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秦弩与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9 00: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了,“射三百步,洞重札”是大致可信的,虽然显然并非精确的实验,这也是为什么技术史研究需要现代的实验、复原佐证的原因。但对这个不精确的描述的尽量完整的解释值得思考。是最大(接近45度发射)能射大约三百步,同时在较近距离能洞重札(当然,重札重到什么程度呢?须知沈括还记载了二十五步强弩射不穿的冷锻甲,要是同一重甲同一强弩,岂不成了自相矛盾的笑话?)呢?还是在三百步外还能射穿重甲呢?显然,审慎的解释是前者,但很遗憾有些人(不特指谁)仍坚持认为是后者。
  再说势能,这更加没有可比性,弩箭的动能撑死不过两百焦耳多一点,这是物理定律所限,古代单兵弩不可能获得更高的动能,这和炸药的化学动能推动的石头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
  最后说记载的严谨性,武经总要、武备志这样的兵书,和各朝兵志的记载都是可以参考的,笔记野史可信度就差些,《战国策》之类基本可以无视,《三国演义》这样文人写的小说就更加不可用来佐证写作年代军事概况了。同样,相信中国古代都拿着几十斤重的仪仗和操练兵器上战场是很荒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0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过去比你们阔得多了!夏朝那个二里头就是泱泱大国的风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00: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可能没有解释清楚,那石头只飞出了五六十米,地形是这样的,中间是马路,左边是开炮的边坡,炸点在比12米高二三米的地方,马路右边有垂直于马路的机耕路,拖拉机是停在机耕路上的,那块石头斜向抛起,飞了五六十米,落到了拖拉机顶上。也就是说,相当于我们在15米高处扔了一块石头,扔了五六十米远。当然,因为炸药的原因,石头可能在剧烈旋转,但水平速度就只有那么大,只飞了五六十米就落到了田野上。我也很奇怪,但这是真的,现在有六七年了,我当时是旁边标段的项目经理。因为搞工程,工程中工伤以飞坠事故最多,因此,莫名其妙的事情看的,听的也多。我估计,如果射到450米,即使30度角发射,单单靠高度,绝对洞穿3mm的铁板。安全帽反而安全得多,五层楼下来的半块砖头,尖头砸安全帽上人没事,但砸3mm(可能是2.5mm)混凝土铁垫板(是熟铁)上,一碰就有一个小洞(半块砖头2斤重,你可以算一下动能)。
另外,我觉得《三国演义》是可以参考的,因为罗贯中的年代是元末明初,他经历了乱世(呵呵,不敢说战争了),小说中的战例也被满人引用。写作也严谨,你看他写的身高之类,都用的三国尺寸。掩月刀重82斤,按全铁,3cm直径铁杆计算,刚好是汉末的重量82斤左右。而且明代的秀才都要习射,他至少对弓箭类是了解的,吕布200步射戟,即使虚假,也应该是当时可以理解的虚假——比如象我们现在网络上流传的黑市拳?也就是说,当时的名将,应该能挽3石弓,可以在200步进行精准射击——但其准度不可能到这个地步。
关于武器重量问题:一则武经总要有军队武器配备记载;二则宋史中并未说明使用的是仪仗;三则数十斤长刀,那么至少是30斤,挥舞52次刀头不落地,这一点肯定是事实了(战场上是可以落地的)。那么面对有铁(皮)甲的对手(皇太极200斤铁甲在故宫博物馆),是愿意用15斤的长刀来舞刀花呢?还是愿意用更重的刀(比如40甚至50斤),劈开对方的盔甲,或者劈不开也要让对方失去战斗力呢?如果是我,我想宁愿使用只能挥舞20次的长武器来战斗!另外,在浙江四明山新四军纪念馆,有一把太平天国时期的战士用大刀(长度不到1米,不是长刀),重量是13斤,看上去刀背还不太厚。至于将军使用50斤以上武器,我国80年代武术家李青山,能用160斤大刀表演套路,象这种人,使用50斤以上武器作战,我认为非常正常。
另外关于可信度方面,应该是这样说:在没有更可靠的资料前,我们相信的只能是离当时时代更接近的资料。因此在有比《战国策》更可靠的资料前,战国时期的资料参考肯定是离不开它的,况且,秦以前的许多技术失传,在汉代就有记载。

