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31748|回复: 73

火药武器在战场上的杀伤效率论文三部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3 02: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
前些天与人讨论涉及到拿破仑时代的大炮与步枪杀伤率问题,遂决定翻译三篇专业分析文章,作者为B.P.Hughes中将。除这篇塔拉维拉战役分析外,另有两篇分别为布萨科战役与阿尔布埃拉战役,我将按时间顺序逐次翻译。

正文:

塔拉维拉战役与阿尔布埃拉战役有着很大不同。在这场战役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分辨出战役开展的所有环节:攻方炮兵的第一轮开火,守方炮兵的反击,中距离使用霰弹的对战及最终的步兵突击。这三个环节延续一种十分明显的顺序,因此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就可以判定每种武器的杀伤效率。选择这场战役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手头有昂格尔的地图辅助,这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这张地图向我们指明了大炮最初的部署位置,以及在战役进行期间大炮的所有运动轨迹。除了这张图外,没有其余的图能向我们提供更多的细节了。

我们确实缺乏步枪和大炮各自分别造成的精确的伤亡数据。但是,通过对战役进程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英军方面主要的损员都是由法军大炮造成的,而法军损员主要是由英军的步枪射击造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做如下假设,三分之二的法军伤亡是因为步兵火力造成的,而英军方面则正好相反。

1809年6月27日,一支英国远征军,加上一些德意志兵团的援助,在阿瑟 维尔斯利爵士的指挥下从葡萄牙出发,进入西班牙。一段时间后,这支部队又不得不重新返回葡萄牙。这段期间的攻势是一场将历时四年的战争的第一轮攻势,而战争的结果将是法国人彻底撤离伊比利亚半岛。维尔斯利的部队由第1师,第2师,第3师,第4师组成,共有10个步兵旅,3个骑兵旅,6个轻炮兵旅。总兵力为20000人与30门炮(因为马匹不够,榴弹炮被留在葡萄牙了)。拉古斯塔将军指挥西班牙盟军,兵力达38000人,该部自作主张发动进攻,以为可以一直打到马德里。他们遇到了由法国元帅维克多指挥的50000人,而此时苏尔特元帅指挥另外一支部队在联军的战略侧翼活动,迫使维尔斯利采取谨慎的态度。

7月10日,维尔斯利军赶到普拉桑提亚,此时拉古斯塔军已抵达阿尔玛拉兹。维克多军已身处塔拉维拉。要不是他收到约瑟夫让他向塔拉维拉以北的奥罗比萨撤退的命令,他的部队就可以部署在联军两部之间,这样他就可以将他们各个击破。在英西两军指挥官一场劳心费力的交涉之后,两军决定协同追击维克多部。可是,英军的前进并不顺利,因为西班牙人没有给他们提供应有的补给和运输车辆。于是,拉古斯塔部单独行动推进至塔拉维拉不远,但又被法军赶了回去。为了不使局势失控,维尔斯利决定前进迎敌,阻挡维克多军的前进。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维尔斯利将部队部署在塔拉维拉以北的山坡上;被收拢的西班牙军部署在英军的右翼。如此一来,至少纸面上两军是兵力相当了。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找到关于联军阵地左翼,也就是阵地最北边的标注。在阵地北边的山丘上延续下来有一条溪流,从北向南一直穿过北面平原,在塔拉维拉与塔治河交汇。战场的制高点是两座山丘。溪流西边(注:即地图上溪流左边位置)是梅德兰山丘,溪流另一边,也就是法国人这边,是卡斯卡加尔山丘。

溪流并非是太严重的障碍,而战场其余的地势都比较开阔。从堡垒(英军阵线右边,就是地图上的E点)到塔拉维拉城的防御阵线,阵地由沟壑,泥地以及用木头组建起来的临时工事组成,是十分坚固的。交给西班牙人防守的这段战线几乎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西班牙军在战役中表现很少,几乎不参战,因此我们在这里忽略西班牙军方面的研究。
北边阵地有英军与日耳曼人混合组成,战斗阵线比较混乱。这是因为牵引马匹不足,士兵们都已筋疲力尽,而且填不饱肚子。不过无论如何他们也要坚守从梅德兰到堡垒这个地段的阵地。梅德兰山丘是阵地的关键,不过该地段直到27日下午才形成像样的防守力量。在山坡下是由DONKIN上校率领的一个旅防御,该旅归属第3师,下辖3个营。

