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朔风

火药武器在战场上的杀伤效率论文三部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02: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1811516日—阿尔布埃拉战役
阿尔布埃拉战役在1811516日那一天打响:这场战役是由苏尔特元帅指挥的法军对抗一支包括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与英国人的联军。法军可投入使用的有18000较有经验的步兵,3700骑兵与48门大炮。而敌军是由威廉 盖斯 贝雷斯福德指挥的,他手中是一支没得到过多少训练的弱旅,大概有31000人,3700骑兵与38门炮。

双方进行了一系列战场行军,因此局势显的较为混乱。在交战过程中,双方还转变过作战正面。综计所有的战术运动,我们可以从分析火力与杀伤效率角度出发将这场战役分成两个明显的部分,对于这场战役的火力效率描写与数据是十分详细的,比拿破仑战争中任何一场战役都要详细。

如图所示。


当两军相接时,法军从正面发起了进攻,意图是在阿尔布埃拉村庄一线阻挡住联军的推进(A点)。但是,这次阻击只是法军部分部队承担的,法军的主力转移南下迂回敌军,迫使联军重新展开(C点)。在这里,我们将注意力主要放在这两次显著的运动上面,因为针对这两个阶段,我们手中掌握了详细的资料。但是在这之前,一个关于这场战役的简介是必要的,让我们来辨清两军的目的,以及两军指挥官的意图吧。

法军迂回包抄的战术运动由于地形而部分隐蔽。由于不知道苏尔特的实际意图,联军总指挥难免有犹豫不决的时候。这次联军彻底被奇袭了,为了应对新一轮的局势,他们做了一系列马马虎虎的转身后退运动,然后在一片山坡上重新展开阵线。这条阵线是从西向东的。这一阵地最初由西班牙军4个营防守,交战过程中又得到了其余西班牙部队的支援。法军的进攻包含了第5军的三分之二人马。在最前面的是让巴普蒂斯特 吉拉尔将军的第1师,队形为横纵混合序列,在中央是以双连纵队展开的4个营,每个营包含6个连,每连75人。该纵队连正面一列25人,纵队正面有2个连,因此总人数为50人两边还有展开为三排的横队。在纵队的侧翼,分别有2个营,这2个营一定是单连纵队,正面25人。这样的布置,使得前进当中的步兵在遭遇骑兵突袭时可以快速组成方阵。总的来说,法军这个阵型正面可射击的兵力为3400人。

这只是最初的部署,后来吉拉尔将军的第1师并没有完成他们的任务,而第2师加赞将军的步兵又跟了上来,两个师的队形出现了相交的局势。这样一来,第5军的序列就比较混乱了,大概是正面400人,纵深20排。


支援这支攻击军的是24门大炮,分配于3个步炮连,1个骑炮连。佛尔特斯古认为这支炮兵力量清一色的部署在法军左翼,而昂格尔则认为分配与纵队两侧,这种配置方法更合理一些。因为这次进攻这些大炮主要是支援步兵的,与其集中于一个炮群,不如分散部署。

在两军步兵接触之前的炮兵攻击,就不详细描述了。总之这支炮兵力量前进至距离敌人阵线450米的地方,而当步兵前进接敌时,大炮就被遮挡了,只能从侧面射击敌人。为了从侧面打击敌人,这些大炮肯定要继续前进占据更好的攻击阵位。

山坡上的火力战展开了,法军前进至距离西班牙军60米的地方,纵队于是开始齐射。3400人,合计1200支步枪。西班牙人坚守不退,而英国援兵也赶到了,那是JOHN COLBORNE的英军第2师,该师在西班牙人的阵线后方与侧面展开。这个新到的步兵旅顿时将联军的防线延伸了,得以做一个转弯侧击的运动(注:L运动)攻击法军纵队的侧翼。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混合序列的侧卫营立即展开为横队与联军对射。

