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sswaffen

[讨论] 大家一起热烈讨论_如果兵败被围是投降乞生还是宁死保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4 00: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学学杨威利,能带部队逃就快逃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真的倒霉被俘,我倾向于跟着部下一块进战俘营,到那里也好坚持斗争,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00: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句说的好...以退为进有时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 本帖最后由 diaoduoxi 于 2006-8-4 22: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20: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过去是报节,在现在是投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22: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ristianⅢ 于 2006-8-4 00:47 发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句说的好...以退为进有时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这是我的选择不怕被别人骂“失节“。我总觉得中国人有时很傻——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自己找死;真正没有骨气,没有才能的人不会自杀,但他对国家也不会有任何价值;而有气节的,有能力的人,竟然会自杀,这实际上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却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如果丁汝昌,邓世昌不自杀殉国,忍辱发奋,将以有为,也许在为中国重建海军方面会更有帮助,但是他们一死,保全的不过是个人的名节,对国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邓世昌的撞船行为虽然壮烈,但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损失了一条价格不菲的铁甲舰)我认为白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22: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aoduoxi 于 2006-8-4 22:33 发表


这是我的选择不怕被别人骂“失节“。我总觉得中国人有时很傻——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自己找死;真正没有骨气,没有才能的人不会自杀,但他对国家也不会有任何价值;而有气节的,有能力的人,竟然会自杀, ...


。。。。。。
他不撞,阁下认为那船能够完好无损的开回去?

投降什么人也不能投降日本人,这点是原则,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守过信用,这点和西方国家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22: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aoduoxi 于 2006-8-4 00:43 发表
还是学学杨威利,能带部队逃就快逃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真的倒霉被俘,我倾向于跟着部下一块进战俘营,到那里也好坚持斗争,嘿嘿……


杨威利正是带领部队脱险,不想让他们陷入敌手,而不是一见情况不好就投降了,情况再不好他也有脱身之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22: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8-4 22:40 发表


。。。。。。
他不撞,阁下认为那船能够完好无损的开回去?

投降什么人也不能投降日本人,这点是原则,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守过信用,这点和西方国家不同。

我认为如果不撞还是可以开回去的,当时主力舰尚存,局势并非完全不利,而且黄海海战是日本人先撤出战场,所以保住一艘船对今后还是很有利。

我没说投降日本人就是好。但是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要振兴中国,暂时忍辱也是明智之举。否则人才都殉节了,国家就没有人振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22: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8-4 22:42 发表


杨威利正是带领部队脱险,不想让他们陷入敌手,而不是一见情况不好就投降了,情况再不好他也有脱身之计。

但巴米利恩那一仗他并没有脱身,而是遵从政府的命令,投降了,这是为什么呢?他当时占有优势啊!

我想杨威利大概考虑的是成全帝国的人才,不像阻挠历史发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22: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iaoduoxi 于 2006-8-4 22:45 发表

我认为如果不撞还是可以开回去的,当时主力舰尚存,局势并非完全不利,而且黄海海战是日本人先撤出战场,所以保住一艘船对今后还是很有利。

我没说投降日本人就是好。但是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要振兴中国,暂 ...


当时“致远号”弹药消耗干净,船身受重伤马上就要沉了,还怎么开回去呢?邓公在不可挽回的绝境下撞敌正是英雄之举。

拿破仑时代也有协议投降,这是不损节气的事情。因为这种投降实际上是互相摆平干戈,把土地让出,而军队安全撤走。因为那个时代的将领都十分讲信用,有武德,而且互相尊重,才可以实行。日本人。。。。。如果邓世昌挥舞白旗,让日本人帮忙把船修好,然后再放他们回去,日本人会同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6-8-4 22:57 发表


当时“致远号”弹药消耗干净,船身受重伤马上就要沉了,还怎么开回去呢?邓公在不可挽回的绝境下撞敌正是英雄之举。

拿破仑时代也有协议投降,这是不损节气的事情。因为这种投降实际上是互相摆平干戈,把土 ...

但邓世昌保船撤离战场,并不算投降啊。当时致远只是弹药用光,试图使用冲角战术才成为日舰的靶子被击沉的,如果邓世昌采取审慎的态度,我看致远还是保得住的。

军人不能意气用事,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理性看待自己的价值,战争毕竟没有结束,自己在以后的战斗中还有余力发挥作用,那么就不应该过早“壮烈牺牲”,更不能搭上宝贵的战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7-12 23:07 , Processed in 0.0232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