在这一天的首轮交火中,维克多元帅一直尝试夺取梅德兰山坡制高点,在他看来该地防御力量不足。在下午黄昏时刻,法军一部从东北方向开展进攻。在一场混战过后,该部被击退。接着,联军的增援力量陆续抵达山坡,并按地图所显示的阵位部署。预测到法军将会发动下一轮进攻,前几排的士兵稍稍向后退了一下。

夜晚来临了,对于双方来讲都是调整部署的时机。英军阵地的主要部分交给10个营把守,每个营组成2排横队,总共有200排。每个营覆盖大约125米的阵地。DONKIN的旅则被稍稍向后移了一下,他的3个营现在组成了战术预备队。而防御山坡顶点的重任则交给了第4师的6个营。步兵部署的阵位在佛尔特斯古德地图上标识的很清楚了,而炮兵阵位,无论是法国的还是英国的,都由昂格尔标出,他毫无疑问是这方面的权威。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先假设SILLERY上尉手头的大炮只能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从越过联军步兵向敌人射击。KGL的6磅加农炮旅(地图上的A点)起先被部署在联军阵地极右的地段,这些大炮仅仅是在第一轮法军进攻开展后才到达现在地图上的位置。而西班牙人的加农炮与榴弹炮(在地图上标识为支援LAWSON上尉与VON RETTEBERG上尉的大炮,也就是D点和E点,LAWSON部得到5门大炮支援,VR部得到4门)是在中午时分才开始投入战斗的,在那个时候阿瑟爵士请求拉古斯塔的部队援助英军阵地。西班牙人手中的这些加农炮都是12磅的,是联军手头威力最强的大炮,如果炮兵素质好,将会发挥出极大的威力。法军的进攻序列在图上显示了,是他们惯用的纵队队形。同时,法军将重炮全部集中在一个炮群,在卡斯卡加尔的山坡上。根据佛尔特斯古,这个炮群由30门炮组成。另有36门炮在阵地中央支援步兵突击。剩余的大炮(法军大炮总数为80门)在更后方组成预备队。

在当天,法军先后发动了三波进攻,在图上由1,2,3标出。从火力方面分析,每一波进攻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分别对待。

28日凌晨,法军的意图已十分明显。在昨日的进攻被挫败后,还会发起下一轮进攻。他们的30门炮组成的炮群在卡斯卡加尔山坡上,开始朝联军阵地左翼轰击。一个由3个团(9个营)组成的师,在吕帆(RUFFIN)将军的指挥下从战场北边的一个出发地向前进攻。

在今天,要想确切分析法军这次炮火准备是十分困难的。假设佛尔特斯古德英军步兵阵位标识准确,那么法军炮群是在900米距离内开火。根据穆勒的推算,在这样的距离内,对于横队的轰击结果仅仅是20%命中。法军的12磅与8磅炮射程要超过联军的6磅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VON RETTEBERG的炮兵(D点)无法给予有效的还击与反压制。有一种十分可能的情况是英军最初一些部队部署的比较靠前,在法军实行炮火准备时,阿瑟爵士将英军后撤到背坡。不过即使如此,这次炮火准备造成的伤亡仍是不小的。佛尔特斯古指出炮弹在STEWARD旅的右排打穿了几个大洞。从这里可以看到法军远距离炮击的高超技术,比我们常常想象的都要有效许多。

此时战场刮起了东风,炮火的硝烟掩盖了法军攻击纵队的行进。对英国人来讲十分不幸的是,HEISSE上尉的6磅炮旅当时位置太靠右(地图A点),无法反击法军炮群。如果当时他的位置是在战役进行后期他所处的位置一致的话,便可以在540英尺距离内反击法军炮群,但阿瑟爵士肯定禁止他这么做,因为他认为这是在浪费弹药。