在这一阶段,联军阵线在左边有HAWKER上尉的49磅炮,中央有CLEEVES上尉的KGL旅的26磅炮,右边有KGL36磅炮与一门5.5寸榴弹炮。

COLBORNE旅的加入给法军带来了片刻的混乱,为了推赶该部联军,法军骑兵在大雨勇猛冲锋,在几分钟内几乎全歼阵线右边的COLBORNE旅的3个营,并缴获了CLEEVES旅的那3门火炮。但是COLBORNE旅的第4营在这一时间内组成了方阵,打退了骑兵进攻。英军第2师反击以失败告终。

在这里,我们发现1500支英军步枪完全是无效的。这次交战让我们看到了骑兵的价值,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很难有用武之地。(注: 此处作者指的应该是半岛战争,如果泛指拿破仑战争,那么他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倾盆大雨,联军步兵的视线不佳,完全没有预见到骑兵的冲来。而英军步兵的步枪与刺刀对付波兰骑兵的长枪更是不利。在滑铁卢就不一样了,那次骑兵冲锋声势浩大,提前给了联军组成方阵的机会,每支步枪都可以在有利条件下射击,而刺刀组成了一道不可穿越的墙。现在让我们回到阿尔布埃拉战役,第4营组成方阵打退了骑兵冲锋。

这期间,又有联军部队赶来增援。DANIEL HOUGHTON将军的3个营(全旅包括第29,第57,第48步兵团)以及ALEXANDER ABERCROMBIE3个营(全旅序列:第28,第39,第34步兵团)在西班牙人右后方展开,使得西班牙人可以在其掩护下撤退。ABERCROMBIE34团的1个营位置太靠左,因此主要作战是由余下6个营承担的。

面对英军至多3000人的阵线,法军密集队形人数可高达8000人,正面一排400人,可开枪的达1200人。齐射的目标是正面的英军。

联军展开为400列,纵深2人,因此不算上其余因素,包括侧面可支援的步兵,正面有800支步枪可投入。当然这些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在实际战斗中,经常出现我方士兵被敌方施加很大压力,其余士兵临时投入支援的现象。实际作战中的参与人数是要高于理论数据的。法军炮兵覆盖了整个阵线,因此指挥官更多的将主动权交给前线部队,与其停留在后方忍受炮击,不如前进加入战斗。

我们知道有效射程是几百米左右。两军距离越远,防守一方正面可射击的士兵就越多。在相对远的距离时,联军阵线两边的部队都可以用步枪射击法军,而这个距离越近,两边可以射击的联军就越来越少了。下面这个表格显示了这一点


得出这个表格数据的计算的假设前提是横队两名士兵相距55厘米,以及横队的两边向外延伸。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有过关于那个时代火枪射程的争论。有人说是100米,另外有些专家考虑到目标大小甚至说是200-250米。在这里我们不对这个问题下定论,只说步枪的有效杀伤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最终减到0. 我们前面知道在200米距离内,一个精锐的射手的杀伤效率可达30%

于是,我们将最大射程定为200米,尽管如此,这不代表在侧面针对法军200米开外的联军没有参与战斗。在一些特殊场合,部署在横队两侧的部队经常前进缩短距离,然后射击纵队的两侧。这一战法在这次战斗中应用了。根据先前数据,法军正面总火力为1200支步枪,英军为正面800支与两边1300支,共计2100支。

如地图所示,法军两边的12门炮可以对着侧面的联军射击,但是无法直接支援正面,因为这些大炮被掩盖住了。奥曼曾指出联军步兵因敌军大炮的损失主要是由霰弹造成的。图上也显示了联军的火炮部署,HAWKER49磅炮可以侧击法军纵队右翼,而正面CLEEVES26磅炮则无法有效射击了。

右边还有CLEEVES的其余大炮,几乎都在法军骑兵那次冲锋中失去效用了,榴弹炮还被缴获了。因此似乎该地方的大炮无法被重新布置成炮兵阵地参与战斗。因此联军只能依靠7门火炮,主要仍是那49磅加农炮。

