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22883|回复: 69

秦弩与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7 17: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次与diaoduoxi讨论时他提到了秦弩威力被夸大的问题,我调查了一番,以下转载黄谦关于秦朝兵器的论文,以供参考。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到两汉,是弩的全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弩甚至有取代弓之势。以后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有说一说有关古代弓弩的问题。不过秦弩跟后来的弩性能相去甚远,这就给我的说明带来了困难,本来射击兵器的性能就是中国古代兵器性能中最容易出现夸张,也最难了解的。对于近战兵器,大体上了解其金相组织就可以知道其性能,弓弩却要复杂得多,弓身长度、材料,张弦力度、箭支外形和箭镞机械性能都会对其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而关于了解中国古兵器性能的特殊困难我准备在贴子的末尾讲到。
  第一个问题是秦弩的威力有多大?对于所有的中国古代弩来说,其威力都是由其张弦力量决定的,大体上张弦力量越大,弩箭的初速就越大,自然威力(射程和穿甲能力)也就越大。这样,秦弩,也包括所有战国弩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它们没有铜廓。没有铜廓的弩能够达到多大的张力呢?这个从来没有中国的专家说过,所以我也不能肯定。所以只好靠推测。出土的汉代代铜郭的弩有六石的,可见六石弩就需要铜郭了(否则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不会设置),那么可以把秦弩的张力上限审慎的定为四石(汉制),合120公斤,这个推断是否正确还有疑问,因为我印象中似乎有汉弩四石的,也有铜郭。另一个问题是战国后期是否有铜郭?有的说法是有,但未经证实,以上两个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来证明。但至少绝大多数战国弩没有铜郭,这点没有疑问,秦俑坑就是一个明证。
  那么,这种无郭的弩威力到底有多大呢?论证的最好的办法是复原古物和进行风洞试验。实际上已经有人进行了这种工作,耗费不高,但结果却没有公开。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系列的《军事技术卷》提到战国弩时提出臂张弩的射程为80米,蹶张弩和腰开弩的射程是两到三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三期的《先秦两汉时弓弩礮的制作技术和作战性能》也有类似说法,似乎有所本,只是不知道究竟论据何在。所以我现在只好根据汉弩的性能来说明了。汉四石弩的最大射程,目前所见的为278米,考虑到无郭结构对弩性能的影响,似乎可以对秦弩的射程略有下调,那么可以暂定为250米。这个推断的前提是秦弩和汉弩外形几乎一样,因此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威力类似,且秦弩张弦力量确实可以达到四石。
  由此带来第二个问题,战国后期华夏国家的弩采取何种张弦方式呢?一方面这些弩没有踏张装置,而且张力较小,似乎也用不着脚踏张弦和腰张弦;然而另一方面,汉式弩同样没有脚镫,汉代壁画上却明明白白的绘出了士兵双脚踏着弩弓张弦的情景,而且如果秦弩的张力果真可以达到120公斤,那么踏张还是必要的。从秦俑坑来看,秦弩兵都呈持弩待射状态,所以,对于秦弩(也包括战国弩)到底采用何种方式张弦,现有资料不能证明。只能根据战国时代的文献和当时的战术需要来进行推测。