吕帆的9个营组成双连纵队(一条纵队正面有2个连)。每个营有6个连组成,每连75人,组成3排,每排25人。每个营正面有50人,纵深为9排。这样一来,9个营组成的攻击纵队正面的火力最高可达1350支步枪,假如前3排都可以开火的话。(每排450支步枪)这个火力数字是强大的,但实际上应该排除轻步兵,这些步兵环绕梅德兰山丘组成散兵线,这样一来法军正面火力减至900支步枪,展开在正面180米的地段。

接下来,法军步兵爬坡直到已无法得到大炮掩护的距离。就在这一刻,他们成为了VON RETTEBERG 5门大炮的靶子(D点)。这些大炮同时发射霰弹。此时,法军步兵约处于距离这5门大炮310米的地方,为了能够接近至90米,法军步兵需要3到4分钟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使得英军大炮总共发射9到12轮霰弹。假设炮手视野不受干扰,那么5门大炮打10轮齐射将施放出4250枚子弹,相当于8个营的步兵齐射。如果我们将穆勒的法则运用到这个情况,这样的火力可以造成死100,伤400的效果。我们肯定不能因此断定这轮射击是决定性的,但不管怎样它确实使法军的最高火力降低了。然后,两军士兵将会面对面(90米距离)。就如同我们上次分析阿尔布埃拉一样,我们这次也先测算一下双方正面的火力。攻方纵队的正面是3排(注:即每连3排,正面2连,纵深3连组成1营的纵队),因此有效火力可以估计为比英军2排高50%。

但是,英军的2排延伸出去的部分可以重新让天平向自己方向倾斜。总的来说,我们估算英军阵线约650排,共1300支步枪可以开火。也就是说,法军正面的900支步枪对英军正面1300支步枪。佛尔特斯古的地图与标注显示英军有预备队在山坡更高处,可以向下开火。他说法军碰上的是英军3个营,这又增加了英法火力的差距。奥曼的结论则更令人难以置信,他说第2师的6个营全部投入了战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作战地域太狭窄了。无论如何,纪律性强的英军用齐射打退了法军的进攻。受到英国步兵的射击与霰弹的轰炸,法军只得撤退。

这个阶段的战事进行了有30分钟,吕帆部大概损失了有1500多人。就如同我们刚才推演的一样,大炮可能在法军步兵前进的时候开火,发射了一些霰弹合计为4000发子弹,然后在英法步兵对射时可能还发射了一些。至于英国步兵,他们肯定打了15到30轮齐射,大概是22500到45000发,这个数据已经把英国步兵在对射中的损员也估计在内。在法军损失的1500人当中,大概四分之一的伤亡是由英军火炮造成的(这场战役中的英军炮位相比在阿尔布埃拉时更为不佳)。其余的四分之三伤亡肯定是由英国步枪射击造成的。英军5门炮持续射击约30分钟,总共估计打了300响,但是炮弹上限是200发。每发炮弹大概造成1-1.5人伤亡,这样一来英军大炮估计造成了200-250人离开战斗。这个数据可以证明英军大炮的射击效率是十分高的,而法军损失的其余1250-1300人则是由英军步枪造成的。假设英步兵打了20轮齐射发射30000发子弹,杀伤效率大概是4%。假设是30轮齐射,效率就降低至3%。

英军第2师约有835人退出战斗,主要在黄昏时分由法军大炮造成的。法军射击时约有900支步枪造成600英军伤亡。由此可见英军步枪射击的杀伤效率更高。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训练良好,并且拥有3%-5%杀伤效率的一队步兵与操纵良好的火炮均可以给对手造成一发1.5人的伤亡率。就如同在阿尔布埃拉时一样,步枪的有效射程上限为200米。在100米时,杀伤效率大概为5%。

在这次法军进攻梅德兰山丘受挫后,战斗逐渐缓和起来直到中午时分。在中午,维克多又开展了数轮配合的马马虎虎的进攻。一次针对联军阵线极右翼的进攻标志着下午战事的开始。这次对抗值得单独分析。德意志步兵团的9个营,在勒瓦尔将军手下组成双连纵队冲出来进攻。