现在让我们回到1200法军步枪对2100联军步枪的战斗。不一会,两只队伍就在硝烟中与死伤士兵之中混乱交战,英军阵线缓慢前行,给法军造成约3000的死伤,自损1500。尽管局势混乱,但法军仍然可以陆续投入预备士兵加入战斗,而英军退出战斗的损失无法立刻弥补。在战斗结束之际,英军总共只有600支步枪可以开火了,战斗中平均来讲大概是1350人可以正面射击。这些火力配合最多7门,实际4门的大炮给法军造成3000人伤亡,而法军正面几乎是同样人数在24门大炮支持下只给英军造成了小两倍的伤亡。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英军的杀伤效率要远高于法军的杀伤效率。

佛尔特斯古与奥曼都坚称法军倒下的3000人中有大概1000是遭炮火袭击,2000是因为步枪射击。我们可以以此为假设。

英军总共有7门炮,假如这7门炮让1000人退出战斗,那么平均每门炮杀伤140人。但是7门炮并不是全部投入战斗,主要仍是有9磅炮承担,因此每门9磅炮估计可杀伤200人。
合计一下,7门炮最多只能发射1000次,这是他们携带弹药的上限,但是打1000次需要60-90分钟,而这次战斗最多持续45分钟,且弥漫的硝烟迫使炮击有一定间歇。因此,更可能的是7门炮发射了500次,1次杀伤2人。而在我们上述讲的情况下(注:指的应该是侧射状态),一颗炮弹可杀伤3-4人,这样大炮的杀伤效率高达50%60%

但是,又因为其实主要是9磅炮在射击,每颗炮弹的效率应该更高,这样数据便可达到第二章的理论数据了。19磅炮的弹药只有8个大型霰弹盒子与8个小型霰弹盒子,因此炮击主要是由实心弹完成。面对敌人展开的横队,距离300米,理论上可达到70%的杀伤效率。如果考虑到一些战场因素,这个数字可缩小到50%-60%. 考虑到法军的阵型特点,这个数字是十分可信的。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尽管英军炮火如此高效,法军仍然没有实行任何反压制行动,因为此次战斗联军的炮兵损失是很小的。不过其实在整个西班牙战争中,不过其实在整个西班牙战争中,炮火反压制也并不是很常见,毕竟效果向来不佳。因为炮兵占领的阵位并不脆弱,而一般看法是大炮用来射击密集的队形要比射击敌方大炮有效的多,于是大炮主要用来直接支援步兵。另外在那个联络手段有限的时代,某部遭遇敌人炮火袭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这一信息传达至本部炮兵,让其实行反压制的(注:此处不甚同意作者观点,因为有指挥官在前线总览全局,传个令还是很方便的)。现在让我们回到轻武器分析。1350支联军步枪让2000法军退出战斗,差不多是180米内的一枪1.5人。当然如果增大距离,这个数字会减小的。

对于这场战斗,我们知道一些英军步兵营一直打到弹药用完为止,这是很难见到的情况。假如每人射击50次,那么由此推出射击总次数的2%是有效的。

研究法军方面的杀伤效率是困难的,因为我们手头没有步兵与炮兵射击的比例。防守山坡的3000英军在法军24门大炮与1200支步枪攻击下损失了1500人。

当然,法军大炮打上坡的英军不是很容易的,但至少我们可以确定这些大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杀伤,300-400人还是可信的。这样一来,法军步兵的杀伤效率小于英军步兵,比率小于一枪一人。法军齐射的杀伤效率仅为1.3%4个英军营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尽管伤亡高达60%以上,在此我们不得不要赞扬一下英军的坚韧,纪律与牺牲精神。英军部队的精锐之处就在于此。这使得25劣势的部队获取了胜利。在这次战斗之后,战役有了一段间歇过程。

接下来的战斗可以从上一个阶段的战斗独立出来进行分析。在维尔雷(WERLE)将军的指挥下,一支至今仍未投入战斗的由9个步兵营组成的旅开始前进向由一个英军步兵旅把守的阵地进攻。这个英军步兵旅有3个步枪营,同时防守该阵地的还有3000葡萄牙人。