[ 本帖最后由 bloodjade 于 2007-9-29 11: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0 00: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oodjade 于 2007-9-28 19:52 发表
但有一点还是要承认的,即使是这样的弓箭,面对当时欧洲的战士,使用抛射攻击,确实没有人能够接近——原因有三:1、欧洲使用的是密集阵形,缓步推进,因此可以使用非精准射击;2、当时欧洲的君主比较贫穷,小国君主和南宋的一个城门老兵相当,即使是法国的菲利普四世,恐怕也没有上千的板甲骑士(文中也说明了当时的敌人没有防护);3、当时是在高地上攻击,假设其高度20米,弓箭抛射高60m,那就相当于25层楼扔下了一个10mm的钻头,老实说,就是2mm的铁板也会穿透。


怎么没见到阿拉伯人的“抛射进攻”让欧洲部队无法接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0 00: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觉得《三国演义》是可以参考的,因为罗贯中的年代是元末明初,他经历了乱世(呵呵,不敢说战争了),小说中的战例也被满人引用。写作也严谨,你看他写的身高之类,都用的三国尺寸。掩月刀重82斤,按全铁,3cm直径铁杆计算,刚好是汉末的重量82斤左右。



别的先不说,三国时代就没有长柄大刀。刀类武器主要是环首刀和长刀,长刀与关二爷的青龙大刀也是两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0 19: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一下我前面的帖子,我参考的是当时(宋、明)武器的重量,箭垛的大小,箭的可精准射击的距离,古代汉人的身高。就象现在的人写日本战国YY书,说日本人,身高1.7m(其实只有1.42),写穿越到欧洲15世纪,喜欢了好多经常露天洗澡的美女(其实当时欧洲人不洗澡)。那么一千年后人们根据这本小说可以推断公元2000年中国人身高在1.7m,而且洗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另外,如果阿拉伯地区如果有许多的森林提供弓材,起伏的地形利于弓箭战,那当然会出现““抛射进攻”让欧洲部队无法接近”的情况——这个话题好像很无聊

[ 本帖最后由 bloodjade 于 2007-9-30 19: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 16: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的“精确”没多大可信度,比如黄忠在奔马对奔马中“精确”射关羽盔缨等就不用提了。而且关羽是否单挑过黄忠还是个事呢。
至于宋的那个“垛”,宋史不也说过垛帘(铁帘),估计比老沙那个帘小不多少。
[淳熙间,立枪手及射铁帘格。上谓辅臣曰:“闻射铁帘,诸军鼓跃奋厉。”
...
诏中垛帘弓箭手一石二斗力十箭,弩手四石力八箭,依格进两秩,各赐钱百缗
...
上曰:“射铁帘不难,此赏格太滥, 其专以武艺精熟为尚。”]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7-10-1 20: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 20: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什么?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自战国至两汉汉至三国至两晋,战事不断,可是传说中秦弩为什么却消失了?而复合弓在土耳其有长足的发展,单体弓在西欧大规模普及,在中国,弓缺越来越变得不是战斗的必要装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 2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oodjade 于 2007-9-28 17:12 发表
无关的再说一下,许多论坛看到说中国人体质弱,其实不然,明以前全世界60%以上的财富集中于中国,宋时人均GDP比我们现在还高,

这怎么来的呢?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past_GDP_%28PPP%29#1820
1998年我国GDP购买力平价是3,873,352 mill. of International dollar,
按增长率,现在怎么也过5T了。
宋是 26,550 mill. of International dollar。
换言之,现在我国GDP总量是宋的200倍。
难道你说现在人口比宋多了200倍?

[ 本帖最后由 iron duke 于 2007-10-1 23: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 21: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帘,无非是门帘和窗帘,如果宽度到2m(两幅可横拉一开间),那就叫垛幔了。这正证明了在次前(及不久后)垛的大小啊,而且射帘是要弓中十,弩中八(参考能拉开弓弩的次数,那基本就是100%命中,也说明了中国当时弓弩的准确度)。而且也马上被取消了,所以到绍熙二年,就又回复了原来。
精准问题,我上面说了,是“可理解的虚假”,根据宋史,兵用弓在60步可瞄准进行设计,根据这个“可理解的虚假”,说明了名将用弓在200步可瞄准,但命中戟尖,现在的半自动也不敢保证。这个精准是可以射中垛的精准。
另外,中国的秦弩、宋神臂弓,是被世界上最完备、最真实的历史文字记载的,而不是小说和传说、神话等的记载。消失的除了秦弩、神臂弓、还有镀铬工艺、唐刀制法、甚至还有致命剂量的铅汞丹药吃了后照样活到50岁的化学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6:55 , Processed in 0.0347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