全是不必要的残酷,联想到群众对所谓王党分子甚至是灭绝人性的屠杀和迫害,我们可以看到法国国民性的黑暗面)这就是对国家的不严肃,对内不利于缓和矛盾,同舟共济;对外也造成恶劣影响。以至各国将法国视为“祸水”,造成四面树敌的局面。接着民众又热衷于搞政变,推翻吉伦特派,大杀一番;又推翻雅格宾派,再大杀一番;后来民众甚至又与王党联合起来,要推翻督政府,幸亏拿破仑深知群众的虚浮本性,调来大炮那么一轰,此后十几年,法国人像小狗一样听话!原来他们的胆量与坚持也不过如此,只是表面上声势浩大,实则外强中干,“三分钟热度”,很快就会厌倦或者放弃初衷的,玩玩嘛。拿破仑在围观1792年攻击王宫的战斗中有如下观感:“只要用葡萄弹打死两三百个暴徒,其他人就都逃走啦!”事实确实如此。

法国在拿破仑战争后也是这样搞“革命”,今天推翻这个,明天推翻那个,政府中派系林立,社会团体多如牛毛,天天争吵,天天斗殴。国事却无人过问。色当战役小拿破仑为什么失败,很大原因是俾斯麦深知法国人的冲动个性,用措辞不恭的电报激起了“高卢牛的愤怒“,全国上下一致陷入狂热的好战情绪中,扬言不打仗就推翻政府,皇帝只能屈从民意,仓促应战,被打得屁滚尿流。殊不知“民意”又是多变的,人民对于失败者毫无怜悯之心,二话不说就推翻了第二帝国,接着又看共和国不顺眼,又搞了“巴黎公社”。这一连串毫无意义的混乱与屠杀,所导致的结果为法国变成了一个政变一流,经济二流,军事三流的国家,而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变成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地,另一个伟大民族崛起了。这个民族的团结守纪,能征惯战,以及冷静而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于科技和音乐超凡脱俗的天才,让法国人相形见绌。

法国在现代也一样,二战初期对战争悲观失望,举措混乱,出卖盟友,以为只要躲在防线后面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质也无非就是害怕艰难困苦,不愿承担责任,以至于靠妥协投降为代价。这与英国人在狂轰滥炸下坚持抵抗,坚贞不屈形成鲜明对照。巴黎在二战中完好率,仍然美丽浪漫,但这是“投降的恩惠”。某些法国妇女出于轻浮个性,竟然在德军进入巴黎后耀武扬威的军事游行这种屈辱时刻公然喊道:“瞧啊!那些小伙子多棒啊!”并无耻地与德国人通奸。所以相对于毁于轰炸的伦敦,华沙,还有贝尔格莱德,巴黎的完好无损实在是太丢人了。

二战后法国政局依然动荡不安,特别是所谓“五月革命”,一帮无聊学生搞了一次无聊的街头暴动,其实质也是“闹着好玩“,尽管他们有这样那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从“五月革命”后,法国人的心态才开始平稳了,他们开始关心自己能得到什么而不是政权掌握在谁手里。

法国人的个性就是如此,这给了他们惊心动魄的历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浪漫主义英雄传说,但这也同样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生命和荣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28 05: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一概而论吧? 法国人天性乐观, 对待国家危机从心里来讲还是很认真的, 也不光是为了闹着玩. 从理性方面讲, 这个民族对待事情确实有不冷静的时候, 个别群体也从某种意义上侮辱了整个民族, 但一概而论还是不对的. 人和人不一样, 何必把一部份人的习性强加到整体身上? 现在有很多中国人素质败坏在国外是出了名的, 但你不能说所有中国人都素质败坏吧? 同样的道理, 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 14: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法国人当中自然也有许多志士仁人,法国人自然也有坚贞不屈的一面;但是法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有劣根性,(例如法国大革命的过激行为,法国由于不振作而导致的屈辱投降等)它们所造成的危害是不争的事实,不能单纯推到为某些坏人的头上去,正如对“文革”的恶果不能单纯指责“四人帮”或林彪;对屠杀犹太人不能只找希特勒算帐;对日本侵华也不能只追究战犯的责任,民族劣根性造成的灾难必须由全体民族负责,不仅参与过的人有责任,矢口否认的人有责任,保持沉默,见死不救的人也有责任,不管是道义上的还是法律上的。我指出法国人的性格弱点,可能并不全面,但并非想侮辱他们的民族,而只是针对他们的缺点发表个人看法而已。况且伏尔泰作为法国人,自己倒也很坦率地承认了自己民族的劣根性,难道这位启蒙运动的大师,会无缘无故地侮辱自己的民族?这只能说明他另有深意吧。此外某些中国人在国外素质表现低劣,其中有个人因素,当然也带有普遍因素。例如随地吐痰,乱穿马路,乱丢垃圾,吃东西浪费,不爱排队等,这实际上在中国人中带有普遍性,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对此多有揭露,但我们不能说他在侮辱中华民族,因为这是实情;但杀人放火,走私贩毒,组织偷渡等不是中国人的共性,因此不能以片盖全。我认为对民族普遍存在的劣根性不能文过饰非,对以片盖全的观点要保持清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 15: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只赴笑谈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4 13:56 , Processed in 0.0261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