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马赛曲

中华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31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错了,应该是稷山,8千明军(含3000朝鲜兵)击破日军1万2千,关键是日本的指挥是当时近江智将的黑田长政和奥州龙伊达政宗,结果戚继光的蓟州兵斩首日本6000余级,大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1 22: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说明朝派了十四万大军,其实明朝军队在朝鲜最多的时候也不过8万人,而日本的军队在朝鲜确实超过了十五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战争改变了整个东亚的格局,明朝消耗不小,后金做大;日本丰臣家垮台,德川成为幕府将军,朝鲜整个被打了个底儿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马赛曲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2-1 14: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费希尔勋爵 于 2007-1-31 22:45 发表
日本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说明朝派了十四万大军,其实明朝军队在朝鲜最多的时候也不过8万人,而日本的军队在朝鲜确实超过了十五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战争改变了整个东亚的格局,明朝消耗不小,后金做大;日本丰臣 ...


   后金当时也要出兵,假仗义……

   明朝倒还无所谓(至少当时还不怕后金),问题是后金也是心怀鬼胎
   估计趁着中日混战,带兵杀入朝鲜,妄图大发一笔(缴获军火,外带领银子)
   然后赖在朝鲜不走人,总的来说,后金入朝参战,朝鲜人是会有种引狼入室的感觉。怕得要死

   明朝没允许后金出兵,看来也是对的,似乎日本早些时候有联合后金攻打明朝的战略企图(完全解决朝鲜以后)。确凿的说,已经往后金派了使者

   丰臣的所谓,欲把唐之国土,纳入我之版图的构想。应该是建立在,日本+满洲后金联军进攻中国的基础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 23: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场战争日本的名义兵力为50万,实际作战兵力为30万;朝鲜的官军加民间兵力不亚于20万人;明朝最多的时候入朝总兵力在8万左右,如果算上水军超过十万.参战三方的名义总兵力超过80万;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罕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马赛曲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18: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费希尔勋爵 于 2007-2-1 23:19 发表
这场战争日本的名义兵力为50万,实际作战兵力为30万;朝鲜的官军加民间兵力不亚于20万人;明朝最多的时候入朝总兵力在8万左右,如果算上水军超过十万.参战三方的名义总兵力超过80万;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罕见的.


   把个30万明朝面前的手下败将日军,投放到当时的欧陆,呵呵

   自从东亚出了成吉思汗,大中华圈的国家不说,乃至整个东方世界都倒了血酶。东亚西亚彻底被毁灭,没落,沉沦
   有时候想想,成吉思汗如果不南下,选择西进多好,一路杀到英吉利。我们南宋还可以跟蒙古提供兵员物资。蒙古人当年要能对中国手下留情一点多好,何必那般对中国赶尽杀绝,杀西欧人,中国人还能帮着出力,呵呵