  关于战国时期的弩的张弦方式,出土文物不能有所证明,可以明确为战国时代的艺术品和文献上也没有详细说明,只有《孙膑兵法》上有“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的话,这里明白的说明当时弩的张弦方式是臂张。另外《荀子》上所说的魏武卒的十二石弩,无论如何计算其张力,都必然是踏张弩。此外汉代成书的《战国策》“韩一”中说过:“超足而射”,《战国策》不仅成书晚,而且行文多有夸张,不能作为史书看待。关于这段记载我在下面还要谈到。
  在文献和文物不能说明问题的情况下,只有根据战国的实际军事条件进行推测。我们知道战国时代以步兵作战为主,作战的一般样式是双方彼此逼近,用弓弩射击后进行肉搏战。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当时无铜郭弩的性能,射击距离不超过120米,如双方处于不断逼近重,那么不出30秒就会接敌。这里还要考虑到弓弩兵退后的时间,所以实际射击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有“临敌不过三发”的说法。而如果进行战车作战的话,那么射击时间就更短。为了充分说明战国弩的使用状况,这里又要涉及古代战争的常识了,为什么战国两汉的兵书和史书上总是强调弩要齐射,“万弩齐发”、“千弩俱发”、“强弩雷发”、“材官驺发,矢道同的”、“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呢?原因很简单,如果弩兵各自射击,那么在我大量箭支射向敌人的情况下,射手是根本无法看清自己的箭的落点的(另一个原因是弓弩的箭矢飞行速度慢,易受风力影响,落点范围大。这点以后我的贴子里要谈到),当然也就无法判断射击效果,而如果采取齐射,则指挥官可以从敌方伤亡表现来判断射击效果,修正射击方向和仰角。这也就是为什么战国到两汉都强调齐射的原因。至于到唐宋时期对弩的使用从强调齐射逐渐变成强调轮番射击,我以后再说明其原因——同样很简单。
  在这种不断逼近对方,且必须进行齐射的情况下,腰开弩显然是无法再张弦了,当时的弩的技术水平也无法达到腰开弩所需的巨大张力;而脚踏弩的再装填也十分困难,不要忘记在步兵战中,前进的军队必须取齐。参差不齐的队形容易被敌人所乘。脚踏弩必须站着张弦,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弓弩兵阵列必须先取齐,后张弦,再齐射。在双方军队不断逼近的情况下,他们几乎也是无法再张弦的。
  而臂张弩显然就没有这些问题了。他们进行第一轮齐射後,可以很方便的在行进中张弦,只需用眼睛余光大致保持队列的平整。然而臂张弩的张力很有限,且由于受到弩臂的阻碍,张弦甚至还不如弓方便,考虑到弓对弩的射速优势,这也就意味着臂张弩的威力并不高于弓。
  因此要描述战国后期的弩兵野战的话,大体上有两种可能,第一种:若使用脚踏弩,弩兵在双方逼近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进行猛烈齐射,之后就退入战阵后方,由近战兵冲刺肉搏;第二种,使用臂张弩时,弩兵在70米距离上发动第一次齐射,之后在逼近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射击(因距离很近,无需齐射了),之后迅速退入战阵后方,这个方法对士兵素质的要求很高。合理的推断是,战国时期的华夏国家军队同时使用两种弩,视实际情况不同加以运用,大体上在野战中多用臂张弩,而在攻守城时多用脚踏弩。而秦俑一号坑中前三排弩兵都呈站姿待射,很明显的显示出臂张齐射的特征。
  尴尬的是,中国弩是很难在肉搏战发生以后支援近战兵的。因为它们的张弦力是一定的,不可调节。如果使用普通箭镞的话,在战线后方的弩兵根本无法把箭射向距离自己仅有30-70米的敌人。也许秦俑坑中那种超大的箭镞就是为了弩兵在战线后方射击敌军所用的,沉重的箭镞大大降低了弩的射程,也大大增强了对近距离敌人的杀伤力。当然下面我还要谈及这个问题。
  从历史的经验看,真正适合于步兵的射击武器不是弩,而是长弓。那么为什么战国到两汉之间中国人偏爱弩,甚至几乎达到了要用弩淘汰弓的地步呢?除了追求弩的威力和齐射效果之外,一个很大的可能是中国弓的质量还存在问题。