这次法军的进攻目标是英军与西班牙军的交接点。法军部队向堡垒前进(E点),然后又稍微向南偏绕过这个点,这个区域有西班牙守军。尽管如此,法军进攻的主要压力仍然是针对亨利 坎贝尔将军的部队。法军的阵型1营有50列,3排纵深。(注:队形同第一轮进攻),9营步兵合计1350支步枪。相对于英军的2营2排225列,共900支火枪,法军无疑占有很大火力优势。但是,3个要素使得双方火力几乎持平。第一是因为部分法军部队绕堡垒南部,正面总火力自然被削弱。第二是因为法军行进的这段路艰难无比。第三是因为堡垒有LAWSON的5门3磅炮,后来又得到西班牙人的4门12磅炮支援。在许多资料中显示,这个堡垒是没有完工的,但它仍然给炮手提供了优良的掩护。在墙的掩护下,LAWSON的火炮向十分近的目标持续射击,即使是在两军混战的时候也可以保持射击。

战斗数据是十分有趣的。法军进攻持续了45分钟,4500人中的1007人退出战斗。在阿尔布埃拉,LAWSON的4门9磅炮造成约1000人伤亡。而在此战中,即使有西班牙12磅炮援助,5门3磅炮也似乎难以达成同样的成绩。可以肯定的是LAWSON在可视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打了估计有300下,使得法军300人退出战斗,约是法军伤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两个结论与我们先前的结论是吻合的。法军损失的其余600人由900支英国步枪造成,伤亡率比一枪一个要小。而法军步枪则更加无效:1350支火枪仅仅让236人退出战斗。不久之后,总攻针对联军中部开展,就如同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一样,24个法军步兵营组成巨大的两条横队,组成横队的每个营都是正面9乘50的双连纵队(注 :与第一轮进攻队形完全相同)。敌军的队形则是10个英联军步兵营组成,并有9个步兵营时刻准备支援。

地图上还清楚的显示了炮兵火力的区别。法军大炮的综合火力明显大于联军大炮。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为了使一门大炮真正起作用,必须要有精确瞄准,瞄具必须对准地面。因此,即使理论上12磅和8磅炮可达1000米射程,而实际上在卡斯卡加尔山上的法军炮群只能朝一部分联军士兵射击。法军步兵还得到36门炮的直接支援,但是由于当时的信息传输手段有限,36门炮无法集中射击同一点。6个炮连平均摊分在阵线上,每个炮连大概支援2个营兵力,并且在阵线之间移动。如果一个目标出现,我们最多只能集中6门炮射击。这样一来,由于法国人的总炮数更多,就可以同时射击更多的目标。

联军方面,已经难以找到更好的火炮部署位置了。所有大炮必须给予步兵掩护,同时又要保证梅德兰山丘的安全。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联军阵地中央发射霰弹的大炮数量明显不足,此外身处延伸位置的大炮无法覆盖大面积的阵地,而按梯队布置的攻方则使得联军炮火杀伤力更减小了不少。感谢昂格尔给我们留下了如此详细的记录,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英国指挥官识破了对手的所有动作。

当联军感觉到法军有大规模集中攻击联军中部的打算以后,拥有6磅炮的HEISSE炮旅得到转弯的命令。这个旅离开左翼,然后在2个禁卫营的左边展开(A2点)。这样一来,联军正面的火力就大大加强了。先前的问题就解决了。但是,联军使用大炮的韧性只能片面减少兵力差距。因为法军的大炮数量更多,也就可以发射更多的炮弹。

当我们分别研究两军步兵的火力杀伤效率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攻方的12营3×50阵型最多可以提供1800支步枪。联军的8个营共计5964人,交战最初期联军会有2.5比1的火力优势。由于法军的大炮,英军遭遇的火炮杀伤要大于法军遭遇来自英国大炮的杀伤。如果说火炮优势是攻方占去,但攻方远不能弥补步枪的差距。在后一个环节上,守方是占很大优势的。但是战局实际结果却又未必符合这些推算。在激烈的混战中,联军的阵线曾经出现过一个缺口。那是英国禁卫营卫为了避免火炮杀伤而主动冲出去与法军拼刺刀,阵线顿时有了一个空缺。不过阿瑟爵士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立刻命令第48团冲过去组成2排横队填补缺口。