这个英军步兵旅归属于英军第4师,之前一直向右翼开展。他们的位置是在第2师斜后方,与第2师成师级战术梯队部署。(注:形势见上面的战斗地图,第4师在地图左上角)当时该部旅长一直未接到任何来自于指挥部的命令,接着他看见战场硝烟中冲出来一支法军步兵旅。英军旅长当机立断,指挥部队向法军冲过去试图反击。就在这一刻,法军骑兵向英军部队的侧翼发起了冲锋,但是这一回,任何出其不意的效果都消失了。因为葡萄牙人在那个方向早已组成了方阵。纪律性很强的英军步兵用齐射打退了来犯者,让他们混乱成一团撤退,维尔雷将军本人也战死了。这次交战中,英军3个步兵营采用的是横队:正面600米内有900士兵。葡萄牙人在保护侧翼,并未参与正面的交战。维尔雷的步兵旅有5400人,该旅组成3路双连纵队,每支纵队是由3个营组成。这9个营都是满员的,一路纵队正面都有60人(注:同为双连纵队,先前的战斗都是正面50人,因为成每连3*25的阵型,所以一连就有75人。这次正面60人,那么一连大概是3*3090人。),共计180支步枪。因此,法军正面步枪总数为540支,而对面的英军正面有1900支。

这个对比很明显的说明了横队对纵队的优势,至少在火力上横队对纵队是有绝对优势的。

英军的这种展开方式可以让他们发挥出最大战斗力,英军每个步兵营都可以与1路法军纵队交手,他们的射击阵位也十分良好,几乎拥有了高于法军4倍的火力。而另一面,法军纵队以冲锋突击为主要交战模式,前排人倒下留下的空白由后面的人迅速填补。阿尔布埃拉是著名的血战,在接下来的这场混战中,英军损失了1045人,约为其总兵力的50%,而法军损失了1800人。接战之前,法军这部的兵力对比英军是12的劣势。

在英军步枪兵阵线的右边是KGL6磅炮,由SYMPHER上尉指挥,给予英军步兵直接支援。有人认为处于第2师阵地的CLEEVES的炮兵在左边也同样给予了支援,但是在那次法军骑兵冲锋之后,这两个师不知道是否还有联络。此外,由LEFEBURNE指挥的骑炮群在极右翼也投入了战斗。这样一来,联军在这场战斗共得到8门火炮支援,这还没包括具备一定可能性从左边支援的CLEEVES67门炮。

在另一边,法军有12门大炮支援,就是先前掩护第5军进攻的那12门。我们没有掌握到双方在火力下的损伤精确数据,因此就估算一下吧。英军损失了1045人,这之中肯定有一部分伤亡是由追击溃退法军时遭受法军炮火射击造成的。另外似乎有700800人是被子弹打死或打伤,因此法军的杀伤效率大致是1支步枪解决了1人。法军损失了1800人(另有资料说是2000)。另外还需要注意SYMPHER的炮兵一直可以对准维尔雷旅的左翼射击,这可以给法军步兵造成很大伤亡。至于英军的步兵火力,这次战斗开展前约有1900支步枪,战斗结束后还剩下约900支。

法军方面由步枪造成的损失约是1500人,而由火炮造成的损伤约为200-300人,由此看来英军步兵的杀伤效率也可处于1支步枪1人。

资料显示这次战斗大概持续了20分钟,战斗距离一般是30-40米。在这段时间内,一个不停射击并上弹的士兵最多可发射40次。考虑到战场上能见度很低以及后来的混战,将这个数字减到20还是可以的。这样法军进行了10800次射击,让600人退出战斗。联军进行了30000次射击,命中了1700名法军。这样对每一个阵营来说,命中率都约为5.5%
从这里可见,这次战斗法军与英军射击效率基本相当。这场战役中,双方的战斗时异常激烈的,而且参战双方也基本都是比较精锐的部队,且纪律性很强。这些值得赞扬的士兵在四周损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阵线,直到其中一方的忍受达到极限为止。