  诚然,在《周礼·考工记》的“弓人”篇中详细的讲到了弓的制作方法,从今天来看,这些话的大部分也是合理的。但要知道,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了。目前出土的战国弓主要集中在楚国,其长短相差悬殊(可确认的弓长从70厘米到169厘米都有),且有一个很怪诞的特点:凡是木弓,基本上是单体弓;凡是复合弓,几乎一定是竹+角制成。我们知道单体弓性能十分有限,而竹材并不是造弓的好材料,这样,楚弓的性能就非常有限了。
  ——这里要搞清楚一些概念。我国的作者往往把只要不是由单独一种材料构成的弓都称为复合弓,这并没有错,但容易引起概念的混淆。所以我们最好按照皮特·里费斯的定义,把用相同或相似材料几层叠合或数段拼接而成的弓称为“合成弓”,而把弓体由若干性质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弓称为“复合弓”,最典型的配置是木和动物的肌腱或角质搭配,这种弓在中国被称为“角弓”。
  秦弓目前出土很少,我所知的唯一一件也是竹干复合弓。看来华夏国家制弓技术不佳不是个别现象。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任何技术的掌握都要有个过程,制弓也是如此。西亚从公元前三千年代起就掌握了复合弓制造工艺,但直到希波战争时期,西亚的弓仍然威力不足,直到帕提亚时期才放出异彩;人类史上最早的弓实物出自欧洲,但直到罗马时代合成弓技术才走上正轨,到东罗马时代才以长弓的优异性能震慑波斯。中国在商朝时开始掌握复合弓(合成弓?实物无法说明)技术,到战国时代仍不能很好的制造弓是正常的。中国的角弓直到汉代才接近和达到西亚的水平,而长弓的普及是唐代的事情。
  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楚国的弓很差,比其他华夏国家要差,但从古文献可以得知,楚国的弓是有名的,况且战国制弓技术还有秦弓作为佐证。因此这种可能性很小。关于这点,还要等更多战国弓实物出土才能肯定。
  推测之词,终究是不大靠得住的,所以我打算把秦弩的性能抄在下面,以供有理科知识的朋友参考研究。
  “目前,秦诵坑出土的弓多和弩相连,系弩弓。弓材为木质,长130-144厘米,弣径3—5、萧径2—3厘米。弓干用皮条缠扎,表面涂漆。弦长108-124厘米,径o.6-o.8厘米。弓置于弩臂的含口内。弩臂为木质,长70-76厘米,宽4—5厘米,厚5.5—7厘米。弩臂的前端有承弓的含。含的上唇长3.5厘米,下唇长4—5厘米,上下唇的宽度与弩宽同。弩臂的前端距含6-11.5厘米处,左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耳(即木橛),耳长2厘米,宽2厘米,厚1.5厘米。用两根绳前端缚弓,后端分别系结于左右耳上,使弓固着于弩臂的含口内,以防射击时由于弓干弛弭时的反作用力使弓与弩臂脱开。弩臂的后部有用竹片作的关。竹片宽3.2厘米,厚o.5厘米,关的内径宽11—12.8厘米,高5.8—7厘米。关后有木托,托呈长方橛状,长约8厘米,厚约2厘米。上端插于弩臂的铆口内。铜弩机安装在弩臂的后部,望山和钩牙露出臂面,悬刀位于关内。弯臂的正面有承箭笴的槽,槽宽约1厘米,深o.5厘米,槽长由望山直达含端。弩臂的上部为平面,下部呈圆弧形,左右两侧的中部内凹呈弧形,这样便于握持。弩臂通体涂褐色漆。弩臂后部安装的铜弩机,均无廓,素面,由悬刀、钩牙、望山、拴塞等部分构成。秦俑坑的弩和战国弩的形制基本相同。”(以上抄自《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第177页)
  可以看出,秦弩采取了加厚弓弣的办法来增强弓力,这也是后来所有中国弩的结构特点,至于秦弩增厚弓弣的效果,这个我不知道。另外秦弩弓均为木质合成弓,木种不详,根据陕西植被状况,质量优秀的秦弩应当以柘木、桑木这样坚韧的木材作为制弓材料,而弓弦据说多由丝绳或牛筋制成。另外请注意一点,有的复原者将秦弩装弓袋(韬,通套)中的支撑木误为秦弩弓上的支撑木,并以此复原出了一张难看的带支撑木的弩弓,这是可笑的错误。其实秦弩跟其他华夏国家的弩一样,弩弓跟普通合成弓没有什么差别。
