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查看: 20597|回复: 75

也说曹操——兼论易中天没有搔到曹操的最痒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0 17: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中天教授在央视百家论坛上有关汉代风云人物和三国历史的讲座,很受大家欢迎,我也是期期不落,从中受益良多。易老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深刻剖析了那些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他们的命运走向及归宿的内在逻辑,由此掀开了一道道沉重的历史帷幕,使这些历史人物和众多的历史事件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诚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认知历史的出发点只能是现在,而不是过去;同时,我也相信人性是相通的,这使我们能够以己推人,以今度古。然则,在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历史环境,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可以弄明白,这也是容易被许多人所忽视的。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是乱世,也就是曹操可以做“奸雄”的那种乱世。这种乱世不仅仅是天下大乱,而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十室九空,是人口死亡大半、道路断绝、土地荒芜、人人无以自保的乱世。这样的乱世,不是“避于野”的“小乱”,而是仅仅剩下几个大的武装集团和居住地、人民必须“避于城”的“大乱”。此处的城,不是指在文明草创时期的城邑和城堡,如ZG真正的封建时代——春秋时期国人聚居的城邑、中世纪早期西欧的贵族城堡、日本战国时代的城堡,此时地广人稀、盗贼横行、野兽出没,人们据城以生是重要的生活方式;而是指在文明时代的乱世由大量武装力量保卫的屏障一方的战略据点,如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所守之濉阳,南宋末期郭靖、黄蓉、杨过(哈哈,当然不是他们了!)所守之襄阳,明末袁崇涣所守之宁远,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城维系了整个王朝以及文明的安危。  

  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我们才能理解曹操的屯田、唯才是举政策的真实含义。也就是在华夏文明几乎崩溃的乱世,屯田不仅仅为了供给军粮,而是为流散的人口提高军事保护,使他们重新安定在土地上,恢复农业生产;唯才是举也不仅仅是为了招揽人才,而是为了重新组织官僚体系,恢复文官对地方的行政治理。说白了,曹操集团不仅是一个武装集团,而且也是一个耕种集团,同时更是文明的避难所。在秦末、西汉末期、东汉末期、西晋末期、隋末、唐朝安史记之乱、北宋末期、明末等几次大乱后,华夏文明非但没有灭绝(只有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后才认真地考虑过是否将耕地改为牧场,幸而受阻于汉化很深的耶律楚才),反而迅速恢复,一是因为ZG社会存在着以服务政治为主要归宿的庞大的读书人群体,即使在乱世好歹也杀不绝,官僚体系得以重建;一是因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土地耕种方式,只要有安全上的保证和行政司法的管理,很容易组织和恢复。  

  从世界历史来看,在大乱中文明灭绝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事,而是屡见不鲜的。如西罗马帝国在野蛮人的攻击下,文明即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与ZG社会相对照,西罗马各自治城市都是贵族统治,贵族们似乎更愿意享受生活,而把管理城市的行政事务在很大程度上交给了奴隶,而令人头疼的读书则更是那些希腊奴隶的差使;在经济体系中,原先属于罗马平民的小土地耕种制度也早在严重的两级分化中荡然无存,代之的是大土地制庄园。因此,这样的社会结构,一旦上层社会遭到毁灭性打击,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全面崩溃,很难恢复,以至于必须重新摸着石头过河,几百年后才知道恢复城市生活。同样,西晋灭亡后,ZG北方五胡交乱,由于统治者文化低微,又排斥汉族儒生阶层,ZG社会也陷入了几百年的黑暗时代。由此观之,曹操屯田、唯才是举的所作所为,功莫大焉,他维系了华夏文明不至失坠,并得以在西晋勃兴。此曹公之丰功伟业也。  

