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12-22 15: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5年12月21日 05:33 发表
可否请解释一下专用名词“货物出口指数”和“再出口”。
按M Glover的一组数字大陆封锁前1806年英国出口总额为4千1百万英镑。1808年,是3千7百万,下降10%不到。1809年反升到4千7百万,这得益于拉美市场的膨胀。拉美的需求我估计跟葡萄牙国王把中心移到巴西有关。1811年危机也是因为拉美市场饱和引发的。当时欧洲占英国出口约1/3,美国占27%。美国对英宣战是对英国经济理论上有不小威胁,不过实行也不一定容易,就连法国其实也与英国保持一定贸易,包括1809~1810年英国粮食欠收时卖给英国1百多万夸脱小麦。
大陆封锁如果较全面完成,如拿破仑预想的10年拖垮英国也难实现。同时法国周边国家可熬不过10年。象俄国在4年里卢布对法郎已跌了一半。
货物出口指数指的是当年货物贸易额与指定基年货物贸易额的比。再出口的定义在不同的国家经济领域定义不尽相同,一般指将任何先前进口之货物,未经加工而输出本地区,或虽经加工,但尚不足以取得本地原产地资格而输出本地区的出口行为,加工贸易就是其中一例。1808年英国贸易的打击主要表现在本国货物出口额的剧减,这对英国的贸易收支影响较大。
法国与英国保持一定贸易,这是皇帝大陆封锁政策不完全性和困难性的典型反映。皇帝的封锁政策初衷是想拖垮英国贸易,并且禁止向英国出口粮食等产品。封锁的几年内英国国内粮食的价格在不断上涨,但实际的涨幅并没有使英国出现实质性的粮食危机,就是因为皇帝又允许了法国和其盟国向英国出口粮食。当时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萨伊的自由贸易理论还没有占主流地位,传统的亚当-斯密的重商主义理论仍是皇帝制定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而重商主义理论只是反对进口外国货物,而提倡向外国出口以换取黄金聚集本国财富。皇帝本人也想通过向英国出口法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来改善法国的贸易收支,从而改善帝国的财政状况。所以大陆封锁政策演变成一种只封锁进口(允许极少数许可证进口),不封锁出口的贸易壁垒。皇帝曾对路易说:“要他们支付现款给荷兰,绝对不能商品交换,绝对不能。”所以从法国来看,封锁对英国的打击仅停留在遏止英国的工业和贸易方面,而没有触动到英国的农业。例如1810年英国共进口156万7千夸特粮食,从帝国和其盟国进口的就有130万6千夸特。通过这些英国在积极进行粮食储备,1810年歉收,可英国在1811年粮食的价格并没有猛涨,就是有粮食储备的缘故,避免的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