  箭镞的机械性能也是弓弩威力的重要因素,关于秦镞的溺美之词我们已经听得够多了,现在就小小的分析一下它的金相组织。秦箭镞含锡在11.10-17%之间(多集中在11.10-12.57%之间),含铅在3-7.71%之间。均一次铸成,未经任何锻打和热处理(关于这点,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检测来证明,因为秦箭镞的含锡量处于可锻打范围内)。其硬度取值范围在HB80-150之间,据对一支箭镞(含锡量不详)的检测,其硬度为HB100。而其组织剖面显示大量α+δ共析体,可见韧性依然不佳,但要强于秦剑。
  我想够了,任何头脑还算清楚的人看了以上的讲述都会对秦箭镞的威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硬度HB100是什么概念呢?还不如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铜兵器的硬度(那时的扁平斧刃口硬度为HB92-112),更可悲的是如此之软的箭镞韧性还很不好。经常有人幻想用秦的强弩去射击马其顿的金属铠甲,战无不胜。那么马其顿盔甲的硬度是多少呢?铜甲硬度的取值范围为HB120-200之间(实物测验值为HV175)、铁甲性能不详,但至低不低过HV100(即按古法锻打退火的含碳量0.1%的熟铁),而且无论铜甲铁甲,韧性都远超过秦箭镞。我们知道盔甲抵御箭镞不一定要很硬,十字军时代的欧洲骑士所穿着的也是熟铁制的锁子甲,突厥骑射手射出的箭已经很难伤害他们,说实话我看过的书不算少,还是第一次看到攻击性武器居然比盔甲还软!居然想用这样可怜的箭镞来打败穿着金属盔甲的敌人,这不是彻头彻尾的幻想又能是什么呢?那么,能不能用提高含锡量的办法来加强箭镞的威力呢?能,汉铜箭镞就将箭镞含锡量增加到了22%,硬度可以达到HV260左右,威力远比秦镞高——不过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方没有穿着金属盔甲,否则如此脆的箭镞一碰到盔甲就会破碎。秦箭镞跟其他秦兵器有一个不同之处:它的含铅量较高。这似乎是为了利用铅毒,但稍了解冶金学的人都知道,作为青铜一部分的铅,它的毒性已经消失了——道理很简单,就象我们体内充满H2O,但绝不会因为H2+O2而爆炸一样。了解了秦箭镞的实际威力,那些糊涂话可以从你的脑子里抛掉了。令我觉得特别奇怪的是《复活的军团》煞有其事的说:秦箭镞的外形跟现代的子弹完全一样。我想不出这句昏话是怎么说出口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正面侧面背面看,秦箭镞跟现代的子弹都完全是两码事。更重要的是现代的子弹采取旋转稳定原理,而秦箭跟历史上的其他任何箭支一样,主要通过尾羽来保持稳定,其次才是箭杆的笔直程度和箭镞外形。总之这句话跟前面说过的秦剑硬度的话一样都属于典型的100%昏话。
  关于秦弓弩没什么可说的了。在当时世界上,印度弓箭可谓举世无双,配合熟练的印度弓手,唯有印度长弓才可以令肆无忌惮的希腊重甲步兵想起射击兵的存在。其次是帕提亚、斯基泰和罗马射击兵。至于华夏国家实在排不上号。中国射击兵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西汉的事。至于华夏人一向重视弓弩,这倒是个事实,原因倒也简单,对于没有良好防护的军队来说,从远处飞来的箭支,不管它的箭镞硬度是多少,都是非常可怕的。
  顺便说一说那个伟大的射六百步之外的弩。它的出处是《战国策》韩策一以及《史记·苏秦列传》,内容几乎一样,看来刘向和司马迁的资料来源是一样的。原文如下:“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从前我曾经把它当作值得认真对待的话语,现在看来显然是太认真了。不信?翻译一下就明白:“天下的强弓劲弩,都出自韩国。溪子弩、少府弩、时力弩、距来弩,都能射到830米之外。韩卒脚踏张弦,连射一百支箭也还有余力,精确度是远处保证命中半径25厘米的圆,近处保证命中半径5厘米的圆。”很显然,这里描绘的是一种超人。无怪乎这样的超人以一当百不足道了,秦军哪里值得一说呢?即使英军拿着Brown Bess燧发枪来,跟他们对射依然只有败北。
