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laiyinhate

[讨论] 莱比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7 1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6-10-7 10:29 发表


不过战役开始缪拉元帅的骑兵冲锋还是最耀眼的阿~

1万多*兵(不知道看错没有....请问什么叫片兵..),阵势上真是壮观。


呵呵,缪拉即使不冲锋在战场上也十分显眼,一句”集合“可以迅速集中起上万精骑。

片兵?请问原文名字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7 10: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里说:

1813年10月16日上午9时,联军方面发出三声号炮,
史称"民族会战"的莱比锡大战开始了。这时,天上下着寒
冷的细雨,地上罩着浓密的烟雾,联军的四个攻击集团,在
炮火的掩护下,逐渐向莱比锡压缩。面对敌军凌厉的攻势,正
面法军第一线部队几呈动摇之势。拿破仑本想等第三军团到
达时再发动攻击,但已经来不及了。11时,拿破仑断然下令:
全线进攻。于是,一幕蔚为壮观的战争图景展开了。在炮兵
火力的掩护下,缪拉带领12000名片兵和紧紧跟随其后的步
兵,从山脊后疾驰而上,以密集的队形直冲对方的中央阵地。
这位那不勒斯国王,骁勇不减当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7 10: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印刷错误。。。。。。我手中那部译本显示是骑兵。

路德维希的传记的确很精彩,1813年那章应该还算准确,写滑铁卢则掺入太多小说色彩了。

莱比锡一战,虽然联军没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至少击败了皇帝。此事件的一个正面作用是促使歌德写下了名垂青史的诗句:
...
敌人以战争与死亡,从国内外夹攻,
内忧外患仍频,你却岿然屹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7 11: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6-10-7 10:32 发表


我想起之后不久的滑铁卢,都说皇帝当时战败的法军是精锐,不理解,缘何离1814年退位不到一年半时间,就能练出那么多精锐呢??
好像布伦大军也没有这么速成吧?请指教。


当然,精锐有很多种程度的。
帝国军队中,最精锐的当属1804年布伦兵营的”7支铁流“(7个军团)。这些部队参加过革命10年大小战役,身经百战,爱国心强,不缺勇敢,经验丰富。(”10年苦斗磨练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

1815年自然不如1805年的部队战斗力那么强,不过老兵不少,参加过1813年,1814年的战役。因此战斗力比起威灵顿公爵手头那些一辈子没见过打枪的荷比汉诺威士兵强很多。这里的”精锐“一词是相对于联军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7 11: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日之前,掌管陆军训练的大臣是苏尔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7 11: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6-10-7 11:07 发表
百日之前,掌管陆军训练的大臣是苏尔特吗?


百日仓促,没时间像布仑兵营那样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许多部队都是新招的兵,而且很多部队连一半的人都没招齐。北方军团只有几个由老兵组成的师可称精锐,老近卫军也可以。

一般来讲,给军队下达训练纲领和指令的应是军事部长,不过第一帝国时都是总参谋长发令。倘若百日战争没那么早爆发,那么负责指示训练北方军团的就是苏尔特了。皇帝的命令由他发出去,交给各个元帅,然后由各军将领们监督练兵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7 11: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看来精锐之兵不在多,还是要看何人调遣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7 1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人的冲锋是很少见的!缪拉还是不简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8 00: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10-7 10:08 发表


内线作战不能放在这个场合,因为这里谈的是战役情况而非战略情况。

选择阵地,修筑工事,利用固定据点防守,主动反击,怎么不是皇帝的功劳?


这里我只是借用了内线作战这个词,要表达的意思相信朔风兄应该很清楚的。

还有,我可没说这些不是皇帝的功劳,而是说“不都是皇帝的功劳”,法军的顽强和经验是会战不败的基础。但是我还是那个观点,皇帝的这个战场选的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8 00: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10-7 10:11 发表


撤退有很多种,有些战斗打个平手,认为再打下去对我不利,因此撤退,此为主动性撤退。有些是战斗处于明显劣势,被敌人击垮,此为溃退。

至于宣传,奥斯特里茨7万4对8万5,损兵不到7千歼敌2万,德雷斯顿7万 ...


至于宣传,我并没有质疑法军的战果。只是我认为宣传本来就是战争的一个方面,何况是民族国家间的战争,莱比锡战后联军的宣传无可厚非。我说这个只是觉得朔风兄说“若不是萨克森人反水联军也不会有如何如何的吹嘘”这样的话,更像是带感情色彩的。也有可能我会错意了,请原谅。

每个人喜欢一个东西都有不同的方式,我比较倾向于接受这个东西的自始至终的发展,喜欢的不一定要永存,悲剧和失败也可以是带有戏剧性的完美的结局,不见得非要找到什么理由或借口来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4 06:10 , Processed in 0.02236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