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破仑论坛

 找回密码
 入伍
新兵指南:让新兵更快熟悉论坛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出处@napolun.com邮箱自助申请
近卫军名将 - 赤胆忠心的“圣贤”德鲁奥 电影《滑铁卢》DVD-5一张钱老神作 THE CAMPAIGNS OF NAPOLEON
拿破仑所著小说《克利松与欧仁妮》波兰军团的创始者——东布罗夫斯基 路易斯-皮雷•蒙布伦和他的骑兵生涯
楼主: ViveI'empereur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评施里芬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6 20: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7-11-6 08:47 发表
但是,您也指出,1914年法军的伤亡只是德军的两倍左右,并不是说法国人死了一片而德国人损失轻微。法军伤亡10万的话德军估计就有4~5万。如果10万德军伤亡过半的话,边境壁垒还如何去守?
德军的伤亡主要是在进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右翼军团。在左翼,德军的伤亡很小。当时没有装甲车辆。一个躲在永久工事里、经过严格训练的机枪手可以在一分钟内杀伤数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暴露在旷野中的敌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0: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7-11-6 12:54 发表
抱歉,我仅就您的意见在施里芬计划中的表现发表一下看法。
如果需要德军在边境稍作抵抗,然后就开始战略撤退,把法军引入德国境内的话……
施里芬计划也无法实现了,因为计划根本就没考虑过放法国人进门的想法。所以撤退回来的德军要从零开始,挖战壕、布防线、埋地雷,建立纵深,不过恐怕追击的法军不会给德国人时间做这些事情。
这里引用的是丘吉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1914》第10章、入侵法国的一段。这一段文字在南方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第149~150页上。
战争出现了对德国来说早已预见和早已深入研究过的两线作战的情形。对付这个局势德国制订了施蒂芬计划。德国主要努力针对法国,德国把超过八分之七的陆军布置在西线。在40个德国军团中留出不到5个保卫德国东部省份以对付俄罗斯帝国的进攻。施蒂芬计划把全部赌注下在通过比利时迂回进军入侵法国上,以击溃法国陆军。为了用一切手段加强这种作战方法,冯·施蒂芬将军决心在其他各方面冒一切危险和做出一切牺牲。他准备让奥地利人首当其冲,承受俄国陆军从东方的攻击,让东普鲁士遭受俄国军队的蹂躏,甚至让俄军到达维斯图拉河也在所不惜。施蒂芬准备让阿尔萨斯和洛林被法军成功地入侵。在进攻和践踏比利时,即使因此迫使英国宣战,对他来说这只是他主要战略思想的必然结果。在他的观念中,没有任何力量能抵抗德军从北方进入法国的心脏,并在随后6周中击溃法军,随之占领巴黎和最后完全打败法国。在他看来,在这6周内任何别的地方绝不会发生任何事情阻止这个最高目标的实现,战争便在胜利中结束。
粗体字的这一句话表明,施蒂芬计划中,已经放弃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 本帖最后由 Franc.She 于 2007-11-6 20: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2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7-11-6 12:58 发表
这就是施里芬的假设。
但事实上,还要看德国人在比利时的前进速度了。
法国人(那时候英国人还在登陆法国)攻破西壁,进入德军后方开始袭扰的话,估计德国人刚刚杀到法比边境,那个时候,被包围的就是德国人而不是法国人了。
德军在阿尔萨斯的防守相当灵活。法军的进攻显得很笨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08: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einKlauss 于 2007-11-6 14:40 发表


不打比利时,只能走萨尔--博登一线了。这里的地理条件,呵呵,我上贴已经说了。莫非还要假设德国放弃边境防守?


不好意思,我们是在谈施里芬计划对吗?
我们不是在讨论假定德军主力在比利时挺进之时,按照计划的10万德军左翼是否能够抵挡法军主力的猛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08: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anc.She 于 2007-11-6 20:00 发表
德军的伤亡主要是在进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右翼军团。在左翼,德军的伤亡很小。当时没有装甲车辆。一个躲在永久工事里、经过严格训练的机枪手可以在一分钟内杀伤数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暴露在旷野中的敌人。


对,可实际上德军在左翼的部队不是计划中的10万而是30万。这就是为什么法国人在法德边境上碰得头破血流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08: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anc.She 于 2007-11-6 20:15 发表
这里引用的是丘吉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1914》第10章、入侵法国的一段。这一段文字在南方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第149~150页上。粗体字的这一句话表明,施蒂芬计划中,已经放弃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施里芬在计划中准备放弃阿尔萨斯和洛林,是指望法国人在收复失地之后就等在原地眼看着德军穿过比利时包抄自己的后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08: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anc.She 于 2007-11-6 20:22 发表
德军在阿尔萨斯的防守相当灵活。法军的进攻显得很笨拙。


所以说,我们在讨论施里芬计划,不是在说小毛奇修改计划以后德军的表现如何,请不要偏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09: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7-11-7 08:41 发表


所以说,我们在讨论施里芬计划,不是在说小毛奇修改计划以后德军的表现如何,请不要偏题


对头啊。

就是施利分的脆弱右翼(地图看)。阁下也是知兵之人,就没有想过为何右翼只需10w或8w就足够了吗?

右翼展开的地方,你看看萨尔和博登的地形就知道地利对于防御者是多么占优了。

此外,按照施利分计划展开的德国军队,若遇到联军反其道行之转入进攻,则联军的侧翼--受到来自比利时方向几百万德军的压力,请问侧翼安全如何保证?其次,1914年,人马一群群哗啦啦上去的冲锋威力,设想一下吧!

阿尔萨斯和洛林可以说是诱饵了,法国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形成冒进是非常可能的----假设德国放弃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0: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veI'empereur 于 2007-11-7 08:40 发表
施里芬在计划中准备放弃阿尔萨斯和洛林,是指望法国人在收复失地之后就等在原地眼看着德军穿过比利时包抄自己的后方吗?
差不多吧,反正渡过莱茵河进攻德国南部,和通过萨尔地区进攻莱茵兰,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你看看法军在二战中的表现。马其诺防线上有五十万法军未经战斗就被来自巴黎方向的德军包围、投降了。

[ 本帖最后由 Franc.She 于 2007-11-7 10: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2: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anc.She 于 2007-11-7 10:09 发表
差不多吧,反正渡过莱茵河进攻德国南部,和通过萨尔地区进攻莱茵兰,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你看看法军在二战中的表现。马其诺防线上有五十万法军未经战斗就被来自巴黎方向的德军包围、投降了。


1914年夏的法军是以进攻精神著称的,请不要拿其和1940年的法军相比。因为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否则,我也可以说从1806年的法军的表现来看,法军渡过莱茵河,挺进德国纵深,占领柏林是很有可能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拿破仑

GMT+8, 2024-11-22 12:44 , Processed in 0.02358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