  如果要严肃些的考证的话,那么到底三晋的“步”和“石”到底折合现代的公制是多少米,多少公斤,是个严重的问题。战国时期的度量衡除了秦国情况比较清楚外,其他国家都不甚清楚,甚至一步到底是不是合六尺都不清楚。有说齐国一尺合16.9厘米的,但证据不足。我见到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三百步合100米,如果这样解释的话上述战国策的内容是可以说得通的,但这种说法的出处不知何在。另一方面值得正视的是《荀子·议兵》中的“十二石之弩”。如果按中山国一石合9.6公斤的权制,也是可信的。前述《秦陵弩和铜镞制造工艺的模拟试验研究》中也有秦三石合45公斤的说法,不知出处何在。而如果用战国较普遍的250克一斤来套传统的“三十斤一石”,则十二石之弩不可解。
  最后,我认为秦(包括战国后期的其他华夏国家)的臂张弩射程为150米左右,若有踏张弩,则其射程上限为250米左右。另除上述《孙膑兵法》称弩射程可达百步之外以外,《墨子·备城门》称木弩的射程要求在五十步以上,可供参考。由于当时的弩只是“加臂之弓”,且弩箭跟弓箭差别不大,所以弩的威力大致跟射程成正比。这个估计跟《中国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卷》上的估计相比偏高,而跟《复活的军团》所称三百米射程偏低。看了电视和改编的书都没有发现该数据出处何在,我希望不要是在西汉的六石弩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测”。
  还要说一下,网上对弓弩的射程往往非常着迷。但射击兵器的射程和威力不一定一致,它还跟推动箭镞(子弹、炮弹)的方式,以及箭镞(子弹、炮弹)的重量、外形等有关,这点要记住。如欧洲中世纪刚从中国引入脚踏弩时最大射程为250米,到了使用钢弓且发明张弦器以后,弩的射程反而只有150米了,原因就在于为了穿透板甲和增强杀伤力,欧洲弩采用了方头镞,它在近距离上的穿甲能力要超过长弓。另一个较远的例子是,二战时期的坦克炮射程比今天的坦克炮远得多,原因我想你明白。
  另一方面,古人对自己武器的性能大体上还是了解的,他们不会对弓弩提出过分的射程要求,如汉弩射击训练中有十二发十二中的情况,可见靶子摆得不远。而宋的要求是:使用专用于考试的超强弩(初速比实战用弩快),在150米上连续射出12支箭,5中为及格。
    最后谈到秦俑二号坑中弩兵“阵”的问题。袁仲一先生和王学理先生都认为那是一种教习场面的再现,但在我看来,这个场景非常奇怪,近乎不可解。如果是战阵,而又确实采用了逐排射击的持续射击战术,那么表现出来的理应是前排蹲、后排射。如果是教习,同样应当是前排或蹲或坐,后排站立,方便看到教官的动作要领,无论是战阵还是教习场景,都决不应当出现中间蹲着,四周站着的弩兵群。有很多作者解释说中间蹲着的弩兵是正在张弦,等外围弩兵射完,它们起身射击。但稍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战术动作必须精简,这样才能在混乱的战场上容易完成。而无论秦弩兵采用何种方式张弦,都绝没有张弦后蹲下的道理,臂张弩当然是要站着张弦才能用尽臂力;脚张弩应当是站着张弦;即使是腰开弩,坐在地上张好弦后都应当立即起立,准备射击。在张弦和射击之间莫名其妙的加上一个蹲下-站起的动作,是为了什么?即令确实是要蹲下,那么为什么不是前排射,后排蹲,而是中间蹲,四周射?这种战阵完全是不可理喻。也许中间蹲下可以避免敌方的箭支射中,但这种效能是非常有限的,得不偿失——不要忘记他们四周都是站着的战友!至于教习,那就更加不可理解了,中间的人根本看不到教官的动作。总之,这个二号坑弩兵“阵”是一个军事盲的产物。很难估计它形成的原因,也许排列二号坑的官员不懂军事,想当然的进行了排列,但在尚武的秦国,这种可能性是很低的;也许是楚国人的恶作剧?但可能性更加低。因为楚国人如果要破坏,会把它们全部砸碎。所以,最后我只能说我不知道二号坑弩兵“阵”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7 20: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篇资料论述得很全面,看来秦弩的威力却是被一些人认为地夸大了。