三个因素解释了为什么联军的步枪火力优势没能马上得以发挥。第一,法军由于人数众多且纵深部署,那么不停的有预备队投入战斗,这对联军士兵的士气有一定打击。第二,那个年代的步枪是比较粗糙的,纸面上计算的步枪火力优势在实战中并不一定就能体现出来。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两军步兵的表现。联军大概损失了2249人,但肯定由法军1800支步枪造成的伤亡数字要小于这个上限。我们毫无疑问可以给法军步枪的杀伤效率限制为一枪一人以下。最初联军约有5000支步枪,交战结束后只剩2700支,在战斗过程中,平均数量约为400支。这4000支步枪造成了法军的2200人伤亡,这个计算表明了联军步枪的火力表现比法军还要差。

当然,所有的战史都告诉我们士气是决定性的因素。对于这场战役,我们只能说拥有最大火力,并且具备坚韧不屈的高昂士气的一方取得了胜利。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下火炮表现。联军总共只有30门炮,而法军有66门,但事实上他们成功的弥补了这个差距。假如三分之一的法军伤亡与三分之二的联军伤亡是由大炮造成的,这样的话66门法军大炮造成了3600人伤亡,也就是1门杀伤55人。反过来讲,英军30门炮造成了2400人伤亡,也就是1门杀伤80人。尽管数量存在差距,联军似乎在杀伤效率上高过法军。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每次法军进攻被挫败后,联军总是发起刺刀冲锋一直将他们赶到支援火炮那里。在这样的追逐中,联军成为法军火炮近距离的活靶子,伤亡惨重。如果我们排除法军大炮在一些极为有利的情况下的射击,那么实际效率只到联军的一半。

当然,在战役中双方使用大炮的战术是不同的。法军分出了几乎一半的大炮去支援他们的营,其余的大炮则相当于一个重锤来使用,试图击破联军的阵线。但是,维克多的一个失误使得他将他的大炮部署在一个无法发挥作用的位置上。

联军的火炮则全部发挥了作用,我们难以看到更为灵敏的部署了。尽管缺乏证据,似乎大炮的部署决定是由总司令亲自完成的。在这一主题上,我们拥有许多战史学家忽略,甚至昂格尔都没有提及的资料。自1809年后发表的每期THE BOMBARDIER AND POCKET GUNNER册子中附带不同战役的火炮部署简介。塔拉维拉战役就是其中之一。这张地图有系统的显示了LAWSON在堡垒中的火炮部署,以及其余部队的大炮的位置。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火炮从左翼移动到中部,并侧击法军纵队右翼的标识。因此,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有实际的战例佐证,这个战术是不可能出现在这本教授皇家炮兵战术的册子上的。这之后作者又说这样做无论如何还是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使大炮处于法军大炮的射程内。他肯定是指卡斯卡加尔山丘上的法军炮群。

我们知道战场上短距离内的大炮移动很少是因主帅命令而行动的,更多的是炮兵指挥官根据情况应变。这些观察使我们相信在塔拉维拉战役中,联军的火炮得到了更好的应用与指挥。当然也是因为火炮数量存在差距而迫不得已。英军灵活的火炮编制也使得事情变得更加简单容易了。就如同在阿尔布埃拉一样,布置良好的大炮会发挥出很大威力。

尽管说大炮在攻方前进时与混战中都可以给予杀伤,最后的结果仍然是由步枪决定的。总的来讲,4000支法军步枪大概造成1300人伤亡,而7000英军步枪造成3600人伤亡。这个数据也许可以显示出英军当时是处于防守的位置的,从步枪火力方面讲拥有着优势。很多时候我们都提到英军步枪的实际效率比不上法军步枪,但是数量可以弥补质量。


就如同在阿尔布埃拉一样,大炮很少用来反压制,另外即使用来进行反压制行动也基本是没有效果的。除了处于卡斯帕卡尔的大炮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炮兵目标。但是,卡斯帕卡尔的大炮群又离英军火炮太远了,无法真正起到作用。对于英军炮兵来讲,法军步兵才是真正的目标,因为他们时刻才给英军防线增加压力。


个人杂评:

1,
就文章整体来讲,我认为作者使用的推测性数据过多,而未列出公式。


2,
第一轮进攻:根据作者,法军正面3排都可以开火,而英军只有2排可以开火,因此法军对英军的威力就直接成了多50%。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因为法军正面3排的最后1排实际上射击很有限,甚至无法射击,因此法军正面的步枪可射击的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是900人了,而经过英军霰弹齐射(距离很近),势必要大大少于900,何况先前还有绕过去的轻步兵。此外齐射过程中,英军是否仍在发射霰弹?从图上看英军D点火炮阵位在步兵之间,是可以持续发射的。而法军炮火准备造成的伤亡不详,但我认为不小,因此英军肯定也不是满员状态。可作者没考虑这些,这样运用战后伤亡算出来的效率实际要低于真实的效率。


3,
炮火准备:这个我认为很难算,不知道穆勒的公式是什么。但如果是20%命中,那么法军30门重炮在一轮发射后就会杀伤6个人。假如炮群持续射击30分钟,估计法军的12磅和8磅可以打15轮齐射,这样实际杀伤该方向联军90人,但作者计算第一轮进攻步枪效率时未把这个考虑进去。


4,
第三轮进攻:法军36门炮如果近距离支援,在看到英军火炮移动到A2点后,很有 可能实行炮火反压制,毕竟法军炮口径更大,近距离内没理由压不过HEISSE那几门小口径,这样的话作者结论所谓联军火炮灵活运动没什么道理,我认为法军第三轮进攻90%伤亡都是由英军步枪造成。


5,
作者讲维克多的火炮部署阵位不佳导致效率低,我认为是不对的。从地图上一看就知道了,卡斯卡加尔的那30门重炮几乎可以压制整个战场。从梅德兰山丘到堡垒所有地段,都处于这个炮群的覆盖之下。法军的重磅加农炮不适合阵前移动,如果不在制高点组织成炮群,就几乎等同一堆废铁了。维克多最先进攻方向为梅德兰山丘,我认为他的决定是对的。因为山丘是制高点,夺取了以后大炮一开展就能对联军阵地产生毁灭性效果。假如从平坦地带首攻,联军可以全线防守,并且时刻从山坡上调预备队下来,到时只是一场消耗战。而如果攻梅德兰山丘,联军若想投入预备队必须从平坦地带分兵,这样E点以北的平坦阵线必然出现空缺,而且联军需要从低往高处爬来实行增援,十分不利。


了解了维克多这个目标,就不难理解他将大炮群在山顶展开的做法了。从卡斯卡加尔到梅德兰距离1000米,12磅最大射程1200-1800,有效射程在1000之内毫不过分,压制梅德兰附近的英军炮兵和步兵完全是可行的,当然可能不会太准,但20%命中也已十分可观。当然威灵顿可以撤兵至坡后,不过至少在卡斯卡加尔布置炮群的决定不是错误的。作者的证据是法军大炮杀伤效率不及英军,我认为作者未把双方调动考虑在内。法军是攻方,所以英军火炮大多是近距离杀伤,而法军重炮的远距离杀伤自然效果不如英军的近距离。因此数据上法军火炮杀伤效率不如英军的真正原因是攻守位置决定的,而不是大炮的阵位。假设法军把12磅炮全部展开在阵前而不是放在山上,也许可以增大杀伤,但无法覆盖梅德兰山丘,而梅德兰山丘是维克多的本来目标。

综上,我认为一切在于指挥,维克多选梅德兰山丘做攻击地点没错,但他没有坚持,而且投入兵力不够,这导致他最初布置30门重炮为炮群的做法失去了意义。此外,法军总炮数是80门,为什么只有66门投入作战。就算是第三次进攻山顶那30门动不了了,不是还有14门吗,如果全部调来前线就可组成50门炮的移动炮群,在平坦地带会给予英军很大的杀伤。而且在该战指挥法军大炮的似乎是炮兵名将塞纳蒙,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个人以为是步兵进攻指挥的不好。三轮进攻方向太分散,完全是赌博式的尝试敌人弱点,而不是投入主要兵力与主要火力攻击一点。


————

感谢白星授予二等精华~后续2篇翻译将会陆续被补充到这个帖子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2: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朔风的大作!
翻译是个艰难的工作,需要中英文的熟练和精通.白星授予二等精华,名副其实.名实所归.