假如我们对比这两个阶段,杀伤效率差别很大,这是需要解释的。

首先,第二阶段的战斗相对简短,英军用了20分钟便打赢了。而山坡之战,英军则用了2倍的时间。

尽管十分疲惫,20分钟内英军还是可以保持一定的精准度的,而在山坡上的那场战斗中,估计在战斗临近结尾的时候精准度逐渐失去了。事实上,在对射中,军官与士官带伤的也很多,而且部队士气逐渐降低,射击口令的节奏变慢了。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是英军步枪的散布点问题。在两个不同阶段,英军步枪的散布状态是不同的。在山坡之战中,正面英军大概距离法军90米左右,但上面讲到了计算杀伤效率时考虑到了处于两边可以射击的步兵,这些步兵距离法军180米之内。无论理论上的杀伤效率具体是哪个百分比,至少可以肯定在90-180米距离,实际杀伤效率将大大降低。因此,在山坡之战中,实际上有许多支步枪并没发挥出最佳效用,而我们的计算中仍把这些步枪数量算了进去。

考虑到有一些没有发挥最大杀伤效力的步兵,我们应该重新计算下杀伤效率,这次我们只将100米距离内的步兵算进去。最初由1460支步枪,战斗中平均的步枪数约1000支,这给了我们12个的数据,杀伤效率为4%。这与第二阶段战斗分析得出的数据已经十分接近了。因此事实上英军的火力发挥更为稳定,杀伤效率也更为明显。

总结:

我们选择研究阿尔布埃拉战役的这两个阶段是因为这两次战斗的过程比较清晰。这场战斗让我们了解到,在半岛战争中,两支部队仍然是在很近的距离内交战。很少能看到太多的炮火准备或是远程交战。两支部队各列阵形,相对前进直到对方进入射程内,然后开始一系列火力战。在这种情况下,大炮因距离问题能产生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炮兵的发挥:

在前几个世纪,大炮的技术在逐渐的改进。因为射击节奏更快,瞄具更准,每分钟的射击速率更高,大炮的射击在拿破仑时代已经要比马尔波勒时代快34倍了。另外,大炮还可以在2个小时内不间断的提供火力支援而不用重新补给弹药车。从阿尔布埃拉战役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这一点。但是,大炮的射击,尤其是野战炮,仍然受视野的影响,并取决于目标是否清晰可见。

在这样的条件下,全军火炮的杀伤效率与一些被巧妙部署的大炮的杀伤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就不奇怪了。我们应当区别对待后一种形势下的炮兵杀伤效率与整体的平均杀伤效率。

我们曾指出英军的两排横队比起法军的密集纵队抗炮火能力更坚固些,这个差别通过我们现有的数据体现出来了。布置良好的炮兵阵地,在一个阶段中持续轰击,每一门炮都可以造成大概100人的伤亡。这个估算换句话说就是一颗炮弹就可以让1-2人退出战斗。因为每发炮弹都可以轰倒几个人,炮弹的命中率大概是60%。这就证明了大炮在防御中是更有利的武器。这样,假使大炮布置的好(如阿尔布埃拉战役中HAWKER炮连的部署),一门炮便可击中100多人。

步枪的表现:

通过上面的战斗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英军的横队相比法军纵队在火力战中相对脆弱些,因为伤亡无法快速补充。而法军纵队最后一排的人都可以在尸体组成的墙壁之后前进到第一排。法国是当时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法军经常依靠他们的人数优势。面对敌人的火力射击,他们以密集的冲锋来抗衡,纵队就像是一辆冲车。而英军的损失则在战斗中不停的加大而无法迅速弥补。研究下兵力一般占劣势的英军是如何面对占据人数优势的法军并取胜是十分有意思的。除了坚韧不拔之外,英军更多的是依靠火力。在初始阶段,英军的正面火力十分强大。这种强大的火力能让法军部队的冲进减速,尽管此时攻方未必就因此而转攻为守,但至少他们初始进攻力要打折扣了。另外,英军火力的杀伤效率是要高过法军的。英军的这种火力射击,在效率极高的炮兵支援下,逐渐的消耗着法军的进攻力量,最终获取胜利。而在维尔雷旅那次战斗中,两军的火力效率是相等的,法军伤亡之所以更大是因为英军的步枪更多。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发现,步枪杀伤效率90米内约为5.5%。从90米开外直到180米,这个效率就降到2%2.5%