但是有一点我存在疑问,那就是这一段话,“还是第一次看到攻击性武器居然比盔甲还软!居然想用这样可怜的箭镞来打败穿着金属盔甲的敌人,这不是彻头彻尾的幻想又能是什么呢?那么,能不能用提高含锡量的办法来加强箭镞的威力呢?能,汉铜箭镞就将箭镞含锡量增加到了22%,硬度可以达到HV260左右,威力远比秦镞高——不过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方没有穿着金属盔甲,否则如此脆的箭镞一碰到盔甲就会破碎……“事实真是如此吗?

众所周知,高速运动的物体在碰撞另一物体时会瞬间产生巨大冲击力,比如一只0.45千克的鸟,撞在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的飞机上时,就会产生1500牛顿的力,要是撞在速度为每小时960千米的飞机上,那就要产生21.6万牛顿的力。

如果是一只1.8千克的鸟撞在速度为每小时700千米的飞机上,产生的冲击力比炮弹的冲击力还要大。所以浑身是肉的鸟儿也能变成击落飞机的“炮弹”。

试想,鸟的血肉之躯比之飞机的材料,硬度如何?可它不是照样击落了飞机么?所以,即使是硬度不足的箭头,在射程之内高速飞行时仍有极大可能击穿比它硬的甲胄,作者对这动能问题是否应该加以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20: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的作者看来是个学材料的。箭的穿甲能力与箭簇本身结构、弓的曲度、拉弓的程度、风向、风速、以及铠甲的厚度都有很密切的联系。不能单凭一个鸟儿冲撞飞机的例子就一概而论吧?飞机与鸟的相对速度和箭与中箭人的相对速度你研究过吗?你怎么知道一定能或一定不能穿透呢?顺便说一句,普通的撞击不太可能让飞机坠毁,只有当鸟儿进入发动机进气口,打坏涡轮叶片时才会造成致命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7 21: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能确定,但这种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而且鸟类并不一定只是打坏涡轮叶片才会使飞机坠毁,同样有鸟类击破飞机机舱玻璃(这可是很厚的)打昏驾驶员的事故。我记得中学物理教科书上还有在火车上扔下一个馒头击昏一个在铁轨旁边的行人的实例。这至少可以质疑作者以箭头硬度不足而断定不能射穿盔甲的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7 2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说下牛顿第二定律,以一个恒力F推动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运动距离S,时间为T。运动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分别是V0和V1。

因为能量守恒,所以,对物体做功=物体能量增量,即,

F*S=1/2MV12-1/2MV02 (1)

平均速度为:(V1+V0)/2

位移=平均速度*时间

即,S=(V1+V0)*T /2

所以,

F*(V1+V0)*T /2 =M*(V1+V0)(V1-V0)/2

F*T =M*(V1-V0)

得,

F =M*(V1-V0)/T

如果设A=(V1-V0)/T,并且称A为加速度(单位时间速度的变化)。

最后得:

F =M*A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这是从能量理论的观点来对运动速度大小变化的分析。

可见,一个物体产生能量的大小和硬度(也就是密度),没有直接关系,而和速度,质量有关系,也就是说即使是一克水,达到一定速度后也能击毁比它“硬的多”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7 21: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上课吗?我也学过。我也只是强调了盔甲的厚度,毕竟穿透的过程是一个做功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7 21: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作者本身就犯了一个自相矛盾的错误“——第一个问题是秦弩的威力有多大?对于所有的中国古代弩来说,其威力都是由其张弦力量决定的,大体上张弦力量越大,弩箭的初速就越大,自然威力(射程和穿甲能力)也就越大。“这一点我完全同意,因为和牛顿第二定律吻合,此后他分析的弓弩材质来说明弓弩张弦力量大小也很详细。但是后来举出的箭头硬度的例子缺乏说服力,也和他自己在开头的观点不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8 12: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讨论的是秦弩威力的问题,而不是力的问题。威力是指射出的箭作用于被射中的人身上而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中箭人身穿铠甲的话有关铠甲形变量的问题,当箭簇接触到铠甲时会形成合力,而力的作用效果则体现在受力物体的形变量中,也就是说哪一方的硬度更强则另一方的形变量更大。相同的弓箭射中不同材质的铠甲产生的效果自然不同。铜的质地较柔软,而青铜或铁的质地则较坚硬,反之对于箭簇也一样,在相同力的作用下,质地坚硬的箭簇具有更强的穿透力,质地柔软的则容易扭曲变形,脆弱的则容易折断。按照你的理论,就不需要有青铜或铁质箭簇了,橡皮子弹的威力和普通弹头也一样。所以说,箭簇的质地的确与所包含的能量无关,但肯定能影响弓箭的威力。

[ 本帖最后由 参谋长贝尔蒂埃 于 2006-6-18 22: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8 21: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其实并没有否认箭头硬度对贯穿力的影响,但作者说碰到盔甲箭头就会破碎我认为不可思议,毕竟金属制的箭头还不会脆弱到这样的地步,弓弩的动能才是影响威力主要因素。

既然说到动能,看看其他形式的弓弩性能怎样:

亚历山大入侵印度期间曾经碰到一种非常强劲的“弓”, 阿里安这样描述它的威力:“印度弓箭手射出的箭,什么东西都挡不住。不论是盾牌、胸铠、还是厚盔厚甲都不顶事。”关于这种“弓”,可以肯定的是它非常长,长度达150厘米以上。至于它的使用方法,怪诞的很,简直不可思议,一种说拉弓时需将弓的一端撑在地上,左脚蹬着弓背,双手拉弦。 大家可以在头脑里想象出这样一幅怪诞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弓手该如何持箭,如何避免放箭时弓弦不打伤自己的脚,又如何避免摔倒;另一种说法是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描述的:人坐在地上,用左脚蹬着弓背,把弓弦往后拉得很远。这个方法比上一个好些,但如何让箭居于弓背中央,而又保持拉弓时的平衡,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开弓时如何避免打伤脚?