拿破仑时代的大炮有一定的威射力,但有时也是不够准确的.在电影看到那些士兵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前进,面对大炮却不躲闪,觉得他们的纪律性很强.当然还有就是大炮不够准,不一定会击中目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6: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Hughes的FIREPOWER一书在海松斯维特的<拿破仑时代武器装备>一书里看过部分章节。这次终于可以一睹原文了。
穆勒的公式在海松斯维特的书里也有提及,推测是讲火炮射击精度与射击距离的关系,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得出。记得12磅炮在1300码为15%,900码为30%,600码100%。
海松斯维特也讲到实际作战中,由于多种因素作用,火炮射击的效果相差很大,离实验数据很远。比如拉纳军在奥斯特利茨遭40门炮射击3分钟,伤亡400人。而斯莫棱斯克战役,有3个方阵遭12门炮射击3小时,仅伤亡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6: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射击的质量高低应该是与射手的技术有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2: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8-1-14 16:22 发表
Hughes的FIREPOWER一书在海松斯维特的一书里看过部分章节。这次终于可以一睹原文了。
穆勒的公式在海松斯维特的书里也有提及,推测是讲火炮射击精度与射击距离的关系,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得出。记得12磅炮在1300码为1 ...


我觉得对于大炮的火力分析一定把多种因素考虑在内,在这里暂时举几个,希望补充指正。
1,大炮的射程。这个理论射程已经有详细表格,不多说了。
2,角度。从高往低打与从低往高打都有各自的不利之处,前者是射击范围有限,后者是无法精确观测目标。
3,地理条件。实心弹打出去可以有跳弹作用,连续造成伤亡,可地理条件可能也有不适合跳弹,如泥土过于松软泥泞是不是就对跳弹作用有严重影响?

请问海松维斯特的书里有没有把公式真正列出来呢,我很感兴趣~应该是类似《皇帝的刺刀》里的步兵命中率公式吧,通过实验数据整理曲线得出。

另外1812年那一次炮群中的12门炮的射程有多远,对的是什么距离内的目标射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2: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xi 于 2008-1-14 16:44 发表
射击的质量高低应该是与射手的技术有关吧.


在下觉得技术方面有一点关系,但对结果的影响似乎不如其余几个因素多。毕竟那个时候大炮观测定位等技术手段还很有限,炮手多是凭经验,但是大炮主要是“靠天吃饭” 因此炮手技术对杀伤效率的影响估计难达50% ,当然影响还是有的。

我认为与其说炮手技术,不如说炮兵指挥官带来的影响更大。他是负责战前计算炮兵部署位置,以及战场上合理调动的。当然这些已经是战术范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23: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8-1-14 22:43 发表


我觉得对于大炮的火力分析一定把多种因素考虑在内,在这里暂时举几个,希望补充指正。
1,大炮的射程。这个理论射程已经有详细表格,不多说了。
2,角度。从高往低打与从低往高打都有各自的不利之处,前者是射 ...

海松维斯特的书没有真正列出公式,只给了3磅,6磅,12磅的结果。
《皇帝的刺刀》里也给了一个表和一些说明,从说明可以看出数据是基于比较简化的理想环境。
海松维斯特没详细写奥斯特利茨和1812那次的具体环境,不过从60倍的杀伤差距看,距离及地形等环境差距应是很多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3: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谢了~
下载《皇帝的刺刀》这么长时间,还不知道里面有讲大炮的内容

百分之二三十的命中率还是很可观的,当然理论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但实际数据定律不太好推算,与理论数据一比可高可低。除非在许多值得注意的特殊条件下,理论数据可以大致用来推算实际命中吧。可惜不知道误差在多少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2: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百分之二三十的命中率还是很可观的.

20%的命中率还很可观?岂不是很浪费大炮?看来打仗时需要多多准备大炮,以备浪费和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3: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30门炮的基础炮群配置为准:30门炮发射实心弹100%命中是一轮杀伤30人,20%命中是一轮杀伤6个人。2分钟一轮齐射的话,1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就可杀伤一个多连的人。大兵团会战,通常都是上百门炮的对决,即使有20%的命中也是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1 21:26 , Processed in 0.0768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