   便宜都让西欧人给占了,蒙古人兴起的时代,西欧人过的太舒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8: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很想对比一下明朝与当时西欧的军事对比,就如同汉朝与罗马一样.另外我手头也有一些资料来说明当时西欧对明朝的看法.
《中华大帝国史》
1585年西班牙奥斯定会修道士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一经问世,立刻在欧洲引起轰动,仅在16世纪余下的区区十多年间,即先后被译成拉丁文、意大利文、英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以及荷兰文等七种文字,共发行 46版,堪称盛况空前。事实上,该书是16世纪有关中国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礼仪、宗教信仰以及政治、经济等概况最全面、最详尽的一部著述,也是《利玛窦中国札记》发表以前,在欧洲最有影响的一部专论中国的百科全书。
该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国情的综述。该部分,共分3卷。第1卷下列10章,重点介绍了中国疆域、地理概貌、气候、土壤分类、省的建制、城镇区划等概观。第2卷下列10章,主要讲过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以及对超自然力的崇尚。第3卷下列24章,这里主要涉及到中国古代帝王的世系、宫闱秘闻、贡赋、差役、军队、战争、行政管理、司法、科举以及自然科学等概况。该书第二部分是由三篇旅行记构成。即分别记述了1575年拉达等的福建之行;1579―1580年阿尔法罗等的广州之行和1581年伊格纳西奥从塞维利亚到中国的环球旅行。
《中华大帝国史》的结构和内容:
16世纪末的欧洲人主要是通过《中华大帝国史》的第一部分来认识中国的。在门多萨的笔下:
(1)中国是个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中国人自称“大明人”。全国划分15个省(明朝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分其境内为南、北二直隶, 13承宣布政使司,常称15省――笔者),“每省都要比我们所熟知的欧洲国家为大”.
(2)中国境内有完好的道路网,使城镇相连。路面平整、宽阔,“官道”可容15人骑马并行。路旁商店林立,两侧绿树成荫,如同罗马时代的大道一样。有些城市有水道相连,好似威尼斯。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中国人富有建筑才能。建筑用材举世无双,一种用“白土”做成的方块(即砖)坚硬无比,只有用锄才能将其砸碎。一座座邸宅有如庄园。中国最雄伟的建筑就是长城,长达500里格(每里格约合 5572米),是为防御鞑靼人而修建的。筑造中1/3或2/5的劳工付出了生命。
(4)中国物产丰富。蔬菜种类远较西班牙为多。仅橘子就有三个品种,即甜的、酸的和甜酸适度的。糖质地很好,非常洁白,价格也低廉。蚕丝色泽艳亮,质量超过西班牙格拉纳达的产品。“天鹅绒、丝绸和布匹价格如此之低,提及此点会使那些熟知西班牙和意大利纺织品价格的人大吃一惊。”中国人普遍穿着丝绸服装。中国农田管理得很好。没有一块荒弃的土地。一块块耕田错落有致,有如花园。矿产也很丰富。“这是世界上最富饶、而物价又十分低廉的国家。”
(5)中国出产的手工艺品极为精致。1582年西班牙国王喜获中国床单,织法之巧妙令菲利浦二世惊叹不止。很多西班牙能工巧匠都来观赏、借鉴。瓷器很便宜,欧洲人原来以为瓷器是用粉碎的贝壳做的。最精致的瓷器是贡品,薄如玻璃。
(6)中国商业发达,买卖兴盛。每条大街往往只经营一种行业。看到第一家商店就知道这一条街是卖什么商品的。中国匠人的手艺都是祖辈相传。中国货币种类繁多,金、银凭重量使用,而没有一定式样的金币或银币。
(7)中国军队有步兵,也有骑兵。中国也有战舰,4天内可征集600艘。中国士兵在数量上多于欧洲,在器械上处于均势地位,“这些士兵如果在胆识和勇气上能和欧洲各国士兵一样,他们可以征服整个世界。”
(8)中国皇帝具有统治国家的全权。各级行政官吏有效地行使权力。他们是通过科举产生的。中国有完整的法律。官吏和贵族出门要坐桥,而妇女则从不在外从事社交活动。中国饮宴豪奢。中国人有自己的乐器。
(9)中国历史悠久。有独特的教育体系。各类图书十分丰富。中国人富于文明和教养。
(10)中国人在科学技木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欧洲人一向以印刷术的应用而自豪,“然而中国人早在德国人谷腾堡(Joan Gutenbergo)发明印刷术500年前已经用印刷术印制图书了。”门多萨认为印刷术是经俄罗斯莫斯科大公国传入德国的。但他也不否认另一种可能性,即中国图书经海路(红海)传到欧洲,从而启发了谷腾堡。门多萨特别提出,在中国人所有的发明中,最令葡萄牙人和其他西方人震惊的是中国人也有火炮,而且在欧洲人之前已经使用火炮了。但对中国火炮的效能,欧洲人认识极不相同。拉达认为中国火炮陈旧,制造粗糙。而另一位船长阿尔蒂埃达(Artieda)在致西班牙国王书中却写道:“……中国人使用着与我们同样的武器。他们的大炮十分精良,炮筒比我们铸造的更精致,更坚固。”因为门多萨未到过中国,所以他没有对上述歧义做出自己的判断,但他还引用了后者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城墙坚固,外面围以深壕(情况紧急时可放满河水),城门上架着大炮,中国人认为这是最好的防御工事。城墙上,长官率士兵日夜守卫。如不得到城市最高当局的批准,任何外国人是无法靠近该城的。”门多萨摘引这一大段有关中国城市设防的论述,绝不是无目的的。这实际上表明,他倾向于中国火炮是有威力的。此外,门多萨对于中国造船、造纸以及其他工艺都有所介绍,并一一指出优于欧洲的方面。
在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评价上,16世纪的西方人抱着两种明显的对立观点。克鲁斯在《中国志》中曾盛赞中国的科技成果;而马丁·德·拉达则认为除了用中草药治病外,中国人对物质世界很少有什么认识。门多萨显然倾向于克鲁斯的观点,而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做了更全面的介绍,其评价也更高。像中国的造船水平,克鲁斯着重介绍了中国船队的庞大规模,甚至比喻说,中国皇帝能够用船在中国与马六甲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并对中国船只的类型以及龙骨水车的应用做了说明。而门多萨除上述内容外还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造船的?缝技术,由于填缝使用的添加剂十分合理,不但防水还可防虫,使中国船只使用寿命比欧洲长两倍。在论及中国印刷术时,克鲁斯只提及中国已经有900年使用印刷的历史。而门多萨如前所述,则阐明了中国使用印刷术的来龙去脉,以及印刷术西传的路线。在中国火器的应用方面,门多萨也传达给西方人更多的信息。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示器。门多萨对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客观评价无疑对于西方人了解、认识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上面对《中华大帝国史》内容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到门多萨基本上把16世纪中国的形象较为客观、较为真实地介绍给了欧洲。而当时的欧洲国家也确确实实是以此为出发点来制定他们的对华政策的。即,它们面对的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和历史的强大帝国。它丰富的物产,发达的经济,完善的国家体制和强大的国防力量使西方国家只能把中国当作贸易的伙伴而不是直接的侵略对象。门多萨所得出的中国处于和欧洲国家平等发展阶段,甚至在物质财富生产的某些方面仍优于欧洲的结论,实际上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头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2-5 03: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费希尔勋爵 于 2007-1-29 22:03 发表


的确,明朝当时虽然已经走下坡路,但是科技水平尤其是火器方面在世界上还是很有成就的.

图不错,日本人画的?
左边那支火枪好像毛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09: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星逐日 于 2007-2-5 03:42 发表

图不错,日本人画的?
左边那支火枪好像毛瑟哦。


咱中国人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0 20: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比利亚传教士对中国军事的看法基本是相同的。只不过这些看法在网上的“大明万岁”文章中往往被选择性的过滤掉而已。
  壬辰战争中日军在朝鲜长期保持在14万左右,而中国军队最多时也不过7万。按照当时双方的素质,似乎不会打成那个样子,所以我很奇怪日本人到底发了什么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1 16: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是民心起了作用,要是丰臣猴子采取一点安抚,至少会一定程度减少朝鲜人民的反抗,貌似战争初期的朝鲜陆军几乎是负责挨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00:52 , Processed in 0.02521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