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xixi

沙龙谈吃专题系列之二: 吃面杂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7: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的帖子

有一点不是很明白.我觉得论坛的一些朋友对韩国人印象很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7: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的帖子

因为棒子太伟大了,它们有10000年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7: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有点敏感,就此打住,总之一点:常逛天涯的人都不怎么待见棒子。

[ 本帖最后由 法兰西胸甲骑兵 于 2008-1-16 18: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7: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32#33# 的帖子

讽刺吗?还有关于棒子的由来还有这么一段历史.不谈韩国了.再说一句.我也知道他们喜欢把中国的文化搬到他们身上去.不过我倒没有那些男性公民那么义愤填膺.

[ 本帖最后由 xixi 于 2008-1-17 09: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7: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的帖子

讽刺?是指10000年历史这事?这可是棒子国营电视台KBS的纪录片里自己说的,youtube上有这个视频哦。里面棒子不只声称中国历史起自棒子,还捎带手把苏美尔文明也揣自己兜里了
其实对于棒子我一点都不义愤填膺,我只是乐,棒子是我的开心果,我最喜爱的笑星不是卓别林,不是周星星,也不是赵老蔫,而是韩国历史学家

[ 本帖最后由 法兰西胸甲骑兵 于 2008-1-16 17: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7: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OK,带住棒子,继续吃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8: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闯关东时,炎黄子孙拿弓箭猎狗和拐棍,后来被鸭绿江那边的通古斯虾夷看到,也学了过去,结果呢因为不会营生,到头来把猎狗吃了弓箭当柴火烧石头做饭吃,就剩一根棒子打狗也防止被打。后来关东有了荞麦和大麦,那边也觉得好吃,顺带棒子也擀面用。这就是石锅饭,大壮狗肉汤,以及韩式棒幹闷头火锅面的由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17 12: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先来解答「印度阿三」这个对印度人很不礼貌的浑号典故好了!

话说七、八十年前,上海还是个租界,所以老外非常多、尤其是英国人,更是占了绝大多数!为了维护上海租界的治安,所以英国人找了很多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来当保安警察(当时的名词叫做巡捕)。

这些印度佬的皮肤都很黑,加上宗教信仰之故,头顶上都缠着红巾。所以上海人一开始都叫这些印度警察为「红头黑炭」。

不过英国体系的公务人员(尤其是警察)长久以来都习惯被称呼为SIR(详见成龙的警察系列电影,不是都叫警察为阿SIR或是警SIR吗?)。另外上海人一向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面添加一个「阿」字。所以上海人叫着叫着、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于是印度警察就被叫成了「红头阿三」了。

后来又过了几个月,上海人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印度人都是缠着红巾的锡克教徒,印度还有很多不缠红头巾的其它宗教人民。所以上海人索性就把「红头阿三」改成了「印度阿三」,于是这个不礼貌的浑号就一直沿用至今、几乎华人地区的每一个人都还是习惯叫印度人为「印度阿三」。

另外还有一种可信度颇高、已经被列入俚语辞典大百科的说法!就是当时上海租界的民众经常要与这些印度警察沟通,不过中国人的英文不好、印度人的英文也是怪腔怪调,所以当时上海的「警民沟通」可说是鸡同鸭讲、非常地不顺畅!

不过上海人居然从这种鸡同鸭讲式的沟通上,又找到了新的乐子。因为他们发现印度警察每回遇上了舌尖嘴利的上海民众的时候,总是会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喜欢结结巴巴地反复讲着:「I Say.....I Say.....」。所以上海人就把印度警察的经典结巴名句:「I Say」、用上海话来发音,又变成了「阿三」。

就是因为以上这两种有点莫名其妙的原因,所以「印度人」与「印度阿三」之间,从此就被硬生生地画上了等号。想起来,印度人也真的蛮冤枉的!平白无故就多了「印度阿三」这个浑号!

与「印度阿三」非常相似的典故还有「高丽棒子」,通常只要台湾的球队对上了韩国队,大家总是会用「高丽棒子」来代表韩国人、而且口气都非常地轻蔑与敌视。

不过「高丽棒子」的典故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其实当时「高丽棒子」并不是一句带有不屑之意的轻蔑用语,而是一句赞美韩国人非常勇敢的形容词。