  维系文明,这就是现代人的眼光了。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是其视为当然之事,其最得意处恐怕是剪灭群雄、统一北方了。正如他所言,如果没有他,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确如此,如果没有曹操,天下真的不知如何收拾,不知糜烂到何时、糜烂到何种程度,只恐怕五胡乱华会早早上演。这等功业,当时只有曹操一人做得到——袁绍、袁术、吕布、张秀、马腾、韩遂等豪强都被他消灭,孙权据江东以抗命,无非是承继父兄遗业,刘备只会在曹操鞭长莫及时欺负暗弱的宗室(刘表、刘璋)。此等功业,后世又有几人哉?——唐代中叶,先是发生兵变(安史之乱),王室和各路勤王人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扑灭,而后是军阀割据,此时天下竟难觅英雄,最终再酿成民变(王仙芝、黄巢起义),致使黄巢纵横南北,杀人如麻,开张献忠大屠杀之先河,最终大唐的基业竟拱手送给了黄巢手下一个小小的叛将(朱温)。随后的五代十国,延续了混乱的局面。即使到了北宋开国,开始也很象一场闹剧,只是在重文轻武的治国思想下,才创造了有别于汉、唐的别样辉煌来(有宋一代商业高度发达,南宋多于半数的国库来自商业)。回头再看,东汉末年是先民乱(黄巾之乱),而后群雄并起消弭祸乱,再后如曹操之奸雄者又很快剪灭北方群雄。而且那还是一个风雅的时代,望梅止渴、横槊赋诗、临碣观海,在一场场残酷的战争中,曹操竟还完美保持了春秋时代的贵族君子之风。没有哪个时代不需要英雄,但英雄是不世出的。在没有英雄的时代,历史进程既平庸又可笑。而曹操就是一位让历史增色的大英雄。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7-10-11 08:4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08: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我心有戚戚焉!
击下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2: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一生心黑手狠、杀人无数,在徐州曾屠杀无辜百姓几十万,根本就是一个岂惜小民的残忍军阀。
    纵观曹操所败者,皆碌碌无为之辈。除了官渡之战算是以弱胜强以外,在三国另外两场至关重要的会战皆惨败于对手。可见,曹操的本领,也没到领袖当时中国的地步。
    如今,为曹操翻案之风大起,重新评价无可非议。但是,过度的神化曹操,也确实没有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2: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从起家到控制三分之二的天下,还是很有一套的。曹操的优点有很多,如用人之术,权谋之术,领兵打仗也自成章法。曹操的对手也都相对比较强劲,曹操本人的底子是比较薄弱,能够崛起中原,统一北方,与其老练纯熟的政治本领,用人之道以及决断头脑是分不开的。

把曹操神化自然没必要,但曹操确实有真本事,这点要承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4: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曹操的思想,还是要读他的诗文才知。尤其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样的思想,三国时代王者之风非他莫属。何况最后三国的终结,其实也是北方魏晋的胜利。如果没有晋武帝的昏馈,历史将如何,还不好说滴。

曹操的一些大政令文:

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建学令


  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诚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以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椽)[掾]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旦各(名)[言]其失,吾将览焉。 ----求言令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抑兼并令

   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闻冀州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议,张匡谓之左道: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整齐风俗令


   孤不好鲜饰严具,用新皮苇笥,以黄苇缘中。遇乱世无苇笥,乃更作方竹严具,以皂韦衣之(一作以帛衣粗布作里),此孤平常之[所]用者也。内中妇曾置严具,于时为之推坏,令方竹严具,缘漆甚华好。 ---禁鲜饰令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遗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5: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呵呵,把曹操画成大白脸,我看也是士族或者是世族当权的必然结果吧。其实曹操的一些暴行,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也不能算特别残暴,其政治手段也不能算特别阴损。何况当时呢?因此,重视其功绩则显得更有历史意义。

曹操崛起于寒微,凭一己之力能够平定北方,稳定政局发展经济,功绩已经远远大于罪行,至少证明其雄才大略。

其实历史人物的褒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武功而非人品。曹操大白脸,可能是因为其不能定鼎中原,而只能三分天下;杨坚谋杀外甥,大杀政敌,篡夺帝位,大逆不道,但比起曹操名声好多了,还不是其创立的隋朝统一了中国?

相应的,王莽的坏名声也是因为其王朝过于短命而已——宋太宗疑似谋杀兄长,李世民杀兄逼父,比起王莽,凶残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他们一个平灭北汉,同一种元;另一个更是扫灭突厥,创建盛世。可见以成败论英雄,还是占据了中国历史人物评价的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7: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即便是奸雄也是肯定曹操雄才大略的形容词。
我不看重那个奸字,我看重那个雄字。
刘备还是枭雄呢,这个形容也不算什么褒义词。恐怕还不如奸雄。
所以,都是风流人物,何必厚此薄彼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7: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因为曹操会作诗,所以他比别人都风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2 08: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拿破仑 于 2007-10-11 17:58 发表
可因为曹操会作诗,所以他比别人都风流。


刘备还会编草鞋呢,说明更加贴近群众,知晓人民疾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2 08: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10-11 14:02 发表
说到曹操的思想,还是要读他的诗文才知。尤其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样的思想,三国时代王者之风非他莫属。何况最后三国的终结,其实也是北方魏晋的胜利。如果没有晋武帝的昏馈,历史将 ...


曹公虽然少时“叛逆”,但自举孝廉为官后,无时不体现出一种心忧天下的理想与人格。魏书记载,当年宦官乱政,大将军窦武,太傅陈番试图重振朝风,反被诛杀。时为议郎的曹操,不顾自身安危,不畏强权,上谏灵帝为窦,陈辩护,灵帝不纳。后来曹操又连续上书向朝廷提出许多严改政风的建议,均不被采纳,从此曹操“知不可匡正,遂不复进言”。我相信就是在这个时期,他有了推翻腐朽王朝,重振国家的心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12:19 , Processed in 0.0327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