步兵阵型与火力:

这里我们并不是坚称横队一定优于纵队,只是列举下从阿尔布埃拉战役中抽取的数据。这些数据已经告诉我们一切了:


步兵总数
投入战斗的步枪数
观察
法军第一轮进攻
8000
1200
持续补员得以保持步枪数
联军
3000
2100-600
伤亡比例相对纵队更高
法军第二轮进攻
5400
540
火力持续
联军
1900
1900-900


火力退减


这套数据中未包含肉搏战的伤亡,我们也无法对白刃战进行研究,因为这一题材上我们没有任何可靠数据。因此,在这里那些猜测性质很强的估算就不提了。 另外,肉搏战造成的伤亡数字要比步枪与大炮造成的伤亡小。当然,散兵与轻步兵时不时也造成了较大伤亡,比如绕到敌方阵线后面,或是在追击的时候。但是这些战斗行动受的限制也比较大。而刺刀,则一般是用来追击溃退步兵时使用的。(注:此处作者仍然应该指的是半岛战争情形)
如果真要算上刺刀伤亡,那么只需要将那个步枪伤亡数据稍微减小点就可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8 11: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絮歇的封号是阿尔布埃纳公爵吗?好像和这次战役扯不上关系。那他是如何得到这个爵号的?还是我记错了,请兄释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8 17: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絮歇的封号是duc d'Albufera da Valencia。和Albuera是很接近,只是一个字母之差。
应该是指后来的瓦伦西亚之围。那次,Albuera一战的西班牙军统帅布莱克,和此次表现上佳的西班牙将军萨亚斯,都成了絮歇的俘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8 17: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朔风 于 2008-2-18 02:32 发表
1811年5月16日—阿尔布埃拉战役
阿尔布埃拉战役在1811年5月16日那一天打响:这场战役是由苏尔特元帅指挥的法军对抗一支包括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与英国人的联军。法军可投入使用的有18000较有经验的步兵,3700骑兵与4 ...

阿尔布埃拉这篇补充了我了解的空白。以前看战况一直对最后伤亡数字接近很困惑,因为拉图-莫伯尔的枪骑兵突击给英军造成“亏空”很大。这篇资料显示英军6个营的突击由于火力配备得当,炮火杀伤效率较高,大量杀伤了法军。当时英军的情况已经十分不妙,那3000英军几乎是以敢死队的架势冲锋,比较著名的就是57团英格利斯上校喊的“57团,Die Hard!”。苏尔特最后也留下句很幽默的评价:“我早就说过英军是支不怎么样的军队,今天一看果然如此。他们已经被我们打败了,这一天的胜利者应该是我。可他们就是没人意识到这一点,就是没人逃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05: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能从我翻译的劣文中增长见识以及知道一些先前不了解的东西,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战给我的感觉是英军可说是拿破仑时代最为强悍的部队,甚至要强过法军,虽然此战指挥不怎么样,但是硬碰硬的较量中显示出了英军的价值。从大革命战争到滑铁卢,英军的发挥永远是最稳定的,无论是在梅达,还是在阿尔布埃拉,或是在科伦纳。如果说法军的特点是炮火中永远具备勇气,英军的特点就是炮火中永远保持纪律性,及坚韧不拔。