话说一千四百多年前,隋炀帝领军两百万入侵高句丽(就是现在的韩国),不过隋军尽管军容壮盛、但是最后却搞得全军覆没、非常难堪!主要的原因就是高句丽人非常勇敢、极尽所能地顽强抵抗。就连妇女也拿着洗衣服用的捣衣棒(古名叫做「梆子」)不怕死地与隋军拼命。自此之后,大家都叫韩国人为「高丽梆子」、一千多年来、念着念着就念成了「高丽棒子」。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一百年前日军占领东北、成立伪满州国的时候,低层的警察多半是韩国人(说是朝鲜人、高丽人其实也都通啦!)、而且这些韩国警察喜欢欺负汉人、动不动就拿警棍往汉人的脑袋瓜K。于是汉人就很赌烂这些韩国警察喜欢用棒子K人的行径,从此就管这些韩国警察叫「高丽棒子」。

无奇有偶的是:「高丽棒子」跟「印度阿三」的例子十分类似,原本都只是取笑该国籍警察的轻蔑浑号,但是最后却扩大成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共同浑号。这可是当初帮这些警察取外号的人始料未及的事情!

如果你觉得韩国人、印度人很惨、很无辜!因为「高丽棒子」跟「印度阿三」都是既不体面、又不友善的浑号。那你就更应该同情荷兰人,荷兰人才是全世界「浑号界」的头号苦主呢!

既然有头号苦主的存在,那一定有头号加害者的存在!没错!您的逻辑推理完全正确!自古以来,全世界最喜欢给其它国家、其它民族取浑号的国家莫过于英国了。

为什么英国人闲着没事、就喜欢给别人取一些难听无比的浑号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英国人喜欢打仗、而且不管交战的对手是谁?不管这场战役到底结果是英军大胜、还是英军惨败,只要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人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战后重建、而是赶快帮敌人取一个浑号、来嘲笑一番。

所以当英国人与土耳其大打出手之后,从此土耳其(Turk)在英文里面的意义就叫做残暴的人。当英国与西班牙大干一场之后,从此西班牙人在英文里头就化身为「吹牛皮的人(Spanish athlete)。当英国人与俄国人干完架之后、俄国人从此就与「野蛮人」划上了等号。但是最惨的还是荷兰人,因为荷兰人与英国人在三百多年前争夺大西洋霸权的时候,曾经打了长达二十六年、历经三次惨烈大决战的战争。

这场英荷大战,其实双方互有胜负、两败俱伤!英荷两军都没有人敢说自己赢得这场战争!(否则就是西班牙人了!典故在前几行!请自行移动Mouse)。不过当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人就开始卯足全力来丑化荷兰人。所以英文里面的荷兰(Dutch)几乎都是不好的字眼。

我们日常生活最常用的「荷兰浑号式英文」,末过于Go Dutch(各自买单付款),这是一个暗讽荷兰人非常吝啬的常用英文词组。不过现在很多人为了不想让荷兰人太伤心,所以已经用share cost来代替Go Dutch这个带有偏见的英文成语。

另外「荷兰式的勇气(Dutch courage)」就是代表要趁着酒意、才会假装神勇的行为,也就是胆小如鼠之意。「荷兰式防御(Dutch defence)则是虚张声势之意。「荷兰大叔(Dutch uncle)」就是那种喜欢训话、没事就爱干谯的人。「打倒荷兰人(Beat the Dutch)」就是英文里头「了不起!够*」之意。

等一下~我还没道尽荷兰人的悲哀呢!后头还有更狠的!

您知道「荷兰式老婆(Dutch wife)」是什么意思吗?原本只是单纯的竹枕头之意,后来居然变成「人尽可夫的X妇」!英国人真是太狠了!

「荷式尖顶女帽(Dutch cap)」是啥呢?原本也只是形容一顶单纯的荷兰风格女帽而已,不过后来英国人却又为这个词组增加了一个崭新意义「女性避孕套」!快晕过去了吧?

不过最狠最狠的「荷兰浑号式英文」莫过于这一句:「如果我*8231;*8231;*8231;,我就他妈的是荷兰人(I'm a Dutchman, if ...)」,这句英文文法是代表什么呢?就是说:「如果我...,我就不是人!」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英国人真的是疯了!三百年前英国与荷兰之间的陈年旧事居然可以一直积怨到现在!英国人可真是够受了!

所以无论是印度阿三、高丽棒子、或者是令人看到怵目惊心的「荷兰浑号式英文」!都是带有浓厚偏见的一种词汇。如果您能不用这种词汇,我看还是尽量不用比较好!因为随着国际化的脚步,你不知道何时在路上会遇上一个印度人、韩国人或是荷兰人,如果你还是把印度阿三、高丽棒子、 Beat the Dutch挂在嘴上,我想你被海扁一顿的机率还真的不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15: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关系不讲妇人之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17: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有高人煮一碗面,拍个照片放上来,,,,,,嘿嘿,终归是纸上谈兵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9-6 12:24 , Processed in 0.02699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