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八里桥战役——蒙古骑兵最后的挽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4 21: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军的野战炮里,滑铁卢实心弹使用超过80%。克里米亚主要战役实心弹也在3/4。
拿破仑时代英军9磅炮(8匹马拉)实心弹配88发,霰弹16,施拉普耐尔不过12发。
法国12磅炮是57发实心,20发霰弹。
法国野战榴弹炮也有5.7寸,6.4寸的,只是占了野战火炮数量的1/4。杀伤力并不特别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22: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11-14 21:58 发表
陆军的野战炮里,滑铁卢实心弹使用超过80%。克里米亚主要战役实心弹也在3/4。
拿破仑时代英军9磅炮(8匹马拉)实心弹配88发,霰弹16,施拉普耐尔不过12发。
法国12磅炮是57发实心,20发霰弹。
法国野战榴弹炮也有5 ...


米错啊,本文不是顺着清朝火器水平,在说要塞炮和子母车炮,尤其是明朝么?可没说那些错位时代的背景。

又,霰弹若按照弹体内布药而以子弹隔绝在外,那么这只是野战炮弹,因为这样的布局不可能具有大的射程(发射药装多了,会管内炸镗)。和明朝炮弹毫无可比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22: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11-14 21:58 发表
法国野战榴弹炮也有5.7寸,6.4寸的,只是占了野战火炮数量的1/4。杀伤力并不特别大。


杀伤力不很大,是否跟炮群划分和炮兵战术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22: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11-14 21:15 发表
和西欧17世纪的葡萄弹不同,中国开花弹是用空心装药内有铁片而以不同的引火线来进行延迟的

引火线的问题在于延迟时间不稳定,理想情况杀伤力大,但也有引爆过早或过晚问题。威灵顿在布萨库战役曾经观察到法国的西蒙将军,如同擦汗一样将榴霰弹的弹丸从身上抹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22: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11-14 22:06 发表


杀伤力不很大,是否跟炮群划分和炮兵战术有关?

和战术是有关的。当时的密集队形,实心弹的打击力很大,克里米亚ALMA战役,曾有一发实心弹轰倒了15名俄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22: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11-14 22:08 发表

引火线的问题在于延迟时间不稳定,理想情况杀伤力大,但也有引爆过早或过晚问题。威灵顿在布萨库战役曾经观察到法国的西蒙将军,如同擦汗一样将榴霰弹的弹丸从身上抹掉。


西欧使用的引火线是轻羽毛管或者草纸捻,似乎延烧速率和战场气候比如潮湿干燥和后勤保障有关。

明朝的是精纺的一种棉线,浸了什么东西不太清楚,但在武库里和运输时是封蜡的,所以燃烧速率比较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22: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11-14 22:05 发表
又,霰弹若按照弹体内布药而以子弹隔绝在外,那么这只是野战炮弹,因为这样的布局不可能具有大的射程(发射药装多了,会管内炸镗)。和明朝炮弹毫无可比之处。

但施拉普奈尔榴霰弹射程是很远的。克里米亚时期的炮兵战术之一是先打榴霰,再近用实心,最后上霰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22: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11-14 22:11 发表

和战术是有关的。当时的密集队形,实心弹的打击力很大,克里米亚ALMA战役,曾有一发实心弹轰倒了15名俄军。


对。但是在辽东遇到的蒙古或女真部队都是散开队形的马军步兵,因而因地制宜出来的明朝开花弹就可以直接撩死很多人,努尔哈赤,就不可能像威灵顿看到的那位那样好运了。

ps查了一下,英军的9磅炮要6匹或8匹马牵引---这个包括炮车和弹药箱吧?所以和要塞炮还是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22: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 duke 于 2007-11-14 22:14 发表

但施拉普奈尔榴霰弹射程是很远的。克里米亚时期的炮兵战术之一是先打榴霰,再近用实心,最后上霰弹。


施拉普奈尔不是大角度发射的么?天女散花一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22: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11-14 22:17 发表


对。但是在辽东遇到的蒙古或女真部队都是散开队形的马军步兵,因而因地制宜出来的明朝开花弹就可以直接撩死很多人,努尔哈赤,就不可能像威灵顿看到的那位那样好运了。

ps查了一下,英军的9磅炮要6匹或8匹马牵 ...

野战火炮牵引是包括前车的。另外每连还有44匹马拉弹药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5-8-15 07:53 , Processed in 0.1330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