另外关于毛兄问的问题,Albufera就在瓦伦西亚,封此头衔给絮歇是因为絮歇在征服瓦伦西亚王国后被任命为该地总督。絮歇1811年9月开打瓦伦西亚战役,1812年1月初战役结束,历时4个月,絮歇这期间横扫了东西班牙,布莱克军覆没。

话说那个霍塞 萨亚斯,WIKI说西班牙军在阿尔布埃拉的出色表现主要归功于他,但同时未提供任何小传。

PS 这周要考统计,此文余下部分在周五尽量补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9 17: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WEB2对萨亚斯师在阿尔布埃拉的情况有些介绍。
http://napoleonistyka.atspace.co ... antrycombatcolumns3
战初,贝雷斯福德因为本身部队只有9000英军,其他2万多都是西班牙部队,不愿接受会战。但布莱克信心十足,贝雷斯福德遂答应迎战苏尔特。贝雷斯福德通知布莱克防侧翼迂回,但布莱克这次太疏忽,没作理会。幸得萨亚斯将军通过自己观察,独立决定侧向布置,防止法军进袭。法军吉拉尔的混合序列攻击,被萨亚斯的部队挡住,给全军赢得了时间。萨亚斯当时除了对付正面法军火力,还有英军为对抗法军枪骑兵,因匆忙把部分子弹误射到西军后列。
记得WEB2以前排西班牙军最好的将领,萨亚斯排在第1或第2(另一热门是卡斯塔尼奥)。
贝雷斯福德这次指挥有些失控,布莱克先违令不注意侧翼布防(幸亏萨亚斯也来个违令改阵)。后Stewart自作主张让Colborne旅展开队形反攻遭重创。最后COLE在哈丁建议下的关键迂回反击也是自己作主。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8-2-19 17: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09: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地形的确不怎么适合英军作战,侧翼完全是暴露可迂回的,若是威灵顿选的战场,两翼地形都将是不利于骑兵运动的。从大战术角度讲,贝雷斯福德指挥失控的是肯定的,假如他担心法军的大迂回,可以调部队去防,而他仅仅是通知布莱克。同样,如果威灵顿在这个场合,说不定会亲自跑过去布防。

英军此战的炮火发挥很强,9磅炮在300米距离内用的好可以达到70%杀伤,另一角度也可见塞纳蒙将军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缩短距离的战术是十分正确的。弗里德兰一战,缩短到150米距离的法军运动炮群的杀伤效率估计在70%以上,当然代价是部队损员相对高,塞纳蒙的炮兵参谋都落马牺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09: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2 20: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完了全文了,辛苦。
对阵形和炮兵配合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一段看炮兵的准确布置和配合在防守作战中确实可以起重大作用。
鱼鹰里有几幅图更清晰,作为补充材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入伍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1: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老兄客气了。这次翻译过程,使我了解了许多战斗数据以及杀伤效率的估算,还有三场战役的清晰过程。原法文译文很不错,附带地图与表格,美中不足的是翻译人可能并非职业译者,句子当中出现了不少上下不通顺的地方,如这篇阿尔布埃拉里的这一句“法军方面由步枪造成的损失约是1500人,而由火炮造成的损伤约为200-300人,由此看来英军步兵的杀伤效率也可处于1支步枪1人。”中法文原文直译其实是“由步枪造成的损失约是1500人,而由法军火炮造成的损伤约为200-300人,由此看来英军步兵的杀伤效率也可处于1支步枪1人”,联系上下文的话实在是缺乏逻辑,校正这些翻译失误的地方比较耽误时间,生怕弄错原文作者的意思。

另多谢地图,更为清晰了。关于作者最后的阵型对比火力结论,仍有个疑问。根据原作者观点,横队保持火力上不如纵队,不过横队在遭受纵队射击时,一旦队伍出现空缺,横队的做法是收紧阵线,横向填补空缺吧?这样一来横队其实也可以保持一定火力的。当然,这样横向移动势必干扰整条横队的射击,远不如纵队从后往前填补。

下一阶段目标是在LGA这个网站继续搜索点好文翻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1 21:31 , Processed in 0.0268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