希腊也有弩,出现大约在公元前400年,据说叙拉古僭主戴奥尼苏斯一世想拥有最强大的新武器,于是从希腊,小亚细亚,北非和意大利招募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工匠为自己工作。戴奥尼苏斯一世将这些人分成若干小组,给予充分的资金和劳力支持,各小组相互竞争,尽力设计出打败其他小组的武器方案(跟现代发达国家武器研制的流程相似)。最后欧洲第一种弩被发明了出来,因为是用腰腹的力量推开弓弦,因此有个流传很广的俗称“腹弓”。

它是一种精美的武器。它的弓身和箭槽分别固定于上下纵列的两条滑动木槽。使用方法是:先将弩箭装入箭槽,推入扳机,然后将前端抵地,腹部抵住尾部的U型把手,以腰腹力量加上自身重量把连接弓身的木槽往前推。如此拉弦,实际上是推弓。下方木槽两侧锯齿形金属片是制动棘齿,这种金属片使推弓者即使松劲,弓弦也将停留在棘齿上,不会前功尽弃。如果力气不济,推弓过程可分几次进行直至完成,就算推弓不到底,也可射击,不过威力射程较弱。因此实际上健康成年人都可以使用这种弩。

希腊弩的弓身由牛角或岑木制成,缠以牛筋以增加力量,弓弦则是牛筋或牛腱,棘齿,制退销,扳机为铁制,发射铁箭。如果推到底,射程高达400米,最有效射程为150米以内,箭只的初速很快。这种弩从诞生起装备希腊、罗马军队到罗马衰落为止,然后就失传了。希腊弩的威力是很大的,但它是一种制造工艺复杂,造价昂贵且耗费工时的武器。而且在西方的战争条件下,即使是弩也难以穿透大盾和重甲构成的防线,因此对重步兵的伤害不大。而如果要射击轻装部队,射速快,成本低的弓更为合适,因此希腊弩没有大量装备。

除了腹弓外,希腊人还设计了波里色勒弩,它具有箭射出后自动装好新箭的机械装置。后来出现了帕林吞弩,它具有瞄准装置,可以准确地投射小型石核和标枪。这些东西的共同特征就是发射速度慢。在公民兵制度下,这种东西并不合适,所以都很快消失了,直到中世纪欧洲才对弩进行了再发明,这是的弩就更实用了。英国长弓属于势能最大的实战弓,好的长弓也不到60米/秒。初速越高,能量转换率约低。100米/秒”大约只有十字弓能做到,100米/秒基本是冷兵器时代初速的上限。因此增大威力的有效方法并不是提高初速,而是加大重量。英国长弓的箭就很重(约60克)。古代的箭重量一般在30克到60克之间,十字弓用的就更重了,因为威力和质量是成正比的。


(欧洲)弩在罗马帝国时期曾威震四方,之后便销声匿迹达数百年,到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5~1098)时,它才再度出现.这时的弩是由弩架和弓两部分组成,弩架便于用肩抵住进行发射其顶端有镫子,便于开弓时能使唤上劲;开弓时将弓弦置于弩架的旋塞上,发射时通过扳机控制旋塞转动,使唤弓弦弹回并将箭有力地射出去。箭在发射前放于弩架的槽中,因其金属箭头成方形,所以又叫”方镞箭”.弓是由槭木或紫杉木做的,并用角质,牛筋和鲸须合在一起,后来才有用钢做的.弓的威力愈大,开弓就愈费劲,于是人们就借助于撬棍,顶重器,张弩器和曲柄等一些机械来开弓.

弩在射程,威力和准确性方面都超过了弓.方镞箭的初速可达每秒50~70米,在50米距离内能射穿15厘米厚的橡木,任何甲都抵挡不住.但弩和重量约有10公斤,比弓要重;操作起来要比弓困难得多,一分钟内,一个训练有素的弓箭手能射出6支箭,而弩手只能射出1支方镞箭;遇到下雨时,弓弦易取下存好,而弩弦则不易取下,易被雨淋湿而失效。

[ 本帖最后由 diaoduoxi 于 2006-3-28 21: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8 21: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弩箭如果有数10万人一起向同一个地方发射,爽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7:10 , Processed in 0.0386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